靜坐冥想:把握身心的律動,讓潛能發揮到最大

2020-12-19 自然妙義

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寶貴的稀缺資源。與其說管理時間,不如說如何管理能量、讓單位時間內的價值最大化。

人,除了先天因素,本來具備聽、說、讀、寫、思考、想像、選擇、創造、情感等能力。但是,由於生長環境、觀念認知、道德準則等等,慢慢地,就像被「造型」的花木,被塑造成某種形態,某些能力被局限或束縛起來。

你可知道,何時自己的這些能力可以得到超常發揮,在什麼地方會受限制?是否是,在清晨思維活躍而午後變得遲鈍?在傍晚容易感傷,夜晚感覺孤獨?在某些人面前變得拘謹,而與一些人相處則可以談笑風生……

究竟那一面才是自己的本來面目呢?倘若,可以讓它回歸,重新排列組合,呈現本來面目。我覺得,有兩種方式可以實現,一種是自然,一種是冥想。

沒有人不喜歡自然,無論男女老少,只要融入自然就會變得純真、快樂。

很多時候,通過冥想或者在無意識中進入到冥想的狀態,比如說發呆,在「心理意象」的世界——冥想中、只有對象的存在,人,都變得無比愜意、自在。

所以,我認為,自然、靜坐冥想是可以幫助人把握身心的律動、讓潛能發揮到最大的。

就像自然界的草木,它們總是順應著時節,隨自身的律動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以自己的方式,呈現最好的狀態。

人亦然。相比草木,人還具有主動管理的能力。公司、企業需要管理,人自身也需要管理;當你把自己當作一家公司或企業來運營的時候,你的生命一定會呈現不同的姿態。

管理、運營的前提是了解自己,了解生態,熟悉規則,懂得審時度勢、揚長避短。對於我們自身也是一樣,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想要成功或者說只是為了不那麼庸俗,了解自己、認知自己、把握身心的律動、讓潛能發揮到最大,就變得尤其重要。

對於我們而言,如何做到呢?高人指點,智囊團,生命導師?不,並非人人都能完全的具備這些條件和因緣。很多時候,我們都要靠自己,靠自我探索、自我教育、自我習練。

靜坐冥想,就是這樣一種簡單、便捷又可行的方式。

真正最懂我們的人是自己。在什麼時候需要獨處,在什麼時候需要鼓勵,在什麼需要安慰,在什麼時候需要放鬆,諸如此類,及時地回應或引導內心真實的需求,在現代生活的慢慢變成一種奢侈,寧願躁動地起舞,也不願恬淡地無為。

不妨嘗試著,端坐下來,放鬆,調息,來到完全屬於你的時空、你的聖殿,在須臾中,體驗、覺知吧。

相關焦點

  • 靜坐和冥想,聆聽自己內心最大的聲音
    我們通過靜坐冥想,在規定的時間知道我們自己在做什麼,我們生活的真理在哪,以此最大限度地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從而悟出人生真諦。 或許一些人沒有冥想和靜坐過,那麼我建議你從現在開始,敞開心扉,拓展思維,發現最真實的自己並不斷地堅持下去。先找一個安靜舒服的地方,並把控一刻鐘左右的時間,確保自己在這段時間內不被打擾,安靜地度過。放鬆全身靜靜的度過,不斷地做深呼吸,集中注意力在當下,拋棄所有雜念。
  • 靜坐冥想,需要體位Asana加持,一種移動冥想
    雙蓮花或至善坐安靜地坐在那裡,身體自然有很多反應,你可以順著氣息去內觀身心,也可以如《瑜伽經》所列的那些做觀想。或者,其它很多很多。當你的意識變得靈巧,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你都可以進入冥想的狀態,而冥想正是「控制意識轉變」最關鍵最重要的,那種純然的狀態在剎那間將諸多的信息連接。如同,按下開關燈自然亮,打開水龍頭水自動流。冥想也是層層深入的過程,一味追逐也不行。
  • 冥想靜坐———成就沉香般平和
    在教育心理學方面有很深的研究,修煉瑜伽和冥想靜坐20多年,造詣深厚,曾在美國和泰國教授靜心養心課程10多年,專業的講解和示範,深受白領以及其他專業人士的喜愛。   工作壓力、情感困擾、家庭瑣事……作為芸芸眾生凡夫俗子中的一員,有太多的牽絆讓人心生煩惱,無法靜心。9月9日下午,博雅女子學堂誠邀範淑智博士來指導柔蘭時光女學會所的會員們如何正確進行靜坐冥想。
  • 最適合你的冥想方式二,刺激心靈,放鬆身心的音樂冥想
    音樂冥想的方式是最好的快速放鬆身心,恢復精力活力的方式。閉上眼睛,使自己處在音樂的環境中,漸漸放鬆自己僵硬的身軀和思想,在安靜的音樂中讓一切思緒趨於平穩。它是現代都市人在壓力下,獲得深度休息的最佳途徑。音樂冥想是一種優雅的冥想方式,沒有固定的動作,只要自己覺得舒服和適合就可以。
  • 靜坐冥想就是和「靜靜」在一起,永遠專注陪伴
    冥想就是和「靜靜」在一起,陪伴到永久,這沒毛病啊!^_^世界上沒有一種行為是簡單的,就算是走路也分各種各樣,有人走出了偉人的身姿,而有人卻走出了飽經滄桑。修行的冥想靜坐也是一樣,從最初接觸冥想開始靜坐就成為了我的一個難題。
  • 靜坐冥想每日15分鐘!減肥、美肌,提升記憶力!6個常用到的坐姿
    要跟未曾靜坐冥想(Meditation)過的人具體地形容這種心靈修煉,那就像是「洗熱水澡」!靜坐冥想不用放肆高歌,也不用真的有水,就恰似有一股暖流傳遍身體的細小角落。若然每日持之而行地進行15分鐘冥想,讓自己在身體內在及外在世界裡「冥想遊」,還可以達到減肥、美肌,增強記憶力等等的神奇功效!為你推薦的6種冥想坐法,由今天開始一起靜坐冥想吧!冥想可提升專注力、記憶力?靜坐冥想源自印度,透過靜觀內在或動作達到意識變化,當中包括整頓呼吸,排除外在刺激,集中注意力等等。
  • 練瑜伽,靜坐冥想用什麼「口令引導詞」?
    最近,有很多新伽人老師諮詢,在靜坐時候,該說什麼引導詞,其實瑜伽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任何音樂以及引導詞的。不過,瑜伽初學者在剛開始覺知力比較差,無法自我控制進入狀態的時候,音樂以及引導詞可以用來很好的輔助。
  • 靜坐冥想:讀一首詩,看一幅畫
    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詩不,更像是一幅唯美的畫一幅唯美的冥想的畫卷閉目,經殿,香霧靜穆,祥和,真言攝受眾生的慈顏……曾幾何時,也曾坐在佛前冥想揣摩、感受這般境界終究還是凡夫那一天,驀然並非每一天,時常都聆聽到「誦經中的真言」所以,不要執著每一天,時時刻刻
  • 靜坐冥想,是自己的事,5分鐘或一須臾都是自己的道
    每個人對靜坐冥想的態度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充滿了好奇,有的收穫了益處,有的滿腹的懷疑、甚至是鄙視,有的不斷地證偽、科學研究實驗證明。靜坐冥想5-10分鐘,可以有些什麼好處呢?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科學家們對40名學生進行靜坐生理實驗觀察表明:只要靜坐5至10分鐘,人的大腦耗氧量就會降低17%,而這個數值相當於深睡7個小時後的變化,同時發現受試者血液中被稱為「疲勞素」的乳酸濃度,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下降。5-10分鐘,零碎的時間,充分地利用起來卻可以快速體驗靜坐冥想,瞭然「冥想的初相」。
  • 冥想:意念調動身心的能量,療愈自我
    每天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都在生滅中輪迴,而只有智者才能把握住其中的真理。----道玄(作者本人說滴)今天分享的內容都將要圍繞著這一句話來闡述。這裡其實分了兩個部分,我將盡我的筆墨儘量闡述完。我們都知道一些簡單到極致的常識:我們的每天的精神都在做各種事情消耗,當我們休息時可以得到補充。我們身體的體能也是在做各種事情中消耗,當我們攝入食物消化之後可以得到補充。我們的身體每天都在新城代謝,新舊的細胞生滅中不斷的替換,任何部位的任何細胞,而七年之後我們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由新生細胞構成的「個體」。
  • 冥想音樂 張德芬放鬆靜坐冥想音樂(附-內觀引導詞)
    下面將一首臺灣身心靈作家張德芬老師的冥想引導音樂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請欣賞:點擊▲上面音頻免費聆聽音樂在我非常累的時候,回到家中,洗漱完畢,除了聆聽音樂之外,最大的享受就是冥想靜坐,因為在快節奏、高壓力的都市生活中,大概每個人都渴望這樣一種狀態:工作上能專注,內心裡能安靜,
  • 松果體呼吸冥想課開啟生命潛能
    其實,答案簡單到令你難以置信。 這一切的一切,都與我們身體中的一個小小的器官有關,想要通靈,首先要開啟【松果體】,它還有一個別致的名字:【第三隻眼】。 它位於間腦腦前丘和丘腦之間,為一紅褐色的豆狀小體。
  • 為什麼靜坐冥想在西方那麼火?你也可以將它納入你的人生工具箱中
    靜坐冥想至少有將近7000年的歷史,自古至今各種宗教都也有不同形式的冥想,例如:瑜伽、禱告、禪修、太極、氣功等等。這個已經上千年歷史的傳統到近幾年才開始盛行的主要的理由之一是近年來大腦監測技術的發展,例如功能性磁振造影的發明讓科學家第一次能夠一探究竟人類大腦的奧秘,加上透過冥想的研究也支持了大腦可塑性理論,證明人類可以透過後天的行為影響大腦結構;這也得以證明靜坐冥想能夠給人體所帶來正面影響。
  • 道德經10 儒道釋共同的修身之道:靜坐呼吸冥想
    (呼吸時)專注氣息放鬆身心,能像嬰兒一樣嗎?(冥想時)清楚妄見,能沒有雜念嗎?開始講道德經第十章,不得不分開兩部分講。我們知道儒道釋都講修身,而道德經這一章涉及到了修身之道。修身最常用的方式是什麼?就是蓮花坐!儒家王陽明曾國藩叫靜坐,道家叫打坐,佛家叫坐禪,瑜伽叫冥想。我們去看看佛像就會發現所有佛像都是一個坐姿,手放的位置都是一樣,不要小看這個姿勢,這是儒道釋共同的修行手段。
  • 冥想到底想什麼? (附冥想APP推薦)
    我隨便就可以舉出五個以上的關聯詞彙,比如正念、禪修、打坐、靜坐、觀想、靜觀……這些看起來都差不多的詞到底有啥區別?我想弄明白了這個問題,也就回答了冥想到底想什麼的問題。我且試著就我所知用思維導圖來理一理這些詞的關係,也順便談談我對這些詞的理解。不嚴謹之處請大家指正。
  • 靜坐冥想,為什麼腿腳發麻?感覺頭頂有氣在冒,是不是頂輪開了?
    靜坐冥想時,腿腳發麻、疼痛是什麼原因呢?時冷時熱,是不是「著魔」了?感覺到頭頂有氣在冒,是不是頂輪開了?諸如此類的問題,在你的靜坐冥想中有沒有遇見呢?會不會感覺驚恐或慌亂?或者,不知所措。袁鞏在《靜坐要訣》中指出:功中有十六種觸景,即一動、二癢、三涼、四暖、五輕、六重、七澀、八滑。復有八觸:一捍、二猗、三冷、四熱、五浮、六沉、七堅、八軟。其實,這些主觀感覺的出現,均屬正常現象。每個人會在什麼時候經歷什麼,程度如何,這都是不可能完全精準「預測」的。或者說,即便可以預測,也不一定會明說。因果,不可被幹預;已經存在的因果,不可修改。
  • 冥想:九天學會音冥法,音符入微的聽歌新方式
    最近有學生跟著我學習冥想法,一周多就能夠真正入門,可能是他天賦好也可能是我教得好,哈哈哈,分享一下下。他的工作領域為教育培訓行業 。每天要和家長、孩子進行溝通,事情很多且雜,經常要處理家長、孩子各種問題。經常回到家了還是要處理問題,基本全天候處於工作狀態。
  • 靜坐冥想:既濟之未濟,慎辨物居方
    除了高人指點,更多的時候,需要依靠自己,靜坐冥想,主動平靜下來,內觀,透視。這是最簡單,也最穩妥的方法。當向內去專注,把分散的能量集中起來,就會變得有能量,心神安寧,身意清泰,猶如黑暗中的燈火,自然可以清晰地照見。
  • 如何修身養性(一)靜坐篇
    能做到無呼吸的狀態,那末沒有呼息,也沒有吸息,雖有呼吸器管,好像不必用它;而氣息彷佛從全身毛孔出入,到這一步,可以說達到了調息的極功。不過初學的人,切不可有意去求,必須聽其自然。呼吸時應用鼻而不可用口。借用《九陰真經》幾句話:體虛則氣旺,心死則神活,陽盛則陰衰,
  • 精彩回顧 | 活出你的超級人類潛能(附Jerry直播冥想音頻)
    什麼是活出超級人類的潛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頻率。如果超過40赫茲,就到了第五維度;超過100赫茲,就到了第六維度。大家平常的狀態,是處於一個浮動的振頻區間。我們會有超過40赫茲的時候,但大多數時候,會掉到30-35赫茲。如何把自己的振頻保持40-100赫茲的穩定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