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跌到5.8,但對不起,我不跟風嘲諷張魯一

2021-01-08 毒舌電影

《大秦賦》播完了,評分也正式跌下了6分。

這可能是今年最讓人沒猜到的結局。

開局硬。

9.2不只是情懷分,實景拍攝、特效質感、宏大場面,分明都寫著高規格。

陣容穩。

張魯一、 段奕宏、 辛柏青、鄔君梅……全都是拿得出手的演技派。

正當我們以為它奔著年度劇王去的時候,看不懂的操作卻接連出現。

說好的「大秦」。

怎麼宮闈秘事就拍了15集?

說好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編劇卻要說:

「回楚國

我們沒有活路啊

我不要當楚民

願成秦人」

吐槽得最多的,是這一聲——「母后」……

趙姬扮演者朱珠實際年齡比張魯一小4歲。

而張魯一在劇中,要扮演13歲的嬴政,這孩子長得也太著急了啊!

不出戲,很難。

於是口碑也如決堤,一瀉千裡。

首當其衝,是主角張魯一,有人說看完他在這部劇的表演,戲骨濾鏡碎了——

演技派,就這?

看看他在戲裡的演技——

悲痛的。

正在檢閱軍隊時,父親去世,他為了不在將士面前失態,強忍著眼淚。

憤怒的。

怒視差點致自己一家三口於死地的陽泉君。

惆悵的。

思念保護自己而死的師父,感慨雖有王位,卻無實權。

這一看,演得不是挺好嗎?

但。

如果Sir告訴你——

這是13歲的悲痛,13歲的憤怒,13歲的惆悵,感覺是不是立刻變了味。

也就是說。

無論他是什麼樣的演技,在這個「13歲」的定語前,都是不可能翻盤的。

張魯一不懂嗎?

在演之前,他就有顧慮。

「其實我當時心裡也是怕的。第一是因為我自知,我也從來沒有走過柔嫩路線……我當時就說能不能從親政之後,哪怕從20歲左右開始演。」

在製作人和主創團隊的說服下,他帶著顧慮接受了安排。

得到的,是教訓。

演技,並不是萬能的。

強扭的瓜,也不會「真香」。

「這是我決定去做的事情,所以觀眾的質疑之聲,也都應該是我去承受的。而且我覺得質疑或者爭議,其實就是我們跟觀眾之間的交流。從這些回應當中,我可以去思考,我可以去讓自己更加成熟和理性地去面對以後的創作,這些東西於我而言都是有益的,所以我不會有任何怨言。」

△ 四味毒叔專訪,上同

用演技派當然不是錯,問題是不能錯用演技派。

張魯一,Sir一向欣賞。

他的演技不屬於那種炸裂、張揚。

好就好在他的恰如其分。

看外形。

身材高挑,眉深鼻高,周正五官,略帶一點滄桑和深沉。

這樣的外形適合什麼角色?

與那些最強烈和堅定的目的,保持著一份疏離,甚至背離的人。

出道第一部作品就是菸癮嚴重的頹靡少爺,滿臉胡茬,久厭人世。

接著是新舊間頹唐的末代皇帝溥儀。

也可以是「湊夠半部《刑法》」的斯文敗類,《他來了請閉眼》演食人魔,《嫌疑人X的獻身》演高智商殺人犯,《麻雀》演的漢奸……

除了反面角色。

鐵骨錚錚有氣節的文士也適合。

張魯一的表演很「靜」,藏得住東西。

和經歷有關。

張魯一算得上演藝圈裡的尖子生。

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學小提琴,被著名音樂人鄧柯的爹媽拿來做正面教材。

大學畢業後,經老師推薦,去了北大讀碩士。

在他身上,看不到「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擰巴,只有「幹一行鑽一行」的踏實和純粹。

演律師,就去找律師朋友借對方背了幾十年的公文包。

《東方戰場》裡溥儀被審判那場戲,在參考歷史真實影像和資料後,他覺得劇本裡應該加段自我介紹,還去模仿了溥儀普通話又帶點滿洲話的口音。(沒成想劇裡用了配音)

記者這時問他,你挺重視(自己)配音。

他撓撓頭,疑惑反彈:配音也是一個完整的人物塑造,這不是我該做的嘛。

張魯一有多會藏?

《火線三兄弟》,他是陰沉反派特高課頭頭高木。

當年《紅色》還沒開播,Sir也不認識張魯一。

以為他就是個專門演抗日劇的日本演員。

操著日本口音說中文,語速慢,R發L音,全部捲舌變平舌。

不止觀眾,連搭戲的黃渤也被騙了。

電視劇剛開拍沒幾天,黃渤一直以為這是個日本人,總不好意思和他打招呼,後來忍不住,就用特別慢的普通話問他,你是日本哪裡人……

也因此,原本打算用真的日本演員來演的管虎徹底服了,還讓他出演了電影版——《廚子戲子痞子》。

沒誇張,要不是翻履歷表,Sir也沒發現。

《女人幫》裡最帥的那張臉是他。

時而浪蕩子葉平,時而深情紳士葉安。

《一僕二主》裡想傍女大款的軟飯博士也是他。

《黃金時代》裡也有,只一句「儂好」的茅盾。

《紅色》是他藏得最好的一次。

徐天是個大齡上海青年,在三角地菜場做會計,跟母親住,家裡還放著幾間屋子收租。

性子小氣,買個青菜都得薅攤主根蔥;但平日裡為人隨和,不愛說話。

可就是這麼一個人,卻擁有過人的推理能力和格鬥技能。

這種深藏不漏的人設,分寸掌握差了,就容易浮誇。

可張魯一為這個角色選擇了最安全的演法,貼地。

就把徐天當作一個生活著的人來演,原本一口京片子的他,在去上海弄堂生活了一個月之後,成功把颯爽的那個北京張魯一藏進了身穿棉褂子,一身蔥油拌麵味的上海小男人身體裡。

「好的呀……不好這樣……伐」不離口,笨拙地跟心上人談著戀愛。

戰爭,讓他不得已收起生活裡的油煙味。

小日子過得有多「無聊」,他對每一次動手就有多嫌棄和無奈。

沒有多少浪漫和熱烈。

只是細水長流,過過小日子,就很好嗑。

張魯一的靜,正面演可以是文靜儒雅,反面演可以是腹黑陰鷙。

他已經駕輕就熟。

但他仍然在等待一個突破既定形象的機會。

在Sir看來,他把握住了。

《妖貓傳》。

陳凱歌讓他來演自己心目中的唐玄宗。

「凱歌導演也是給了我啟發,從他的身上我找到了一些靈感,再往後走了一段時間,其實我覺得應該跳出表演本身去看表演和思考表演,我覺得我自己困在了一個太具象,太狹隘的空間裡。我覺得表演不是狹隘的那一點點東西。」

他拍的第一場戲,是皇帝領著百官和百姓出逃。

當時要先拍群眾演員,還沒到他的戲份。張魯一提早到了片場,跟群眾演員對戲。

沒臺詞,那對什麼?

眼神。

他跟現場的每一個「百姓」對視。

在說話的群演收到目光,立馬停住。

掃視一圈,現場說話聲也越來越小,等他掃完時,所有人幾乎都安靜了。

正在跟工作人員聊鏡頭的陳凱歌注意到了,也默默對他放了心。

他交出了陳凱歌想要的唐玄宗。

一個桀驁的,又抵擋不住江山傾覆的末年強帝。

這個皇帝Sir很喜歡。

陳凱歌鏡頭下的盛唐,有一種搖搖欲墜的美感。

這種盛中見衰的末世感,集中在了唐玄宗身上。

極樂之宴,初出場,他在百官面前逗弄楊貴妃。

盛宴展露閨房小情趣,這是帝王自以為親和的愜意。

在試圖向貴妃示愛的阿倍面前,他一言不發,只一等、一拉,就宣誓了對這位盛唐絕色的主權。

等,是知道她一定會跑過來。

拉,是告訴他這雙手別人休想握到。

而在那場披髮鼓舞裡,面對有反意的安祿山,唐玄宗絲毫不怵,以舞迎之。

是他作為天下之主的桀驁,和「自以為可威懾喝之」的奢望。

他舞得越瘋,這種傾頹感就越重。

極樂之宴10天後,安史之亂起,唐玄宗攜楊玉環出逃馬嵬坡,大唐也在此由盛轉衰。

如今,連演戲都能做成綜藝的流量時代裡,有這樣一群逆行者。

他們似乎在跟觀眾捉迷藏,在有作品時出現,作品播出後隱去,回歸生活,鮮少露面。

他們珍惜觀眾的饑渴感和新鮮感。

2年前,《聲臨其境》張魯一作為韓雪的助聲嘉賓出現,喜歡魚旦的人像過年一樣激動。

他也在藏。

與消耗新鮮感的綜藝始終保持距離,自知「不算有趣,也不是什麼好看的皮囊」。

「我沒那麼有趣,我不是一個有趣的靈魂,我也不是什麼好看的皮囊,其實我都不是!可能我自己有自知之明,我沒那麼有意思。」

所以面對片場之外的鏡頭,他依然有不適的羞赧。

這條路,張魯一想得很清楚。

做不了明星,只能當演員。

他把所有精力都留給了角色。思忖演國民黨軍官是不是要長胖一些,這個怪角色是不是要再陰沉一點。

至於熱搜的角鬥場微博,他基本只有一種動態。

Sir很高興這樣的演員即便沒有所謂流量紅利,也依然還有藏身之所——藏到他的新戲,新角色裡。

比如和《紅色》導演楊磊再續前緣的《三體》。

張律導演,和辛柏青、倪妮合作《柳川》等。

而在《大秦賦》的爭議後,Sir認為張魯一面對的壓力,不是有沒有演技的質疑。

而是——他還要怎麼「藏」。

《大秦賦》經過了好幾輪輿論的發酵,從劇情,到「扮嫩出演13歲少年」,到被嘲演技爛,再到翻出富大龍在《國家寶藏》舞臺表演的秦始皇進行對比。

現在發展到哪一步?

富大龍發文回應《大秦賦》爭議,接著刪除了文章,甚至把所有微博都清空了。

為什麼?

簡單說是,不再想被當槍使。

當他發現,輿論在以他的表演為武器,刺向自己尊重的《大秦帝國》系列,以及自己尊重的同行時。

他主動折斷這把「槍」。

也一樣藏起來。

因為他知道,這樣被架起來烤,無論是貶低,還是誇讚,對於一個真正的演員都是危險的。

這就是Sir為什麼會偏愛那些藏起來的演員。

不是說不用接納觀眾的意見,不傾聽批評。

而是一個演員,應該更接近平靜的生活,而非喧囂的輿論場。

有句話經常被用來安慰——「萬箭穿心,習慣就好。」

這或許是明星的基本修養,但恰恰不是演員的。

因為演員,不能夠在自己的心裡,裝上厚厚的防備,然後用一副麻木的心態去面對外界的聲音。

難能可貴的演員,是要始終保持透明纖細的感受力,甚至是脆弱和敏感。

如何「習慣就好」?

對於那些想藏好的演員,他們需要的或許不是多少誇獎。

而是作品與輿論之間。

一片自我的領地。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莫妮卡住了

相關焦點

  • 《大秦賦》6.4分被罵後,富大龍對張魯一的評價,把我看哭了
    大秦帝國作為近10年來為數不多的優秀歷史劇,在觀眾群體中一直有不錯的口碑,可是這些口碑全都被第四部《大秦賦》消耗殆盡。在《大秦賦》剛播出不久,一大批老觀眾紛紛回歸,並打出了8.7分的好成績。結果《大秦賦》直接從神探墜落,從8.7分一路跌到6.4分。相對於前三部大秦帝國系列,第四部作品的拍攝條件更加優越了,為什麼卻反而被觀眾們唾棄了呢?觀看大秦帝國的觀眾,大多數人都抱著觀看歷史正劇的態度,希望能夠在2000年以後的今天再度領略秦國的雄風。
  • 為《大秦賦》口碑平反?富大龍發聲,拒絕用自己打壓張魯一
    張魯一飾演的嬴政被指年齡不符,已經40歲的張魯一在劇中出演13歲的少年嬴政,與朱珠的母子關係更讓人感覺到滿屏的不匹配。富大龍對嬴政的完美演繹更加讓人想到張魯一版的秦始皇,因此,網絡上也出現了一大批人開始用富大龍版秦始皇去抨擊張魯一版。
  • 富大龍發文3000字,回應《大秦賦》引發的爭議,肯定張魯一的演技
    好事的網友就將富大龍所飾演的秦王的這個角色,和最近熱播影視作品中張魯一飾演的秦王的角色進行比較。一經比較,網友們就開始誇讚富大龍,同時還貶低張魯一。其實這種行為讓雙方都特別的難堪。    畢竟自己當初塑造秦王角色的時候,也不被觀眾們認可,也是被瘋狂的嘲諷,現如今,張魯一陷入這種境地,富大龍特別能夠體會到張魯一現如今的感受。
  • 張魯一主演的《大秦賦》卻帶紅了富大龍?
    事情要從張魯一、富大龍兩位演員說起。前陣子萬千矚目的《大秦賦》終於開播,始皇帝嬴政也千呼萬喚始出來,觀眾摩拳擦掌,以為終於等來了今年最好看的一部古裝劇。 但仔細一想不對啊,張魯一是公認的好演員,有業務能力、有代表作、不炒作、不搞么蛾子,這種不適一定是短暫的。不少人心想等等吧,等到嬴政親政的時候應該就好了。
  • 放過《大秦賦》!富大龍發文致大秦觀眾朋友書,力挺張魯一
    很多喜愛我的朋友誇我同時,罵《大秦賦》及演員張魯一老師,我很難堪!,心也一度沉至谷底,不為別的,我對不起焦總及那麼多人日夜的勞動啊!但誇我,罵《大秦賦》和張魯一先生……我難過極了。真的,我沒有得便宜賣乖!
  • 《大秦帝國》系列之《大秦賦》定檔,張魯一、段奕宏再現傳奇
    >張魯一、段奕宏、朱珠、李乃文、辛柏青、鄔君梅等主演,講述了一代帝王嬴政繼位、奪權進而一統六國的故事。必然也不遑多讓。而張魯一也算是陳道明之後腔調派演員的代表人物了,而且張魯一在「放」字的把握上,比前者更有經驗,更放得開。
  • 選角失敗《大秦賦》,信用降級張魯一
    這一點,導演也做了正名,「網上傳的李夢老師的「劇本」,我也有看到過,那個大概是李夢老師所著《大秦帝國之始皇帝》(上)這本書的節選,而非劇本。書與電視劇面對的人群在廣度和厚度上都有不同,所以作者在寫書與劇本創作上必然是不同的。」但《大秦賦》片尾編劇一欄李夢赫然在列。
  • 《大秦賦》張魯一演嬴政,富大龍上熱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說正在播出的劇集《大秦賦》評分又降了。從前六集開播後的8.9分,一路下滑到現在的6.5分,播出50多集的《大秦賦》已槽點滿滿,張魯一飾演的嬴政、拖沓的劇情、莫名其妙的臺詞,目前劇情過半演了50多集,「秦王掃六合」的恢弘劇情還未出現,過於濃重的感情色彩使秦王統一天下像是副本任務,《大秦賦》囿於宮鬥,讓人分不清到底「賦」的誰。
  • 被張魯一、段奕宏的《大秦賦》笑死,劇組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
    之前宣傳的沸沸揚揚的《大秦帝國之天下》在今年最後一個月終於開播了不過改了名字叫《大秦賦》《大秦賦》就《大秦賦才看到張魯一飾演的嬴政登場而且這個劇情是怎麼肥四張魯一飾演的嬴政要我說啊這劇就不應該改名叫《大秦賦》應該改名叫《大秦帝國之裂開》畢竟我看的時候整個人都裂開了
  • 《大秦賦》臨近大結局,張魯一版嬴政終於開始橫掃六國
    78集的《大秦賦》,張魯一、段奕宏、辛柏青等主演的長篇巨製,曾經作為歷史正劇的最後榮光被寄予無限期待,最後卻在一片質疑聲中臨近大結局。不得不說,《大秦賦》之所以會引起廣泛爭議,正是因為劇情一開始的幾場大型攻城戰,讓觀眾對後面劇情有了特別的期待。現在再回想一下《大秦賦》剛開始幾集,場面夠壯觀,攻城夠熱血,服化道夠精美。
  • 《大秦賦》被吐槽演員演技太差,張魯一表示:這鍋我不背
    《大秦賦》距今播出的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嫪毐也已經被殺,趙姬也已經被囚禁。很多網友都感嘆演員以及劇情都不如《大秦帝國》這一系列。評分也是一落千丈,甚至有網友說嬴政趙姬演得太爛。但是《大秦賦》在劇情上真的一點細節都沒有嗎?真的可觀性變差了嗎?
  • 《大秦賦》熱播立歷史劇新標杆 張魯一顛覆性演繹千古一帝
    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實力派演員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大秦賦》正在央視八套晚間黃金檔持續熱播中。該劇自12月1號開播以來,不僅收視率穩居前列,網絡播放指數更是居高不下持續登頂,《大秦賦》不僅給觀眾帶來了秦始皇嬴政從出生到一統六國的真實、宏大歷史圖景,更將「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一團結進取的秦人精神傳播開來,讓人心血澎湃為之振奮。
  • 《大秦賦》徹底爛尾,即將大結局,六國依存,這次真的不怪張魯一
    現在依舊火爆的《大秦賦》已經更新至60多集,接近於尾聲。評分依舊持續下滑,現在僅剩6.2分,終成「爛尾工程」。看目前的形勢估計《大秦賦》依舊有著下降的趨勢,前期劇情拖拉,張魯一四十歲飾演20歲嬴政被狠狠吐槽。
  • 富大龍退博後首更新,寫千字長文為張魯一辯解,求觀眾放過大秦賦
    隨著電視劇《大秦賦》的播出,張魯一飾演的嬴政因演技受到嘲諷和批評,甚至劇情也備受爭議。此外,富大龍在一個綜藝節目中碰巧扮演秦始皇,所以他們自然被放在一起比較。最終結果是富大龍比張魯一表現更好。事實上,像這樣的稿子,當事人一般不會出來回應,因為說錯了會挨罵,但富大龍本人毅然站了起來,寫了一篇長篇文章為張魯一,辯護,懇求觀眾放過《大秦賦》。
  • 《大秦賦》張魯一造型太滑稽,「溜肩」沒脖子,網友:像把「傘」
    作者|加寧 責編|溫溫提要:由張魯一、段宏亦、鄔君梅等人主演的《大秦賦》一播出就引起了網友的激烈討論。劇中張魯一的「溜肩」吸引了不少網友的注意,很多人在評論中表示張魯一可愛,然而他飾演的本是一位帝王。
  • 《大秦賦》口碑褒貶不一,張魯一最被詬病,鄔君梅成全劇亮點
    《大秦賦》終於開播了,這部劇算是一部地地道道的男人謀權大戲,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等實力派演員加盟,給《大秦賦》增添了不少厚重感。謀權劇粉絲不少,《大秦賦》播出後熱度也很高,但是這部劇的口碑卻褒貶不一,很多觀眾覺得無論是演員演技,還是戰爭場面,《大秦賦》都是可圈可點的,但是卻有觀眾吐槽,覺得《大秦賦》整部劇的基調太過沉悶,看得讓人壓抑;還有觀眾覺得男主角張魯一不適合秦始皇這個角色,他更適合演劉邦。
  • 張魯一版嬴政惹爭議 《大秦賦》整體依舊出彩
    講述大秦一統天下的歷史劇《大秦賦》正在央視八套播出,劇中秦王嬴政的「人設」讓觀眾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整體而言,不論是精美的服飾道、恢弘的戰爭場面,還是飽滿立體的人物呈現,《大秦賦》在全年的電視劇作品中,配得上一個「彩」。
  • 「前秦王」富大龍髮長文為《大秦賦》和張魯一求情,「一踩一捧」讓他負擔這麼大?
    相較於此前有口皆碑的大秦帝國系列,張魯一挑大梁的這部《大秦賦》目前豆瓣評分只有6.4,排名墊底。而富大龍主演的《大秦帝國之裂變》和《大秦帝國之縱橫》均9.3分,張博主演的《大秦帝國之崛起》也有8.5分。
  • 張魯一被嘲?
    《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自從第一部播出以來,就以高口碑著稱,前兩部的評分均有9.3,稍差一點的第三部評分也有8.5。 然而最新一部《大秦賦》,口碑卻急速下降,直直跌到6點幾,而照目前的評價趨勢來看,恐還有繼續下降的空間。
  • 張魯一版嬴政觀眾不買帳?《大秦賦》整體製作精良、依舊出彩
    講述大秦一統天下的歷史劇《大秦賦》正在央視八套播出,劇中秦王嬴政的「人設」讓觀眾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整體而言,不論是精美的服飾道、恢弘的戰爭場面,還是飽滿立體的人物呈現,《大秦賦》在全年的電視劇作品中,配得上一個「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