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餓至死,還是吃人肉求生?《飢餓站臺》結局你看懂了嗎?

2020-12-20 六六視評

豆瓣評分7.7,西班牙有帶來一部關於社會和人性的驚悚之作。近日來,《飢餓站臺》幾乎刷爆網絡,這部集懸疑、恐怖、密室等元素於一體的影片,暗藏著無數的明喻和暗喻,哪怕刷了多遍,都沒辦法一一理清。

未來,「反烏託邦」國度中,有一個堆疊式的監牢。這種監牢並不純粹關押犯人,公民可以自願選擇進入。監牢從第一層一直往下,每一層只有兩個人。每天的食物不是等量分配,而是從第一層的人開始吃,不斷往下。越到後麵食物越少,甚至可能最後幾層只能忍飢挨餓。每個人所在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更換一次。今天你可能在第一層,明天可能就在最後一層。

在這個監獄,人性暴露無遺。上層的人吃完,可以對食物吐口水,可以往下撒尿,可以朝下扔東西。有些人受不住餓,要麼殺了同伴,靠吃同伴的肉存活;要麼被同伴所殺,成為別人的盤中餐。

理想主義的男主

影片的男主,是自願選擇進入這裡的。格倫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抱著「戒菸」的目的進來。他幻想和自己的同伴友好相處,希望這個監獄是一個烏託邦。他的同伴是一個帶著武士刀的老頭,早已摸清了監獄的規則。

格倫見證監獄殘酷的第一步,就是從這個老頭開始。在上層的時候,老頭將口水吐在食物中,並且將酒瓶往下扔。在兩個人換到了底層的時候,由於老頭早已預料到了這一層是不可能有剩餘食物的,他提前用布條將格倫捆綁,等到自己飢餓難耐之時,格倫就會成為他的腹中餐。

但是哪怕男主經歷了如此殘酷的現實,他依舊抱著希望,試圖去改變這個監獄。他要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他不會被邪惡同化。

結局究竟如何?

影片中有一個亞裔女人,她隔一段時間就會和食物一同下去。格倫從老頭的口中得知,她一直在尋找自己的孩子。

在影片的最後,格倫深知用文明的感化不如暴力來得有用,他一直堅信,平臺的食物只要分配好,是足夠所有層的人維持生存的。他和黑人試圖用武力平均分配食物,並且護著一個布丁到達最後一層,他想用這個布丁向地面上的人證明,在不吃人的情況下,他們也可以靠著這些食物存活到最後。

到了最後一層,他才明白監獄有333層。他在最後一層遇見了一個小女孩,並將這個女孩認為是亞裔女人的孩子。他將布丁給了小女孩吃,讓小女孩乘坐送食物的升降託盤上去,而格倫則是走向了黑暗。

然而,有多處細節可以證明,小女孩根本不存在,只是格倫自己臆想出來的。

影片播放大約半個鐘左右的進度,上面的廚師收到了一個布丁。廚師長認為下面的人不吃這個布丁,是因為布丁上的一根頭髮。

這樣的言論和監獄中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活在上面的人,不會理解監獄中為了一口食物可以殘殺同類的行為,更不會理解格倫將這個布丁送上去的意義。

同理,哪怕小女孩真的存在,地面上的人對待她的態度,怕是和布丁無異。

亞裔女人是來做什麼?

這個監獄有一個管理員,她是自願下來體驗的。她和格倫一樣,同樣是理想主義者。她每天都在號召下面的人,不要暴飲暴食,為最下面的人留有食物。但是在人性的自私面前,言語顯得非常無力。

亞裔女人也正是這個管理員選進來的,她表示,亞裔女人無父母無孩子,隻身一人。這種說法與老頭告訴格倫的相悖,但是鑑於她的為人和身份,她的話語顯然更有可信度。

如果不是為了找孩子,那亞裔女人下去做什麼?

如果說管理員是第一個用語言號召的人,那麼亞裔女人大概就是監獄中第一個行動的人。她們存在的目的和格倫一樣,尋找希望。希望憑藉一己之力,來改變這個監獄殘酷的結局,只不過最後,以失敗告終。

333個監獄站臺,隱喻什麼

333個站臺,其實隱喻的是社會階級。就如同在這個社會,平均分配是不可能的,擁有財富的永遠是少數人。

按照333個站臺,每個站臺兩個人來計算,這個監獄中的人數是666。在聖經中有這樣一個說法,「6」代表人性的墮落,也代表依靠自己行為得救的人。放在這個監獄,就顯得耐人尋味。

這本身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在一個充滿邪惡與黑暗的地方,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被同化,總有人在向著光前進。雖然最後可能會失敗,但至少證明我們從沒有放棄。

總有人需要堅持去做正確的事。

相關焦點

  • 《飢餓站臺》——你看懂結局了嗎
    近日來的一部西班牙驚悚片——《飢餓站臺》很受歡迎。這部電影的思維是極其新穎獨特的。不過首先我想說明一下這部電影並不算是恐怖,但是影片很多鏡頭會讓人感到不適,生理上的不適。因為畫面骯髒又血腥。飢餓站臺是一個上下層的監獄,與其說是監獄,不如說更像是列車。一個監獄房間就是一層樓,每層樓裡住倆人。監獄裡每日的食物從頂層開始,每一層都有一個停頓,監獄裡的人們只有很短的吃飯時間,剩下的食物會繼續到下一層。因此食物會逐層減少。監獄裡有形形色色的人,但是每個人的目的都相同:那便是不被餓死,活著出去。
  • 《飢餓站臺》這部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今日給大家推薦並解析的電影是西班牙電影《飢餓站臺》,主角因為要戒菸自願將自己關在一座宛如監獄的333層空間裡,每一天按時送餐,樓層越高吃得越好,越往下吃得越少甚至沒有的吃,進而出現人吃人的情況。但每個月會隨機交換樓層,隨著對這種設定本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微妙起來!
  • 忍飢挨餓還是吃人肉,333層監獄生存實驗,細思極恐
    前段時間,一部叫做《飢餓站臺》的西班牙犯罪片再次引起大家的激烈討論。本文有劇透。1影片一開始,男主格倫從睡夢中醒來,他對面是一個叫崔馬格斯的老頭。從房間的布局以及兩人的談話來看,他們身處監獄。但從第二層開始,便是上層人的剩菜,這樣依次往下,越是下層的人,能吃到的食物越少。一般在一百層左右,食物就所剩無幾了。所以,對於下層的人來說,要不忍飢挨餓,要不殺了同牢房的另一人,吃人肉,續生命。為了保持監獄的流動性,所有囚徒只會在各自的樓層待上一個月。
  • 《飢餓站臺》:「監獄坑」裡的飢餓,等於死亡
    3月20日首先在Netflit平臺推出的西班牙驚悚電影《飢餓站臺》,開播到今天豆瓣評分7.8分,幾萬人參與評分。《飢餓站臺》憑藉它極端環境的刻畫,和對人性的最大考驗一擊脫俗。在《飢餓站臺》中,人被分為三等人,上層人,下層人和掉下去的人。
  • 《飢餓站臺》:「反烏託邦」式小眾電影神作,揭示理想主義者困境
    電影《飢餓站臺》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部質感頗為不錯的英劇《黑鏡子》系列,同為輕科幻設定,但拍的都比較「小」,無論是故事講述還是故事所發生的空間上,但又帶有著強烈的批判主義色彩,極盡諷刺之能,將矛盾直指人性、制度等層面。
  • 今日觀影—《飢餓站臺》
    《飢餓站臺》既是一場人性的實驗,又是一場對於制度的考驗。(以下內容涉及劇透,建議觀影后閱讀)《飢餓站臺》海報由於《飢餓站臺》屬於開放式結局,所以引發了很多遐想與討論,搜索閱讀了各種解讀和剖析的文章後,我還是更傾向於小女孩兒不存在這一猜測。
  • 關於《飢餓站臺》的結局,女孩最後怎麼樣了
    它就是《飢餓站臺》。01電影《飢餓站臺》講述了一個333層監獄的故事。這裡每層2個人,要麼自願,要麼犯罪被送進來,每層待一個月,會被隨機換到其他樓層。有一座自上而下運送食物的站臺,食物精美誘人,可只有1-3層的人才能享用到精緻完整的美味,越往下層,食物越少,美味越骯髒。
  • 電影《飢餓站臺》:墜入地獄 深不見底的是站臺還是人性
    最近一部小眾的西班牙科幻驚悚片《飢餓站臺》刷爆了各大平臺,看過的人直呼過癮,豆瓣評分為7.8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西班牙的懸疑力作。這部影片最吸引觀眾的看點就是站臺的設計,因為這個站臺引起了許多讓人驚悚的事情,但相比電影畫面帶給觀眾感官上的血腥和驚悚外,更吸引人的是站臺所隱喻的看不到的,對人性的思考所帶來的驚悚感。
  • 真的是開放式結局嗎?底層囚犯吃人割肉,《飢餓站臺》解讀人性的醜惡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豆瓣7.3分的西班牙科幻驚悚劇《飢餓站臺》,該片諷刺人性的自私與貪婪,也諷刺自發性實現「共產主義」的妄想。
  • 《飢餓站臺》:現實無法做到的獵奇、極端實驗,電影幫你完成
    看了一部網紅電影《飢餓站臺》,覺得裡面的隱喻太多。01《飢餓站臺》裡面的監獄被稱為「垂直管理中心」,裡面的人每隔一個月會隨機換一層住,頂層的可能調至底層,屁股的可能升到腦袋,這非但沒讓他們將心比心,反倒加劇了今朝有酒今朝醉。
  • 飢餓站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無題電影,ID:Jzimovi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本期影片—《飢餓站臺》加爾德·加茲特魯·烏魯蒂亞執導,伊萬·瑪薩格主演,在第34屆西班牙戈雅獎上榮獲最佳新人導演獎。
  • 結合《堂吉訶德》解讀《飢餓站臺》:逐漸消亡的「騎士精神」
    而結局也可以通過少量的改動,和現有的《飢餓站臺》重合,絲毫不會影響整部電影的"表達初衷"。跟隨主人公的腳步,重看《飢餓站臺》:到底是"飢餓遊戲"?還是"理想主義歷險記"?一個生活富足的中年男士想戒菸,於是找到了"傳說中"的監獄坑。
  • 階級社會的縮影《飢餓站臺》,荒誕表象充滿赤裸現實,書寫人性
    此時的你可能會因為自己身處陌生環境而慌張,但是如果還要告訴你,你所處的房間正在不斷下降,而位於最底層的人只能吃上層人剩下來的食物殘渣,如果不吃飯的話以後就只能挨餓了,你會怎麼辦?或許你看到這裡會覺得實在是太荒謬了。電影《飢餓站臺》便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它涉及了很多政治哲理和現實現狀,更是一部反烏託邦電影,是階級社會的縮影。
  • 強力推薦這部西班牙影片——飢餓站臺
    01.極簡的設定《飢餓站臺》將主場景設定為一個垂直的 「監獄坑」,每一層中住著兩個人;樓層中間有個鏤空的方形大孔,一桌盛宴每天從0層逐層下降,每個人每天的食物都是上層人吃剩的殘羹。02.暗含的主題《飢餓站臺》到底要講什麼?有人說是揭露社會階層,有人說諷刺男主「唐吉坷德」式的鬥爭,甚至還有人說反對鋪張浪費。我覺得,都不全面,《飢餓站臺》真正要講的,是壓迫與鬥爭。
  • 高概念驚悚片《飢餓站臺》究竟隱喻著什麼?其結局又是意思?
    西班牙驚悚科幻片《飢餓站臺》於去年的11月份上映,不過因為電影是R級,沒有能在國內的影院上映,只能在網上觀看, 所以挺可惜的……因為別看這部電影雖然成本不高,可靠其新奇的高概念、獨特的故事流程、層層反轉的劇本,讓它比很多有著宏大製作的好萊塢科幻大片,還要更加震撼人心。
  • 《飢餓站臺》評析:「顯而易見」的本質是「熟視無睹」
    如果只是專精吃人肉,也不見得要下那麼深。 她每次最多也只隨身攜帶一個裝著血肉的小包袱而已。這才是《飢餓站臺》這部電影最關心的問題,不是隱喻階級社會而已, 最重要的是隱喻 「管理者」 們所說的 「有解」,究竟有沒有解。像管理局為求解打造了 The Hole 一樣,電影的創作者為求解拍攝了《飢餓站臺》這部電影。
  • 垂直監獄上層人吃肉,下層人吃人,《飢餓站臺》謎團全解析!
    大家都看了《飢餓站臺》了嗎?這是一部高概念,高設定,高諷刺,高封閉的西班牙電影,讓人聯想到了奉俊昊的《雪國列車》,也讓人回憶起了《心慌方》,不少人也把這部電影和《移動迷宮》一起做討論。要想展開《飢餓站臺》的解析,不得不一開始就啟動劇透模式。
  • 西班牙高分驚悚片《飢餓站臺》,直擊人性殘忍且深刻!
    《飢餓站臺》首先這部影片的海報就比較高能,整部影片劇情圍繞一個垂直的監獄坑展開,所有的故事在這裡上演。男主醒來時,發現自己身處在一座監獄般的建築內。隨著房間數字的增加或減少,那也就決定了你在這段時間內是否能夠有食物裹腹活下去。越是底層的犯人往往連續多日得不到食物,於是便會有人自相殘殺啃食人肉,如果接受不了那便會被活活餓死。顯然,影片中自相殘殺者居多。男主是這座監獄坑裡帶有自我覺醒意識的人,他試圖打破這種生存狀況。
  • 《飢餓站臺》:當飢餓充斥一座「監獄坑」 要麼吃人要麼被吃
    《飢餓站臺》是西班牙最近剛上線的一部小眾電影,是一部科幻驚悚片。雖然這部電影的成本不高,但是憑藉它突破常規、層層反轉的劇情,足以讓觀眾們看了直呼震撼人心。來到監獄的人,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帶一樣東西;男主格倫第一次被分配在了第48層,他們的食物就是第47層吃剩下的,第47層則是吃上一層吃剩下的,以此類推;而當這個平臺去往下一層時,就不能再吃,也不能把食物留存下來,那樣的話,你所在的這一層就會急速升溫或降溫,直至被熱死或凍死;每個月每層的犯人都會被隨機換到不同的樓層,也就意味著可能你這個月還在上層體驗著「有錢人」的奢侈生活,下個月就身處一百多層的無食煉獄。
  • 《飢餓站臺》:你是否是正在掉落的人
    你知道監獄,可是你知道監獄坑嗎?在監獄坑裡只有三種人。上層人、下層人、以及,掉落的人。高層的人可以享受佳餚無數,可越往下,連剩菜殘羹都沒有,只能相互屠殺,生吃人肉,以求有命活到下個月。可以不用擔心自己隨時會因飢餓失去生命,或因他人飢餓而被活活生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