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驚悚科幻片《飢餓站臺》於去年的11月份上映,不過因為電影是R級,沒有能在國內的影院上映,只能在網上觀看, 所以挺可惜的……
因為別看這部電影雖然成本不高,可靠其新奇的高概念、獨特的故事流程、層層反轉的劇本,讓它比很多有著宏大製作的好萊塢科幻大片,還要更加震撼人心。
不過我這篇文章不準備敘述這部電影的故事流程,因為講起來篇幅有點過長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觀看,小編今天主要講一講這部電影的幾個核心隱喻。
首先,電影裡的垂直監獄,讓人聯想到短片《下一層》和《寄生蟲》導演奉俊昊之前拍的那部《雪國列車》,這兩部電影都是以社會階層作為隱喻,《飢餓站臺》同樣也是,就是在一個建築中探討由社會階層帶來的格差社會。
比如階層特權、階層矛盾等議題。那什麼叫格差社會?說得簡單點就是,隨著貧富差距加大,社會階層有了明顯的分割,民眾間形成了嚴密的階層之分。就像片中前50層的人,他們幾乎能把從0層下來的食物全都吃完。而從51層向下的人們,就能吃些邊角料、殘羹剩飯……
再下層的人就什麼都不剩了,就只有空杯子、空盤子,所以最下層的人只能鋌而走險、互相殘殺。這就對應了現實社會中的「二八原則」,指的是社會上80%的財富,其實都掌握在20%的人手裡!
而且,從劇情流程中我們也不難看出,導演想表達的有這麼幾種人:
1.最上層的控制全局的管理者;
2.吃香喝辣的上層人;
3.吃殘羹剩飯的中層人;
4.什麼都沒有,只能自相殘殺的下層人。
而且電影中還在揭示,在現實社會中,階層的區分是相對固化的,富人與窮人之間不僅有著經濟物質上的差別,還有子女教育與社會地位之間的差距。並且這些都讓階層趨於固定、不流動。
我們普通人想要徹底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是一件比登天還難的事情!不少底層人可能再努力,也無法逾越貧富的鴻溝,這樣日復一日,代復一代,形成永遠的循環……
富人坐享豐厚的物質資源,貧民卻只能看著他們貪圖享樂。而在電影中,這種階層之間的固化,在某種程度上被打破了。如電影所述,上一個月還在上層位置享受饕餮美食的人,到了下一個月可能就要面臨山窮水盡的現狀。於是在理想狀態下,合作共贏才能保證獄裡的每層犯人都有食物。
然而「人性本惡」,況且大多數在裡面的人都是罪犯,只有極少數像男主這樣自願加入的人,所以想共贏的局面根本無法達成。更不用說,這種理想狀態根本不存在!頂層也就是0層的廚師做的一桌食物,不可能夠666個人吃,所以食物無論如何也不夠分!要在每個人都挨餓的情況下才能勉強保證全體存活。
這就讓男主第二個獄友,也就是那個為監獄工作25年的女人,她所說的「自發團結」的可能性等同於零!導演把這種顯而易見的社會規律,放置到一個極端的實驗裡,再以一種「冰山原則」的方式拍出來,讓觀眾隨著剛開始一無所知的男主,然後逐步遊歷這個監獄,仿佛一種遊戲「闖關」的過程,持續地抓住觀眾的好奇心。
讓人忍不住被這些殘酷、血腥的景象所吸引,並為之感到後怕!而且由於「冰山原則」的敘事策略,電影中留下了很多謎團沒有解釋,而且編劇跟導演都沒有想去自圓其說,而是把問題拋給了觀眾。而其中最大的疑團就是結局時,出現的亞裔小女孩!
不過,在電影中段,第二任獄友就曾告訴男主,監獄裡根本不可能存在孩子!那個尋找孩子的亞裔女人是個殺人的瘋子,幻想自己有孩子,並且她也跟男主一樣,是自願進入監獄的!且根據片中信息,證明這個小女孩是純屬男主幻想出來的,證據有五個:
第一,他們把奶凍留下後,樓層的溫度沒有改變;
第二,在片中結局(36分鐘)的時候,廚師長或者說最高管理人手上捧著一份,有頭髮絲而被送回的奶凍,且這個奶凍是沒被吃過,完好無損的;
第三,一個小女孩不可能在這裡存活下來。如果她真實存在,那麼肯定早就被吃掉了。
第四、第二任獄友,為監獄工作25年的女人也鄭重地說過,找孩子的那個女人是10個月前一個人進來的!那即使她提前懷孕了,孩子也不可能突然長那麼大!
第五,男主先前經歷過兩次痛苦的折磨後,就已經精神不正常了,而且經常出現幻覺。所以小女孩是男主的幻覺,可能性很大!
再有,男主帶進監獄的那本《唐吉坷德》,則是被隱藏的第六個證據,熟悉西方文學的朋友應該知道,這本書是極具諷刺意義的,且裡面的一些行俠仗義的事情、所謂怪物都是唐吉坷德幻想出來的。
男主其實就是象徵著唐吉坷德,表面看上去善良、擁有理性,其實在長期的折磨和鬥爭中,早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以至於眼前出現的很多都是幻覺。所以到最後,他幻想出了這個根本不存在的小女孩,寄希望下一代來改變這個制度,卻不料這個美好的願望只是個假象。
而影片結尾最底層的深坑,可能就是這個監獄處理屍體的地方,男主最後也永遠地留在了這個亂葬裡,沒有能改變任何事情。那麼,這個小女孩可不可能真實存在呢?畢竟,連監獄裡的管理人員也一直遭受矇騙。
比如片尾我們知道這個監獄總共是333層,而不是第二任室友,為監獄工作25年的管理者所說的200層,也就是說連管理者都被這個機構騙了。
但如果這個小女孩是存在的,那結局也陷入了一種拯救成功的俗套,和代入影片中的《唐吉坷德》的寓意也有很大的衝突,所以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說,前一種結局,都是更好的答案,因為這更符合當代社會的現狀!
最後,就是剛才提到的,在影片36分鐘的時候出現了一個,讓人當時看了一頭霧水的片段,就是廚師長手上捧著一份,有頭髮絲而被送回的奶凍,然後大發雷霆,追究誰的責任。這個片段要看到影片最後,而且要看懂才能知道,這其實就是影片的結局!
那麼,片尾被送上去的不是小女孩,而是那個奶凍,小女孩只是男主的幻想,而且這個片段也說明了男主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徒勞!信息是傳上去了,但管理者在意的卻是,這個奶凍沒人吃是因為上面有根頭髮,而不是男主想表達的「團結抗議活動」。
這說明了,上層的人只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自己所做事情。至於下面人的死活、訴求,他們絲毫不關心。說句題外話,雖然這部電影是西班牙也就是歐洲人拍的, 那自然是反映的他們國家地區的現狀,可仔細想想也同樣適用於我國!
咱遠的什麼階級、權力、利益分配不談,就說離我們很近的,我們國家很多私人的企業,哪個老闆或者高管不是像片中的管理者、上層監獄者那般自私自利,不顧下面的員工的訴求!員工們也大多是敢怒不敢言,因為你去找老闆談判,多半是不會鳥你!
你氣不過再去有關部門反應,結果你確實能得到所謂的公道,還有賠償款,但也意味著你在這公司已經待不下去了......而「天下烏鴉一般黑」,只要你進的是私人企業,其老闆都是一個德性,沒幾個好鳥!
但國企、央企、股份制大企業,你沒關係單靠你的實力,是很難進得去的!所以到哪兒都一樣,因為註定普通老百姓就只能在這個階層。而且老闆就像片中廚師長那樣,他在意的不是你幹活多不容易才要漲工資,而是給你漲工資帶來的成本增高。
好了,不知道大家對這部電影的看法是什麼,歡迎大家感興趣的多多點讚,更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文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