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新濤的新生活:葡萄沉 日子實

2021-01-14 中國扶貧

5月的清晨,逐漸升高的氣溫已經讓人感受到夏日的來襲,但草叢和藤蔓上的露珠依舊在掙扎,企圖逃避被蒸發的命運。一大早,在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麻豪口鎮鵝港村的葡萄田裡,一個年輕人就已經忙活了起來。大串的葡萄掛在藤蔓上,沉甸甸的,看得他心裡的幸福也滿滿的。這個勤勞的年輕人叫匡新濤,是鵝港村人。

2013年,一場意外的車禍給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一層陰影。匡新濤的父親因車禍在醫院治療,花光了借來的16萬元,債臺高築挽救回來的是父親嚴重的身體和精神雙重殘疾,生活上必須要有專人看護才能不出問題。母親沒有辦法,只能選擇全職看護父親,一夜之間,全家人的生活重擔壓在了匡新濤一個人的身上。

家庭情況困難,何方才是出路?匡新濤曾迷茫過,曾努力過,一個91年出生,高中就肄業的年輕人,沒有學識,沒有技能,怎麼去賺錢?打工人家不要,創業?他開過商店,賣過菜。可能方向不太對,也可能方式不太對,他的努力並沒有得到豐厚的回報,而父親的病情卻需要不斷投入金錢才能維持不繼續惡化。家裡的日子是一天難過一天,無形的壓力壓得他難以喘息。

2015年,精準扶貧的春風吹到了匡新濤的家裡。經鵝港村的民主評議會評議,村兩委上報到麻豪口政府後,匡新濤一家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同年,他家被納入低保戶,低保兜底加上他平時在周邊鄉鎮打零工做裝潢,生活開始有了起色。

2016年,在麻豪口政府一直致力於利用當地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的方針下,村兩委找到匡新濤一家研究討論如何利用本村的特色產業帶動他們實現脫貧致富,研究之後他決定加入鵝港村果蔬專業合作社開始種植葡萄。

沒有果苗,村裡給他提供了能種植5畝田的優質葡萄幼苗。沒有種植技術,村裡一年兩次,按季度開設葡萄種植培訓班,縣葡萄辦也有開辦專門的知識講座,匡新濤每次必去,不光仔細聽講,記好知識點,有不懂的地方還會專門找前輩請教。搭架、修穗、套袋、施肥、剪枝,匡新濤一家起早貪黑,日復一日的忙活在葡萄田裡,無論夏暑,無論冬雪,應用學到的知識,做好一切能夠做的,然後剩下的,就是迎接豐收的到來!

如今匡新濤一家的葡萄園種植規模達到了10畝,畝收入在6000元左右,由於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國家還獎勵了1萬元的產業獎補,家裡的債務基本償清。

只有知識越多,出路才越多。任何時代,讀書都是窮苦人能夠踏出困局的終南捷徑。通過駐村工作隊宣傳政策,他得知湖北省為實現鄉村振興,政策上扶持優秀青年農民報考大學,學費由國家承擔,便報考了長江大學,成為一名大學生。葡萄園裡忙農活,課堂上學知識。

匡新濤的新生活,也像那一串串葡萄一樣,充滿了無窮的希望。

(作者系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麻豪口鎮扶貧辦主任)

監製:姚卜成

編輯:張瓊文

審核:韓世雄

相關焦點

  • 收櫻珠採葡萄 庫區移民收益翻倍日子美(圖)
        早報訊 移民過上安頓日子,政府部門就可以撒手不管了?錯!政府的關愛一直都在。近日,記者先後來到平度市的雲山鎮東幸福莊和大澤山鎮大尹家村兩個水庫移民村。記者獲悉,自移民開始,市委市政府對水庫移民村莊的關懷就從未遠離,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做好地面硬化、加建水利基礎設施、引導村民發展特色化種植,通過精準施策,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程,經過多年發展,如今兩個移民村家家都過上了小康生活。  特色種植百姓致富  日前,市水利移民科技下鄉專家服務團前往平度市雲山鎮東幸福莊和大澤山鎮大尹家村兩處移民村指導村民櫻珠和葡萄種植。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卿頭鎮:3萬畝克倫生葡萄喜獲豐收
    在卿頭鎮西卿頭村種植戶鍾國平的葡萄大棚裡,一串串葡萄掛滿枝頭,顏色鮮紅透亮,果粒緊湊整齊,濃鬱的葡萄香氣縈繞鼻尖。鍾國平正忙著和妻子採摘成熟的葡萄。他告訴記者,今年他家的6畝克倫生葡萄,全部進入盛果期,由於比其他葡萄晚上市兩個多月,他家的葡萄一開園,每斤就賣到了6塊多錢。一年十幾萬的收入,這在過去鍾國平想都不敢想。
  • 「我的脫貧故事」日子會像葡萄一樣甜丨貴定縣金南街道鼓坪村村民...
    我叫李興菊,是貴定縣金南街道鼓坪村六組的村民,在脫貧攻堅的好政策下我家的產業得到了發展,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也走上了致富路。這些年,我家的聯親幹部朱曉露和駐村工作隊的龍廷壽隊長向親人一樣幫扶我們。我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堪比真葡萄的悠哈葡萄軟糖,好吃到爆
    據說葡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每到金風送爽的秋季,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晶瑩圓潤的葡萄掛滿藤架。青色的、紫色的、黑色的好不熱鬧高懸枝頭,累累欲墜,簡直令人垂涎三尺。 正因其酸甜的美味與誘人的高顏值,深受古人讚美。
  • 葡萄,原來也有這麼多故事
    【玉雕説】說説葡萄說起葡萄大家都不陌生,即味美可口、營養價值又高,是深受歡迎的水果種類,而且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的存在,但是當在玉雕作品中見到它的身影時,相信有不少網友便會心生好奇,拿玉石雕刻葡萄
  • 葡萄成熟時
    作者:趙小薇來源:物質生活參考(ID:wzshck)01.北方夏末秋初,正是葡萄成熟時。葡萄釀成了酒,柔弱就成了豪情,驕矜也被無畏取代,葡萄從舌尖的一點愜意,成了苦中作樂的情緒來源,成了邊塞詩裡豪氣沖天的引子。細究起來,葡萄原就來自西域。據《史記·大宛列傳》記載,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葡萄為酒,富人藏酒萬餘石,久者數十歲不敗」。「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澆地……」[1]
  • 運城:3萬畝克倫生葡萄喜獲豐收,「小葡萄」串起致富「大產業」……
    運城永濟市卿頭鎮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晚熟鮮食葡萄基地,當市場上的葡萄漸漸退市時,卿頭鎮的克倫生葡萄正好開園上市。顆顆鮮亮,串串飽滿,濃鬱的葡萄香氣縈繞在鼻尖。眼下,運城永濟市卿頭鎮的果農們正忙著採摘。
  • 18 城巡演|葡萄合唱團PRO(葡萄不憤怒X新學校廢物合唱團)聯合巡演
    風格:搖滾 點擊文章底部【閱讀原文】進入購票網站 參演藝人:葡萄不憤怒,新學校廢物合唱團演出場地:星球工廠>「葡萄合唱團」又雙叒叕要來了!除去此前的北京站,天津站2場外,他們將攜手共同再次前往18個城市,並用總計20場演出來紀念如此不平凡卻又如此艱難的2020年。
  • 走向勝利·決戰決勝鄉村述說丨種葡萄 「吃中飯」
    但在村黨支部書記楊清華看來,大坡村這樣的生活,卻是千百年來的「新鮮事」。「按我們祖祖輩輩的習慣,湘西地區農民一般每天只吃兩頓飯,上午10時左右吃一頓,下午5時左右吃一頓,中午不吃。」楊清華認為,養成這個習慣的原因,最初是因為太窮,要省著吃。
  • 葡萄排隊?葡萄派對!259個葡萄樣品在通州同臺「比美」~~
    葡萄排隊?葡萄派對!脆甜酸爽的「藍寶石」、粉嫩欲滴的「妮娜女皇」、香味濃鬱的「陽光玫瑰」……8月17日晚8點,江蘇省第二屆優質葡萄評鑑活動在我區舉辦,全省各地選送的259個葡萄樣品同臺「比美」,接受6位省內外葡萄技術專家的現場打分。新老同臺,爭奇鬥豔。當晚選送的葡萄樣品既有時新的「陽光玫瑰」「浪漫紅顏」等「熱門款」,也有「夏黑」「桌球」等「經典款」。
  • 如何感受氣沉丹田
    無論是練拳也好,站樁也好,無論是動功或是練靜功,我們都要知道或者了解掌握什麼叫氣沉丹田,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想練好一趟拳,而在練完拳後不感覺氣短、氣虛、氣喘,那麼,了解掌握氣沉丹田是非常有必要的。丹田在臍下三寸,氣沉丹田,就是要求練拳時儘量保持自然,要做到全身放鬆,在意識注意丹田時不要強行想到氣往下壓,在放鬆的前提下,意念到了就行了。所謂氣沉丹田要講究一個「順」字,講究一個「均勻」。我們練拳,練氣功,是要想到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先天之氣是我們自身存在的,後天之氣是天地所補充的。所以我們必須做到"先天之氣溫養均穩,後天之氣引導均順"。
  • 毛葡萄與簕杜鵑點綴的校園
    新華社南寧10月14日電題:毛葡萄與簕杜鵑點綴的校園新華社記者陳一帆、胡正航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成龍湖畔,坐落著當地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仫佬家園,安置點旁邊的羅城·深圳實驗小學內書聲琅琅,學生們又迎來一個新學期。
  • 如何「殺死」一支葡萄美酒
    雖然 這些字眼只是營銷號奪人眼球的誇張謠言,但也確確實實引發了公眾對珠峰環境的關注。我們印象中的珠峰聖潔,莊嚴,靜謐,冰清玉潔。然而近幾年隨著珠峰旅遊成為熱門,事實上珠峰已經離一座垃圾山不遠了。例如,因為我們的不成熟,我們錯過那些美好的男孩女孩;例如,因為我們不專業的儲藏,葡萄佳釀變「毒酒」。
  • 我的生活美學——用生命換取「葡萄」
    總辦:此詩與前詩一樣均是寫軍旅生活這個主題,只是手法有些不同。前詩細緻激越;這一首則粗大平緩,最後一句速度奇快,但仍整體透出塞外的風物與氣氛。開篇一、三句寫戰士白天至黃昏的工作情況,三、四句寫夜晚風沙漫漫的悽清情狀。「刁鬥」指古代軍中銅製飲具,容量一鬥。白日用於煮飯,夜裡用於打更。
  • 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這話是何意思?
    是亞當,亞當就是人類的始祖,他吃了酸葡萄,世人的牙被酸倒了!大家都知道,人的口味都喜歡吃甜葡萄,不喜歡吃酸葡萄。酸葡萄預表善惡果(罪)。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把人的種和牲畜的種播種在以色列家和猶大家。
  • 新技術新品種催生產業新動能,葡萄名村產值從零到十億元
    初冬時節,位於福建省寧德市福安松羅的花豬試驗基地山林中,放養著一群野花豬,它們吃青草野菜、喝山泉水,過著「純天然」的生活。作為閩東地區生豬生產的當家品種,「福安花豬」也曾一度無人問津。寧德市科技特派員、市農科所教授級高級畜牧師王金寶團隊,通過培育花豬新品種,讓產業煥發了「第二春」。
  • 生活,就是一串葡萄,吃到的說它很甜,吃不到的說它很酸
    生活,就是串葡萄,吃到的說它很甜,吃不到的說它很酸。而我們每個人正走在採摘葡萄的路上,此時葡萄正在走向成熟的季節。走到葡萄園吃到了葡萄的人,會說很甜,而沒有吃到的則會說它很酸。有些人在採摘葡萄的路上,看見了又大又甜的西瓜,於是放棄了採摘葡萄。所以他們到最後也沒有吃到葡萄。
  • 海浮山下黨旗紅,巨洋湖畔葡萄甜——臨朐冶源街道葡萄科技示範園掠影
    海浮山下黨旗紅,巨洋湖畔葡萄甜——冶源街道葡萄科技示範園掠影通訊員 劉惠美麗冶源,一個有故事的地方。魯中水鄉,北國江南,久負盛名。在葡萄特色產業園建設上,植入黨建「智慧晶片」培育出「致富金果」,探索出「1+4」即「黨支部+合作社+企業+文化旅遊+科研院所」的發展模式,一顆小小的葡萄託起了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大夢想。黨支部+合作社,架起連心致富橋合作社是提高農業綜合經營效益的主力軍。
  • 葡萄酒業對後新冠肺炎危機的想像
    討論圍繞三方面開展——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的生意情況、疫情爆發之後的挑戰和機遇、各自對美國葡萄酒業前景的看法。 Michael的公司過去幾年中在相關業務投資巨大,某種程度上說來,聽到對疫情爆發之後的葡萄酒行業有如此積極的看法,著實令人驚訝。
  • 克瑞森葡萄如何管理才使葡萄上色均勻,賣高價
    有許多種植克瑞森葡萄的果農都認為克瑞森葡萄上色難,一到葡萄著色時,不斷地打著色劑,有的將葉打壞,有的將果粒打軟、落粒。認為葡萄著色是打著色劑的結果。其實不然,著色劑只是葡萄上色的一個引子,只有當葡萄的上色的條件都具備時,著色劑才起作用,當葡萄上色條件不具備,這時強行著色,就會使葡萄變軟、褪色、 成花臉、落粒等現象發生。那麼,葡萄上色的條件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