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老三國,新三國被更多人所肯定?遺忘才是常態罷了

2020-12-25 羨青山思農

先入為主,是造成很多人認為經典無法超越的最根本的原因,第一次往往在我們的大腦中佔據主導地位,類似於新老三國,新老水滸也可以來說明這個問題,老版水滸也是經典,好漢歌那真的是從小聽到大。

這邊的大河向東流,那邊的好漢闖九州,經典的氣息撲面而來,是一代人樂此不疲的電視常客,雖然小時候經常斷斷續續地陪父母看老版水滸,但是當我真真正正讀完水滸並好奇電視劇是怎麼選的角色和拍的這部名著時,迎接我的是新版水滸,老版在我腦海裡的印象已所剩無幾(當然好漢歌例外,這種上頭的神曲這輩子怕是也忘不掉)

而當我看完一遍又一遍的新版水滸後再反過來看老版,心裡是有落差的,從場景到畫面從角色選擇到武打拍攝,我真的覺得新版比之老版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不否認新版水滸在我這裡留下了先入為主的印象,但這恰恰證明了我們有時候覺得經典永遠是經典不能被超越的情況只是一種假象,我相信看著新版水滸長大的一波再看老版會得出和我同樣的結論,所以經典真的不可被超越嗎?

新版水滸就很好證明了這一點

好漢歌上頭嗎?上頭,但新版的兄弟一二三四五也同樣上頭,還有毛阿敏獻唱的《四海盟約》也一樣;老版的潘金蓮美嗎?演技好嗎?既美又好,可新版的甘婷婷又差在哪裡了?再說王婆,老版的容嬤嬤自然是老戲骨,王婆的角色也演得淋漓盡致,但是新版的王婆真的沒有重現原著嗎?我倒是認為處處逼真。

再說其他人,新版的林衝,魯智深,武松,李逵,吳用,晁蓋,盧俊義,燕青不見的就此老版的差,相反我覺得人物性格體現得更加鮮明,從衣著造型到配音武打,每一點都同老版一樣精心布置設計過,而且有著以前沒有的拍攝技術,化妝技術和製作技術,而反觀老版,我剛開始看還沒分清楚的時候只覺得打扮都差不多並不鮮明,就這一點來說或許本身就是進步。

舉個例子,李逵,這個角色新版就真的和我看小說時所想像的別無二致,新版也演的削微有點俏皮,是個憨憨,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宋江哥哥罵~

老版李逵呢?真的不可同日而語嗎?如果說新版水滸有哪裡沒做好,那只能是一部分設定與原著相背離(比如李師師在原著中並不像新版中的那樣情深義重憂國憂民),也刪減了很多片段(比如少華山的那一段),但同樣的問題老版水滸也是有的,一部電視劇不可能完完全全的重現原著,有時候完全重現最後也很可能畫虎不成反類犬。

所以與以上相同,新老三國也是這個道理,因為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優勢,明明都是經典,但是先入為主的一方佔據了不可替代的位置,從而也導致了不同年齡的人有了不同的看法。

但是就如刻板印象一般很難糾正一樣,人性就是如此,既然老一輩更執著於舊版,那為什麼新一代不能更歡迎新版呢,新舊總有更替,以前的經典固然是經典,到新的奇蹟也在不斷創造,遺忘才是常態。

相關焦點

  • 十年三國殺從爆火到無人問津三國殺的歷史只是中國網遊的一個縮影
    面殺時幾個人輪流捏著嗓子喊:請鞭撻我吧,公瑾;另一個人都擺出一副深沉的樣子:掙扎吧,在血和暗的深淵裡。身份這種東西也變得無關緊要,殺誰都是看心情!三分鐘就能學會的規則吸引了大量的休閒玩家,不到一年的時間三國殺實體卡牌就賣出了近5萬份,這對三國殺團隊來說是個好的開頭,但是相比當時市面上網遊來說還不及別人的一個充值活動。儘管三國殺在當時屬於國民級爆款,但是在賺錢上相比其他網友只能算是個弟弟。
  • 《新三國》開播已10年,仍被吐槽,它比老版《三國》到底差在哪兒
    一、臺詞搞笑雷人,白話和古文一鍋亂燉 《新三國》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槽點就是劇中有很多雷人的臺詞,不少讓人至今都記憶猶新 《新三國》裡陳建斌老師扮演的曹操,也給人一種「用力過猛」的感覺,過於狂妄自大,霸氣有餘而奸猾不足。
  • 《新三國》開播10年,常年被吐槽,它比老版《三國》到底差在哪兒
    10年前,由高希希執導,陳建斌、于和偉、陸毅、何潤東等人主演的《新三國》播出,借著原著的東風,收穫了非常不錯的收視率,豆瓣也有不錯的評分。但時至今日,這部史詩巨製在社交媒體上,仍然經常被拿出來吐槽。那麼,這部《新三國》比起94版央視《三國演義》,到底差在哪裡呢?我們這裡就來略說一二。
  • 金聖歎所說的「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究竟是什麼意思?
    「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這句文學史上流傳甚廣的話,相信大家都曾經聽過。這句話據傳是我國著名的文學批評家金聖歎所說。話中的「三國」、「水滸」是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對於這兩部傳世的名著,歷代的文學評論家在做點評時也曾高度評價過這兩部作品的文學價值和藝術成就。
  • 《三國群英傳2》這個多年前的老遊戲有什麼魔力讓人念念不忘?
    就像是我們總以為是因為情懷所以才離不開老遊戲,但更多的其實是離不開這個遊戲獨特的玩法。《三國群英傳2》網絡版是宇峻奧汀在2009年推出的網遊,靠著較單機遊戲《三國群英傳》系列大幅進化的畫面,獨特的玩法和充滿中國特色的武將設計,成為了當時網遊市場上的一匹黑馬。但新玩家可能不知道,《三群2》網絡版在國服曾死過一次。
  • 為什麼新三國不如老三國?
    三國演義,想必大家定不陌生,可能年紀大一點的人對三國更有感覺。不過如果你是b站的常駐用戶,那對唐國強老師的諸葛亮的鬼畜視頻一定很熟悉!目前三國有兩個版本,94版老三國豆瓣9.4分,10版新三國豆瓣只有7.9分,而點播量新版卻是後版的四倍,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差距?
  • 新三國,以拍經典之名,行滅經典之實,細數新三國七宗罪
    其實,我們對以上兩類觀眾都非常理解,喜歡原著和老版電視劇《三國演義》的,拿新三國和他們印象中的三國一比,覺得格格不入;而喜歡新三國的,看的是新奇,看的是有趣,看的是特效,這幾點新三國都沒毛病,這和看《還珠格格》和《康熙微服私訪記》一個性質,別認真,認真你就輸了。
  •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新三國》曹操是敗筆?
    老版《三國演義》和《新三國》哪個更經典?每當出現這樣的話題時,網上總有很多人罵作一團,誰也不服誰。
  • 新老《三國》橫槊賦詩,鮑國安霸氣側漏,陳建斌臺詞功底需加強
    在眾多三國影視作品中,最為知名的無非有兩部,一部是央視於1994年拍攝的《三國演義》,另外一部則是由高希希執導、上映於2010年的《新三國》。也許是受眾群體不同的緣故吧,自《新三國》誕生的那一天起,關於新老《三國》孰優孰劣的爭論便一直喋喋不休。
  • 《新三國》開拍已經十年,新三國變成了老三國,老三國成為了傳說
    1994年,由央視首播的電視劇《三國演義》直接橫掃了當年所有的影視劇作,人們被宏大的歷史場面所震驚,被演員精湛絕倫的演出所吸引,把人們的視線再次帶回到了那個群雄逐鹿的年代。小編記得每年播放三國演義小編都會跟著看,那時候三國很多臺詞都是半文言文,雖然不理解臺詞的真正意思,但不妨礙追劇的熱情,哪怕已經看了不知道有多少遍!
  • 當豆瓣7.9的新三國遇到了9.1的老三國———經典翻拍有必要嗎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99分和100分的差距並不是一分。老三國是除畫質和打戲之外的碾壓局。舉個例子:新三國對所有人物的悲傷只有一種刻畫——一夜白頭,然後在聽到或者說到某一句話時,吐血。全篇打鬥不著一筆一墨,全靠側面烘託,卻堪稱最有氣勢的一場打戲先看老三國:二爺聽到華雄叫陣曹操一臉嚴肅二爺想請戰,被喜怒不形於色的大耳賊阻止名場面來啦!
  • 新《三國》與《三國演義》的差距其實在片頭就能看出來了
    電視劇新《三國》經常被拿來與《三國演義》進行對比,從演員、情節、臺詞等方面來看,雖然新《新國》也有自己的優點,但總體是《三國演義》要更出色。
  • 被遺忘的三國猛將(六):曹操的邊疆柱石:黃須兒曹彰
    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三國ID:shuosanguo
  • 誰是三國時期最長壽的人?熬死曹操諸葛亮的司馬懿其實並不算高!
    相信大家在提到司馬懿的時候,腦海中浮現出的第一印象便是他「相當長壽」,先後熬死了曹魏的三任帝王不說,就連自己的老對手諸葛亮也被他超長的壽命所折服,提前撒手人寰了。可能在許多人的下意識中,司馬懿此時已經被冠上了「長壽」的名號,但如果我們回頭來看,這個被我們讚嘆壽命極長的人,也只不過享年72歲罷了,放到現在只能算是正常水平。不過司馬懿在三國時期獲得如此殊榮也並不奇怪,因為三國時期的國人平均壽命本來就不怎麼長,據易中天教授所說,三國時期的平均壽命為26歲,就連劉備都說過,自己:「年過五十不稱夭。
  • 《新三國》並沒有那麼差
    總有人看到老版《三國演義》就來評論兩句你們小學生不懂,要不就是老版三國把人物演活了。要不就是什麼鮑國安就是曹操,說這句話的人你敢發誓嗎?老版三國演義我感覺就是一個老字,演技也算符合標準的水平,並不是那些無腦吹的什麼老戲骨,封神,無人可比的境界。老了就是厲害的嗎?什麼魔鬼邏輯。老人就不能說缺點?只能是優點?稍微點評一下就發現下邊的人問候別人爹媽。老人、老演員就這麼影響你的嗎?你說句老版好就是人上人了?
  • 新老《三國》演員盤點,誰的表演最接近真正的三國
    當然,很多新三迷也多對老版不屑。但是小編個人認為硬要評兩版孰優孰劣是沒有任何意義。老三當然是一代經典,但是新三同樣也有著許多成就啊。這兩部都是優秀的電視作品,只是因為兩版間隔時間較大,因此特效差別不作比較。老版劇情更貼近演義原著;而新版為了有新意,劇情上貼近史實並且還添加了諸多原創。也不作比較。那麼不妨來比較一下兩版電視劇對重要角色塑造的成功度吧。
  • 三國殺:線上三國殺和線下三國殺有什麼區別?玩家:還是打牌爽!
    三國殺網絡版和現實版的玩法基本上相似,不仔細想的話感覺先是出的網絡版在根據網絡版延伸出來的現實版,其實玩的時間就的玩家知道,自己最先開始接觸的是卡牌三國殺,在那個電腦和手機沒有普及的時候,三國殺已經火爆大江南北,很多玩家都是先接觸的卡牌三國殺,而並不是電腦網路版,所以誰先出來的這個問題就很複雜了,大多數人仔細想想感覺還是卡牌出的早。
  • 為何三國遊戲謀士都那麼強?三國戰紀諸葛亮抓冰劍,秒殺滿血呂布
    作為歷史上最早立下flag的人,邢道榮雖然名氣是漲起來了,不過落下的名頭也不過是個愛裝的最弱武將罷了,然而在一些三國遊戲裡,卻有著三位非常奇葩的角色,他們不是文官就是一點名氣都沒有的小將,平時戰鬥連邢道榮都打不過,然而卻能通過非常奇特的手段把呂布都給吊起來打!
  • 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
    金聖歎先生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何解?所謂「老讀三國是為賊」,賊是奸詐之意。還有一種說法,「老讀三國淚空垂」。最後統一天下的,卻是最不起眼的司馬炎,那麼他們辛勞一世,所為何來?更令人感到絕望的是,這些英雄們的後代,扶不起來的又何止一個阿鬥?東吳孫家也是三代相繼,才成就了一方霸業,可惜後代儘是無能昏庸之輩,家業敗落之速,令人扼腕。
  • 虎嘯龍吟的三國,才是中國人的男人戲
    相比於其他王朝,漢末的三國時代英雄輩出,信息量極大,又沒有異族入侵的恥辱和幾十國混戰的紛亂,給小說家的創作提供了絕好的故事背景。後世的「槓精」知識分子對《三國演義》扭曲歷史史實感到痛心疾首,一遍遍地告誡吃瓜群眾,歷史上的諸葛亮並沒有那麼神,打仗也遠不是「兩軍對圓、主將單挑」的模式,勸人們丟開《三國演義》,讀讀《三國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