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1984年的國慶大閱兵,女兵們都人生第一次燙了發

2021-01-16 北京日報客戶端
當年女兵方隊接受檢閱時的場景。

【燃情時刻】

北京軍區後勤部第六分部257醫院戰士詹振煥參加了1984年的國慶大閱兵,是女兵方隊第6排面的「釘子兵」。

為了參加1984年的閱兵,詹振煥(後排左一)人生第一次燙了發。燙完後,她與同班戰友一起合影留念。

【祝福祖國】

作為第一支女兵方隊中的一員,我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這次接受檢閱的經歷,也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現在雖然轉業到地方,還有一年多就退休了,但我始終牢記自己軍人的本色,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自己的貢獻。在共和國70年華誕之際,我衷心祝願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詹振煥

詹振煥擦拭當年參加檢閱發的行李箱

1984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35周年慶典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這是改革開放後舉行的第一次國慶閱兵。一支燙了頭髮、胳膊上戴著紅十字袖標、穿著85式新軍裝的女兵方隊,颯爽英姿地走過天安門。

為了這短短的3分多鐘,女兵們進行了長達9個月的艱苦訓練。

「當時是石家莊軍醫學校作為代表參加閱兵,但她們人不夠,就在北京軍區挑人。」今年54歲的詹振煥回憶,當時對身高的要求是160釐米至170釐米之間,166釐米的詹振煥被選中了。

那年春節後的一天,北京軍區後勤部第六分部257醫院19歲的小戰士詹振煥,接到院務處通知,上軍醫學校去參加閱兵訓練。雖然內心狂喜,可回到家裡,詹振煥卻千叮嚀萬囑咐父母:千萬別跟別人說我要去參加閱兵了,萬一選不上,多丟人啊。

選不上的可能性其實還挺大。那一年,女兵方隊是14排,每排25人,但每排是按30個人集訓的,也就是說,共有70名替補隊員。

當年2月,女兵方隊就進入了集訓狀態。每天清晨,大卡車將她們拉到石家莊航校訓練,中午拉回來吃飯,下午接著練,一天至少8個小時。一開始只是基礎訓練,踢正步、齊步走、站軍姿,過了「五一」,女兵方隊正式進入北京的訓練基地,此時已有部分隊員被淘汰了。

天氣漸熱,訓練也更加嚴格。女兵方隊雖被稱為「熊貓」,是重點保護對象,但訓練起來和男兵一樣:踢正步用尺子量,每步75釐米,抬腳25釐米,雙腿沒有力量,就綁沙袋練踢腿;站軍姿時,在領子上別大頭針,頭稍微一歪就會被扎到,教練還會忽然過來推你一下,檢查是否站穩,稍有鬆懈或走神,就會摔倒。

訓練場地在機場跑道上,毫無遮擋。軍姿一站就是兩個小時,綠色的軍裝都被曬白了,姑娘們也一個個曬得皮膚黝黑。「那時年輕,大家心裡都憋著一股勁兒,苦也不覺得。」詹振煥的回憶充滿了幸福感。

女兵方隊14個排面,為了行進中隊形的整齊,方陣四角上的4個人是「框子兵」;每一排5個人還要設一個「釘子兵」,向右看齊時,「釘子兵」和「釘子兵」之間看齊,其他人看「釘子兵」。詹振煥就是「釘子兵」。

「當時住的宿舍是臨時搭的帳篷,一個帳篷住8個人,正好一個班。大家卯足了勁兒,正式閱兵8個人都要上。訓練的時候,班長就去問教官,我們班誰不行、哪兒有問題,下來後大家幫著她單練。」詹振煥至今說起這段,還帶著那股不服輸的勁頭兒。

詹振煥走正步時稍微有點外八字,她就自己偷偷加練,走路時刻意往裡收。「每天訓練完,腳都是腫的。回到帳篷裡用熱水泡完腳後,就趕緊把腳抬高。」

訓練基地裡也有歡樂時光,每天晚上會組織看電影、跳集體舞、歌詠比賽等。歌唱家馬玉濤、蘇小明等還來訓練基地慰問演出過,那是詹振煥第一次見到明星。

為了這次閱兵,女兵們還都人生第一次燙了發。

「帽簷周圍會露出一圈兒頭髮,燙了會好看一些。燙髮是政治任務。我記得是在四聯美發做的,他們的師傅什麼客人都不接待了,專門給我們400多人燙。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燙髮。燙完後我們班8個姐妹還一起去照了一張合影。」詹振煥說。

女兵方隊是第15個接受檢閱的。「先是齊步走,過了東華表,開始踢正步。當時很興奮,腦子裡一片空白,好像忘了時間一樣,全神貫注聽著音樂走,就想著不要在自己身上出錯。」詹振煥說。過了西華表,恢復齊步走。到了今天國家大劇院的西側,女兵方隊退到路南,開始當觀眾。這個時候,詹振煥的心情才輕鬆下來,看著花車隊伍從眼前經過,郎平等中國女排隊員站在花車上向大家招手。

閱兵式結束後,女兵們還穿著參加閱兵的新軍裝到天安門、故宮、中山公園等處參觀遊覽了一圈兒,展示女兵形象。「遊客看見我們都說,這是哪兒來的女兵?怎麼這麼黑!」詹振煥忍不住笑了。

「一輩子能參加一次閱兵,很榮幸。正好生在那個時代,趕上那個歲數,爹媽給的身高合適,特別自豪。」至今,詹振煥還珍藏著當年的行李箱和訓練時穿的軍裝。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於麗爽 文 和冠欣 攝

流程編輯:孫昱傑

相關焦點

  • 1984年國慶閱兵中中國女排緣何引人注目
    自1959年國慶閱兵後,1984年的國慶閱兵,是時隔25年後的國慶大閱兵,也是筆者出生後首次看到的國慶閱兵,雖然那時筆者還是一個孩子,但是觀看閱兵時的情景還記得很多。多虧那時有了電視,筆者是通過家裡購買了一年之久的12寸的國產「熊貓」牌黑白電視機收看的。
  • 女兵方隊閱兵訓練:牛虻叮咬大腿 鮮血染紅絲襪
    組建揭秘:女兵來自英雄學校  白求恩醫療方隊受閱女兵全部是白求恩醫務士官學校的衛生士官學員、學兵及幹部。這所英雄學校誕生於1939年9月18日,由白求恩參與創建的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沿革至今。1984年、1999年和2009年國慶首都閱兵的三支女兵方隊,均由該校抽組。
  • 2019國慶70周年閱兵觀後感範文 閱兵儀式場面描寫500字
    201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70周年,毫無疑問,這是最激動人心的。下面小編整理了2篇關於觀看2019國慶70周年閱兵觀後感,還有描寫閱兵儀式場面壯觀的句子,希望能幫到你。受閱官兵在閱兵訓練場進行訓練(9月11日攝)。
  • 熄燈號丨國慶受閱女兵:這枚「勳章」獨一無二
    國慶閱兵已經結束,作為首屆參加閱兵的武警女兵,現在的心情依然難以平復,回顧過去150多個日日夜夜,我收穫的不僅是人生寶貴的經歷,還有後背那一道微微隆起的傷疤
  • 新中國成立以來舉行過幾次閱兵?看懂2019國慶大閱兵
    01  國慶大閱兵,就要來了。  甲冑在身,重任在肩。很多人都在密切關注。  是的,閱兵,是對武裝力量進行檢閱的軍事儀式,是國家重大慶典活動的重要組成。  其實,閱兵,也是展示一個國家、一支軍隊精氣神的最好儀式。
  • 帥到炸裂的搖滾版「9·3大閱兵」
    這支被網友們稱為「中國第一天團」的隊伍,在今年的俄羅斯紅場閱兵時,就驚豔了世界,成功吸引了世界各國的目光。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式上空軍只有17架飛機;到了1999年國慶閱兵,三軍航空兵才首次聯合受閱;2009年的國慶閱兵,共有14型151架飛機受閱。
  • 女兵日記|這個國慶,我們這樣過
    入伍就代表著一切要從「頭」開始國慶大採購莊嚴的閱兵式給女兵的軍旅初印象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班長們的高標準讓她們都想儘快擁有帥氣的「兵樣子」,也讓她們對充滿未知與無限可能的軍旅生活十分嚮往。開始半休半訓後,女新兵們從當下出發,嚴標準高要求,從基本軍姿開始,紮實立起好樣子。
  • 程誠:「最美」女兵,三軍儀仗隊女兵隊長,一經亮相就驚豔全世界!
    有這麼一位軍人,她是「最美」女兵,三軍儀仗隊女兵隊長,一經亮相就驚豔全世界!程誠,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女兵隊隊長,帶領女兵隊圓滿完成多項儀仗司禮任務,為儀仗大隊首批女兵隊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2016年當選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一次黨代會代表;2017年當選為北京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2018年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揭秘丨閱兵為什麼沒有群眾方隊?哪些人去了現場觀禮?……
    記者了解到,這與紀念大會和閱兵的規格、性質有關。以往閱兵屬於國慶慶祝典禮,比如2009年10月1日的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會全稱是「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紀念大會包括閱兵儀式、群眾遊行等環節,參與者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軍民,還有更多的首都各界軍民。
  • 2020年國慶節會有閱兵嗎 今年國慶有閱兵儀式嗎
    2020年國慶會有閱兵嗎?國慶節即將到來,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1 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根據全國政協決定,把閱兵列為國慶大典的一項重要內容。從 1949 年開國大典至 2009 年建國六十周年,共舉行了十四次國慶大閱兵。中國目前一般是 5 年閱一次,但也會根據目前國際環境需不需要閱兵而決定。很多人十分好奇今年會有閱兵嗎?我國的國慶閱兵幾年一次呢?
  • 99年閱兵儀式上的雙胞胎女兵:成名後選擇深造,後都嫁給了軍人
    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每隔五年,或者有特殊紀念時期的時候,我國就會舉行一次或大或小的閱兵儀式。所有閱兵儀式的舉行,既是國家強盛的表現,也是綜合實力的展示。每一次的閱兵儀式都讓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這樣的儀式感也可以使我們國家的公民,產生對祖國強烈的歸屬感和榮譽感。
  • 閱兵儀式上,女兵塗的口紅是蘭蔻、雅詩蘭黛?別猜了,是國貨
    為了滿足女生的需求,市場上各種化妝品應有盡有,品類不一,在女生眼裡口紅就是化妝的靈魂。再好看的妝如果沒有一支好的口紅,那這個妝就廢了。女生們愛用的口紅品牌都是蘭蔻、雅詩蘭黛等,但這些都是來自國外。雖然也有人喜愛國貨,但真的認識國貨好用的人太少了。
  • 探訪美麗女兵的閱兵故事:鏗鏘玫瑰向陽開!
    10月1日,氣勢磅礴、舉世矚目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威武雄壯、士氣高昂的人民軍隊讓無數國人心潮澎湃。在受閱的徒步方隊中,英姿颯爽的女兵方隊驚豔了世界,在這支由352名官兵組成的方隊中,有兩位來自武警江蘇總隊執勤支隊的女兵張軒、劉暢。
  • 1984年國慶閱兵 我把「小平您好」帶進遊行隊伍
    1984年10月1日,國慶35周年,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活動。在這次慶典活動中,有一個「小插曲」讓世界矚目,一群北大的學生在遊行中…
  • 河北故事|參加過國慶閱兵,又考研 這個女學生不一般
    大三女生 報名參軍高高的個子,身材挺拔而修長,一頭乾淨利落的短髮,一雙大眼頗有神採,行動迅速幹練,這就是張秋玥給記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張秋玥是遼寧阜新人,2015年,她考入河北地質大學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2017年,剛上大三的張秋玥響應國家號召報名參軍。
  • 1984年國慶閱兵,鄧小平乘車檢閱三軍部隊
    1975年後,鄧小平重新回到軍隊並領導軍隊工作。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和全會形成的以鄧小平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了偉大的歷史轉折,開創了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 2020年國慶為何沒有閱兵儀式?別再讓「無知」蒙蔽了雙眼
    2020年10月1日國慶節、中秋節的來臨,讓我們在享受8天小長假的同時,也渴望一覽國慶天安門閱兵的盛大儀式,重溫一下民族自豪感;2015年9月3日,國家為慶祝中國抗戰70周年,隆重舉辦了一場「九三大閱兵」,這場遲到的儀式寄託了國人對抗戰先烈的緬懷之情,也是國人對一個國家強大崛起的希望。
  • 2019閱兵聯合軍樂團奏響最強音,56首演奏曲目創歷次之最
    新華社發70年來的全程受閱部隊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當毛澤東主席等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時,《東方紅》的音樂在廣場響起,成為那天人們聽到的第一首樂曲。這一天,也是聯合軍樂團首次出現在國慶閱兵慶典上。隨後,從1949年到2019年,每一次國慶閱兵,人們都能看見聯合軍樂團的身影。「從開國大典至今,聯合軍樂團永遠站在國旗杆的北側,這個位置70年來一直沒變過。」 聯合軍樂團團長張海峰說,這是天安門廣場上唯一一支全程受閱部隊,一舉一動都在眾目睽睽之下。「器樂演奏就像是音樂中的競技運動,眼、耳、鼻、口等五官都得用上。」
  • 為祖國撐臺面12年,「閱兵女神」解甲歸田:給女兒做榜樣
    近期,一名兵役生涯12年的女兵曹曦月正式卸下了軍裝,當時戰友給曹曦月摘下軍銜的一刻,眼淚止不住流出,曹曦月就是在2019年國慶閱兵方隊的一員。曹曦月於2008年正式入伍,在武警安徽總隊醫院擔任一名護理士官,在2019年時,經過了嚴格的層層選拔,因為表現非常好,在眾人面前脫穎而出,成為了國慶閱兵女兵方陣的一員,當時進行閱兵的武警一共就有60員女兵。
  • 35年屢現閱兵場!它是湖北驕傲!
    還有4天新中國將迎來70周年華誕今年,將舉行規模盛大的閱兵式令人無比期待此前,官方已經透露了今年國慶閱兵的很多細節:閱兵時長約80分鐘,有59個方(梯)隊和聯合軍樂團,總規模約1.5萬人,各型飛機160餘架、裝備580臺(套),是近幾次閱兵中規模最大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