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向標 20個影評人對《港囧》的評價嚴重分裂

2021-02-21 虹膜

《港囧》
5.4分

1.謀殺電視機:7分

《電影公嗨課》聯合創始人

雖然影片的主幹部分如《泰囧》一般給人凌亂瘋癲的印象,不過影片的某些出發點處理,我覺得值得那些不思進取的國產片學習。有的理想的確是一文不值的,有錢人也並非在人生覺悟上高人一等。對香港人和大陸人,該黑的就黑;對理想和情懷,該踩的就得踩。不過這個系列雖然立意和製作的水準在提升,但在創作的水準上,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2. howie:7分
資深影評人、《華語電影》系列叢書統籌

現在看回那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所謂經典港片,其實大都有不合情理之處,但它們仍然靠橋段和場口的推進,營造出癲狂過火的引入效果。《港囧》對港片的最大致敬,我以為正在於此,而非符號化的情懷標籤。這可能是創作上的無心自覺,也可能是故意偷懶。但總體而言,此片的娛樂性和中年情都有可圈可點之處,在眼下的國產喜劇裡當屬佳作。


3.風間隼:7分
影評人

很精緻的小市民喜劇,形式上癲狂過火,骨子裡敦厚保守,對八九十年代港式直男癌喜劇片的模仿很地道。這部的畫面語言、象徵的運用比前兩部豐富許多。沒拿階級差異開玩笑,對當地文化抱著致敬而非獵奇心態,這種態度也比前兩集讓人舒坦。

4. 雪梨卡通:7分
影視劇編劇、影評人

好過《泰囧》,構架成熟,臺詞有推敲感,完成度高,包袱多且味道不壞(除了蔡拉拉的笑),徐崢在醫院裡吼出了鴿派直男癌壓抑已久的時代最強音。

5. 妖靈妖:7分
電影文化工作者

此片的情感價值大於喜劇價值,這正是它在行貨之外的驚喜之處。初戀只是麥高芬,它可以是任何指代,而且它的黑暗程度其實超過了很多人的想像。


6. 賽人:6分
影評人、CCTV6《電影報導》(前身為《中國電影報導》)策劃

周圍人對此片褒貶不一。個人覺得比《泰囧》要多一些作者風味,和徐崢的老搭檔寧浩不同的是,寧浩要哼唱的是失敗者的衰歌,而徐崢引亢的是成功者的怨曲,其實各有各的矯情。這矯情不存貶義。只是說,在《港囧》裡,徐崢扮演的徐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一個中年文青帶著一個小文青往絕路上跑,但實際上是有退路可言的。全片表面要說的是不必對青春進行懷緬,也就是不必給我一個吻。青春期時被人打斷,步入中年後,經歷再多風雨,也仍見不到彩虹。即使雨過天晴,仍於事無補。但響徹銀幕之上的粵語金曲,實際是在說明,這些亞文化的基因才是徐崢這一代人最自覺最能全盤接受的精神給養,而非影片一開始所強調的梵谷和安迪·沃霍爾這類藝術先鋒。不必自欺欺人,接受淺俗,才是新一代資本獲得者在精神層面上獲得的認定。

7. 王昕:6分
藝術學碩士,文化研究方向博士在讀。

弗拉哈迪、維爾託夫、克拉考爾、巴贊、山形紀錄片電影節標識的紀錄維度,把陳可辛、王晶、王家衛、周星馳、徐克、吳宇森和眾多粵語金曲組成的串燒序列預設為觀眾情感結構中的「真實」。當香港電影成為青春的提喻,在香港化解中年危機便成為一種以空間追回時間的努力。這讓影片更好地完成了商業電影想像性解決社會問題的任務,卻也喪失了「囧」系列最為重要的窘迫和無奈(階層對比和異質文化衝擊),只剩下微不足道的尷尬和厭煩。


8. 小韓:6分
韓國電影史研究者、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外選片人

聽《偏偏喜歡你》醉了,聽《真的漢子》燃了,聽《一生所愛》淚了……一部合格的主流國產喜劇片(至少在國產片中),各種懷舊、各種抄襲、各種拼貼,各種傾情出演,各種下三路葷段子,讓人不禁聯想到「盡皆過火,儘是癲狂」的港產電影全盛時代。

9. 徐元:6分
電影媒體人,曾任《電影世界》主編、時光網及《大眾電影》副主編,現為「人間電影大炮」製作人

非常「精於算計」的喜劇,雖然看似包裹了一個不低俗的主題,但是創作者一點不敢深入,最後也就讓人氣餒。當然,從「好笑」的程度上考核,影片還是達標的,大樓追逐、鐵頭人爆頭都體現了不錯的創意和執行。對老港片的戲仿也可以讓影迷會心一笑。


‍10. magasa:6分

《虹膜》電影雜誌主編、虹膜微信公眾號(IrisMagazine)運營者

《港囧》在喜劇技術上存在不少缺陷,但它創造的徐來這個人物形象仍在發展中,他可能是當下中國正在崛起的中產階級的一個縮影。我很努力,我怕失敗,但我還是把握不住自己的命運,全世界,所有人,連同環境都在和我為敵,我該怎麼辦?

11. 感恩而死:6分
電影策展人、上海國際電影節選片顧問

如果《港囧》能做成更純粹的鬧劇片,那也許會更好一點,儘管這片子裡許多笑點我沒什麼共鳴。大量粵語歌的植入其實很刻意,但我在影院還是覺得挺享受的,也給這片子加分不少。


12. 奇愛博士:5分
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北京國際電影節策展人、「文慧園路三號」微信公號運營者

一種試圖將懷舊、愛情、迷影和下三路元素糅合在一起的作品。對商業的訴求過高,導致影片充滿了扭曲和失當,特別像一種被「攢」出來的大段子,一會兒感動,一會兒低俗,一會兒又搞犯罪,什麼都靠。徐崢幾乎是片中唯一可以立起來的人物,包貝爾、趙薇的表演則令人不堪入目。客觀說,影片具有相當的娛樂性,影院中「笑果」不錯,但劇本和表演的低劣,並不意味著影片整體水平達標。

13. 西帕克:5分
影評人、電影媒體從業者、藍光收藏愛好者

完全是賣老港片情懷之作,而且賣得還並不高明,粵語歌幾乎都是亂用的,不少時候都和劇情全無關係。唯一有意思的地方是徐崢向全家人發飆,揭所有人短的一段。這之後,跟了包貝爾一句臺詞「這是最後一個鏡頭」。真實生活在這句臺詞之後便宣告結束,剩下來的情節便只剩中年男的無聊幻想了。


14. 桃桃林林:5分
影視自媒體人。產品包括:微信公眾號:桃桃淘電影;微博:桃桃淘電影;優酷視頻:桃淘好萊塢;本周院線新片。

片子有點太功利,導演太想說點什麼,反倒不好了。就好像從頭到尾大量使用的粵語金曲,有些太算計。前半部分更完整有趣,後面說教以及中年危機的論調完全像換了種風格,目標也變了。尤其天台戲,刻意且無聊。最終是什麼都想說,反而什麼也沒說好,不如《泰囧》專做喜劇更純粹有趣。

15. 大旗虎皮:5分
電影學者

笑料雖多,但劇情和演員有致命敗筆,削弱了影片依靠神經喜劇飛速的對白和滑稽喜劇驚險動作建立起來的優點。整部電影人物動機缺乏說服力,小舅子拉拉的性格過於神經質,誇張、反常、性格破碎,只製造笑料,很難引人信服和同情。故事缺乏整體感和可信度,大家謹慎選擇。


16. 雲中:5分
導演、影評人、《電影公嗨課》聯合創始人

這是一部任何環節都經不起較真的電影,包括所謂的中年情懷。只是,大家去電影院不就是看個熱鬧嗎?所以,娛樂片能熱鬧就好了吧,如果你的目標只是票房的話。

17. 獨孤島主:4分
電影文化研究者、選片人

作為一名退役榮迷我對影片一連用了四首張國榮表示非常滿意。徐崢是位思路特別清楚的電影人,懂得怎樣的橋段、如何的力度最能令當今中國電影主流觀眾全心投入,但影片節奏失衡,究竟是MV、瘋狂喜劇還是純愛展示?似乎都有,也都不全是。尤其是最後的玻璃上一段,拖沓混亂到無以復加。電影裡的香港引發的集體記憶僅限於流行文化表層,而最出彩的大批判段落其實有許多值得放大。利用的信息量,可惜沒有得到施展。還是可以看看,借影院音響聽港樂挺爽的。


18. 本南丹蒂:4分
上海國際電影節策展人

《港囧》奇怪的地方在於用悲劇的結構來搭建一齣喜劇,一個命中注定的人生困境。它不是諷刺喜劇,因為褻瀆的力量從不會如此義正言辭。但它又不是那種從世俗走向神性(圓滿)的喜劇,因為路線的方向恰恰相反,如同一出強顏歡笑的失樂園。此外,通常情節喜劇裡的人物縱然闖下萬千禍事,但終歸是可愛的。不過在現實層面上,如果《港囧》能一路行銷,成為文化坐標,倒也算得上是一出「欽差大臣」的戲碼。

19. 大奇特:3分
歐美老電影愛好者和DVD收藏發燒友

《泰囧》段位本就不高,《港囧》並無延續《人在囧途》和《泰囧》的公路喜劇模式,而是想在囧途之餘走走心。無奈囧途不好笑,心也走不透。大量諢俗段子,拍起來既放不開手腳也不好笑。迷(港)影(片)情懷也只是蜻蜓點水,浮於表面;走心的方面,「放得下」的初戀只是個粗淺的概念,再度見面的尷尬與釋然,拍起來假惺惺的,唯有「親不下去」是真實可信的。結尾的高樓戲就是把「媽和老婆同掉水裡」換成了「老婆與初戀」。徐崢是拍給陶虹看的吧?最後陶虹還給頒了獎。包貝爾模仿王寶強的表演十分刻意和討厭……


20. 吳李冰:1分
影評人(常用筆名LOOK)、《虹膜》電影雜誌編輯總監

美學方面而言,幾乎每一個橋段都惡俗到負一百分。最不能忍的是意識形態,香港對當下這一代懷抱強國夢的大陸人來說,粵語歌成為了為數不多可榨取的剩餘價值。


統籌:蔡劍平
編輯:王偉(東北師範大學文藝學博士)

「影向標」是一個致力於院線電影打分和評價的集體。《影向標》產品版權歸影向標團隊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如果你覺得本文精彩,歡迎點擊右上角將文

章分享到朋友圈,這對我們是很有用的支持

點擊或輸入以下關鍵詞,查看「影向標」精彩內容

捉妖記 | 大聖歸來 | 烈日灼心 | 刺客聶隱娘 | 華麗上班族 | 碟中諜5 | 小黃人 | 像素大戰 | 暗殺 | 港囧

編輯:徐寒冰 | 聯繫我們:irisfilm@qq.com

相關焦點

  • 影向標:《港囧》
  • 影向標:《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與《我的青春期》
    影向標周末版-第十五期:評《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統籌:蔡劍平編輯:王偉(東北師範大學文藝學博士)(本文由虹膜、桃桃淘電影、文慧園路三號、電影公嗨課、電影山海經微信公眾號聯合發布) 1.本南丹蒂:3分上海國際電影節策展人似乎是個青春偶像劇的快銷品,但充滿了本科學生畢業作品的生澀氣質。 影向標周末版-第十五期:評《我的青春期》
  • 影向標:真實事件改編的《絕命海拔》
  • 影向標:《壞蛋必須死》《消失的兇手》
  • 影向標 一人一首粵語歌(播放)
    本次「影響標」特別策劃由影評人挑選出一首自己印象最深或最喜歡的粵語電影插曲,我們儘量附上了播放連結,請你一起欣賞。感恩而死電影策展人、上海國際電影節選片顧問電影裡的粵語歌,比較有特別印象的一首是許氏兄弟喜劇《半斤八兩》中的同名主題歌《半斤八兩》,這首歌朗朗上口,道盡打工仔辛酸。在我上大學的時候,平時住校,只有周末回家。回家以後,習慣晚上吃完飯就找碟跟老爸一起看個片,當時主要挑邵氏武俠片,以及一些港產喜劇,其中以許氏喜劇評價較高,印象深刻,也是一段難忘的時光。7.
  • 影向標 震精!《我的青春期》竟敢跑到這麼牛逼的地方取景!
    然而也許是刪減的原因,全片有大量斷裂之處,春夢變為夢想的過程也不清晰,從結尾將全片反身嵌套的做法雖然有趣,但交待的也不夠可信(比較像噱頭)。有趣的倒是頗具藝術電影範的結尾,冰封在曾經的那時那刻,帶著心愛的姑娘回家。一種原生態的可愛。
  • 影向標 《一個勺子》是瀕危的電影
    奇愛博士:8分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北京國際電影節策展人、「文慧園路三號」微信公號運營者《一個勺子》居然真的出乎意料,十分驚豔。陳建斌初執導筒,起承轉合,掌控得徐緩有序,把一個帶有荒誕喜劇色彩、又帶有強烈現實自省的小藝術電影拍得讓人看到痛徹心扉。5. 雪梨卡通:7分影視劇編劇、影評人如果能坐定前二十分鐘,這部戲還是能看得下去,而且越往後,感覺越好。
  • 影向標 《三城記》是一灘認真的狗血
    本來正好湊成中港臺,三英大戰終結者的一桌好麻將,哪知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麻將桌邊賣起了冰糖雲片糕。2. magasa:6分《虹膜》電影雜誌主編、虹膜微信公眾號(IrisMagazine)運營者這部電影可以看作是《太平輪》的某個鏡像版本,亂世離合,人間悲劇,本身有很強的劇力,張婉婷這幾年的問題是耽於煽情,反而過猶不及。
  • 影向標:《尋龍訣》
    影向標周末版-第二十期:評《尋龍訣》
  • 影向標:一起回憶電影裡那些好聽的粵語老歌
    具體再說羅大佑,《八兩金》和《棋王》裡都有他創作的名曲。還有周星馳。《一生所愛》自不必說,《國產凌凌漆》中的《李香蘭》、《喜劇之王》的《戀一世的愛》(莫文尉演唱)、《少林足球》中的《踢出個未來》。包括周星馳本人難得開金口的《相逢何必曾相識》(他在《家有喜事》中唱過)。不能忘了王家衛。《重慶森林》中的《夢中人》、《墮落天使》中的《忘記他》。
  • 搏擊迷城影評 陳偉霆人格分裂很嚴重
    搏擊迷城影評 陳偉霆人格分裂很嚴重時間:2016-05-25 20:44   來源:豆瓣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由於電影劇情所需,我們經常會在同一部電影中看到一個人飾演多個角色的現象,但有時的一人飾多角是挑戰,而有時的一人飾多角則是病了。
  • 影向標 那些年,老男人們追過的電影粵語金曲
    具體再說羅大佑,《八兩金》和《棋王》裡都有他創作的名曲。還有周星馳。《一生所愛》自不必說,《國產凌凌漆》中的《李香蘭》、《喜劇之王》的《戀一世的愛》(莫文尉演唱)、《少林足球》中的《踢出個未來》。包括周星馳本人難得開金口的《相逢何必曾相識》(他在《家有喜事》中唱過)。不能忘了王家衛。《重慶森林》中的《夢中人》、《墮落天使》中的《忘記他》。
  • 《俠盜聯盟》| 影向標
    影向標周末版-第一百零四期《俠盜聯盟》《俠盜聯盟》得分
  • 《殺破狼貪狼》評價還不錯| 影向標
    影向標周末版-第一百零五期《殺破狼貪狼》《殺破狼貪狼》得分 6.0分1. 雪梨卡通:7分影視劇編劇,影評人。《殺破狼》系列的特質,除了爆裂血腥的動作戲,更在於其極度黑暗宿命的主題營造,在戲劇手法上其實還是《安提戈涅》式的悲劇,用黑格爾的解釋就是同等合理而片面的對立面之間衝突,通過一起毀滅得到和解。
  • 影向標:《三城記》值得看麼?
  • 影向標:《一個勺子》
  • 影向標 《山河故人》竟然是不及格分,打死我也不信!
  • 影向標 《我的青春期》坍塌和露怯
    《我的青春期》吳覺人:不推薦上海國際電影節策展人
  • 影向標丨《通靈神探》
    影向標周末版-第二十四期:評《通靈神探》統籌:蔡劍平編輯:王偉(東北師範大學文藝學博士
  • 影向標:他給了《新娘大作戰》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