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網訊 「蔡醫生,我到你這裡來看病是真方便,離家就幾步路,還能用醫保報銷,真不錯。」說話的是鎮江句容市天王鎮蔡巷村的劉金祥。平日裡,子女不在家,58歲的劉金祥沒事就做做農活,種點菜,但腰椎間盤突出的毛病一直困擾著她,她需要定期接受牽引治療。劉金祥說,以前腰痛的時候,去醫院太遠,不方便。現在村裡的衛生室就有牽引設備,離家近,不出村就能看病,看病比買菜還方便。
蔡巷衛生室村醫蔡以俊說:「我也是蔡巷村人,村裡老人多,很多出門都不方便,更別說去醫院了。他們大部分我都認識,平時即使不是來看病,也會來找我聊聊天,我都很樂意陪他們。」
像這樣讓村民看病不出村,心中有「醫」靠的衛生室,在句容天王還有很多。據了解,位於茅山革命老區的天王中心衛生院轄區下設12個衛生室,服務覆蓋全鎮各個行政村,全鎮衛生室房屋面積180平米以上10家,其中農林、唐谷、戴莊衛生室為省示範衛生室。所有衛生室均按照要求開展基本醫療服務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建立了「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制度;蔡巷、唐谷、唐陵等8家衛生室還設有中醫閣,可開展中藥顆粒劑、針灸、牽引、推拿按摩、拔罐、艾燻等多種中醫適宜技術;同時實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統一的電子票據和處方箋,結合全面實行的新農合報銷制度,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平價、優質的醫療服務。
推進鄉村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需要夯實專業人才隊伍基礎。為提高村醫的業務能力,市、鎮兩級每年都舉辦多次包括中醫適宜技術在內的學習培訓。目前天王鎮各村衛生室共有26名村醫,其中鄉村執業助理醫師25名;23人已經落實養老保險保障,3名超齡人員納入當地財政生活補助名單。所有在崗村醫均享有醫療事故責任和工傷保險。
鄉村公共衛生體系是保障億萬農民群眾健康生活,提升其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基礎性工程,是抗擊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基層堡壘。近年來,江蘇句容天王鎮不斷改善農村醫療環境,新建、擴建、改建村衛生室,全力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的難題,讓群眾不僅生活小康,更要身體健康。(郝德順 許鵬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