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世界海嘯日

2020-12-22 澎湃新聞

你應該知道的世界海嘯日

2020-11-06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1月5日)

是世界海嘯日

海嘯帶來的災難

或許大家在電影裡看到的較多

但究竟什麼是海嘯?

海嘯有多可怕?

一起來了解吧

海嘯是如何形成的?

來源:國家海洋預報臺

海嘯,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或氣象變化產生的破壞性海浪,海嘯的波速高達每小時700~800千米,在幾小時內就能橫過大洋;海嘯的波長可達數百公裡,可以傳播幾千公裡而能量損失很小。

在茫茫的海洋裡,海嘯的波高可能不足一米,但當到達海岸淺水地帶時,波長減短而波高急劇增高,波高可達數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牆」。

海嘯的破壞力非常巨大,從有關數據來看,海嘯高達2米,木製房屋會瞬間遭到破壞;海嘯高達20米以上,鋼筋水泥建築物也難以招架。

海嘯發生的徵兆有哪些?

地震引發的海嘯登陸前,會有一些非常明顯的前兆現象,在海邊生活、工作、旅遊的人們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發現。

1.海水異常的暴退或暴漲;

2.離海岸不遠的淺海區,海面突然變成白色,其前方出現一道長長的明亮的水牆;

3.海嘯發生前海水異常退去時往往會把魚蝦等許多海洋生物留在淺灘,場面蔚為大觀,但此時千萬不要去撿魚蝦或看熱鬧,應迅速離開海岸,向陸地高處轉移。

海嘯對我們的威脅大嗎?

海嘯可分為兩種,一類是近海海嘯,其生成源地距海岸200公裡以內,危害極大;另一類是遠道而來的遠洋海嘯,同樣能帶來大災難。

我國破壞性地震海嘯發生的頻率極低。因為,一方面以日本列島、菲律賓群島等構成的島鏈,屏蔽了我國大部分的海岸線,這是遠洋海嘯遇到的第一重防線。

另一方面,我國大陸沿海有著平坦且延伸極遠的淺水大陸架,海嘯波在進入這片遼闊的海域後,形成陸架假潮,能量大量損耗,抵達海岸時已成強弩之末。

而最危險的近海海嘯,也因我國擁有較為穩定的海床,和海岸線上數千個島嶼礁灘構成的天然防波堤所屏蔽了。

所以,無論是遠洋海嘯還是近海海嘯,要在我國掀起巨大的天災可謂難上加難。雖然海嘯對我們的威脅沒有那麼大,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高枕無憂。

當海嘯來臨時,除了依靠海嘯預警

這些應急小知識也要知道

↓↓↓

本文來源:大眾科普

統籌策劃:文成鋒(微信13673365366)

原標題:《你應該知道的世界海嘯日》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世界海嘯日——關於海嘯,你究竟了解多少?
    2004年12月26日,一場高達9.3級的海底大地震發生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以北的深海海底,正當人們像往常一樣起床、吃飯、上班,和家人至親吻別的時候,卻不知大海正醞釀著一次盛怒的咆哮
  • 世界海嘯意識日:你知道海嘯有多可怕嗎?
    (原標題:這件事一旦發生……) 你知道海嘯有多可怕嗎?
  • 世界歷史上十大海嘯災難回顧
    世界歷史上十大海嘯災難回顧海嘯,是人人望而卻步的事件;海嘯,使多少家庭支離破碎,使多少人流離失所。下面我們一起,回顧世界歷史上的十次海嘯,那些地方,曾經埋沒了一群人的希望。海嘯專家後來研究發現,那次火山噴發引起的海嘯巨浪高出海平面90多米,並波及到了300千米外的尼羅河河谷。裡斯本葡萄牙首都1755年11月1日,裡斯本附近海域發生強烈地震後不久,海岸水位大退落,露出了整個海灣底,好奇的人們紛紛下到海灣底「探險」。大震初起時海水退而旋進,高逾五十公尺的巨浪衝進河岸。
  • 國際海嘯減災日丨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組織開展海嘯演習活動
    2020年11月5日是「國際海嘯減災日」,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在北京組織開展了2020年海嘯演習活動。據悉,演習假定我國東海外緣的琉球海溝發生9級地震並引發海嘯。在此海嘯情景下,我國東南沿海的臺灣、江蘇、上海、浙江和福建等省市都可能受到災害性影響。在本次演習活動中,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向應急管理部等相關部委,以及我國沿海各海區、省級和計劃單列市海洋預報部門滾動發布海嘯預警信息,對我國的海嘯預警信息發布和部門聯動進行了檢驗。
  • 印度洋海嘯15年後 我們應該學會什麼?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9級地震,並引發大海嘯,造成印度洋沿岸國家近30萬人罹難,50多萬人無家可歸。距離離印度洋海嘯發生15周年之際,為牢記歷史教訓,推進災害風險防治,中國地震局邀請業內專家講述海嘯的防災知識。
  • 萬物不一樣——海嘯來了真可怕,如何自救我知道
    2015年聯合國大會全票通過一項決議,將11月5日定為「世界海嘯日」,以提高各國對海嘯的防範意識。由此,2016年的11月5日成為首個「世界海嘯日」。今天就是世界海嘯日哦!        「世界海嘯意識日」的概念源於日本。由於反覆遭受海嘯的痛苦經歷,多年來,日本在海嘯預警、公共行動以及改善災後重建以減少未來影響等重要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 當海嘯來襲
    文丨賈建京十天前,12月22日,一場海嘯突襲印尼萬丹省,由於缺乏預警和疏散的時間,海嘯造成400多人死亡,7000多人受傷,4萬人緊急撤離。2018年,印尼這個全球最大的群島國,非常不平靜。地震、海嘯、火山、恐襲、沉船、空難……災難頻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
  • 日本海嘯損失近2萬億,南亞海嘯25萬人喪生,海嘯到底有多可怕?
    你永遠不知道是意外先來還是明天先來,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我們尊敬自然,我們敬畏自然,更害怕自然,尤其是最近幾年的自然災害,給了我們人類極大的教訓,無時不刻透露著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不尊重,也無時不刻,都在提醒我們要保護自然,今天我們盤點一下自然災害。
  • 日本海嘯損失2000億美金,印尼海嘯致29萬人死傷,海嘯究竟多可怕
    在眾多自然生態災害中,海嘯是被提及少的,但一旦發生,所造成的危害一點也不輸給大地震和火山噴發,也是人類應當予以重視的。還記得2004年12月26日,印尼發生的9.3地震引發的海嘯事故嗎?科學家就曾揭秘海嘯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海嘯的到來從來不是單獨存在的,必然都伴隨了地震和火山噴發等多種自然災害。
  • 假如海嘯來臨……
    為此,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以下簡稱「海嘯預警中心」)密切跟蹤相關動態,並組織技術人員對我國沿海地區開展了海嘯危險性評估。海洋自然災害中,海嘯破壞程度大,一直是世界各國海洋防災減災領域的重點、難點。我國與環太平洋地震帶相鄰,海嘯帶來的影響有多大,我國海嘯預警系統建設有何進展,一旦發生海嘯將怎樣應對?記者近日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海嘯預警中心專家。
  • 世界上最強的「魔鬼海嘯」,掀起巨浪達524米,看看它的威力吧!
    世界上最強的「魔鬼海嘯」,掀起巨浪達524米,看看它的威力吧遊遍世界美景,品讀百味人生,世界上最強的「魔鬼海嘯」,掀起巨浪達524米,現在想想都後怕,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現在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大家都知道自然災害一直都是人類無法避免的,不管是地震、海嘯、還是颱風,都是人類必須要面對的。
  • 世界大瘟疫啟示錄:甲型H1N1流感——金融海嘯中的致命颶風
    直到2010年8月10日,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次流感「大流行」結束。該組織的數據顯示,這次大流感在世界範圍內的蔓延持續了一年多,出現疫情的國家和地區逾200個,造成超過1.8萬人死亡。實際上,由於無法統計等因素,死亡人數遠遠大於這一數字。「防控」與「失控」一線之隔2009年3月底,一種新型流感病毒在北美地區暴發。
  • 全球近年海嘯
    11日,日本城市日立中,停泊在岸邊的船隻被海嘯的海浪衝走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島東海岸附近海域,裡氏8.8級地震觸發海嘯,至少32人喪生;2010年10月25日至26日,印度尼西亞西蘇門答臘省明打威群島遭遇裡氏
  • 《海嘯奇蹟》——滔天海嘯!天災無情人有情!
    今天小熊要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海嘯奇蹟》,豆瓣評分有7+。這部影片主要講的是一家人歡度聖誕節,但在度假過程中經歷特大海嘯的真實故事,電影的背景是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嘯事件。小熊看完後,只想說災難無情人有情!
  • 若海嘯來襲,該如何應對
    在眾多自然災害中,海嘯的破壞程度非常之大,成為防災減災工作的重點難點。那麼,你對地震海嘯的知識了解多少?海嘯來襲該如何應對?中科院院士、中國地震局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陳顒,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丁志峰,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副所長張曉東為大家答疑解惑。
  • 智利8級強震引發2米海嘯 多國發海嘯警戒
    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最新消息,北京時間2日7時46分,智利附近海域發生的芮氏8.0級地震修正為芮氏8.2級,震源深度為20.1公裡。原標題:智利強震引發海嘯抵達海岸 或將影響夏威夷中新網4月2日電 據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消息,智利近海8.2級強震引發的第一波海嘯已經抵達智利沿岸,智利、秘魯、厄瓜多各國已經發布海嘯預警,另外,此次海嘯還可能影響美國夏威夷。
  • 夢見地震海嘯 做夢夢到地震海嘯是什麼意思 夢見地震海嘯有什麼徵兆
    夢見地震海嘯 做夢夢到地震海嘯是什麼意思 夢見地震海嘯有什麼徵兆
  • 庾澄慶談《海嘯》
    》2001年07月19日09:36:58 南方都市報    庾澄慶《海嘯》專輯熱賣25萬張。  問:恭喜哈林大哥《海嘯》專輯賣得相當好,此次是否在音樂製作上有什麼改變?  答:意外意外啦,因為我覺得流行音樂就是新人的天地,尤其是這幾年,而這個部分包括了幕前及幕後的操作。比方說流行音樂就像流行服飾一樣,它有一個周期,大家都喜歡新鮮的人、新鮮的聲音,不同的表演形態,原因是因為聽眾也一直再換。
  • 海王類和海嘯之間的關係
    1.海王類和海嘯  海猴子可以製造大海浪如果我們把海猴子換成海王類,那麼得到就不是海浪,而是巨大的海嘯。碰巧,波塞冬控制的海王類的可以「把世界打入海底」,而可以把一座島嶼打入海底的正是巨大的海嘯。
  • 海嘯過後的溫情丨光影人生vol.7期《海嘯》
    這是一部關於死亡、生存與希望的影片,其實這也是每一場災難的核心元素。 <建議在wifi環境下收聽電臺,土豪請放肆任性的開4G> HBO聯合BBC 2頻道合拍的電視影片,根據南亞海嘯的真實素材,在泰國的普吉等遭受海嘯的災區,敘述人們如何面對災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