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不辣這個東西,大家上學的時候肯定吃過,基本上是和關東煮一起賣的。我記得第一次聽到這個東西還是在臺灣偶像劇裡。後來發現除了便利店,臺灣街頭就有很多賣甜不辣的小攤,並且很多都是無湯的,就是炸完以後直接淋上厚厚的醬汁吃,味道也很棒!因此我今天就暫時做一個蘸醬版的甜不辣,下期再給大家做一鍋關東煮。
▲臺灣街頭的甜不辣就是這樣
關於甜不辣到底是什麼,我想很多小夥伴肯定到現在也莫名其妙吧。其實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天婦羅」的臺灣版音譯!沒想到吧!懂日語的小夥伴都知道,日語裡的天婦羅就是念てんぷら:Tenpura,真的很像中文的「甜不辣」的發音,仔細想想,它好像真的有點甜絲絲的,還一點都不辣呢。
天婦羅在日本其實是舶來品,名字和做法都起源於葡萄牙小吃。而天婦羅在日本也演化成了關東和關西兩種吃法。關東吃法就是大家熟悉的日料裡的天婦羅——將食材整個裹上麵漿以後油炸,蘸著調味汁吃。
而關西吃法則是把魚肉做成魚餅再下鍋炸,就更接近於臺灣的「甜不辣」,也基本可以看作是甜不辣的起源。你炸完可以直接蘸醬吃,也可以丟進湯裡煮著吃。
*至於為什麼關東煮裡會有甜不辣可能是因為臺灣同胞直接把關西的甜不辣扔進了關東煮裡就變成了現在的關東煮因為今天不做關東煮下期再做所以這裡就不展開講了...
▼ 鮮嫩Q彈的甜不辣
⊙鱈魚300g,蝦仁150g,麵粉15g,土豆澱粉30g,蛋清1個,米酒2大勺,鹽1/2小勺,糖1小撮,白胡椒1小撮,薑蓉1小勺,蒜蓉1小勺
- step 1 -
鱈魚半解凍後切小塊,姜蒜都磨成蓉
- step 2 -
將鱈魚、半解凍的蝦仁、米酒、鹽、白胡椒和姜蒜蓉都放入攪拌機中,打成泥狀
- step 3 -
打好的魚肉泥中加入麵粉和土豆澱粉,用筷子攪拌上勁
原味甜不辣
- step 1 -
將魚肉泥移入裱花袋中,剪一個粗粗的口
- step 2 -
用裱花袋往油溫160℃的油鍋中擠入魚肉泥,邊擠邊用筷子夾斷
- step 3 -
炸到表面金黃後,撈出(放在我們店裡熱賣的吉川炸鍋才有的很牛X的瀝油蓋子上)瀝油
絲絲版甜不辣
⊙牛蒡50g,胡蘿蔔50g
- step 1 -
胡蘿蔔和牛蒡都切細絲,將蔬菜絲加入到魚肉泥中,攪拌均勻
- step 2 -
手上抹一點油和水,取一坨魚肉泥,輕搓成小餅狀,放在抹過油的盤子裡
- step 3 -
將小魚餅一個個撥入油鍋中,油溫160℃炸到表面金黃,撈出瀝油
豆豆版甜不辣
⊙毛豆50g
- step 1 -
將新鮮毛豆加入到魚肉泥中,攪拌均勻
- step 2 -
手上抹一點油和水,取一坨魚肉泥,輕搓成小丸子,放在抹過油的盤子裡
- step 3 -
將小丸子一個個撥入油鍋中,油溫160℃炸到表面金黃,撈出瀝油
完成,開吃!
1. 鱈魚可以換成任何一種白肉的海魚,只要保證沒有魚刺就可以;
2. 魚肉泥不需要打得特別細膩,有一點點顆粒會更好吃,魚肉和蝦仁在半冷凍的狀態下打成泥可以讓成品更有彈性,蝦仁的加入也會讓成品更嫩滑也更彈牙;
4. 牛蒡可以先用刀在表面切出很深的紋路,再用削皮刀削出絲,最後中心的部分很硬,就不建議吃啦;
5. 抹油是為了防止粘連,手上再抹點水會更防粘;
6. 理想的油溫是在160-170℃,雖然有點難控制,但是用下面小程序卡片裡的吉川炸鍋就能輕鬆辦到;
7. 甜不辣可以一次多做一些,冰箱冷凍保存就好,很方便。
買炸鍋戳下面
▲咕嘟咕嘟的雞肉火鍋
▲ 金庸筆下的二十四橋明月夜
點擊「閱讀原文」,看Amanda的更多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