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戰略:20世紀以來日本移民巴西史

2020-12-27 江南蓑翁

導語:日裔是把巴西社會中一支重要的少數族裔群體,據估算2000年巴西全國總人口1.7億,其中日僑日裔約佔1%,巴西是僅次於美國的最多日裔海外國家。巴西的日本移民始於20世紀,直到今天仍在繼續。

巴西裡約熱內盧

1.日本移民的動力

近代,隨著黑奴制度被廢除,許多國家都面臨勞動力短缺的困境,中國人吃苦耐勞、薪酬要求低,因此像美國、墨西哥、秘魯等國爭相引進「契約華工」,以彌補本國勞動力的不足。1850年,巴西正式廢除了奴隸制度,國內的種植園、礦業等行業勞動力嚴重不足,巴西政府曾將目光瞄準了「契約華工」,派人到中國與清政府商談,希望清政府能夠同意向巴西輸出中國移民。巴西了提出三項條件:一是中國人到達巴西後必須入籍巴西;二是移民必須攜帶家眷,不接收個人移民;三是中國人必須有正當職業者方可移民。

巴西地圖

然而,清政府在美國、墨西哥、秘魯等國華工身上吃夠了苦頭,早就謀劃著自禁移民。加之19世紀末,清政府已經處於崩潰前夕,也無心組織華工移民,對巴西的要求當場拒絕。於是巴西便將移民的目標轉向了日本人。

日本政府與清政府的態度恰恰相反,日本當局是積極鼓勵日本人移民海外的。19 世紀末,日本的私營移民公司在政府的鼓勵下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這些公司在社會上招募窮苦農民移民海外,從事勞務工作。1896 年,日本還出臺了《移民保護法》,對海外移民活動進行了規範。

1906年,日本的私營移民公司「皇國殖民會社」對秘魯、阿根廷、巴西等國進行了考察。1907年,該公司派代表抵達巴西,與巴西聖保羅州的農務長官籤訂了移民合同。依照合同,「皇國殖民會社」要在3年內為巴西的咖啡農場募集家庭移民3000人,主要作為農場的農業工人從事咖啡種植,第一批移民必須在1908年5月前到達。

巴西日本街

經過努力,「皇國殖民會社」在1908年,用「笠戶丸」號輸送了165個家庭共781名「契約勞工」到巴西,拉開了日本人大規模移民巴西的序幕。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後的日本經濟迅速陷入了危機,內外交困的日本當局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移民巴西的政策,日本人移民巴西開始從私營企業的市場行為向政府主導轉變。1917年,寺內正毅內閣認為小資本的移民公司經常處於惡性競爭中,不利於移民事業的有序推進。1918年,在政府主導下,整合東洋拓殖株式會社、南美殖民會社、日本殖民會社和日東殖民會社等公司,成立了海外興業株式會社,標誌著日本政府開始直接主導移民事業。海興株式會社將巴西作為重要的移民目的地。據統計,1908年至1940年的33年間,從日本移民到巴西的人數大約187000餘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海興株式會社組織下移民的。

日本對巴西的系統性國策移民一直持續到1945年,此後日本人只能以自由移民的形式前往巴西。

2.巴西的排日風潮

「契約華工」的進入直接搶奪當地土著勞工的就業機會,在當地社會逐漸會形成一股排華思潮。日本人以「契約勞工」的形式進入巴西也類似,巴西社會本身就存在著白人至上的觀念,自然對黃種的日本人有諸多歧視,隨著日本移民持續湧入,與當地人的矛盾也越來越多,在巴西國內出現了排日風潮。

最初,進入巴西的日本人數量少,主要在種植園從事低端農業勞動,日本人與當地族群矛盾較少。進入20世紀20年代以後,大量日本勞工契約到期,很多日本人離開了原來的種植園,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慢慢滲透到了巴西社會的方方面面,這引起了巴西人的不滿,在巴西人心目中,日本人只是廉價的生產機器,只適合在聖保羅州這些偏遠地區拓荒。於是,巴西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歧視性的法案,只允許歐洲白人移民從事工資收入更高的工業生產,在某些行業嚴格限制日本人進入。

移民巴西的日本人

1929 年的世界經濟危機蔓延到巴西後,對巴西社會經濟造成了極大衝擊,大量工人失業。巴西人視富裕的日本人為「眼中釘」,主流刊物歪曲事實指責日本移民採取「非法」手段擾亂了經濟秩序。巴西國內針對日本人的暴力事件頻起,最早針對日本人的暴力襲擊事件發生在1934年,鐵特移居地一對日本人夫婦被巴西人殺害,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巴斯託斯、阿利安薩等地。暴力搶劫也在多地出現,1936年保利斯塔鐵路沿線就發生巴西人搶劫日本人財物的事件,由於當地警察局對日本人的歧視,對此類案件概不受理。

最終使排日運動達到高潮的是1938年瓦加斯政府出臺的《外國人入國法》。法案出臺後,巴西政府取締了一系列的日語刊物、日語學校等等。

珍珠港事變後,巴西的日本移民處境進一步惡化,十幾萬日本移民被疏散或者被拘留,他們被趕出種植園和自己的家園,被監禁於聖保羅市郊區的拘留營,政府沒收並變賣了他們的財產,一直到二戰結束後才有所改善。

3.蓑翁說

日本移民最初進入巴西是一種市場經濟行為,到後來變成了國家戰略,日本將對外移民作為減輕國內過剩人口壓力的手段,甚至將其作為一項軍事輔助手段,政府從鼓勵到主導對外移民事業,對巴西輸出了大量的日本移民。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

參考文獻:

1.張宜偉:《巴西日本移民研究(1908-1945)》

2.坂口滿宏:《論日本向巴西移民的性質與形式》

本文由江南蓑翁團隊創作,版權歸江南蓑翁團隊所有,如有抄襲等侵權行為,本帳號保留訴諸法律權利

相關焦點

  • 二戰時巴西為什麼有那麼多日本移民
    不過在巴西很多城市,你會發現巴西有很多日本人,日式的店鋪和建築在街頭隨處可見。據說二戰時期,巴西曾警告日本,如果日本進攻澳門,巴西將驅逐日本在巴西的僑民。日本害怕巴西驅逐其僑民,所以沒有進攻澳門。雖然這種傳聞並不靠譜,不過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至少在二戰時期在巴西就有很多日本人,而且數量很大。據統計,二戰時日本在巴西至少有20萬僑民,當時的巴西是日本在海外僑民最多的國家之一。
  • 二戰時,日本侵略了那麼多的國家,為什麼不敢佔領中國這一地區?
    在書中,劉成禹給出了二戰時日本為什麼不敢侵略澳門的原因:在古代,巴西是印地安人的居住地。十六世紀四月二十二日,一位名叫佩德羅·卡布拉爾的葡萄牙航海家到達巴西。他不僅把巴西命名為「聖十字架」,還當眾宣稱「這片土地歸屬於葡萄牙」。由此,開啟了葡萄牙殖民巴西的歷史。
  • 相隔地球兩端,為什麼日本人稱巴西為 「第二故鄉」?
    巴西作為南美最大的國家,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在16世紀的航海大發現的時代成為葡萄牙的殖民地,後來推翻了葡萄牙的殖民統治,在1822年建立帝國,1889年推翻帝製成立共和國。值得一提的是,巴西最開始同美國一樣,也是靠黑奴貿易獲取大量廉價勞動力。
  • 巴西漫畫小史
    巴西漫畫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同樣是以報紙諷刺漫畫為起點的,再慢慢演變成專門的漫畫雜誌,而巴西第一本漫畫雜誌卻是由一名義大利人創辦的——這一點和阿根廷很像,巴西同樣也移民大國,從19世紀起,很多歐洲國家就開始大規模移民,他們帶來了歐洲先進的漫畫理念和一大批漫畫專業人才。
  •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一百零一:20世紀上半期的新教2
    基督教之一百零一:20世紀上半期的新教2 (3)道德重整運動 道德重整運動是20世紀前半葉由美國信義宗牧師布克曼(1878
  • 除日本外此國日本人數量最多,目前人口突破200萬,還會說廣東話
    其實,在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那裡聚集著200萬日本人,更有趣的是,這些日本人都說地地道道的廣東話。這個國家,就是距離我們最遠的國家之一--巴西。說起巴西,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它佔有南美洲接近二分之一的國土面積,分布著茂密的叢林。其次,就是巴西足球,熱情的森巴舞,2014年的巴西世界盃和2016年的巴西奧運會。
  • 如果日本沉沒,哪裡會是他們的「避難所」?早在上世紀就找好了
    提起日本,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動漫產業和旅遊業。二戰以後,日本的軍事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於是開始將精力轉向其他領域,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一直以來,日本也面臨著一個嚴重的問題。
  • 南美洲最大國家,巴西到底多發達?
    巴西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曾經完整的工業基礎,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是金磚國家之一,也是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是裡約集團創始國之一,南方共同市場、20國集團成員國,不結盟運動觀察員。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是重要的發展中國家之一。
  • 日本人眼中,20世紀最強十大武術家日本佔8個,另兩個他們服的是誰?
    2001年,日本著名日本綜合格鬥雜誌《格鬥Kァカヅヅ》為紀念剛剛過去的,世界武術蓬勃發展的20世紀,評選了「20世紀的武術家最強的10人」,當然是以日本人的視角
  • 除了日本,哪個國家的「大和民族」人口最多,勢力最強?
    因此,一般認為日本是單一民族的國家。不過,日本還有1.5%的琉球族、0.7%的華人、0.4%的朝鮮人,以及0.2%的阿伊努族。在古代,日本有很多小國家。4世紀,「大和王權」在大和地區興起,也就是如今的奈良地區。當時,中國稱其為倭國,國王叫做倭王,「倭」這個詞在最初是沒有貶義的。
  • 古典吉他的 巴西音樂之旅
    巴西裡約奧運會即將開幕,但提到巴西音樂,大部分人只會想到性感熱烈的桑巴和爵士情調的巴薩諾瓦(BossaNova)。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菲近日發行的專輯《多彩巴西》,試圖用古典吉他梳理20世紀巴西音樂的脈絡,告訴人們,在這個拉美面積最大的國家,除了桑巴和巴薩諾瓦,還有肖羅(Choro)這種以巴西風格來演繹歐洲舞蹈組曲的音樂形態。
  • 足球商人移民巴西心繫國足 感慨1:5慘案不正常
    他感覺在體育精神世界裡很幸福——作為中國人,看奧運會時,他為中國隊取得的金牌高興;作為巴西公民,看世界盃時,他為巴西隊驕傲  坐在我眼前的這位幹練、爽快、熱心的漢子,是巴西廣州企業家協會會長宋遠雄,一位移民巴西近20年的成功企業家,心中卻有割捨不下的足球情結。
  • 日本古代的大陸移民社會
    其氏族頭領還不時被派遣回大陸國家,既為日本招徠工匠勞力,同時也增強自身實力。而且,其居住地毗鄰中心都市,便於日本政府將新來的大陸移民就地安置,不斷編入其集團之中。因此,對外交通線對於大陸移民不啻是生命線,一旦情況發生根本性轉變,就造成大陸移民總體的衰落。
  • 法國人口結構的變遷:從接受移民的國家漸漸變成由移民組成的國家
    最早出現人口危機的國家19 世紀以來,醫學的進步讓死亡率不斷下降,這一點在歐美特別明顯。當時的法國人就不愛生小孩。早在 19 世紀中後期(1864 年),法國就已經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當時中國正值太平天國之亂,還處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年代。
  • 一旦日本沉沒,全球何處是「新家」?專家:上個世紀就找好了目標
    說到自然災害最多的國家,相信大家首先想起來的就是日本了,在這個國家當中經常會爆發地震、火山噴發、特大山洪、海嘯等災難,這些災難也是給當地的群眾們帶去了不少的危害,即便日本算是世界上的一個發達國家,然而他們在面對著這些危機的時候也是有心無力。
  • 王玉 | 巴西:回望地球另一端
    除了歐洲文明、非洲文化外,也有越來越多的亞洲移民來到了巴西,二戰後,許多日本人移民到了巴西,據說有80萬人。日本文化對巴西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在巴西各個大城市都可以發現日餐的身影。  20世紀中葉,香港、臺灣的華人開啟了移民巴西的熱潮,至今,在巴西東南部的裡約和聖保羅還生活著許多臺灣人。
  • 【解讀】「酷日本」:從熱詞到國家戰略
    在他看來「日本酷」是一群歐美的藝術家,電影評論家以及社會學家基於自己的專業標準和認識對於日本大眾文化做出的評價,他對於其是否能上升為國家策略持懷疑態度。在他的研究中「日本酷」顯然還只是一個西方對日本大眾文化的評價,而且他重點研究的是進入21世紀之後最初幾年席捲亞洲大陸的日本大眾文化熱,其代表就是「哈日族」的出現。但是很快「日本酷」就被「酷日本」所取代。2002年以後「酷日本」正式具有市民權。
  • 具有日本血統的巴西明星,其中一位是蔡依林的情敵
    巴西的日本移民多,可能很多人都知道。
  • 精於算計的日本人,其實早已為島國的沉沒做好了準備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普通日本國民根本用不著過於擔心,因為精於算計的日本政府早在上個世紀就為他們安排好了一切。根據環球網的報導,如果日本沉沒了,那麼巴西就是日本人的首選避難國家。日本為什麼會選擇巴西作為避難地,說起來還有一段歷史。19世紀末期,由於廢除奴隸制,巴西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土地荒蕪,急需大量勞動力,1889年,巴西帝國滅亡,巴西改為共和制。
  • 勞工移民:低生育率國家的最後底牌
    而且,即便在批量引進過外勞的國家,難免存在文化融入、族群關係等真實的社會問題,這些是中國輿論眼中的「移民亂象」,也是媒體和政客的關注焦點。但無可否認的是,對於勞動力短缺的國家而言,外勞早已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解藥。穆斯林勞工在歐洲向外尋求勞動力的做法,並非當代國家所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