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蒼蒼,野茫茫,風沙吹埋了一座重要軍事城堡和戍防要塞!

2020-12-28 春華秋實影像

參觀完居延古城,繼續前行,總想著遠方更美的風景!不大一會兒的顛簸後,我們於下午3點半來到黑城遺址。下車來到門口,遠遠望去,遼闊地平線上出現一座城池。在漫漫黃沙的盡頭有一座拔地而起的灰黃色古城在空曠的沙漠中卓然而立。

黑城遺址位於額濟納旗政府所在地——達來呼布鎮西南約26公裡的一片荒漠戈壁中,是古絲綢之路上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遺址。該城建於公元九世紀的西夏政權時期。公元1372年明朝大將馮勝攻破黑城後遭廢棄。至今城內還埋藏著豐富的西夏和元代等朝代的珍貴文書。與有兩千年歷史的紅城遺址、集隋唐兩朝歷史為一體的大同城遺址以及胡楊林的墓地——怪樹林,同在一個景區。

此時的天空飄著厚厚的雲,使天色黯淡了許多。好在此時的遊人不多,美女導遊帶著我們進入黑城遺址。

漸漸走近,黑城城牆清晰可見,漫漫黃沙幾乎掩埋了整個城牆。看到那圓錐樣的塔尖,時隱時現,若夢似幻,神秘莫測。城外西南角巍然聳立的一座伊斯蘭教教堂,雖然曠古,卻充滿歷史;雖然荒蠻,卻到處厚重;雖然斑駁,卻難掩繁華。

古城入口處高大的夯土牆依然挺拔。進黑城入口處上面的古城牆已風化了。變成破敗不堪。 黑城又稱黑水城,是西夏王朝設在北部邊境的一座重要軍事城堡和戍防要塞。這裡也是元代河西走廊通往嶺北行省的驛道要站,黑城周邊曾經有一片大面積綠洲,14世紀中期後水源開始枯竭,如今你看的是沙海中的孤城殘址。

古城城內的西南方,能夠看到一座外形保存較完整的古教堂,其中禮拜堂的頂、壁樣式與伊斯蘭教禮拜堂相同。雖然很多地方被流沙掩埋,但你在城內還能清晰地辨認出街道和建築的牆壁。西北角城牆上有一座覆缽式塔,遠在10公裡以外的荒漠上就可看到。城外臨近大土塔不遠的地方還有兩組土塔群,但僅殘留塔基,整座遺址給人無限蒼涼、悲壯的感覺。

城牆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約13米的覆缽式塔一座,城內的官署、府第、倉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遺蹟仍依稀可辨。黑城遺址的城牆西北角頂部築有5座佛塔,是黑城的標誌,保存至今尤為珍貴。黑水城是西夏黑水鎮燕軍司駐地,軍司相當於現在的軍區,可見黑城在當時的戰略地位。西漢時期,黑城附近也是匈奴與漢朝軍隊交戰的前沿。

這是一座被遺棄的廢城,一座幾乎被荒沙掩埋了的廢城。走進這座滿目荒涼,殘垣頹壁的古城遺址,斑駁的牆體隨處可見,流沙已經把古城掩埋了一半,歲月的剝蝕使土坯建築的古城牆滿目瘡痍、斑駁陸離,更有了滄桑凝重的歷史感。城裡面是殘磚碎瓦一片凋零、遍地瘡痍。

據導遊講以上這些地方是古城的糧倉的位置遺址。城內的地面上到處都能看到散落著各色的瓷器碎片。據說黑城是因為河水改道而荒蕪廢棄的。黑城原建在額濟納河下遊的綠洲上,由於河水改道北流,城郭廢棄後被風沙所吞噬。

城中一處殘垣斷壁,牆體結構清晰可見 。但很快就要被沙漠淹沒了。與這座城市一同被風沙掩埋的,還有大量的西夏、元蒙和漢、藏文物。但是,這裡也有過輝煌,這裡也曾經是中原到漠北的交通樞紐,馬克波羅就是沿著這條古道走進了東方世界。

現在它的周圍已經覆蓋著很高的沙丘,沙丘已與城牆齊高了。都是很細的黃沙。近年來,由於周邊地區沙化嚴重,流沙從東、西、北三面侵蝕黑城,許多遺址已埋於沙下。

城外西南角有伊斯蘭教拱北一座,巍然聳立地表。眺望沙海中的孤城遺址,斷壁殘垣,遙想當年的繁榮景象。黑城現存城牆為元代擴築而成,平面為長方形,東西長470米,南北寬384米,總面積18.05萬平方米,周圍約1600米,最高達10米,東西兩面開設城門,並加築有甕城。城外面是無垠的黃沙與荒涼的戈壁,昔日的繁華已無從領略,遺留下的累累創傷、一片狼籍。

面對漫漫黃沙,一種蒼涼的感慨湧上了心頭。久遠的歷史,厚重的昨日,殘破中依稀可見當年的繁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怎樣才能保護好?最擔心的是可能不久就會被流沙吞噬!一定要想辦法留住歷史,留住未來!

相關焦點

  • 《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提起《敕勒歌》這個名字,你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你絕對不會沒聽過其中的一句詩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怎麼樣,是不是有點感覺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這兩字,是由於在我國北朝時期有一個少數民族叫敕勒族,居住在現在的甘肅、內蒙古一帶。他們以遊牧為生,又叫鐵勒。連綿起伏的陰山下,是一馬平川的大草原,敕勒族人就居住在這裡,因此流傳下來的詩歌就命名為「敕勒川」。
  • 逝去的鮮卑語,只留下一首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全詩風格明朗豪爽,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一直受到歷代文論家和文學史論著的一致好評。對它的學術研究,時至今日也經久不衰。敕勒歌朝代:南北朝 作者:漢樂府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 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是一首描寫我國北方邊地奇麗風光的樂府詩,創作於南北朝時期的北朝,具體的創作時間和作者已無從考證。全詩的內容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此民歌詩詞原為鮮卑文,現金流傳下來的敕勒川詩詞是從鮮卑語翻譯而來。
  •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地見巴哈 | 2017BAJA
    FM 賽車夢·365  陪您的第二天▼邀您共享 巴哈盛典  ⊰ 每晚11點 不見不散⊱天蒼蒼野茫茫巴哈賽車跑起來!有一個遺憾,沒有能和隊友們一起去烏蘭察布草原巴哈賽場,難過了。喜歡小姐姐的聲音,只能通過直播和互動關注了!大學裡的第三個暑假在車隊,之後就畢業了。我的青春,我的巴哈。無賽車,不青春!
  • 北朝民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草原詩作賞析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南北朝民歌具有顯著的差異。前者輕豔綺麗,委婉纏綿,一如江南少女,多情而溫柔;後者粗獷雄放,剛勁有力,恰似塞北健兒,勇悍率真,豪爽坦直。若用西洋美學概念來表示,前者屬於「優美」的類型,後者則更具「崇高」的傾向。這種審美趣味上的差異,究竟是怎麼造成的呢?我們不妨從《敕勒歌》來作些分析,這對理解《敕勒歌》本身也是有意義的。
  • 「天蒼蒼,野茫茫,鳳吹草低見牛羊」說的就是這裡的原始自然風光
    這裡有最藍的天,最白的雲,最清的風,最綠的草,最獨特的風情,一路向北,去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體會那「天蒼蒼,野茫茫,鳳吹草低見牛羊」的原始自然風光吧。錫林郭勒大草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盟境內,是「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的成員,也是我國四大草原——內蒙古草原的主要天然草場。
  • 當城堡遇上火炮,火藥與石壁的對決,中世紀要塞天翻地覆的變化
    隨著火炮的威力加大,要塞也不斷升級進化,直到更加恐怖的炸藥出現後,要塞才落敗。 14 世紀初期的火炮對高大的城堡無能為力,但15 世紀後,火藥蘊含的化學能量超過了傳統投石器儲存的機械能。攻城巨炮可以發射數百公斤的炮彈,其材質也從石料變為鑄鐵,能夠輕易擊碎中世紀的城牆了。
  • 陝西最坎坷的古城,曾是繁華商鎮和軍事要塞,央視報導卻遊客稀少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人越來越追求精神需求,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旅遊,中國的第三產業也發展迅速,中國的名勝古蹟很多,其中最熱門的是古鎮遊,如山西平遙古鎮、張家界鳳凰古城,遊客絡繹不絕,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陝西省最多的,今天我要說的是陝西最坎坷的古城,曾是繁華商鎮和軍事要塞,央視報導卻遊客稀少
  • 走進溫莎城堡的中世紀傳說
    溫莎城堡裡處處都有著像安東尼.凡.戴克Van Dyck名畫師的藝術珍寶,室內的設計透漏著歷代國王和王后們的珍藏喜好,使這座城堡在世界上顯得獨一無二。追溯溫莎城堡的故事始於1070年,當時,徵服者威廉一世在侵佔了英格蘭之後的幾年裡,為了防止英國人民的反抗,便在溫莎的懸崖峭壁上建立了一座堡壘要塞。
  • 雙塔奇兵:《現代戰爭II》軍事要塞的妙用
    縱使敵人的遠程飛彈讓你的城防變成一片廢墟,但有一支奇兵會助你贏得最終的勝利,那就是埋伏在你戰壕裡的盟軍戰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當你的雷達警示有大批敵軍侵犯時,不必慌亂,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贏得這場戰鬥,猶如在魔戒第二部《雙塔奇兵》中的聖盔谷防禦戰,縱使敵人千軍萬馬,我有我忠誠的盟軍和不屈的信念,雖浴血拼死但終將贏得勝利。
  • 在涅瓦河河邊能夠看到彼得保羅要塞了,要塞有很悠久的歷史
    在涅瓦河河邊能夠看到彼得保羅要塞了,黃色的尖尖,彼得保羅要塞位於市中心涅瓦河的「兔子島」上,需要走一小段冬宮橋到島上。從前的彼得保羅要塞是軍事基地,後來它改建成關政治犯的監獄,而今它是一座博物館。自聖彼得堡誕生,彼得保羅要塞便誕生,開始守護著這座城,所以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
  • 你家青蛙喜歡看的日本城堡都是哪來的?
    作為城堡,日本城堡的作用和所有象徵權力的建築物相差無幾:防禦外敵、戰略監控、懾服叛逆和安置領主。日本領主們最早設置城堡的作用就是為了控制交通要道,在重要的商貿道路上收稅和限制敵軍。但隨著戰爭形態的不斷升級,城堡開始漸漸向易守難攻的地形險要處轉移,軍事功能也得到突顯。
  • 在赫爾辛格看望一座城堡
    如果你來丹麥,這裡剛好就有一個,赫爾辛格的克倫堡,滿足對城堡的全部幻想。到赫爾辛格(Helsingør)去看克倫堡(Kronborg Slot),交通很方便,從哥本哈根中央火車站出發,乘坐火車,45分鐘左右就可以到達赫爾辛格。這個小城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埃爾西諾(Elsinore)。它是一座古老的小城,始建於1420年。教堂、市場、中世紀街區,都還保留著當年的氣息。
  • 歐洲那些最美的城堡
    從小的童話故事裡,每每都是英俊的王子和美麗的公主在城堡裡幸福的生活.....,所以對於歐洲的城堡都有浪漫的愛情憧憬。城堡外觀樸素沉鬱,堅固敦實,可說是盡顯歲月滄桑,也可說是無視時光侵蝕。 從12世紀為Savoy王族所有,13、14世紀成了王族的夏宮,作為軍事要塞和司法機關,安全感是西庸城堡的特徵。
  • 永泰古城 | 留不住的歲月 在漫漫風沙中陷落
    古城四面有4個甕城,形似龜的肩足,保存尚好,只是甕城上的建築已不存在了。建成後永泰古城即成為軍事要塞,蘭州參將就駐紮在這個城堡內。當時,城內駐有士兵2000多人,馬隊500人,附屬設有火藥場、草料場、磨坊、馬場等機構。
  • 川東一座石頭城,被稱為巴人古堡,知道的人很少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四川東部也有一座石頭城,由數以萬計的條石構建而成,大氣磅礴,壁立千仞,這就是廣安神龍山巴人石頭城。神龍山因其山勢突兀險要,蜿蜒欲飛呈騰龍之狀而得名,是巴國重要的門戶之一,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末期,巴國為抵禦外敵入侵,開始修建神龍山猊峰寨作為軍事要塞。歷經戰亂,城堡頹毀殆盡,後在原址恢復修繕,才有了今天的廣安神龍山巴人石頭城。
  • 3部殘酷慘烈的要塞防攻電影
    記得關注,精彩繼續對於每個國家來說,要塞都是國家的命脈,從公元1500年到17世紀,要塞都是以城堡、宮殿和要塞為主,之後要塞開始變化,但依舊很重要。危機13小時改編自一段真實但卻從未被提及的故事——12年美國大使在班加西遇襲身亡,同時遇襲的還有31名CIA和國會工作人員,6名CIA外包的前軍人在合同期外的情況下自願留下保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