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鬧是孩子的本能,面對不按意願就嗷嗷叫孩子,父母該如何應對?

2020-12-23 爸媽快來看

文/爸媽快來看

前些天和朋友一起逛街的時候,碰到有一個小男孩兒纏著爸爸媽媽買冰激凌,看著外邊刮著嗖嗖大風,家長自然是一口拒絕了,而下一秒孩子就嗷嗷直叫的場面一度讓家長陷入尷尬,周圍有很多路人開始竊竊私語,其中我還清晰聽到有人說「這孩子怕是大腦有問題吧」,聽到這句話心裏面頓時有些不舒服,因為自家姑娘也經常這麼瞎鬧過,難道在外人的眼中都是大腦有問題嗎?

實際上說到孩子的哭鬧,相信很多家長都是懷著焦躁心情在閱讀文章,尤其是孩子說話聲音完全蓋過家長,那種失去威嚴的底線被挑戰常常讓很多家長焦慮不止,在很多家長來看,教育孩子就該有威嚴、只有讓TA害怕才能乖乖聽話,面對那些不按意願行事就嗷嗷直叫的孩子,更應該讓他們知道什麼是規矩、什麼是底線。

實際上話說出來容易,待我們真正要這樣去做的時候會發現困難重重,秒變哭包的小戲精、包括動不動就離家出走的任意一項,都夠我們這些成年人去慢慢煎熬忍受了,就拿孩子大街上無理要求被拒絕時各種讓家長「尷尬」的表演,有多少能頂著輿論的壓力去把孩子狠狠地揍一頓?大多數都是抱著「不就是一個冰激凌嘛,算了」的心態去回歸安靜,但往往正是這種「算了」一次又一次把孩子推向壞習慣的深淵。

孩子有了壞習慣,不按意願去行事就嗷嗷直叫怎麼辦?該管,但一定要管得有方式、有技巧,哭鬧是一個孩子該有的本能,若您的孩子不哭不鬧怕是又要著急尋醫了,所以不要害怕、更不要嫌棄孩子哭鬧嗷嗷直叫,面對他們的本能反應我們要慶幸自己發現的早,給予孩子正確的情緒引導這才是父母教育裡最大的本事。

那麼,面對孩子情緒失控、動不動就嗷嗷直叫的情況,父母們該如何幫助孩子正確疏導情緒呢?

1、不要在孩子鬧騰的時候滿足TA

當我們面對孩子情緒失控、動不動就嗷嗷直叫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變得焦慮,甚至是大聲呵斥孩子,有的時候我們呵斥他或許能夠得到短暫的奏效回應,也有可能讓孩子很長時間都不敢在這樣去做,但這樣做的情況是不樂觀也不被提倡的,在爸爸媽媽強制管教下的壓制孩子心靈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創傷,別看孩子還小實際上他們已經有了羞恥感,雖然孩子不會很大程度地憎恨爸爸媽媽,但是經常被打罵的孩子性格很容易變得孤僻,親子之間的距離也變得遙不可及。

面對孩子情緒失控的各種狀態百出,作為家長正確的做法不是走開不管、也不是當著孩子的面爭吵,而是做好「不滿足TA」的底線橋梁搭建,很多家長都說孩子得不到就無理取鬧,這是因為他們拿捏住了父母的底線,知道如何去做可以讓父母就範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不要在孩子鬧騰的時候滿足TA,就是父母舒緩孩子情緒的第一要步。

2、孩子繼續鬧騰時,告訴他為什麼不能這麼去做

當我們拒絕孩子的要求、建立起底線認知的時候,孩子幾乎都會哭鬧得更厲害,這個時候作為家長不要擔心外在輿論,因為我們是在教育孩子而不是展現自己風度的時候,蹲下身子和孩子保持平行線距離告訴TA為什麼不能這麼去做。

比如孩子大冬天想要吃冰激凌、擔心孩子會感冒的父母拒絕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對孩子說:「寶貝,你在這裡哭鬧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你想要的東西為什麼不能滿足你是因為天氣太涼,如果感冒了吃藥打針會更讓你難受」。

這個時候有些孩子會不信家長的話,認為爸爸媽媽是在忽悠自己,這個時候不做任何解釋給孩子一個消化的過程就是最好的處理方式,如果附近有感冒的孩子我們可以以此為引子,告訴孩子生病了有多難受,讓孩子從內心深處明白拒絕孩子是關心而不是因為捨不得。

3、告訴孩子:「想要,自己去實現更有意思」

當孩子特別想要某物的時候,家長直溜溜地拒絕很容易傷孩子心,畢竟幼小年紀的他理解不了大人的有些解釋也很正常,這個時候我們不妨試試一個通用的辦法,那就是告訴孩子:「想要,自己去實現更有意思」,不拒絕孩子而是激起他們的鬥志,這也是屬於成長裡難得的教育體悟。

記得有一天姑娘看上了一隻龍貓,當場是說什麼也要帶回家,看著姑娘滿眼放光的模樣不忍心拒絕,於是我告訴她「你想要呀,那就自己攢錢去買呀,這樣拿到手你才會更加珍惜」,沒想到姑娘在那以後還真的攢起了錢,每次要完零花錢都放在小儲存箱裡保存起來,看著姑娘認真攢錢的一幕內心開始了一陣陣欣慰,不記得攢了多久最後還是沒有攢夠的情況下,爸爸說要貼些錢幫孩子買一隻,但姑娘卻說「我不要龍貓了,我要攢更多錢買自己更需要的東西」。

在這件事情裡折射了兩個信號:

1) 自己攢錢去實現目標,更能讓孩子明白金錢來之不易的辛苦

2) 孩子的興趣有很多,並不是非隨口那一個不可

當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去實現目標的時候,此時的親子關係就建立在良好的溝通上,而孩子的情緒也在慢慢走向正軌,所以幫助孩子疏解動不動就嗷嗷直叫哭鬧的孩子,還是需要從溝通開始讓孩子知道為什麼不能這麼去做,為什麼自己動手實現的目標更有意思……

相關焦點

  • 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父母該如何應對?
    但是孩子們很聰明,發現了哭鬧更有可能到達自己的要求,在家的時候挺乖的,一出門就會各種要求、討價還價,不滿足立馬哭起來。因為父母的處理方式強化了孩子的哭鬧行為使得孩子會增加相似情境中哭鬧的機率如果不加以糾正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下去,也可能會愈演愈烈。
  • 寶寶哭鬧不止怎麼辦?教你「新生兒5S安撫法」,孩子瞬間安靜
    寶寶的哭鬧不止總是讓很多新手爸媽措手不及,朋友的孩子就是這樣,經常會莫名其妙地嗷嗷大哭,明明奶也餵了,尿不溼也換了,該做的事情似乎都做了,唱歌、邊走邊搖寶寶等哄寶寶的方式都不管用,父母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手忙腳亂卻是一籌莫展,讓朋友很是焦躁。
  • 寶寶總是哭鬧怎麼辦?父母了解「哭聲免疫法」,學會安撫孩子情緒
    文丨辣媽育熊娃(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在遇到煩心事的時候,他們往往不懂如何去面對,也不知道怎麼個處理方式會更好,因此許多孩子在遇到事情時,容易選擇哭鬧。而面對孩子的哭鬧,家長們往往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才好,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於如果這時去哄孩子的話,容易養成孩子的一個依賴心,就是只要哭鬧了父母就會過來哄他。剛學會站立,嘗試著走路的小微,沒有走到兩步又掉了下來,這時小微有點氣餒了,看看父母就在身邊。
  • 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妥協?面對「情感勒索」,要學會「冷處理」
    ,孩子的央求卻沒有得到父母的回應,這個時候孩子可能會用哭鬧的方式逼自己的家長給自己購買。其實,這就是比較常見的情感勒索,在父母沒有回應孩子想要的東西時,則用家長最為頭疼的方式勒索家長,逼迫家長妥協。雖說有家長會因為受不了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哭鬧而不予以理會,但是仍舊有家長不想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嚎而被迫接受孩子的"勒索"。
  • 孩子只會用哭鬧解決問題怎麼辦?李玫瑾教授:教育孩子要鼓勵溝通
    有時候事情不順著他的意,他也會嗷嗷大哭。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希望各位寶媽能夠教教我,這孩子到底該怎麼治?」寶媽的問題一經發出,其他寶媽紛紛幫他出招。有人說等孩子哭累了,自然就消停了;還有人說給孩子關禁閉,讓他自己呆一段時間就治好了……大家紛紛出言獻策,給這位寶媽提供了很多方法。
  • 90後父母抱臂觀望孩子趴地上哭鬧,孩子耍脾氣家長該怎麼辦?
    當90後的父母遇上10後的孩子,誰會讓著誰呢?我們都知道很多90後從小都是被父母寵到大的,輪到他們做父母了,會怎樣處理自己跟孩子的關係呢?近日,一位網友拍的視頻非常有趣,視頻中一個小朋友趴在地上大哭,而他的爸爸媽媽就不遠處淡定地站著。
  • 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發哭鬧、發脾氣,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情感引導
    如果孩子總是喜歡發脾氣、撒潑打滾,作為家長的你,會如何進行處理?是放任孩子哭鬧,不管不顧?是只要孩子哭鬧,就會給他買他想要的東西?還是當孩子哭鬧時,會對他們採用暴力的做法?在生活中會有很多的父母覺得孩子脾氣大,不聽話。
  • 「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妥協」:為什麼許多父母不會拒絕孩子?
    只要孩子一哭鬧,就妥協」,這是很多父母的常態。 明明說好不答應孩子的事,只要孩子一哭鬧,立馬變得沒有原則。 為什麼很多父母變得無法拒絕孩子? 或許容易妥協的父母,存在這幾種心理: 因為難以面對孩子的情緒: 被拒絕的孩子,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失望、憤怒、委屈、傷心、生氣等負面情緒,這時候父母就會感到內疚和心疼,所以選擇妥協。
  • 面對成年卻未長大的孩子,父母該如何「養育」?
    最近在工作室的客服號上,接到好幾位母親的求助,求助的問題都是孩子得了抑鬱症、焦慮症,自己能做些什麼?而這些「孩子」的年齡都是20多歲。這種共性讓我不由得想到,其實有很多人「成年卻未長大」,在20多歲這個年齡,由於種種原因,他們其實並沒有足夠成熟到能夠獨立應對一切問題,很多方面父母依然需要操心。
  • 李玫瑾直言:正確應對孩子「哭鬧要挾」,父母請堅持4個基本原則
    小孩子常常以哭鬧來要挾家長,這似乎是一件很平常不過的事情,在不少家庭都出現過類似的場景,很多家長面對孩子哭鬧束手無策,只能妥協,實際上,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不僅僅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還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比如李玫瑾教授所說的四個基本原則。
  • 孩子哭鬧令人煩躁,家長先別發火,冷靜是處理孩子情緒發洩的關鍵
    因此,父母不應該一面對哭鬧的孩子就無限地縱容他,讓他感到麻木,而是必須保持堅定的態度,堅持自己的決定。為什麼家長對孩子的哭泣,容忍度如此之低?剛開始面對孩子哭鬧的問題時,有些家長會很有耐心地勸導孩子。因此,家長難以容忍孩子的哭鬧是可以理解的,作為成年人,家長需要在社會上承受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這些壓力往往會影響家長的情緒和行為,所以對孩子的哭鬧容忍度低其實是與家長所受的壓力相關。面對孩子的哭泣,家長如何平復孩子的情緒?1.
  • 孩子哭鬧沒完沒了,家長做好這幾點,讓孩子變得乖巧起來
    但是有的時候孩子,可能就是因為情緒,或者做事情的時候不知道如何表達,從而出現了大吵大鬧。當孩子出現哭鬧不止的時候,家長與其採取強制的方法進行制止,不如把這幾招掌握在自己手裡面,應對孩子哭鬧沒有任何問題的。
  • 孩子總愛哭鬧、發脾氣,比起說教,家長更要懂得讓孩子「共情」
    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孩子哭鬧、發脾氣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多數家長會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明白不應該哭鬧,不能亂發脾氣,但是這種說教式的教育,對孩子卻是微乎其微,根本沒有多大的效果。對於孩子的這種性格,小麗感到非常頭疼,之前小麗面對孩子的哭鬧,也嘗試過對孩子說教,但是說教並沒有讓孩子的脾氣變好,反而伴隨著自己的說教,女兒的脾氣反而越來越大,頂嘴、大喊大叫這樣的行為經常在家中出現,小麗偶爾會訓斥孩子一次,但還是治標不治本。
  • 孩子拿哭當「武器」,家長該如何應對?一篇文章解決你的所有疑惑
    文\張媽編輯\張媽新生兒都是伴隨著哭聲降臨這個人間的,仿佛"哭"就是孩子的本能一般,一出生便會了這個"技能"。孩子哭鬧更是讓許多家長頭疼,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哄也不聽,打也不是,家長們都覺得孩子小,等孩子長大了懂事後就不會哭了。
  • 孩子哭鬧讓他先靜一靜,是管教最大的誤區!
    雖然未必都會釀成悲劇,但是這種冷漠的應對方式,是我們處理孩子負面情緒時最大的誤區。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無回應之處,即是絕境。每個被冷處理對待的孩子,順從乖巧的背後,都積壓著看不見的恐懼和哀傷。前兩天,有段「萌娃睡地哭鬧」的視頻,上了微博熱搜。
  • 面對咘咘的無理哭鬧,賈靜雯化身情緒管理大師,巧妙應對
    每個孩子在小時候都會挑食,這時候家長不隨孩子的意願,孩子就會哭鬧耍脾氣。面對「寧哭不吃」的孩子,每個家長都會感到頭大,就連賈靜雯也不例外。咘咘的小情緒陪伴了修杰楷與賈靜雯很長時間,他們用時間和耐心化解了咘咘的一個個「小難題」。
  • 孩子動輒哭鬧?
    這種哭鬧原因較多,在3歲孩子身上比較多發。  【典型表現】  孩子經常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哭鬧。如在遇到解決不了問題時、有不良情緒需要發洩時、表示疼痛與不適時、不知如何與人交往時、表達自己的需求時,不用語言來表達,而是通過哭鬧的方式。
  • 孩子無理取鬧時,父母該講道理,還是任他大哭?
    我兒子一歲兩個月,有時候性格特別犟,不隨她心意馬上就會翻臉哭鬧,本著不能慣孩子的原則,每次他亂發脾氣哭鬧的時候,我一開始都會靜靜的陪著、忍著,但哭久了老母親那個無名火馬上就上來了。  看了節目才知道,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氣的仙女都跳腳,我這樣的情緒實屬正常。
  • 孩子哭鬧任性不聽話,愚蠢的家長打罵孩子,聰明的家長說這三句話
    孩子不聽話時常發生,家長們不要用打罵來治他們的任性哭鬧。以下這3句話,比打罵孩子更有用。「我理解你的難處,你想哭就哭吧。」在《最強大腦》裡,有這麼一位父親的話深深影響了很多家長「孩子委屈了就哭很正常」,他就是李雲玲的父親。哭是不開心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孩子傷心難過的時候,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 孩子動不動就哭鬧怎麼辦?這本書為父母們列了詳細的方法與指導
    看到喜歡的玩具,爸爸媽媽不讓買,孩子馬上躺地上撒潑,這樣的場景,我想是個父母應該都有經歷過。除了要玩具,其它時候,孩子也總是動不動就哭,父母到底可以怎麼辦呢?今天為大家介紹一本書,書名就叫做《孩子動不動就哭鬧怎麼辦?》。一、孩子為什麼會哭鬧?想要知道孩子哭鬧的時候可以怎麼辦,那麼首先必須要知道孩子為什麼要哭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