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母親(上)

2021-03-03 通信兵的故事

付林,1922年4月出生於河北省清苑縣,1938年12月參加八路軍,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冀中軍區二分區二十三大隊宣傳員,冀中軍區七分區前進劇社演員;冀中軍區政治部火線劇社演員;二0五師火線劇社戲劇隊副隊長;中央戲劇學院戲劇系學員;華北軍區政治部文工團演員;總政治部瀋陽抗敵話劇團演員;瀋陽軍區政治部抗敵話劇團演員一隊隊長;遼寧省樣板戲學習班領導小組副組長;瀋陽軍區政治部宣傳隊副政治委員等職。1983年離職休養(行政12級、技術5級)。

今年1月2日,是我的母親付林逝世20周年紀念日。每當想起她老人家,我的思緒仿佛又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那個激情四射的歲月,她那堅定自信的眼神、熱情開朗的性格、敢於擔當的精神,開心爽朗的笑聲,至今在我的腦海裡久久迴蕩...


媽媽(右一)和閨蜜在北平時的合影

1937年七 · 七事變爆發後,著名藝術大師李苦禪先生以畫家身份從事地下抗戰工作,曾介紹並資助不少年輕人去抗戰邊區,我母親就是其中的一位。

1938年秋,年僅16歲的母親,為尋求抗日救國的道路,經二位北平地下黨員介紹,在李苦禪先生的資助下,從敵佔區北平,歷盡艱辛,奔赴冀中抗日根據地,成為八路軍冀中軍區一名文藝戰士。

57年後,在1995年9月5日北京晚報文藝副刊上,「李苦禪紀念館」名譽館長、李苦禪大師的夫人李慧文發表了題為「一位抗日小姑娘的信」的文章,專門介紹了這段傳奇的經歷。

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艱苦卓絕的歲月裡,母親和戰友們跟隨部隊轉戰冀中平原,參加了著名的「五一」反掃蕩,突破了日寇的「鐵壁合圍」,經歷了平津戰役血與火的洗禮,不少戰友倒在了槍林彈雨的血泊之中。戰爭年代,部隊的生活條件極為艱苦,由於敵人的長期封鎖,部隊缺少糧食,油、鹽、布匹、藥品等更是匱乏,平時上頓下頓吃的都是煮的半生不熟、不放鹽的土豆子。偶爾吃上一頓苞米麵餅子,見到帶點油星兒的菜,大家就使勁吃撐得夠嗆。秋天,女兵們看到老百姓院子裡熟透了紅棗,饞的直流口水,誰也不敢摘一個吃。

那時候冀中平原大都是敵佔區,交通要道都有炮樓,城鎮大都盤踞著鬼子偽軍、國民黨軍隊。所以,他們的劇社跟隨部隊很難有固定的駐地,隨時都有可能轉移。在轉移行軍的路上,劇社同志們要背上背包、乾糧,帶上服裝道具,男同志還要帶上武器,他們一次次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爬過封鎖溝,穿越封鎖線。「五一」反掃蕩期間,一次部隊夜間轉移,剛好趕上母親來例假,穿越敵人的封鎖線時,早已疲憊不堪的母親拼盡全力踩著人梯才爬過了封鎖壕溝,血水瞬間染紅了她的褲腿。而另一位女戰友卻不幸被敵人打中倒在了封鎖線上。

在殘酷的戰爭面前,母親和女兵們克服了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和男同志一樣,以文藝為武器,向敵人展開政治攻勢,教育群眾,宣傳鼓動部隊。母親從小喜愛京戲,參軍後真的有了用武之地,在劇社老師的指導下,她曾在一些京劇中擔任主要角色,如《打漁殺家》飾演桂英兒、《法門寺》飾演宋巧姣、《斬經堂》飾演吳妻王蘭英等,在冀中根據地一炮走紅,她參演的話劇《馬母》、《衝破黎明前的黑暗》、歌劇《王秀鸞》等響徹冀中平原。在抗日根據地、在前方部隊、後方醫院、一望無際的青紗帳、村落場院,到處都曾留下了她和戰友們的歌聲和足跡,她所在的火線劇社成為冀中平原一面最耀眼的紅旗,湧現出崔嵬、王林、陳喬、傅鐸、凌子風、郭維、胡丹沸、陳立中、田丹、劉燕瑾等一代戲劇英豪。

母親參加革命後,身邊不少戰友都先後成為中共黨員,母親羨慕不己。母親多次向組織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於母親入伍前身份是北平敵佔區的學生,因此,幾年來一直在接受組織考察。儘管如此,母親對黨的忠誠始終沒有改變,一如既往地投入到火熱的對敵鬥爭之中。抗戰勝利後,黨組織終於批准了母親的入黨申請。同時母親也收穫了屬於自己的愛情。

1945年中秋節,在河北霸縣一個大廟裡,母親和父親舉行了簡易婚禮,皎潔的月光下,擺上幾張桌子,劇社戰友們湊錢買了二斤糖塊、一斤茶葉,父親母親化上戲妝,穿上戲裝,大家以水代酒送上祝福,度過了一個花好月圓的美好夜晚。

一年後,父母的第一個孩子(大姐)誕生了,取名茉莉,父母欣喜若狂,十分疼愛。當時,解放戰爭已經打響,母親只好咬牙勒緊背帶背著幾個月的姐姐,跟隨部隊轉移。後來,孩子實在難於承受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母親只能忍痛把不滿周歲的姐姐寄養在老鄉家裡,報酬是每月三十斤小米。

不久,孩子不幸感染麻疹,急需盤尼西林或磺胺藥對症抗炎治療,父母聞訊趕到老鄉家中,但是當時藥品奇缺,母親抱著姐姐哭了二天二夜,最終因為沒有藥,一歲多的姐姐死在了母親的懷裡,父母悲痛欲絕,幾天吃不下東西,特意給姐姐訂製了一口小棺材,埋到村口小樹旁。

那幾天早操後,父母天天跑到小墳頭抱頭痛哭。天哪,當時哪怕有幾片磺胺藥片,我的姐姐也不會死。

1949年,在解放北平的路上,一輛馬車載著即將臨產的母親疾行,由於道路劇烈顛簸,母親又流產了,第二個孩子也沒有保住。兩位姐姐的接連夭折,給父母以重大的打擊,母親也留下了習慣性流產的病根。

在抗日戰爭初期,面對血雨腥風,一個年僅16歲的女孩子,毅然離開北平,勇敢地投身到抗日民族解放的洪流之中。

從1938年到1949年,母親從炮火紛飛的年代走到和平年代,整整12年過去了,從豆蔻年華到風華正茂,其中的艱辛只有母親自己知道。

1950年,父親母親有幸成為中央戲劇學院戲劇系首批大學生,畢業後被分配到華北軍區文工團。

1955年,母親被中央軍委授予獨立自由勳章和解放勳章,後被授予少校軍銜。

1955年5月,總政決定,將華北軍區、西北軍區、東北軍區三個文工團話劇隊合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瀋陽話劇團。不久更名為瀋陽軍區政治部抗敵話劇團。這就是我軍藝術史上有名的「三北合編」。據說當時合編之後缺導演,一紙調令,就把中戲導演科班出身父親從京城調到瀋陽,當時母親正懷著我二哥,本可以留在北京。但她毅然跟隨父親從首都北京調到東北。

幾年後,一批戰友陸續調回了北京,而我的父母卻在東北紮根落戶了。打起背包就出發,這在當年是很正常的事,但在十幾年後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1956年,父親開始著手導演蘇聯大型話劇《艦隊的毀滅》的準備,這是蘇聯革命歷史上一件可歌可泣的悲壯事件。在建國初期、抗敵話劇團剛剛合編來到東北,就排演大場面大製作的蘇聯名劇,難度極大,父親的壓力可想而知。那時母親剛剛生下早產的我才一個多月,為了支持父親的工作,母親毅然給我斷奶,並交給保姆照顧,出演女主角艦隊女政委奧克莎娜。

母親飾演:主角女政委  奧克莎娜,蘇聯大型話劇《艦隊的毀滅》主角女政委  奧克莎娜,蘇聯大型話劇《艦隊的毀滅》。

母親不顧辛勞,閱讀劇本,熟悉角色,跟隨劇組到旅順北海艦隊去體驗生活等,三個月過去了,由抗敵話劇團創作演出蘇聯大型話劇《艦隊的毀滅》,震撼上演,好評如潮,轟動整個戲劇界。「抗敵」的名聲再次響徹全國。母親飾演的女政委奧克莎娜受到了觀眾的關注和喜愛。

這部戲上演不久,張良(電影「董存瑞」飾演董存瑞)、王孝忠(電影「地道戰」飾演山田隊長)、田華、蘇凡(田華愛人、時任抗敵午美隊隊長)、王心剛、李炎(電影「打擊侵略者」 飾演軍長)、王潤身(電影「林海雪原」飾演楊子榮)、邢吉田(電影「奇襲」 飾演一班長)、費蘭馨(時任抗敵午美隊化妝師)調到八一電影製片廠。

2019年1月2日

文/ 圖 編輯/《通信兵的故事》編輯部

通信兵的故事版權所有,轉載請提前知會並註明出處

聲明:本文章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有出處以真實情況為準,本平臺不對因使用本文章而產生的任何後果承擔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最終解釋權歸本公眾號。

投稿微信號:18610741215

相關焦點

  • 懷念母親感恩母愛
    懷念母親文/騰飛 中華美德永傳承,清明祭祖報母恩,未到清明夜做夢,見到偉大的母親。母親的一生是平凡而閃光的一生, 他勤勞儉樸,治家有方,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為人處事總是屈己忍讓,嚴以律己,寬待別人,善解人意,厚德善良,她一生以禮教為準則,給晚輩兒孫傳承指教,厚德載物,善行天下之理,因此母親的美德贏得街坊四鄰和眾人的讚譽。她生前的教誨,刻骨銘心地印在了我們的心上。她的音容笑貌,時刻在我們的腦海裡浮現,母親的印象是難以忘懷:的,我們深深的懷念母親。
  • 亦夢(原創) | 懷念母親
    詩、故鄉、遠方 隨州文藝,關注了就會深深地愛上!,我們好緣經常聽到她叫我們的聲音,有時是在窗外,有時是在室內,有時是在夢裡,聽到她的聲音,我們頓時淚流成行;我們終於可以告訴母親,我們常常想起她的樣子,她的樣子在我們的記憶裡異常清晰,想起她,我們常常駐足發呆,感覺她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終於可以向母親傾訴,她沒有離開我們,她一直活在我們的心裡,我們一直在默默地惦記她守護她……叫祖先的儀式由大哥主持,大哥在進行一系列敬祖流程時
  • 懷念母親做的飯菜
    懷念母親做的飯菜作者 | 席延飛也許是人到了中年,吃飯有些挑剔
  • 韓文‖懷念母親
    和千千萬萬的母親一樣,母親的一生也是平凡而普通的,她教書育人,在三尺講臺上耕耘了大半輩子,生前沒有創造出什麼驚天動地的業績,離世也沒有給我們留下豐厚的財產,只是給我們留下了崇高如山的母愛,深沉如海的親情,無私如田的胸懷,以及兒女們對她無盡的思念。母親的一生是苦難而艱辛的一生。
  • 【文學作品】懷念母親
    【文學作品】懷念母親 2020-04-15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母親我們懷念您
    老人離開我們已經二十五個秋冬,人去物留,手捧母親的照片思念的淚水止不住的往下流,再也不見母親慈祥的笑臉和忙碌的身影,深深地懷念我們善良的老母親!  九十九年前的今天,外公、外婆的長女我們的母親喜臨人間。當年外公家是個殷實人家,頗有積蓄,外公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給我們一個舅舅,僅留下我母親姊妹三人就英年早逝。母親姊妹三人從小就失去父愛,註定她們姊妹三人後來坎坷多舛的人生!
  • 散文:懷念母親,我想起了母親的心願
    我的母親下面有一個弟弟、兩個妹妹。那時還沒有成年,需要她的照顧。因此,身為長女的母親就輟學回家了。我知道母親是喜歡讀書的,她50多歲時,眼睛都有些發花了,但每晚忙完活計,都翻看我訂閱的報紙和雜誌。他最喜歡看讀者還有意林,看了總是說,你看人家寫的文章多好。母親欣賞文化人。
  • 喬輝朗誦《懷念母親》|| 作者:吳士存
    本以為母親的離去帶給我的悲傷和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淡漠,然而快一年了,可我對母親的懷念卻絲毫沒有減輕。一年來,母親的音容笑貌幾乎伴隨我度過生活的每一天。母親在世時尤其是她生命進入倒計時的那些日子裡,我曾想像過自己未來沒有母親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 唐斯發文懷念母親,這本是母親的生日,他曾一度潸然淚下
    北京時間7月21日,森林狼球員卡爾·安東尼·唐斯更新了個人社交媒體,他懷念因感染新冠病毒而離開的母親,而這本是母親的生日,也是其父母結婚三十周年的紀念日。在24歲的年紀失去母親,這種痛苦難以想像,唐斯在這一年也經歷了很多!
  • 俞雲清丨懷念我的母親
    點擊右上側「金秋文學」關注本微刊,欣賞更多精彩作品懷念我的母親
  • 霍思燕懷念過世的母親,嗯哼的一句話,卻讓媽媽感覺很彆扭
    最新一期的《媽媽是超人3》又暖萌上線了,這期節目在錄製期間,正好趕上了母親節。不過,霍思燕卻直言:在嗯哼還沒有出生之前,每逢母親節,都是自己最不想面對的日子。這中間到底有些什麼故事呢,大家也一起來看看吧。原來,每一年的母親節,霍思燕都會懷念起已經過世的母親。
  • 文學作品 | 何偉祥:父親母親,永遠的懷念
    冬月十九是母親離世三周年的祭日。我們兄妹幾個驅車齊聚老家,來到父母墳前為母親燃紙祭墓。時光飛逝,轉眼間父母雙親離開我們已經整整三年了,雖然陰陽兩相隔,但是父母雙親的音容笑貌卻依然清晰。無論歲月如何滄桑巨變,我對父母的懷念永遠鐫刻心中,每每憶起他們生前的點點滴滴,總禁不住潸然落淚。父親是三年前春節時離我們而去的。
  • 懷念母親
    我們家就屬於勞力少的那部分,主要勞力就是母親一個人了,哥哥姐姐都算不上一個勞力,記的工分就不多。所以我們家分到的錢和糧食嚴重不足,而且我們家人口眾多,吃飯的多,掙工分的少,入不敷出。這是物質生活上的困難,還有我們是當權派的家屬,是被鬥爭的對象,更加沒人敢幫我們家了,在政治上還倍受迫害。母親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苦苦地支撐著我們一大家子,真難想像母親的心裡是承受著怎樣的壓力和煎熬。
  • 【湖南寫作】杜玉琴:懷念我最敬愛的母親
    懷念我最敬愛的母親 作者:杜玉琴      母親1905年出生在遼寧省本溪市,出嫁後因生活所迫隨父親及全家老小來到北大荒,我與小妹就出生在這裡,母親月子裡吃高梁米飯,孩子沒有奶吃,就把高梁米飯咀嚼後,用布過濾出湯餵孩子喝。我與小妹就是這樣長大的。
  • 陶本家 | 懷念母親
    本文通過懷念母親,記敘母親一生經歷的折磨和苦難,經歷的一次次人生打擊,在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坎坷命運,感知父母的不易,父母的偉大。也同時了解到在那個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古鎮白雀園也不同程度受到了波及,白雀園那個年代的部分歷史。對於那段歷史和被那段歷史裹挾的人們,改革開放以後國家經過撥亂反正予以糾偏,反思過去,面向未來,相信我們的國家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 懷念不及相見│母親與離世女兒超時空重聚 虛擬實境VR做到了
    對每一個孩子來說,母親的呼喚都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聲音。但在每一位母親心裡,孩子口中的「媽媽」才是這世界上最撫慰人心的字眼。最近,韓國一家媒體報導,一名痛失愛女的母親藉助虛擬實境VR技術,在3年後與女兒跨時空重聚。
  • 懷念 和母親一起收番麥的日子
    用文字記錄生活 懷念和母親一起收番麥的日子 文丨張 溢【陝西】 再後來就更科學了,直接從番杆上把番麥穗子扭下來,任番杆在地裡長著,等種麥子時一次性挖掉,使秋收更加快捷。 收回家的番麥穗子不用晾曬,直接就倒到屋裡臺階頂上的荊條耙上,一任風吹晾乾。有幾年,看到有些人家把番麥穗子編成串掛在房簷下,不由人不生出豐收感慨和惹眼的羨慕,我便懇求母親也做些這樣的樣式。
  • 陳維周作品 ‖ 懷念母親
    轉眼間母親離開我已經8個年頭。時間不但沒有衝淡我對母親的思念,反而愈加強烈。今年春節回到老家,目睹母親生前住過的老房子、用過的舊物件,仿佛母親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如今自己也到了人生秋天,深知養兒育女的不易。每每想到母親一生經歷的艱難困苦,愧疚之心油然而生。很久以來,想把對母親的回憶付諸文字,也算是子女對母親微薄的紀念。
  • 曲婉婷又發文懷念「英雄」母親,做人不要太過分,你的音樂帶著血
    在2016年,曲婉婷的媽媽因為貪汙了3.5億元被抓了,而曲婉婷卻在網上發文關心母親,相信公正的法律。而就在9月22號,曲婉婷又在網上發文,懷念自己的「英雄」母親。曲婉婷不但不承認自己母親的罪行,還拒絕上繳母親的非法所得,自稱錢都是自己賺的。而且更過分的是,曲婉婷還將自己的母親稱為「英雄母親」,自己雖然是單親家庭,母親卻給了自己無微不至的愛。
  • 寧興華 ‖ 懷念我的母親
    然而,不幸的是我的哥哥在不滿十七歲時患上了「癆病」(肺結核),由於當時家鄉的醫療水平和家庭的經濟條件所限,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沒過幾年便離開了人世。哥哥的夭折,使母親的願望破滅,再度陷入了極度的悲哀和痛苦之中。 隨著哥哥的夭折,家庭也逐漸衰敗,我的母親整日想爹想娘又想兒,還要為家庭的生計犯愁,沉重的精神負擔難以承受,天天哭聲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