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證件
日常生活中走到哪裡都需要它
那麼,你是否知道
這張重要的「小卡片」是如何製成的嗎?
▼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工作人員一同探訪長沙市公安局居民身份證製作所(以下簡稱為「長沙身份證製作所」),見證一張身份證的「出爐」全過程吧!
很多市民前往長沙市公安局人口與出入境接待大廳申辦身份證、護照、港澳通行證等證件,但並不知道長沙身份證製作所就在隔壁其貌不揚的小樓中。
在身份證製作所旁邊的長沙市公安局人口與出入境接待大廳,居民通過自助領證機領取身份證。 長沙晚報記者 鄒麟 攝
在二樓的數據處理室,這裡的工作人員扮演著「把關人」角色,正坐在電腦前一一核對公民信息。原來,居民在長沙各個公安分局、派出所等身份證受理點提出辦證申請後,提交的資料信息都會匯總到這些「把關人」手裡。
分發機按照各個區縣(市)的範圍,將對應的身份證進行自動分發,工作人員將各部分身份證捆在一起。 長沙晚報記者 鄒麟 攝
「身份證號、姓名、出生日期、照片等等信息都要經過多層審核。」工作人員介紹,如果發現不符合標準的信息和照片,他們將發回前一環節,要求重新採集。
證件信息經過審核後,傳遞至製作車間。而要進入製作車間,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工作人員首先得通過一道帶有指紋鎖的玻璃門,然後穿上防塵、防靜電的工服,再進入風淋房。兩三平方米大的風淋房各方牆壁布滿出風口,用強風給工作人員「沐浴」一番,吹掉身上的灰塵、頭屑,工作人員才能進入製作車間,「製作環境要求無塵、無靜電。」
整個製作車間近500平方米,不同的設備按製作步驟順序一一排開。原來,巴掌大的一張居民身份證的生產過程從前期對申領人的身份審核,到後期的證件分揀、分發,每一個環節都不簡單。前後要經過十多道精密嚴謹的生產工序,一張身份證才能製作完成。
工作數據 至今已累計製作840餘萬張二代居民身份證
「全國各地一般在省一級設立身份證製作中心或製作所,市一級的比較少。」長沙身份證製作所負責人介紹,該製作所成立於2005年,是全國37家居民身份證製作中心(所)之一,也是全國5家省會城市制證所之一。
該所不僅承擔全市730萬常住人口的居民身份證換發、製作和管理工作,還擔負著在長沙工作、學習、生活的全國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本省其他13個市州戶籍居民的異地身份證辦理工作。該所從2007年換發二代居民身份證至今,共製作了840餘萬張二代居民身份證。
前後要經過十多道精密嚴謹的生產工序,一張身份證才能製作完成。 長沙晚報記者 鄒麟 攝
據介紹,湖南省規定的身份證制證周期是30天。自2016年4月起,長沙市居民身份證製作所利用自身獨立制證優勢,將制證周期縮短至15個工作日,目前,長沙是全國居民身份證辦理周期最短的城市。高考、學考和中考期間,為不影響學生參加考試,身份證製作所還專門開闢「綠色通道」為長沙戶籍考生加快制證,周期縮短至3個工作日。
此外,該所平均每年為偏遠地區群眾、福利院孤寡老人、精神病院病人以及行動不便的殘疾人開展上門辦證40多人次,每年為「三考」學生加快辦證4000多人次。
來源丨長沙晚報 記者 聶映榮
編輯丨姚碧姿
值班主任丨黃飛武
覺得不錯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