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珍·克裡斯琴森(Jen Christiansen)
翻譯 | 吳非
50年前的9月,康奈爾大學的小哈羅德·D·克拉夫特(Harold D. Craft, Jr.)在他的博士論文中刊登了一張影響深遠的黑白圖片。一系列鋸齒狀的線條代表了由脈衝星CP1919釋放的射電波,這些信號由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Arecibo Observatory)探測到。幾個月後,這張圖片出現在《科學美國人》的整版報導中,但這次圖案變成了白色線條和青色背景。
脈衝星是一類快速旋轉的中子星,它們釋放出的射電束如同燈塔發出的光,掃過宇宙的各個方向。這張圖片由80個318兆赫的連續脈衝堆疊而成。脈衝的周期為1.337秒,一次脈衝(從左至右)持續大約0.04秒,峰值在接近中央的位置。
1979年,這張圖片在公眾中的認知程度前進了一大步。設計師彼得·薩維爾(Peter Saville)將這張圖改為白色線條、黑色背景的版本,用作英國搖滾樂隊快樂小分隊(Joy Division)的《未知的快樂》(Unknown Pleasures)專輯的封面。這張封面除了這張脈衝信號的圖片,沒有樂隊名稱、封面標題,也沒有任何其他標識性的符號,這無疑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在《科學美國人》的175周年紀念專題中,我們向克拉夫特的數據可視化設計表示致敬,這項工作讓這張圖象從學生的研究結果,一躍成為廣為人知的流行文化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