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顧】日本麵包工藝

2021-02-12 南順烘焙中心

日式烘焙發展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憑藉其不斷地技術引進與改良沉澱出了一套領先日式烘焙技法,製作出的麵包水分高、易化口、柔軟、麥香醇濃。近年來,日式烘焙風靡全國,成為高端餅店新風向標和強勁增長點。

上周五,我們邀請到日本久下勝老師,為我們深入講解《日本麵包工藝》,一起探索真正的日式烘焙。

大約在8000到6000年前,在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人們用水揉麵粉,然後將揉成的麵團烘烤食用,就是麵包的原始形式。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麵包是未經發酵的;其後,在古埃及「發酵麵包」可能在偶然的情況下誕生,它被製成食物和供品。從古埃及到古希臘時代,麵包技術不斷發展,並出現專業烘焙師。隨著葡萄酸種的廣泛使用,麵包終於可以量產。麵包文化逐漸由歐洲、亞洲及非洲,普及成為全球多個地方的主食。

1543年,麵包隨著葡萄牙的槍炮一起傳入日本,所以日本把麵包稱之為PAN(葡萄牙語麵包的發音)。6年後,傳教士聖方濟•沙勿略(Francis Xavier)開始在日本製作麵包。但由於基督教在日本被禁止,麵包僅供應給少數住在日本(如長崎)的外國人。1840年自鴉片戰爭後,日本人開始食用麵包。當時,德川幕府擔心外國會入侵日本,而煮飯中產生的煙特別容易讓敵人發現行蹤,因此轉為製作麵包為糧食。比較之下,麵包相對更易儲存、方便攜帶。雖日本並未使用這種緊急糧食,但發起製作麵包為軍糧的江川太郎左衛門被譽為「日本麵包祖師爺」。

1854年日本解除閉關鎖國狀態,西方文化在明治時代(1868年— 1912年)興盛,麵包文化在港口城市,如橫濱及神戶逐步擴大。1869年知名的「木村屋總本店」在銀座開業並於5年後推出日本獨創的紅豆包深獲好評。富有日本特性的麵包就在當時開始建立和發展、於本各地曼延、逐漸普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文化風行,麵包成為僅次於米飯後的主食糧。

日本麵包融合世界麵包之長,種類豐富,依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可做不同的種類區分。

依據麵包的食用性質與使用時間可分為主食麵包與零食麵包。

主食麵包即在早上和晚上吃飯時吃的麵包。如白吐司、黃油卷、全麥麵包、黑麥麵包、法式麵包、羊角包、奶油蛋卷、貝果包、印度烤餅等。

零食麵包指除了早餐和晚餐,在其他時間像零食一樣被食用的麵包。如丹麥包和甜甜圈,或三明治、日本(調理)麵包、咖喱甜甜圈等。

按麵包種類可劃分:菓子麵包、多拿滋、世界麵包、吐司、調理麵包。

菓子麵包(又叫日式甜麵包,基本上,它是甜麵包的通用術語。),如紅豆包、奶油包、蜜瓜包等。

多拿滋(甜甜圈),基本上是油炸麵包。如,環形甜甜圈和紅豆多拿滋、奶油多拿滋、果醬多拿滋和蛋糕多拿滋(不含酵母)。

世界麵包指法國、德國、義大利等各國的麵包,許多品種是標準的烘焙產品。如法棍、羊角、布裡歐修、 百吉餅等等。

吐司包含方型吐司 、山型吐司(英國式)、葡萄乾、核桃、全麥、胚芽、牛奶等是各種基本吐司類型。其中,生吐司並非形容吐司的生熟程度, 而是指不需加額外烤乾、直接吃就非常好吃的吐司麵包。

調理麵包,是使用火腿、雞蛋、奶酪、蔬菜等家常菜的麵包的總稱,如炒麵麵包、咖喱甜甜圈、披薩、炸包子、三明治、熱狗等。

從經營的角度看,如果將業務限制在幾種特定的麵包或僅一種麵包上,相比起供應所有類型的麵包,更有效率。商家通常會以日本麵包分類,並按照客戶的喜好,發展單項產品。因其專業經營,產品質量更有保證。以日本為例,市面上有很多特色麵包專賣店,例如:紅豆包專賣店、蜜瓜包專賣店、甜甜圈專賣店、吐司專賣店等等。

日本麵包最常用的製作方法可分為直接法和中種法。大中型工廠主要通過機器生產麵包,常使用中種法進行生產。麵包房和手工作坊則主要使用直接法進行製作。除此之外,還有加糖中種法、發酵種法、液種法、冷藏中種法、湯種法、酒種法等用於製作不同類型的麵包。

中國麵包一般的生產方法是隔夜面種法、快速直接法、快速法壓面法。近年來,冷藏的隔夜面種法已成為主流。如今,由於勞動力短缺,冷凍麵團技術得到快速發展,冷凍麵團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

 中國麵包工程特點:

冷藏中種法30-50%:

中種→冷藏→主面→發酵→分割、成型→最終發酵→烘烤

tips:冷藏的隔夜面種法

直接法:

主面→發酵→分割、 成型→最終發酵→烘烤

tips:發酵時間短

快速法壓面:

主面→壓面→分割、成型→最終發酵→烘烤

tips:與饅頭相同的製作方法

日本麵包工程的特點:

直接法:

主面→第1次發酵120′(90′,放氣 ,30′) →分割→BT→成型→最終發酵→烘烤

Tips:主面的發酵時間大概在2小時左右

中種法70%:

中種→發酵→主面→發酵→分割→BT→成型→最終發酵→烘烤

Tips:中種的發酵時間4小時。

加糖中種法:

中種→發酵→主面→第1次發酵→分割→BT→成型→最終發酵→烘烤

Tips:通過使酵母預先適應糖,例如含有大量糖的甜麵包,可以使酵母具有抗糖性,並且使麵包麵團的發酵穩定。

 日式麵包製作要點:

白吐司是最考驗烘焙工藝的麵包品類。以下將以白吐司為例,介紹日本麵包製作要點。

製作流程:

(1)攪拌

時間L1, L4, H1~3↓;油脂,L3, H2~3』麵團溫度:26-27℃ (螺旋式打面機)

①材料的分散和混合

麵粉中先入酵母,低速混合後加入糖、鹽、奶粉,轉動約1分鐘。加入調好溫度的水、煉奶 攪拌L4分鐘,確認各材料的分散狀況。

②面胚的形成

繼續 H1~3分鐘,將面胚伸展得很簿

③油脂的混合

將油脂做成同面胚相同的軟硬程度,切成小塊後加入。在油脂放入後 L3分鐘均一分散,混合,要低速轉動使之混入面胚內。

④面胚的完成

為促進面胚的形成,在 H2~3分鐘內要加速攪拌機的轉速,以增加面胚的抗張力。面胚完成後,將轉速降L使面胚均一化後開始第一次發酵。

(2)發 酵

時間: 2時間 (90分後一次放氣) 90′,放氣,30′溫度:25℃左右(室溫)

(3)分 割

450g (One Loaf) 2, 100cc 烘烤210g x 5 (白吐司)  鬆弛時間15′

(4)整 型

整形機 Dough mulder Mulder settings : #7mm #6.5mm #35mm

模具 :三能450g (SN2045) ,內徑196*106*100,下內徑184*100 

(5)最 終 發 酵

溫度36℃溼度78%  約80′

(6)烘 烤

設定溫度 上190℃ 下230~240℃ 

烘烤時間 25′~30′/45′~白吐司

製作一款口味上佳的麵包,方方面面都需要注意。不僅需要正確的麵包製作工藝,這些麵包製作中的要點也需特別注意。

(1)發酵的重要性

發酵是麵包製作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工序。發酵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麵包製作的效果。通過發酵,麵包營養增加,風味變好。

(2)放氣的活用

放氣使面胚中空氣和二氧化碳(CO2)氣體的氣泡變得小且均勻, 剌激麵筋組織,強化麵筋(提高抗張力)。也能重新攝取酶, 提高酵母的活性, 促進發酵。

放出氣體後的面胚大約只用半分鐘就可恢復到面胚放出氣體之前的體積。面胚的發酵力、抗張力都可以增加,但其伸展性變差。

放氣過程:

1)用手指插入發酵過的面胚, 確認發酵狀態

2)將面胚徙發酵容器中取出

3)輕輕地按壓

4)將面胚從左向右進行摺疊,輕輕地按壓

5)再將面胚從上向下摺疊,輕輕地按壓

6)放回發酵容器。面胚中氣體被放出。

(3)重要的烤減率

烤減率: 烤制好的麵包的重量要比分割出的面胚輕。這是由發酵氣體的生成,揮發性質的發散以及水分的蒸發引起的。另外, 烤成後的重量也是判斷麵包是否按照設想方案烤製成功的一個標準,而且在按重最來賣麵包時也有必要算出麵包分割重量。

烤減率 = (分割重量 - 烤成後重量) /分割重量x100%

基本烤減率: 山型 13%~15%,角型 9~12%。例: 山450g⇒387g , 角1050g⇒945g 烤後減少 

(4)各種麵包的口味製作要求

吐司麵包:麵包組織柔軟細密,口感較輕,在嘴裡容易溶化,不需要太Q。

調理及菓子麵包:調理包以中等甜度麵團(糖量8%)操作配上鹹味餡料;果子包以甜味麵團為主(糖量25%)配上各種甜味餡料。

可頌及丹麥類松質麵包:日式可頌外皮鬆脆而組織柔軟, 牛油味豐富不會太油膩;丹麥含糖量較多,配以甜味餡料帶出不同風味和口感。

(5)鑽研個人技術

製作麵包時,在具備基本條件的條件後,決定麵包最終品質的關鍵是師傅的技術。研習麵包的知識和技術,不斷精進改善麵包的品質,是每個師傅的終極目標。

(6)首選優質食材

味道:大部份日本的烘焙店都有其獨特的品味及特性,每個烘焙店的師傅會根據自身的經驗及市場的競爭,在配方中選取多樣的麵粉配合生產流程造成特有的個性風格。

鹽:鹽的選用尤其講究,一般以海鹽為首選。海鹽是天然產物,沒有經過加工,較易吸收,對人體健康有益。

餡料:餡料製作方面,一般都是選取優質的食材,自我研發獨特的口味。

麵粉作為最重要的生產原材料,選用時也需格外注意。

櫻皇精研日式麵包粉,國內首家採用日本長粉路制粉工藝專業生產,輕研細分,同質合併,分級更細,提純更優。更適合用於製作日式麵包。

高吸水率:吸水量比市場上普遍使用同等的日本粉高出2% - 3%,較短的擴展時間和更長的麵團穩定性。

醇濃麥香:不含任何麵包改良劑,麵粉就可以連續加工, 從而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形成麵團並具有機械耐受性。


細膩組織:持久發酵耐力及攪拌耐力,更好的彈性和更強的麵筋強度。


柔軟可口:通過使用較長粉路的研磨技術,對小麥麵筋損害最小,在麵團發展後表現出良好的麵筋網絡形成,並在麵團中保留了更好的香氣。

相信看完後,大家對日本麵包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希望此篇文章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做出正宗的日式麵包。更多精彩內容請掃碼觀看直播回放。

一直播用戶,登錄一直播

搜索南順烘焙中心或ID:1337202122

微信用戶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觀看

▽▽▽

相關焦點

  • 【直播預告】麥香濃鬱、微酸、會拉絲的老式麵包,你想掌握它的製作工藝嗎?
    老麵包是一款飽含勞動人民智慧的食物。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酵母還沒有像現在這樣普及,麵包製作的工藝也不成熟,於是人們從饅頭的製作過程中得到啟發:使用土豆、蘋果等天然食材培養酵母菌,並用啤酒花增加風味和去除雜菌,這樣的酵種發麵會有一種獨特的酸味和濃鬱的麥香,用它製作的面點質地更加細膩,風味更加醇厚。      經典的老麵包,百吃不厭。
  • 直播 | 「日本麵包之神」的4款地道法式麵包
    提起日本的烘焙界,就繞不開被譽為日本「麵包之神」的仁瓶利夫老師。
  • 阿哲提小麵包被踢出直播間 回顧小麵包事件
    這幾天,小麵包成了yy的一個熱點很高的「梗」.對於主播李先生暴露出來的這個「傷口」.李先生的對手們自然是喜聞樂見的.直播平臺可不是一個講「仁義」的地方.瘋狂撒鹽和藉機出刀才是他們熱衷的.鴿寶和微風顯然不想錯過這個機會,鴿寶和老李最近是不太和睦的.但微風和老李的恩怨就不得而知了.兩人在
  • 明日直播:菠蘿黃桃麵包,愛吃水果麵包的看這裡!
    黃桃,喜歡它的大有人在,比起口感甜膩的蛋糕,有時候也會想要試試麵包的口感,配合著黃桃果肉,口感更贊。明天直播為大家送上一款菠蘿黃桃麵包,鬆軟的麵包加香酥甜口的表皮,還有黃桃的甜美,實在太美味了,做法也不難,喜歡的朋友一定要來看直播哦~~識別海報中的二維碼關注良潤烘焙微信公眾號,後臺回覆:直播,獲取觀看連結,小編也會貼心的將各平臺的觀看方式放在評論區的第一條留言。
  • 直播 ‖ 堂本麵包店裡「頭牌麵包 」
    「或許受到法國師傅的影響,我的麵包手法或許不像日本師傅那樣嚴謹,但他始終為這才是料理食物比較正確的態度,就像媽媽燒菜不用磅秤和量杯,照樣可以端出美味佳餚,就像好吃路邊攤陽春麵,老闆也不見得需要按碼錶,才能煮出一碗香噴噴的面。」如何把本次直播課程簡單化明了的教授給學員,讓不同基礎的學員對所學知識做到清晰易懂,在這個問題上,本次課程老師花了很多心思。
  • 直播回顧 | 小倉老師面對面(一):揭秘日本烘焙流行趨勢!
    ,同時在《中華烘焙》雲分享直播間和益嘉雲烘焙直播間雙平臺直播,為大家呈現了一場跨國連線互動課程,本期為「小倉老師面對面」系列課程第一期(共三期),圍繞「日本烘焙動態」為主題進行直播分享。日本烘焙發展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憑藉其不斷創新和改良,沉澱出了一套獨特的日式烘焙技法和發展之路,風靡全國,成為餅店風向標,在直播中小倉老師為大家分享日本烘焙業和麵包的歷史、日本麵包發展史中其獨特的演變;講述日本紅豆麵包、日式奶油麵包
  • 5天·10期·25款超人氣麵包直播~愛麗舍宮MOF大師親自授課!
    2012年至今:世界各地做麵包課程的教學工作。2012年夏季:在日本大阪教授麵包課程,課程長達45天。1995-2011:法國國立麵包學院(INBP)擔任教員,在國立麵包甜點學院任職期間,也赴義大利、日本進行過數周的教學。1991-1992:擔任法國技術職業課程結業證明(BM)考試的培訓負責人,負責建立培訓課程計劃、參加考試人選的確定和考試資金的獲得。1985-1992:擔任法國雷恩市職業技能學徒學院教員。
  • 直播回顧|椰蓉花環麵包的配方戳這裡!
    昨日,我們跟著賈老師的直播課程學習了椰蓉花環麵包的製作,今日跟著新小歐溫習一下配方吧~椰蓉花環麵包是一道麵包類美食,以高筋麵粉等為原料,以黃油、
  • 認識麵包,從一根法棍開始
    參與過第一期山崎老師直播課的粉絲回饋:以前吃的全麥吐司都難以下咽,山崎老師教授的燙種全麥柔軟上口,兩三天以後依然含水量十足,扯一扯鼻子就能聞到蜜香。跟隨山崎老師三期日式大師班課程的學員說:很幸運在學習的路上遇到這麼棒老師,學習的不僅僅是麵包技術,工作中的嚴謹專注,還有更多的麵包文化。老師教我們學會思考,了解各國的麵包,去變化麵團,做中國的麵包。
  • 那些被麵包超人「捧紅」的日本商品
    全日本最大綜合性娛樂公司萬代株式會社曾做了一項關於「孩子心中最喜歡的角色(包括動漫以及特攝人物)」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國民漫畫
  • 紅豆巧克力麵包 | 配方工藝分享,原來你是這樣的維也納麵包!
    那麼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維也納麵包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呢?19世紀的巴黎,幾個奧地利麵包師將維也納麵包的製作技術帶到了巴黎,雖然麵包的名字中還帶著「維也納」,但是經過時間的流轉,維也納麵包已經遍布法國,成為地地道道的法式麵包,是法國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點心。
  • 日本特有的麵包——炒麵麵包
    但務必註明出自一期一會和食研究中心,並保留本文內二維碼麵包是歐美國家的主食,如同亞洲人對米飯的執著一樣,幾乎一日三餐頓頓離不開麵包。但是有一種麵包,在歐美絕對吃不到。相反,在亞洲的最東方的國度——日本,才能吃得到。那就是「焼きそばパン」(炒麵麵包)。炒麵麵包的歷史並不長久,距今尚不足百年,但準確的起源卻無從考證。
  • 瑞可甜心麵包的「品質性」,是工藝上不打折扣,用料上不打折扣
    原標題:瑞可甜心麵包的「品質性」,是工藝上不打折扣,用料上不打折扣做烘焙,我們一直都是認真的,我們就是瑞可甜心麵包品牌。工藝上不打折扣,用料上不打折扣,專注純正英式烘焙,致力於把瑞可甜心這個麵包蛋糕品牌做久,做強,這也是為了保證全國每一家瑞可甜心麵包門店終端的烘焙美食品質,這是瑞可甜心對烘焙的堅守的突破。是為消費者提供美味麵包蛋糕的同時,也是為合作商提供全面的烘焙行業創業攻略。
  • 直播歐包製作 吳克己臺灣現場公開法國經典麵包配方
    Pain de  Lodeve翻譯成洛代夫麵包,是法國人日常喜歡拿來佐餐的白麵包,成分單純,只有麵粉,水,鹽,酵母,沒有油脂,沒有砂糖,更沒有乳製品。就這麼簡單製作的麵包卻有著獨一無二的溼潤口感。2009 日本DONQ秋季杯大賞銀牌;2010 日本DONQ秋季杯大賞金牌;2011 香港國際美食大賽麵包製作銀牌;高雄餐旅大學烘焙管理系畢業,曾任年營業額4千萬新臺幣的臺灣知名烘焙坊總監
  • 麵包香嫩之王,日本免蛋生吐司!
    如果將烘焙簡單分為麵包、蛋糕、餅乾和甜點四類,那麼麵包絕對是無冕之王!因為麵包可以作為主食,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麵包也是咱們烘焙幫視頻學堂最受歡迎的一類課程。
  • 直播回放 ▏手把手教你學會製作無蛋奶麵包
    自我們上期」爆好吃的無蛋奶麵包」主題直播播出後,就當天的播放觀看人數就大增,播放完後後臺就收到很多留言,說一個小時的直播看不夠,還沒有學會就結束了,強烈要求小祈推送直播回放。在直播現場小祈有幸嘗了春風老師製作的麵包,春風老師的無蛋奶麵包完全突破了無蛋無奶麵包硬邦邦的口感,鬆軟鬆軟的跟我們平日吃含蛋含奶的麵包簡直沒差。
  • 武士沒落造就的天皇點心,不可思議的日本麵包史
    武士們把手工藝做為副業,增加收入,讓手工業帶入了知識分子的審美,武士的世界同商人的世界,經由手藝物件聯繫起來。紅豆與麵包的聯繫,是由一個叫木村安兵衛的人創造的。1870年,美國人威廉.柯普蘭在橫濱建立了日本第一家啤酒工廠,這間工廠後來被日本人接受,成立了麒麟啤酒。為了做出符合日本人胃口的麵包,從酵母的取用到麵團的質感,原料的選擇等等,木村花了六年的時間研發紅豆麵包。
  • 王傳仁麵包心法課程回顧:經典九課,融會貫通
    王傳仁介紹王傳仁是臺灣最早推動以無添加的方式製作讓身體健康無負擔的麵包製作人,曾赴德、法、日本受訓,學習不同理念的麵包與點心製作,從業三十餘年,不斷精進。在臺北經營陽光宣言烘焙坊,親力親為、堅持手作,店內面包潘尼多尼曾獲《康熙來了》力薦。常年在香港東華三院旗下ibakery義務教授殘障人士製作麵包並助其銷售,屢獲表彰。臺、港、內地媒體均有專訪,講述個人對於工作的態度與製作麵包點心的觀點。其著作《天然無添加的手作麵包》自2007年首次出版以來,至今已再版七次,市面銷售超過40000冊,一直是臺灣地區麵包烘焙類書籍的銷售冠軍。
  • 日本民藝,工藝與時尚
    ▍1931年,柳宗悅與民藝運動的同伴們一起尋訪各地陶窯「就好像一朵花裡也潛藏著存在的法則一樣,一件器皿當中也寄寓著工藝的法則。」柳宗悅的工作,就是在用與美這個大原則之下,去發現那些寄寓在工藝中的、尚不為人知的法則,從而定義何謂「美的工藝,正確的工藝,健康的工藝和完整的工藝」。
  • 8小時低溫發酵,日本料理達人吉永麻衣子的極簡麵包哲學!
    日本料理達人吉永麻衣子(maiko yoshinaga)就以「極簡麵包」為主要核心理念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意研發。工作與家庭完美平衡工作和家庭之間如何平衡?一直以來是許多人心中的難以解決的煩惱。為此她開始製作並分享食譜,主題便是「即使是忙碌的媽媽也可以每天烘烤的麵包」。1981年出生的吉永麻衣子,畢業於聖心女子大學。此後累計了咖啡調理師,專門學校的麵包講師及成立日本VOGUE社的麵包教室兼任講師等經驗。2009年於住家創辦了「cooking studio minna」 麵包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