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迷失東京》你需要了解的 5件事

2021-01-07 VOGUE時尚網

從酷女孩索菲亞·科波拉(Sofia Coppola)現實生活中的衣櫃,到 17 歲斯嘉麗·詹森(Scarlett Johansson)現實生活中的孤獨。在《迷失東京》慶祝誕生 15 周年之際,Vogue 重溫了這部奧斯卡獲獎影片。

黛安娜·弗裡蘭(Diana Vreeland )曾經追慕的偶像;原 Chanel 實習生;Marc Jacobs 永遠的繆斯女神,索菲亞·科波拉(SofiaCoppola)在 1999 年通過影片《處女之死》,向世人展示了她初現鋒芒的導演風格。雖然該影片獲得了一致好評,但讓她成為像其導演父親一樣的大明星的,是她的第二部影片,即2003 年上映的《迷失東京》。

 

該片以燈紅酒綠的東京為背景,僅用了 27 天就拍攝完成,預算 400 萬美元。影片上映後的全球票房收入近 1.2 億美元,並獲得四項奧斯卡獎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導演。科波拉獲得了最佳原創劇本獎,並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三位獲得最佳導演提名的女性。

 

該片由斯嘉麗·詹森(Scarlett Johansson)飾演百無聊賴的寂寞新婚女子 Charlotte,比爾·默瑞(Bill Murray )飾演即將過氣的電影明星 Bob Harris,表現了東京凱悅酒店冷冰冰的玻璃幕牆後這對男女不斷升溫的情感釋放。在影片拍攝15 周年之際,Vogue 在此重溫了這部 21 世紀的經典。

 

這是 Grace Coddington 心中「永遠喜愛的電影」

 

「我就是喜愛這部電影。它就是那種合我心意的東西,」美國 Vogue 創意總監 Grace Coddington 在科波拉的電影訪談系列Face To Grace中這樣告訴她。「我可以想像身在東京的那種迷茫。」她也喜歡默瑞:「他很特別。他的表演和做派,就是那麼傷感。」她欣賞科波拉對作品整體的拓展。「你可以看出自己熱愛時尚,因為它出現在你的所有影片中。」科波拉曾說,「讓默瑞穿上 Helmut Lang 西裝『很有趣』,我覺得好像我們給他化了點妝一樣。」

 

斯嘉麗·詹森不願意穿半透明的粉紅熱褲

 

科波拉影片的開始鏡頭受到美國藝術家 John Kacere 的啟發,後者因為對女性形體挑逗性的描繪而知名。斯嘉麗·詹森在 2003 年接受紐約時報受訪時說:「從後面拍我時,我只穿著薄透的熱褲。我真的是那種在生理上無法接受的人,因為我害怕穿內衣。科波拉當時說:『我會先試穿內衣,讓你看看是什麼樣的。之後如果你不想做,也不必強迫自己。』我在想我曾經合作過的導演Robert Redford 是不可能提出讓我只穿內衣這樣的建議的,只有女性導演才能讓我穿內衣。然後,我們就拍攝了。」

 

斯嘉麗·詹森的角色借鑑了科波拉的標誌性風格

 

斯嘉麗·詹森(飾演Charlotte)所穿著的簡單的男朋友襯衫,經典的色塊拼接時尚都具有導演自己衣櫃的鮮明特色。「我知道我是多麼自戀啊。」 科波拉告訴《紐約時報》。據電影服裝設計師 Nancy Steiner 的說法,斯嘉麗·詹森自己是絕對不會那樣穿的。她在 2016 年接受 Fashionista 採訪時說:「她那時更加追趕時髦,並且年輕,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Steiner挑選的服裝來自 A.P.C.、Milk Fed、Marc Jacobs 和 Agnès B。「這跟科波拉的風格很配,跟她那時的著裝路數一致,相當傳統,不那麼顯眼,但始終漂亮。我們希望斯嘉麗也有那種感受,像她一樣輕鬆駕馭。」但顯然,她沒有真的明白其中的道理。「我覺得,對她來說這有些平淡。」

 

跟蹤比爾·默瑞成了科波拉的日常工作

 

科波拉寫劇本時有這樣的想法:如果默瑞不演這部電影,她就不拍。默瑞在 2003 年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曾說:「整個事情感覺有點怠慢,這在當時引起了一點麻煩。但是,她那時說,除非我參演這部電影,否則她的夢就圓不了。」科波拉也曾告訴紐約時報:「比爾有一個 800 號碼,我時不時都會給他發一些消息。這種情況持續了五個月。跟蹤比爾成了我的日常工作。」她請他們的共同好友 Wes Anderson 幫忙,說服他加入。默瑞曾說:「最終,我覺得不能讓她失望。你不能摧毀別人的夢想。」

 

斯嘉麗·詹森在電影內外感覺孤獨

 

傳達寂寞不只是影片的主題。斯嘉麗·詹森2017 年在The Howard Stern Show 上說:「這段拍攝經歷對我來說很艱難,我感覺幾乎是個局外人。他 (默瑞) 是個喜劇演員,性情有些古怪,而且情緒起伏很大,精力旺盛,好像停不下來。而我只有17 歲,那時大概比較內向。當時大家對他都太恭敬了,這讓我們的關係變得有些疏離。不過後來我釋然了,我的人生經曆本來就跟他們不同,很難互相建立關係。不過好在電影開拍後事情就順利了,我們合作得確實很好。」

相關焦點

  • 迷失東京,迷失在城市的繁華之中
    在《迷失東京》當中,她飾演一個攝影師的妻子夏洛特,隨夫出差並迷失在東京的車水馬龍之中。有的人通過不斷吸引別人的注意力來麻痺自己,體現自己的存在感,有的人則用孤獨掩飾寂寞與迷失,躲在角落當中靜靜觀察。在這個光怪陸離的陌生城市,拋開工作,身份,以及來的目的,沒有人會注意到你,沒有人會在意你,你似遊走在鋼筋水泥,霓虹焰火當中的遊魂。
  • 交流的困境——《迷失東京》
    《Lost In Translation》中的「translation」是「翻譯」的意義,可見導演想要通過電影表現關於「translation」的主題與「lost」的狀態。也許從直譯角度考慮到翻譯美感問題,或者綜合電影內容等其他因素,這部電影中文版被譯為《迷失東京》,「迷失東京」,這個短句落點在「東京」,背後架輔於國人對於「東京」這一詞語的感受與想像,架輔於「東京」背後鋪展而開的文化氛圍。
  • 【什麼電影】017 -《迷失東京》
    這是什院發布的第017篇《什麼電影》與你聊聊2003年的電影《迷失東京》並邀請你本周六來什院一同觀看儘管本片最廣為知道的中文片名是《迷失東京》,但影片的原名並不是Lost in Tokyo,而是Lost in translation,有趣的是這個「迷失在翻譯中」的片名要想很好的翻譯出來似乎也是一件挺困難的事,比如影片另一個版本的譯名
  • 跟著電影去旅行——在迷失的東京,相遇美麗的邂逅
    作為日本的首都,東京的每一天都有著不同的變化,跟隨著《迷失東京》的步伐!去了解一下這座美麗的城市吧。東京是一座充滿活力和時代感的城市,它總是走在流行的最前線。流行音樂、偶像電視劇、Walkman、MD、手機、化妝品、電子遊戲、厚底鞋以及前衛的化妝、這一切年輕人的最愛,都從這裡開始。 銀座、新宿、池袋、澀谷這些東京最繁華地區的地名,成為時尚年輕人心目中聖經寶典般的名字。
  • 迷失東京
    談《迷失東京》的文章很多,今天這篇角度很有意思,借影片剖析好萊塢對日本的態度:「好萊塢對日本的嚮往,一直多是對昔日和傳統的戀癖。比方說《最後的武士》和《藝伎回憶錄》分別歌頌的,是逝去的武士道和藝伎傳統。經現代化洗禮和締造了經濟奇蹟的日本,卻罕有得到好萊塢的垂青,《迷失東京》正是這厚古薄今態度的最佳演繹。」
  • 《迷失東京》:不僅僅是文藝片
    而斯嘉麗·詹森能從獨立電影界進入到好萊塢大製片人的視線中,正是由於2003年的這部《迷失東京》。該影片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的提名,最後甚至獲得了最佳原創劇本獎,也讓斯嘉麗獲得了美國金球獎音樂喜劇類影片的最佳女主角。
  • 泰國留學需要了解的幾件事,你都知道嗎?
    「在學校學習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只是為了拿到那本學歷,至少以後找工作時,讓學歷不再成為你的障礙,而你的個人能力,資源和特長,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幫你改變命運。」 學習的確可以改變命運,但不一定是在學校裡的學習,而是在社會這所大學裡所有幫助你成長的學習。
  • 《哈利波特》系列《神奇動物在哪裡2》,你需要了解的五件事
    導語《哈利波特》系列《神奇動物在哪裡2》,你需要了解的五件事本期,一伶要給大家解析的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神奇動物2:格林德沃之罪》,關於這部電影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一伶收集了與《神奇動物》系列電影第二部相關的早期信息和趣聞。
  • 《哈利波特》系列《神奇動物在哪裡2》,你需要了解的五件事
    導語《哈利波特》系列《神奇動物在哪裡2》,你需要了解的五件事本期,一伶要給大家解析的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神奇動物2:格林德沃之罪》,關於這部電影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一伶收集了與《神奇動物》系列電影第二部相關的早期信息和趣聞。趕快和一伶一起來看看吧。
  • <迷失東京>丨無處不在的寂寞 請不要迷失你自己
    不是第一次看《迷失東京Lost in Translation》 。第一次看是剛畢業的待業青年,霓虹異國,寡姐寂寞,默裡叔蒼白眼神,我都沒看懂。夾在霓虹國陌生人的電梯裡 兩個美國人第一次相遇在地球的另一端來聊《迷失東京
  • 迷失東京:孤獨是一場修行
    電影圍繞著兩個主人公Bob和夏洛特展開,來到一個新的城市東京顯然讓他們十分無法融入,一次奇妙的邂逅,二人成為了靈魂伴侶,這趟孤寂的東京之旅對於他們來說變成了一場夢,迷失其中。《迷失東京》與其說是劇情片,更像是氛圍片。
  • 《迷失東京》:生而孤獨,幸好有酒 | 有聲讀物
    ▲ 想「聽」完全文請戳這裡一直有朋友給我推薦《迷失東京》,說裡面出現了我愛喝的日本威士忌,響
  • 關於 D Rose 11,你需要知道的四件事
    關於這雙全新的玫瑰戰靴,在曝光之初就引起極大了的關注,不同於前作主打的溫情保守路線,這次的 D Rose 11 以全新姿態,全新配置重新出發,雖然還是一如既往的低調前行,但今時不同往日,現在 D Rose 11 所走的方向通往的是未來。
  • 關於硬膜外麻醉,你需要知道這6件事
    關於硬膜外麻醉,你需要知道這6件事 很多產婦接受硬膜外麻醉來緩解陣痛。然而,儘管人們普遍接受並證明了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許多女性仍在為是否接受硬膜外麻醉而苦惱。
  • 去東京必須做的十五件事
    不光是富士山和京都很有魅力,現在高速發展的東京也成為旅遊時必去的景點之一了。在東京,大家最想做的十五件事是什麼呢?置身於澀谷車站外的巨大十字路口,可以感受到東京的「クレイジーさ(瘋狂)」。據說這個十字街口每天的人流量多達250萬人次,有些時候甚至有一些YouTube名人,劇組甚至是街頭藝人在這一帶出沒。城市化的緊張感瀰漫在這個十字路口。
  • 養加菲貓的主人,需要了解這6件事
    相信大家對加菲貓都很熟悉,它的卡通形象可謂是深入人心,那麼關於加菲貓,大家都了解多少呢?養加菲貓的主人,需要了解以下6件事。悄咪咪的說,要是你家裡養了加菲貓和另外一隻新貓,加菲貓很有可能會趁你不在欺負它。4、掉毛很嚴重加菲貓雖然是短毛貓,但是它的掉毛程度也是蠻厲害的。一到換毛季,家裡的貓毛滿天飛,你的衣服上,飯菜上,總是飄著幾縷毛髮。
  • 關於相撲你必須了解的11件事
    相撲看似簡單實則複雜,要了解相撲你必須得先了解以下這11個小知識。1.相撲是起源於蒙古摔跤嗎?相撲類似蒙古的摔跤,屬于格鬥項目。相撲基於日本固有的宗教神道教的神事發展而成,關於它的起源說法不一,《古事記》中描寫建御雷神和出雲的建御名方神之間的「力競」,是相撲起源傳說之一。
  • 關於《玩命關頭:特別行動》,你會想了解的5件事!
    接著小編為你提供5個《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電影的重要看點,供你在觀影前後,皆可閱讀參考。1.看《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可先了解巨石強森飾演的霍布斯背景路克霍布斯一角是在2011年《速度與激情5》登場,那時巨石強森的戲份算是男三的位置,不過是重要的配角,接在「唐老大」範迪塞爾及
  • 關於喬·拜登,你需要知道的55件事
    近期,美國《政客》(Politico)雜誌梳理了拜登個人生涯的55件事,以幫助讀者更加全面地了解這位潛在的民主黨總統提名人。文章編譯如下:喬·拜登(Joe Biden)的政治生涯從一開始就以跌宕起伏而備受矚目。勝利之後,緊隨而來的就是難以想像的個人悲劇。自我造成的創傷使得其初期競選活動陷入癱瘓。然而他挺了過來,參議院任職36年,在歐巴馬政府任職8年。
  • 迷失東京,只是我們旅程的開始
    為了打開這片島嶼的邊角與褶皺,去發現構造出其繁複的地域文化的成因,我們需要去探究人們對地域的「想像」及其歷史遺留問題。再,越出地方所強調的「獨一性」的色彩,我們在地方與地方之間可以窺見中心與邊緣這一對立,正如東京與東京之外的地方,兩者的此消彼長也影響著地域文化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