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有話說)讓我們一起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保護人類共同的家園

2020-11-22 國際在線

新冠疫情的全球暴發以及造成的巨大損失證明了全人類是一個共同體,甘苦與共。而中國和中國國家領導人,特別是習近平主席呼籲全世界團結合作,以應對這場全球危機。

9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抗疫表彰大會上,再次發出這一呼籲團結合作的信息。在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向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勳章獎章,這些人被國家領導人稱作:「時代最美麗和最可愛的人」。在這次大會上,再次感受到了中國倡導建立人類健康共同體的決心。

當歐美面臨第二波疫情的時候,這樣的聲音顯得非常必要。

中國,團結的典範。

我們看一下疫情開始的時候,就能發現中國為團結抗擊疫情做出了很具體的示範。儘管在這樣的非常時期,中國還是第一個為國際社會伸出援手抗擊疫情的國家。

中國向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援助和醫療物資。

從3月15日到9月6日的一組數據讓人印象深刻:中國出口了1515億口罩,14億套防護服,2.3億副防護鏡, 20.9萬臺呼吸機。這些醫療物資運送到了世界各地,為各國送去了抗擊疫情急需的物資。

8月25日,義大利外長路易吉·迪馬約對出訪歐洲5國的王毅外長這樣說:「義大利非常感激中國,因為中國在義大利抗擊新冠疫情最困難的時候伸出了援手。」對於中國承諾將會和世界共享疫苗,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表示了讚賞。8月28日在法國會見王毅的時候,馬克龍也說希望同中國加強合作抗擊疫情。

過去的已經過去,無法改變,但重點是這場戰鬥的未來,中國本著這種精神,將繼續推動國際合作,以控制流行病,支持世界衛生組織並為建立人類健康共同體做出貢獻。

這次的新冠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疫情,抗擊的難度也是從未有過的。通過不斷積累的經驗,中國沒有讓局面失控,並且帶領一個有14億人口的國家避開了社會經濟動蕩。

為了抗擊疫情,中國投入了數以百萬計的醫務人員。其中,在疫情最嚴重的湖北和武漢,就有54萬醫護人員奮戰在一線。

 中國是第一個恢復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中國控制住了局勢,已經在各個領域恢復了常態,現在民眾的心理也已經回復平靜,但同時,中國也並沒有降低警惕性,並將繼續採取預防措施以消除這種致命病毒為最終目標。

那麼要怎樣實現這個目標?習主席強調了三個主要內容即:加強保護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體制保障,發展強有力的公共衛生體系,進一步發展重大流行病的預防,控制和治療體系。但與此同時,他沒有放鬆經濟發展,呼籲為實現經濟增長,改善人民生活和實現國家發展任務的目標而作出更大的努力。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

當世界繼續受到全球經濟和社會混亂急劇升級的威脅時,大國之間的政治衝突更加不可抗拒,因此,團結和多邊主義變得至關重要。沒有人願意看到當今世界社會經濟和地緣政治創傷不斷惡化。 毫不誇張地說,人類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所有負責任的領導人都應該承擔起遏制這一災難的緊迫任務。

這個緊迫的任務不是憑藉野心、競爭和幻想來完成的,也不是通過單邊主義或「冷戰」來完成的。 在這前所未有的關鍵時刻,要以決心、責任和人道主義,來開展毫無阻礙的多邊主義合作。中國外長王毅從8月25日至9月1日訪問了歐洲五國,他在與這五國的領導人的會談充分強調了多邊主義至高無上的重要性。

王毅外長重申了習近平主席關於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王外長強調這一倡議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接受和歡迎。歸根結底,公共衛生安全是人類的共同挑戰,需要所有國家的共同努力。中國在抗疫的過程中彰顯了自己的領導力。病毒不分國界,無論你是富人還窮人,都需要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抗擊病毒。拯救人類,時間緊迫。

作者:甘茨·穆羅亞(Genc Mlloja),阿爾巴尼亞日報總編、知名政治評論員

翻譯:姜檑

相關焦點

  • 綠色「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要「在保持健康良性發展勢頭的基礎上,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把綠色作為底色,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投資、綠色金融,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當前,「一帶一路」建設面臨全新的國際環境和輿論氛圍,我們要充分挖掘和深化綠色「一帶一路」對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意義,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不斷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目標邁進。
  • 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
    2020年,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人類航船遭遇激流險灘。巨大挑戰,考驗人類破浪前行的意志和能力。風高浪急之時,更要把準方向。「各國互聯互通,命運休戚與共。要超越國家、民族、文化、意識形態界限,站在全人類高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習近平主席深刻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意義,為疫情陰霾中的世界撥雲見日。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世界文明發展的必由之路
    如今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此時更需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團結合作,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要「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是世界文明發展的必由之路。
  • 劉虹飛:淺論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三、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有利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有利於沿線國家共享中國對外開放紅利「一帶一路」標誌著中國對外開放正式進入升級版,發展進入新階段。這對於世界共同發展和繁榮世界經濟,將會產生歷史性重大影響,有助於創新全球性開放紅利、建設和平友好的世界。
  • 談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些典故有深意
    《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篇演講中提到的一些典故,幫助大家更好學習體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豐富內涵。   2017年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出席「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並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世界文明發展的必由之路
    只有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闡述,才能更全面系統深入地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內涵。「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繫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
  • 「學習時間」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尊敬的聯合國大會主席湯姆森先生,尊敬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先生,尊敬的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總幹事穆勒先生,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很高興在新年伊始就來到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同大家一起探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時代命題。
  • 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2020·年終專稿)
    2020年,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人類航船遭遇激流險灘。巨大挑戰,考驗人類破浪前行的意志和能力。風高浪急之時,更要把準方向。「各國互聯互通,命運休戚與共。要超越國家、民族、文化、意識形態界限,站在全人類高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 【地評線】中安時評:「綠色絲綢之路」引領人類命運共同體新徵程
    中國既加強自身生態文明建設,也主動承擔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責任,努力呵護好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積極同各國一道打造「綠色絲綢之路」。習近平主席22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和合作共贏理念,堅定不移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走多邊主義道路,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宣布中國支持聯合國發揮核心作用重大舉措。
  • 「平語新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照亮人類進步之路
    在國際形勢日趨複雜、風險挑戰和新老矛盾問題交織並存、全球治理體系亟待完善的今天,重溫這篇演講,感悟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意義和獨特價值,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創造性開展工作,努力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書寫時代華章,可謂正當其時,尤為必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上作出的重大判斷。
  • 高揚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旗幟 攜起手來戰勝疫情
    原標題:高揚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旗幟 攜起手來戰勝疫情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任何時代都要有科學的思想指引,也都必然有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前進方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人類發展前途命運的高度,著眼新時代中國發展新要求,深刻總結社會發展規律提出來的,為共創人類社會美好未來指明了方向。
  •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倫理向度
    首先,面對全球性風險,我們必須克服把不同社會、民族、國家的利益和善與全人類整體的利益和善截然二分甚至對立起來的觀念,而應該自覺地認識到二者的內在一致性,真正把全球團結視為重要的倫理價值。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深刻說明所有人、所有社會和國家都面臨著共同的敵人,對它的應對,關係到全人類共同的命運,可以說,全人類共同的利益與各個國家的利益不可分割地關聯在一起。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中國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在這樣的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以大國領袖的責任擔當,深入思考「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並在不同場合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行了重要闡述,形成了科學完整、內涵豐富、意義深遠的思想體系。
  • 人類命運共同體海外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中國傳媒大學順利召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反映了人類的美好願望和共同價值,是世界團結合作願望的集中體現,體現了人類對至善至美的追求,符合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是世界應對風險挑戰的必然選擇,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需要世界各國並肩攜手,共同參與。他認為,大學應當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踐行者,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傳播者。
  • 圖說:總書記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非凡歷程
    本文轉自【求是網】;「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是人類社會永恆的命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人類社會歷史經驗和發展規律,從中國與世界的共同利益出發,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倡議,回應了各國人民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普遍訴求,充分展現了大國領袖的世界情懷和責任擔當。
  • 顏旭:戰勝疫魔亟須強化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國際社會必須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守望相助,攜手應對風險挑戰,共建美好地球家園。」戰勝疫魔需要國際社會攜起手來,共同打造衛生領域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關乎人類共同命運所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的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 崇王賤霸,天下大同——從孫中山大亞洲主義到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繫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習近平謹以此文重溫孫中山先生日本神戶「大亞洲主義演講」九十六周年。民國十三年十一月初二,公元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廿八。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德傳播的兩大原則
    在黨的十九大上,這一理念得到深化,強調「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內涵在不斷實踐中得到了充分的闡釋與深化。當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已經由理念轉化為行動,涵蓋外交、經濟、安全、生態等各領域並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區域命運共同體、新組織新機制等實踐平臺不斷走深走實。
  • 習近平談「命運共同體」
    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堅信,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改變,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也不可能逆轉。我們要為人民福祉著想,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用實際行動為建設美好世界作出應有貢獻。——2020年11月17日,習近平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上的講話建設美麗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創造性發展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站在人類整體發展的歷史高度思考人類的前途命運,是對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重大問題的理性思考,體現了世界歷史發展的理論邏輯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實踐邏輯之辯證統一,展現了中國馬克思主義者深邃的世界眼光與高尚的時代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