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全球暴發以及造成的巨大損失證明了全人類是一個共同體,甘苦與共。而中國和中國國家領導人,特別是習近平主席呼籲全世界團結合作,以應對這場全球危機。
9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抗疫表彰大會上,再次發出這一呼籲團結合作的信息。在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向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勳章獎章,這些人被國家領導人稱作:「時代最美麗和最可愛的人」。在這次大會上,再次感受到了中國倡導建立人類健康共同體的決心。
當歐美面臨第二波疫情的時候,這樣的聲音顯得非常必要。
中國,團結的典範。
我們看一下疫情開始的時候,就能發現中國為團結抗擊疫情做出了很具體的示範。儘管在這樣的非常時期,中國還是第一個為國際社會伸出援手抗擊疫情的國家。
中國向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援助和醫療物資。
從3月15日到9月6日的一組數據讓人印象深刻:中國出口了1515億口罩,14億套防護服,2.3億副防護鏡, 20.9萬臺呼吸機。這些醫療物資運送到了世界各地,為各國送去了抗擊疫情急需的物資。
8月25日,義大利外長路易吉·迪馬約對出訪歐洲5國的王毅外長這樣說:「義大利非常感激中國,因為中國在義大利抗擊新冠疫情最困難的時候伸出了援手。」對於中國承諾將會和世界共享疫苗,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表示了讚賞。8月28日在法國會見王毅的時候,馬克龍也說希望同中國加強合作抗擊疫情。
過去的已經過去,無法改變,但重點是這場戰鬥的未來,中國本著這種精神,將繼續推動國際合作,以控制流行病,支持世界衛生組織並為建立人類健康共同體做出貢獻。
這次的新冠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疫情,抗擊的難度也是從未有過的。通過不斷積累的經驗,中國沒有讓局面失控,並且帶領一個有14億人口的國家避開了社會經濟動蕩。
為了抗擊疫情,中國投入了數以百萬計的醫務人員。其中,在疫情最嚴重的湖北和武漢,就有54萬醫護人員奮戰在一線。
中國是第一個恢復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中國控制住了局勢,已經在各個領域恢復了常態,現在民眾的心理也已經回復平靜,但同時,中國也並沒有降低警惕性,並將繼續採取預防措施以消除這種致命病毒為最終目標。
那麼要怎樣實現這個目標?習主席強調了三個主要內容即:加強保護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體制保障,發展強有力的公共衛生體系,進一步發展重大流行病的預防,控制和治療體系。但與此同時,他沒有放鬆經濟發展,呼籲為實現經濟增長,改善人民生活和實現國家發展任務的目標而作出更大的努力。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
當世界繼續受到全球經濟和社會混亂急劇升級的威脅時,大國之間的政治衝突更加不可抗拒,因此,團結和多邊主義變得至關重要。沒有人願意看到當今世界社會經濟和地緣政治創傷不斷惡化。 毫不誇張地說,人類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所有負責任的領導人都應該承擔起遏制這一災難的緊迫任務。
這個緊迫的任務不是憑藉野心、競爭和幻想來完成的,也不是通過單邊主義或「冷戰」來完成的。 在這前所未有的關鍵時刻,要以決心、責任和人道主義,來開展毫無阻礙的多邊主義合作。中國外長王毅從8月25日至9月1日訪問了歐洲五國,他在與這五國的領導人的會談充分強調了多邊主義至高無上的重要性。
王毅外長重申了習近平主席關於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王外長強調這一倡議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接受和歡迎。歸根結底,公共衛生安全是人類的共同挑戰,需要所有國家的共同努力。中國在抗疫的過程中彰顯了自己的領導力。病毒不分國界,無論你是富人還窮人,都需要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抗擊病毒。拯救人類,時間緊迫。
作者:甘茨·穆羅亞(Genc Mlloja),阿爾巴尼亞日報總編、知名政治評論員
翻譯:姜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