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隨州職業技術學院有一群快樂的新疆女孩兒。她們徜徉在隨職美麗的校園,盡情地享受大學時光。她們快樂地學習、快樂地舞蹈、快樂地歌唱。因為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媽媽——沙吾列老師。
沙老師全名:沙吾列•斯瑪依力。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並沒有給她留下太多的歲月烙印,年近半百看上去卻頂多不過四十歲的樣子。中等身材,微胖而白皙的臉龐透著新疆哈薩克族成熟女人獨有的美;溫和、善良的表情總帶著一抹微笑;穩健不俗的談吐、優雅從容的步伐向人們展示著一位知識女性的特質;流利而略帶鄉音的普通話伴著溫文爾雅的聲音卻透著一份堅定與執著。這就是隨州職院新疆籍學生輔導員沙吾列老師。
沙媽媽在學生們眼裡是一位既美麗又能幹的媽媽,她出生書香門第,她的爸爸媽媽都是新疆某高校的退休教師,愛人也剛剛從新疆一所高校的領導崗位退居二線。兩個女兒品學兼優,大女兒在哈薩克斯坦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攻讀碩士學位,二女兒也在國內一所有名的大學學習。沙老師常常說她有19個可愛的孩子,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在隨州職院上學的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和塔吉克族17名女生。
沙老師是受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教育廳委派來隨的「內地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服務管理教師」,來到隨州職院快一年了,這一年來,她一直像親媽媽一樣關心照顧著新疆少數民族的學生們,經常對學生們說:「你們的安全就是我自己的安全,你們幸福的入睡了我才能安心地入睡」。樸素的語言也是對沙老師每日工作最好的詮釋。
在這快一年的時間裡,有著很多感人的故事,每一件都寫在學生們的心頭,每一件都記錄著沙老師無私的愛。那還是沙老師來隨職不久的一天晚上,康復專業的「依巴熱古麗」從教室回宿舍的路上,不小心崴了腳,腫的厲害,連著一個星期走路不方便,沙老師心裡著急,幾乎每天都親自將做好的飯菜送到「依巴熱古麗」的宿舍,還親自幫她洗臉洗腳。還有一次,好些天的連陰雨使得沙老師的哮喘和肺炎病發作了,每天都打著點滴,而這個時候 「喀迪爾妮薩」也因雨天路滑跌倒造成嚴重的骨折而住院治療,沙老師自已抱著病還天天打電話關心「喀迪爾妮薩」的病情,並拿出200元錢給她加強營養,給了「喀迪爾妮薩」極大的安慰和鼓勵。
維吾爾族女生蘇比努爾,是一個內向、靦腆的女孩,特殊的家庭狀況和成長環境造成了她孤獨、不愛說話、不願跟同學交往的性格。沙老師得情況後,便有意無意間主動接近蘇比努爾,深入了解她的內心世界,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心開導,終於讓蘇比努爾鼓足了勇氣,不僅性格慢慢變得開朗了起來,還站在「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的舞臺向大家敞開了心扉,回憶悲慘的童年,用催人淚下的故事道出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呼喊——《永遠不忘黨的恩》,並用一支濃鬱民族風情的舞蹈贏得了師生的陣陣掌聲。
為了切實提高這些來自新疆少數民族學生的知識水平,也為了加深與她們的溝通交流,沙老師除了例行的班會之外,每周召集學生們開一次座談會,不僅要求大家用漢語彙報上一周的學習生活情況,還要求學生背誦一篇課堂上學習的短文章。通過這樣的訓練,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的漢語表達能力,學生們現在已經可以流利地用漢語敘述讀過的文章和故事。
為了讓這些遠在千裡之外的學生能體味家的溫暖,沙老師的家幾乎成了學生們周末的食堂,她親手做新疆可口的飯菜,大家邊吃邊唱、邊唱邊跳,每當這個時候,學生們就如同回到了自己的家,回到了美麗的新疆大草原。沙老師也總是利用這樣的機會深入了解每一位女孩的家庭情況,及時為有困難的學生申請幫助,為她們一次又一次地渡過難關。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數不勝數。
沙老師常說:我幫助了別人,我也會從中得到快樂。
2015級17名新疆籍少數民族女生就要依依不捨地離開這個美麗的校園,開啟新的人生旅程了,她們忘不了在隨職生活的點點滴滴,忘不了關心照顧她們的沙老師——沙媽媽。她們會畢業,她們將成為一名白衣天使,在今年的護士節上她們莊嚴地表示:會向沙老師一樣,將愛傳遞下去,用愛和知識去關心每一位需要關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