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生生命的改變成為一個基督徒,感謝他的母親與妹妹虔誠的禱告

2020-12-26 基督人文

戴德生的一生為主作工,他還沒有出生,父母就把他奉獻給主,為中國福音工作了。他家裡還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在七歲時得病去世了。戴德生與他的大妹妹戴賀美很玩得來。他的父親對中國的東西很有興趣,常常考問孩子們中國的四大發明是什麼,人口佔世界幾分之一,面積是英國的幾倍等等的問題。他的童年生活很快樂。

戴德生年青時的相片

戴德生的父母都是循道會的信徒。小時候他與父母時常到曾祖父戴萊所建的小教堂做禮拜。他的曾祖父接待過約翰·衛斯理。戴德生父親開了一間藥房,自己兼任配藥師和醫生。他以高尚的道德品格、勤奮的工作態度及對顧客的關懷,贏得了很好的聲譽。樓下藥房的生意一直都很好。戴雅各是位嚴峻的父親,他不準任何人吃飯時遲到。但他也有另一面的性格,當他知道顧客實在負擔不起醫藥費時,他會把部分診金退回,對顧客說他會把帳單寄到天國去,在那兒結帳。父親也是孩子的老師。教導他們法文、拉丁文和數學。教完這些後,他就會問一些問題讓孩子們回答。星期六的下午,戴雅各常帶著孩子們去鄉郊林蔭下、青山旁,告訴他們自然之美,共享花鳥蟲魚之樂。戴德生開始熱愛自然,在林中搜集一些奇花異草,帶回家去種植,父親很鼓勵他。

禱告的力量很大

1843年秋天,十一歲的戴德生第一次離家入學。但他在校不過短短兩年,當另一位令人不大滿意的校長接掌學校時,戴德生就辭學回家受教,同時在父親的藥房幫工。他對於和藥、樁藥和包藥等事情,做得十分開心。戴德生十五歲時,到斑士尼鎮一家銀行應聘,當上了一位初級文員。新的工作擴闊了戴德生的生活經驗,領進一個充滿懷疑和物質誘惑的世界裡。同事們喜歡向他提出許多疑難的辯題。同事們談論各樣事情,往往令他膛目結舌,不知所云。他不再祈禱,而且不願上教堂去,他也象同事們,懷疑信仰的真實性。戴德生在銀行工作了只有九個月,但這時的戴德生對周圍的世界已不再如此單純,父親不明白他為何悶悶不樂,對於他的心神恍惚,頗不高興。母親比較明白他,但她並不查根究底,只用慈愛和禱告支持他。

一定要多禱告

1849年6月,戴德生已十七歲了。六月的一個下午,他放工後,在後廳隨意瀏覽群書,無意中撿起一本福音小冊。在班士尼的,也正拿著那本福音冊子,走到房子後面的儲物室去閱讀。那個福音故事是關於一個患有嚴重肺病的煤礦工人。在他病逝之前,有些基督徒探望他,同時向他傳講一些聖經的道理。那礦工對於一段經文印象尤深。那段經文說耶穌被掛在十字架上,他的身體背負了我們的罪孽。當那些基督徒訪客說到於是接受主,成為一個基督徒。

戴德生年長時的相片(右)

戴德生思想這個故事時,更想到自己的罪,以及他對罪置之不理所帶來的危險。他逐漸明白「『成了』的意思是對罪作了完全的補償——有人代我們還清了罪債,他就是基督,為我們的罪而死。」在班士尼鎮的儲物房裡,戴德生跪在地上。在那時候,在姨母家中作客住宿的母親,正在想著怎樣利用下午的時間,為戴德生的悔改祈禱,並且決定除非感到禱告蒙允,否則她不踏出房門。同時,在姨媽家的戴德生的母親亦已感到她的禱告得蒙垂聽,她充滿信心,開始讚美神。從聖靈而來的感動,使她知道戴德生已迴轉歸向神。

創造天地的主會聽到我們的禱告

數天後,戴德生告知妹妹戴賀美他的生命如何轉變過來,而且要她答應保守秘密。兩星期後,母親回到家裡,戴德生就想告訴她一個好消息。他的母親說已經知道了,還為他的好消息已經高興了兩個星期。不久戴德生撿到一本與他的一樣的記事簿子,是妹妹戴賀美的。妹妹在數周前寫下的一句話:「我會每天為哥哥的悔改祈禱。」才知道戴賀美的禱告在一個月後獲得應驗。

義人禱告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1849年夏天,戴德生一家都充滿快樂。戴德生的眼神恢復了光彩;父子間的矛盾已經消失。母親和妹妹都因她們的禱告蒙允而雀躍不已。戴德生和妹妹的關係較密切。一個家庭當中成員之間有和睦關係是多麼的重要,尤其是父母、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兄弟姐妹之間。戴德生的家裡就有如此和諧的生活。他對神的認識更深與母親和妹妹為他的代禱分不開的。可見,禱告可以成就很多美好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戴德生小傳(26)
    到達了紐約市,戴德生就住在亨利•弗洛斯特父親的豪華房子。戴德生在美國各地領會,聖靈大大做工,許多人獻身到中國作宣教士,奉獻的款項源源不絕,亨利•弗洛斯特被迫作臨時司庫,而中國內地會的美洲分會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既定的事實。
  • 戴德生牧師——將一生獻給了中國的宣教士
    教會史第12講《戴德生》 年少的宣教志願生 戴德生出生在英國 約克郡的巴恩斯利(Barnsley)。他的父親是循道衛理教的地方講道者和藥師,他的母親阿美麗雅懷上戴德生時,她的丈夫戴雅各布許願他的孩子將獻給主,為中國的主的工人。
  • 帶著愛來中國:戴德生及其宣教路線
    一、戴德生的家庭出身和信仰背景戴德生出生在一個敬虔的基督徒家庭,他的父母是循道會的信徒,都是非常虔誠的基督徒。戴德生小時候最喜歡聽曾祖父的故事,特別是他的曾祖父接待約翰衛斯理的事情。1786年6月,82歲的衛斯理來到戴德生家所在的班士尼鎮,就住在老戴萊的家中。戴德生的父親在鎮上開了一家藥鋪,兼任配藥師和醫生。
  • 基督徒如何在屬靈戰場的制高點——禱告上得勝?
    當我們成為基督徒的那一日,就註定我們已經進入了屬靈的戰場,在天國與黑暗權勢的交戰當中。而在這場戰爭中的制高點之一就是禱告,魔鬼想方設法的想要奪走這個制高點,擊敗基督徒。基督徒如何能在禱告上得勝,奪取這個制高點,在屬靈的生活中過得勝的生活呢?「之所以沒有力量繼續禱告,是因為他沒有定睛在主耶穌的身上。
  • 戴德生的成長|磨練中信靠順服,生命不斷更新
    這是保羅對他使命的認識,也是他的榮耀。  感謝主,戴德生從廿二歲就進入中國,成了開路先鋒,以致有成千的宣教士從世界各地來到中國與他同工,一同背負基督福音的使命。  一八五四年3月1日,戴德生由倫敦「中國布道會」的差派,到了中國上海。最初幾個月,他一面學習中文,一面跟隨其它差會的傳教士外出布道,學習他們的經驗。
  • 《摯愛中華——戴德生傳》第二十一章 額上的玉手 第二十二章 她是我的珍寶
    勞夫人把她帶進戴德生的房間內,便先行走開了。這次是這對愛侶第一次兩人單獨相會,他們並肩坐在沙發上,戴德生用手輕抱瑪莉亞的纖腰,另一隻手緊握著她的玉手。他事後記述說:「她給我一個香吻……比數瓶奎寧水、缽酒或其他補藥更為有效。我從未感到如此雀躍和健康……她是那麼可愛、尊貴、純潔和虔誠的一位女孩子。現在我知道她所經歷的一切,我比從前更愛她,更仰慕她。」
  • 戴德生小傳(7)
    把自己奉獻給主一八四九年六月戴德生清楚知道主耶穌所完成的救贖,他的生命有了重大的改變。他用那節經文禱告說:「我愛我的主人,不願意自由出去。」他現在多麼希望有更多的人蒙恩得救,照著福音書所說的,窮人也有福音傳給他們。他到巴恩斯萊的貧民窟,去派發福音單張,以和藹可親的態度,向窮人們述說了主的恩愛。
  • 一個能改變你人生的禱告
    緊急電話式的禱告沒錯,但如果這成為我們唯一的禱告,那就有問題了。我常常詢問別人的禱告生活狀況,經常得到類似的坦白回答。我們喜歡禱告的效果,但不喜歡禱告所需的艱難努力。我們想要結果、益處和祝福卻沒有交託、犧牲和流汗。我們訴諸微波爐式而非長煮慢燉式的禱告。迅速簡單而非緩慢持久。神想要我們與他交流溝通。相反,我們卻給他「快言快語的禱告。」
  • 以馬內利丨基督徒為什麼要在聖靈裡禱告?
    安靜禱告基督徒在聖靈裡禱告,表明是在一個很深的安靜裡面,完全浸在神的同在中!當肢體用靈向天父禱告,而不是用悟性禱告的時候,整個人進入跟天父的相交當中!在會中禱告基督徒禱告需要聖靈浸透,只要浸透在與神相交的裡面,即是在聖靈裡禱告!聖徒可以藉以享受在聖靈裡面的禱告,聖徒也可以在屬靈生命的聯合裡面來經歷聖靈的禱告。
  • 【斷開禱告】 基督徒保護自己的一個 「絕招」 ,可惜很多人還不會.
    感謝主,我們通過聖經知道,每一個人信主後,他立刻開始要經歷屬靈爭戰,他開始可以靠著上帝賜予的能力可以禱告,可以用禱告醫治病人等,但他也開始要經歷撒但的不甘心失敗後的攪擾、攻擊,他開始要學會抵擋撒但,戰勝撒但及屬靈的本領!不信的人不需要這些,因為他們本身被撒但俘虜著,無論他多麼有錢、有勢、有才。所以,每一位基督徒都當明白及如何靠主去更好的保護自己。
  • 鴉片戰爭清廷戰敗,戴德生畢生獻身中國基督,信仰之火燃遍華夏
    瑪麗亞當時他的監護人,就是艾德綏,Aldersey(艾德綏)是一個很好的宣教士,她也拼命反對,所以我們說,這個艾德綏是一個非常愛中國的一個宣教士,她辦的學校特別辦女子教育,在中國她貢獻很大很大的。可是她反對瑪利亞跟戴德生在一起交往,她覺得那個主要的理由就是說這個戴德生,從她的角度來看,戴德生數典忘祖,忘了我們英國人的尊嚴,忘了我們英國人的這個驕傲,忘記我們英國人的那些那些東西。
  • 基督徒為什麼需要禱告
    雖然奧古斯丁不是在試圖使人免除自身行為的責任,然而他的教導引發了一個問題:如果神在人的行為與動機上具有主權,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禱告呢?圍繞這一問題旋轉的第二個考量是:「禱告能改變事情嗎?」讓我先藉著下一聲明回答第一個問題:主權的神藉著祂神聖的話語命令我們要禱告。禱告對於基督徒來說不是一個選項,而是一個必須。
  • 給年輕的基督徒領袖禱告六原則
    禱告是每一個基督徒都必須操練的功課之一,然而如何操練禱告也有許多的方法和原則,一美牧者指出年輕的基督徒領袖特別需要注意的禱告六原則1,做決定前禱告耶穌開始傳道前,他連續禱告了40天。他知道傳道路上會有什麼等待著他,他也清楚認識到與父神牢不可破的關係對他的屬靈生命是多麼重要。
  • 《摯愛中華——戴德生傳 第十九章》愛情道上 第二十章 好事多磨
    信中充滿基督的愛心,很是感謝。     你在信中提出之事,我懇切地放在禱告之中,誠摯地求詢主的旨意,並憑他意行。我絕不願意給你帶來痛苦,但我只能按著神的帶領覆信予你。我清楚覺得我有責任拒絕你的求婚。然而,請你不要以為我輕率從事,或者不體會你對我的愛意。其實我極之尊重你的一番好意(但責任所在,只能敬謝不敏),絕不想令你難堪。
  • 天堂影院丨《戴德生傳》一位把生命獻給中國的宣教士,影片雖老,但始終激勵我們
    做嬰孩時,父親天天抱著他,跪著向 神禱告,小孩稍長,父母教他每日讀經禱告,德生學會每日早餐前與黃昏時,走入自己房間去單獨親近神,發覺這是快樂的秘訣。德生自幼就常聽父親和愛主的朋友講論海外布道,尤其是當時四萬萬人民的中國之需要,父親感嘆地說:「我們為什麼不派傳道人到中國去?這麼多的民眾,精明強幹博學的民族該成為我注意的目標啊!」全家屢讀巴彼得的書《中國》。
  • 基督徒禱告儀文
    我們為在猶太人、穆斯林和異教徒中的宣教事工而禱告,他們活在世上並沒有指望,也沒有你的同在。世上還有人仍稱自己為基督徒,卻已在教義和生活上偏離了你的真道,我們也求你賜福在他們中間的福音宣講工作。求你記念所有基督徒的教育以及從事此教導工作的人,賜福一切按你聖潔的話語,尊你的名為聖,拓展你的國度,成就你旨意的群體。
  • 戴德生追求聖潔的生活,求神賜給自己肉心除去石心,願意被神使用
    約翰就住在戴德生的家裡,和戴德生同住一個房間。面對約翰的嬉皮笑臉,戴德生很想有更多的時間安靜讀經和祈禱。他於是寫信給巴頓市的妹妹:「感謝神,」 說:「在他的愛裡,我十分快樂,但我不配受他這許多的賜福。我常經受不起試探,我是那麼淺薄和輕佻,有時還喜歡嘲弄別人。親愛的戴賀美,請為我祈禱,我正在追求全然成聖。」
  • 福音電影《戴德生傳》&戴德生的故事
    他尚在母腹時,父母已將小孩奉獻給主。做嬰孩時,父親天天抱著他,跪著向 神禱告,小孩稍長,父母教他每日讀經禱告,德生學會每日早餐前與黃昏時,走入自己房間去單獨親近神,發覺這是快樂的秘訣。德生自幼就常聽父親和愛主的朋友講論海外布道,尤其是當時四萬萬人民的中國之需要,父親感嘆地說:「我們為什麼不派傳道人到中國去?這麼多的民眾,精明強幹博學的民族該成為我注意的目標啊!」全家屢讀巴彼得的書《中國》。
  • 追思文章 | 我的母親
    謹讓我代表我的母親、代表我們全家,向今天參加追思會的親朋好友表示誠摯的謝意!感謝你們能在百忙之中來到這裡,和我們一起來參加我母親的追思會。說起我的母親,大家都知道她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即使在母親病重時,她也在唱這首歌。當母親帶著我們回家的時候,她還在想基督徒老大娘給她說的前四句話,「為什麼稱呼我叫姊妹,神愛世人,世人是誰,尤其是第三句『耶穌愛你』」,這句話成為了母親以後日子裡力量的源泉,母親就是這樣開始了解並信仰了耶穌。自此以後,母親的生命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因為她認識了許多姊妹。後來,母親知道基督徒裡凡是女士都叫姊妹,凡是男士都統稱弟兄,並且弟兄姊妹之間非常和睦,非常友愛。
  • 從聖經學習 基督徒如何正確的禱告
    中國有句古語「窮則呼天,痛則呼娘」,人到了窮途末路,生命遇到危險,很自然便會呼求神明打救。中國人的「天」(或稱「蒼天」,較通俗的稱「老天爺」),實質上是指主宰宇宙萬物的「天神」或「天帝」。「皇天上帝」/「天帝」:如果你去過北京的天壇參觀,你便知道天壇是一個綜合體建築,是明朝和清朝皇帝祭祀上天和祈求豐收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