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三大科技巨頭都說無證據表明中國「盜取」技術,唯獨臉書說有

2021-01-07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當地時間7月29日,美國四大科技巨頭GAFA公司——谷歌、蘋果、臉書、亞馬遜的執行長(CEO)通過遠程視頻的形式,參加美國會聽證會,接受反壟斷委員會近6小時的「拷問」。

反壟斷委員會成員就四家公司利用市場力量打壓競爭對手、收集客戶數據、賺取超高利潤等問題,對四位CEO發起連番質問,CEO們則卯足了勁為自家公司進行辯護。

期間出現了一個有趣的時刻:當被議員問及「是否認為中國政府竊取美國技術」時,蘋果、谷歌、亞馬遜CEO都說沒有證據表明中國涉技術盜竊,僅臉書CEO一人妄稱「有充分證據」。

圖自外媒

美國眾議院最高反壟斷小組委員會主席大衛·西西林(David N. Cicilline)於去年啟動了針對美四大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該委員會成員一直在就這四家科技巨頭是否扼殺競爭、損害消費者利益等展開調查。

當地時間7月29日,該委員會成員帶著數百萬份文件、數百小時採訪、以及這些矽谷精英的私人信息而來,對四位科技巨頭CEO發起「拷問」。他們認為,科技行業中的某些企業過於龐大以及過於有影響力,會對其他競爭對手、對消費者、甚至是對民主造成一定的威脅。

聽證會上,四家公司CEO不斷強調他們對美國經濟的所做的貢獻。CEO貝佐斯稱自己是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品牌之一,消費者可在這享受到快速且實惠的購物方式。蘋果CEO庫克稱它讓一個廣為流行的應用生態系統和備受讚譽的高端手機相匹配。

臉書CEO扎克伯格稱其反對日益高漲的國際審查浪潮,支持言論自由,還提到包括海外版抖音TikTok在內的新競爭對手。谷歌CEO皮查伊則稱它的搜尋引擎能夠幫助人們搜尋信息,使得全世界商業得以發展。

美媒NBC報導稱,面對議員提出的大公司壟斷、競爭等問題的質詢,四位CEO都沒能說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因為他們很難否認其市場地位及其濫用等。而對於反壟斷執法,他們還拿出了一個現成的反駁理由:中國。

因中企TikTok和華為等公司已在全球通信和技術領域擁有了巨大的影響力,僅次於美國。所以四位CEO都提出,若美國會積極審查、監管,或是更糟糕的拆分美國大型科技公司,這將對美國企業不利。其聲稱「中國企業不會面臨如此嚴格的國內監管」,美國此舉將對中企有利。而隨著時間推移,中企將主導全球網際網路行業。

聽證會上有幾位議員就中美之間的問題向四位CEO發問。其中一位來自佛羅裡達州共和黨眾議員格雷格·斯圖布(Greg Steube)就提問說,「是否認為中國政府竊取美國企業的技術」。這時,有趣的一幕發生了。

蘋果、谷歌、亞馬遜的CEO都說沒有證據證明中國涉技術盜竊。庫克表示,「我沒聽說過蘋果有被中國政府偷走技術的具體案例……我只能憑一手消息說話」。皮查伊也說,「在這個問題上,我沒有他們從谷歌盜取的任何信息,我沒有一手消息」。貝佐斯稱他聽過以及看過有關這個問題的許多報導,但「我沒有親眼看到過這種情況」。

僅臉書CEO扎克伯格一人,聲稱他有「充分的證據證明中國政府盜取了美國公司的技術」。

對於這樣的言論,我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早前已駁斥說,中國的科技成就一不靠偷,二不靠搶,是包括廣大知識分子在內的中國人民憑藉智慧和汗水拼搏奮鬥出來的。美方個別人渲染炮製所謂中方「竊取」美方科研成果別有用心。中方敦促美方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的過時觀念,正確看待並維護中美在科技、人文領域的交流合作,多做有利於增進中美互信與合作的事。

扎克伯格 圖自外媒

聽證會當天,主席大衛·西西林表示,人們期待已久的科技企業權力調查結果報告最早將於8月下旬發布。

美國總統川普當天發推稱,倘若國會不能在大型科技公司問題上秉持公正,那麼他將通過下達行政令來做到這一點。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臉書CEO扎克伯格語出驚人,針對TikTok秒變臉,中國女婿形象崩塌
    中國科技界的巨頭企業莫過於華為、小米、騰訊、百度等,而美國方面也有一些企業實力不俗,例如谷歌、蘋果、亞馬遜、臉書等,因為中國的市場十分龐大,所以美國的這些科技巨頭肯定不願意放棄中國市場,試圖進入國內。目前來看,也只有蘋果在中國混得不錯,累積了數不盡的果粉。
  • 歐盟死磕美科技巨頭,谷歌、臉書先遭殃,或面臨巨額罰款
    《數字市場法》直接威脅到蘋果、谷歌、亞馬遜、臉書等在內的美國網際網路巨頭。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維斯塔格在公開場合表示,《數字服務法》主要為了維護數字經濟的安全性和透明度;《數字市場法》則主要針對網絡巨頭們,以維護市場的公平和開放。
  • 圍剿科技巨頭!歐、美、英、中在行動……
    美科技巨頭遭圍剿隨著美國科技巨頭加速走向國際市場,全球科技行業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他們利用行業優勢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的行為引來的反對聲音越來越多。今年除了歐盟出臺的法案,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奧地利等歐洲國家也都提出了數字稅方案。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也加快了對美科技巨頭監管與調查的步伐。
  • 媒體:自斷手腳不可取 拜登恐無動力分拆社交巨頭臉書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美國那點事丨自斷手腳不可取,拜登恐無動力分拆社交巨頭臉書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顧登晨自2019年7月以來,美國司法部、聯邦通信委員會(FTC)和多州檢察長以「妨礙市場競爭」、「涉嫌壟斷」為由,對臉書、谷歌、亞馬遜、蘋果等矽谷巨頭髮起反壟斷調查
  • 美國那點事丨自斷手腳不可取,拜登恐無動力分拆社交巨頭臉書
    正因因此,即便谷歌、蘋果、臉書等巨頭彼時不僅在美國國內已引發壟斷質疑,而且在歐盟也遭到越來越大的反壟斷壓力,但這些都未能阻止巨頭一步步邁向寡頭。前一屆民主黨政府對矽谷的弱監管,以及歐巴馬治下美歐的良好關係,一定程度上掩蓋了監管滯後於業態發展的困境。
  • 雙面人扎克伯格:一個自稱是中國女婿的文化流氓 全球第三大富豪
    最近抖音海外版TIKTOK下載量連續幾個月第一,臉書網創始人扎克伯格坐不住了,他害怕TIKTOK擠走臉書網的市場份額,從而使自己個人財富貶值。如今扎克伯格身價突破1000億美元,成全球第三大富豪。在2020年7月29日,扎克伯格在接受美國眾議院反壟斷委員會組織的聽證會上表示:「中國從美國科技公司『竊取技術』是證據確鑿的。」當時參加聽證會總共有四家美國科技巨頭,分別是Facebook(臉書網)、蘋果、谷歌、亞馬遜,其中三家否認TIKTOK涉及竊取技術,只有臉書網創始人扎克伯格對抖音海外版TIKTOK進行指責。
  • 一邊抨擊一邊抄襲 臉書為什麼連臉都不要了?
    7月29日,美國國會舉行了一場反壟斷聽證會,Facebook、亞馬遜、谷歌和蘋果公司四家科技巨頭的CEO全部出席。 當一位議員問道:「是否認為中國在竊取美國的技術?」時,蘋果、亞馬遜和谷歌的CEO都表示:「據我所知並沒有證據表明中國在竊取美國的技術。」 只有Facebook CEO 馬克·扎克伯格稱:「中國從美國公司竊取技術是毫無疑問的!
  • 美國政府要求谷歌太平洋高速網際網路光纜不能連接中國香港!谷歌臉書...
    「中國企業在海底光纜的份額越高,美國的全球監聽計劃就會越來越難實施。」這樣的想法可以說非常幼稚,如此行徑,著實令人感到無語。這分明是為了遏制而遏制,進而放棄市場的迷惑行為。該光纜的最初目標,是將美國與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菲律賓連接起來,從而使谷歌和臉書等科技巨頭公司能夠將大量信息從美國的數據中心轉移到快速發展的亞太地區中。
  • 歐盟給美科技巨頭套上「緊箍咒」:捍衛數字主權 出臺兩部數字法案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合力捍衛數字主權 出臺兩部數字法案歐盟給美科技巨頭套上「緊箍咒」本報記者 高 喬《 人民日報海外版 》外媒普遍認為,這兩部數字法案直接針對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公司,旨在進一步限制美國科技巨頭的市場行為,規範歐盟數字市場秩序。歐盟與美國的數字稅之爭持續已久,從此前法國、英國等國對美國科技巨頭徵收數字稅,到如今歐盟出臺法案加強對科技巨頭的監管,歐洲國家對美國科技巨頭念起「緊箍咒」,歐美間數字競爭日漸焦灼。
  • 歐盟兩項法案直指美科技巨頭
    有分析指出,歐盟這兩項法案旨在進一步限制美國科技巨頭的反競爭行為,規範歐盟數字市場秩序。近年來,隨著數字科技的飛速發展,現有的法律在數字時代對存在壟斷及反競爭行為的強勢科技企業已無法進行有效監管,並衍生出很多社會問題。此次公布的兩項法案旨在釐清數字服務提供者的責任,並遏制大型網絡平臺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 合力捍衛數字主權出臺法案 歐盟給美科技巨頭套上「緊箍咒」
    外媒普遍認為,這兩部數字法案直接針對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公司,旨在進一步限制美國科技巨頭的市場行為,規範歐盟數字市場秩序。歐盟與美國的數字稅之爭持續已久,從此前法國、英國等國對美國科技巨頭徵收數字稅,到如今歐盟出臺法案加強對科技巨頭的監管,歐洲國家對美國科技巨頭念起「緊箍咒」,歐美間數字競爭日漸焦灼。
  • 外媒:臉書是如何處理共享用戶數據的?
    【手機中國新聞】近日,《紐約時報》曾透露,臉書為手機製造商提供了詳細的用戶數據,因此人們可以在不打開應用程式的情況下使用社交網絡的功能。臉書根據2011年FTC的同意法令與這些公司共享用戶信息,該法令要求社交網絡保護其共享數據的隱私和機密性。
  • 英媒:歐盟拉「黑名單」約束科技巨頭 臉書、谷歌等或涵蓋在內
    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導英媒稱,歐盟監管機構正在擬定一份「黑名單」,涵蓋可能包括臉書和蘋果等矽谷巨頭在內的多達20家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它們將受到旨在限制其市場權力的更嚴格新規的約束。報導稱,這份名單將根據一系列標準擬定,其中包括收入所佔市場份額和用戶數量,這意味著臉書和谷歌等企業可能會涵蓋在內。那些被認為強大到一定地步——即其對手無法在不使用這些平臺的情況下開展業務——的企業也可能會被納入其中。據報導,獲得新權力的舉動是布魯塞爾日益加強的努力的一部分。
  • 美議員問為啥封川普兒子帳號 扎克伯格:你說的推特 我是臉書
    來源:海外網原標題:美議員問為啥封川普兒子帳號 扎克伯格:你說的推特,我是臉書圖源:路透社海外網7月30日電 當地時間29日,蘋果、亞馬遜、谷歌和臉書四大科技巨頭的執行長(CEO)通過視頻方式出席美國國會眾議院聽證會
  • 臉書在美遭訴壟斷
    聯邦貿易委員會競爭局局長伊恩·康納在聲明中說:「個人社交網絡是數以百萬計美國人社交生活的最重要部分。臉書確立並鞏固其壟斷地位的行為,令消費者感受不到競爭的益處。我們的目的是制止臉書的反競爭行為,重塑競爭。」CNN評論,上述雙重訴訟意味臉書面臨空前司法挑戰。
  • 想多了,科技巨頭早就對你了如指掌
    為了一探究竟,據BBC報導,英國網絡安全公司Wandera就此做了一個對比實驗,結果發現手機竊聽問題與人們的想像略有差異,而真相或許是科技巨頭對人們的喜好早就了如指掌。安全專家們在這些手機上打開了臉書、Instagram、Chrome、SnapChat、YouTube和 Amazon,每個App都開啟了所有權限。30分鐘後,他們在每個軟體平臺和隨後瀏覽的網頁上尋找同寵物食物有關的廣告。同時,研究人員還分析了測試中這些手機的電量消耗和數據消耗情況。實驗結果發現,沒有證據表明手機或App在「竊聽」!
  • 網際網路的庚子年:谷歌臉書等全球被錘,BAT+TMD面臨著什麼
    司法部長巴爾(圖片來自美司法部網站)12月12日,美國司法部和谷歌公司提議,反壟斷訴訟案原告和被告(谷歌)證據開示(即控辯交換證據)需要長達456天的時間,意味著任何開庭審理都需要推後至2022年;而美國各州對谷歌反壟斷訴訟的截止日期為2021年1月15日。
  • 缺芯少魂的宿命:從「無地產不科技」到「無小貸不網際網路」
    「有福利待領取」——刷微博,上抖音,用滴滴,時不時的都會浮現類似「福利待領取」的誘惑,這一切都不過是網際網路巨頭在深度推廣自家的金融服務而已。花唄、借唄、有錢花、放心花……放眼望去,無論是老的網際網路三大門戶,新浪、搜狐、網易,還是新的網際網路巨頭BATJ,還是網際網路新貴字節跳動(今日頭條和抖音的母公司)、滴滴、美團、小米(小米自稱是網際網路公司),業界只要叫得上點名的網際網路公司都已入局了小貸業務。
  • TikTok遇阻 中國科技巨頭的海外市場還香嗎?
    其不僅在設備和技術上進行了巨額投資,而且還組建了一個明星團隊:索尼前董事長出井伸之擔任獨立董事,雅虎日本搜索業務負責人井上俊一擔任百度日本總裁。阿里也不甘落後,2010年,阿里將主營電商業務進行國際化,主要依靠被稱為「國際版淘寶」的全球速賣通。據Statista的數據顯示,速賣通在當年3月的獨立訪問量為5.32億次,是全球第三大英文在線購物網站。
  • 美國能禁得了晶片,封得了華為,卻擋住不中國這家科技巨頭!
    眾所周知,科技地發展已經迅速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各個方面都離不開科技產品,要說這個世界上掌握科技並壟斷技術的最多的國家,無疑就是美國。美國在科技發展方面非常著重,而且非常注重,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的資金去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