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愈心中的傷口》記憶與治癒

2020-10-12 波多貝貝女巫

我想也許未來,會有更多人因為疫情的恢復而找到這部很好的日劇,想說一聲,未來還很長的路要走,所以背好這袋精神上的遺物吧。

安醫生的成長,也是在自我身份的懷疑和迷茫,在專業選擇和是否繼承父親的志願中,背負了很多事情。我一點都不懷疑一個普通人所要承受的壓力,最首要的,還是生存下去。特別是看到這次武漢疫情那些流浪在外面的打工者,那些睡在地下車庫,一同忍受著傳播疾病帶來恐懼的人,而我們,也只是比他們多了一些好的條件,也許,就只是早買了一趟回家的車票,不用滯留在封城的武漢。

當我和朋友還在刷著微博疫情,為那些汙名和歧視義憤填膺的時候,我那個留在學校的朋友,已經展開了對留漢人員PTSD的慰問「治療」了,在看這部劇時,我不禁想到了她,這個已經身在一線,對那些飽受流言蜚語還要忍受身邊人逝去的患者做精神安撫工作的好女孩。

關於這次武漢疫情,我們能記住什麼呢?而我們正處於這場風暴的記憶中心,或者說,閉上微博的眼,就靜心去看我們身邊的這些人,我們又該怎樣治癒自己受傷的心?

底層生活裡,從來都不是選擇題,安醫生的爸爸是從韓國遷來日本的移民,飽受這種歧視,這種歧視是什麼造成的?僅僅就是偷渡或者其他不合法的理由就讓另外一群人心安理得的歧視嗎?安和隆知道自己是在日韓國人之後,對自己身份從突然迷茫到接受,在真正認識自己的身份、姓氏和愛好之後,他其實也很勇敢地接受了這一切,就像大阪地震過後,他也很快適應振作起來,我覺得這些改變,還是源於:我被其他人需要著。

就像朋友深夜給他打電話想要放棄考醫學院一樣,就像目睹那些深受內心苦痛折磨的民眾無法回歸常人的生活一樣,安醫生,都是做出了一個善良正直的人做出的選擇,而且,他這種平易近人,是他把老師所學的知識化為感化眾人的心理教育一樣的超能力。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超能力,只是在接受社會規化之後,成為「所謂要堅強的大人」之後逐漸失去並變得「無用」的能力,而安醫生,就是在做這樣「無用」的事情,「無用」的事業。

武漢疫情呢,是否再過一代人會被遺忘

裡面的臺詞真的是很好,我想其他影評都有精彩的截圖,我在這裡,只想說,如果你真的內心有什麼,請一定找一個你值得信賴的人講出來,如果你願意相信醫生和那些社會工作者,請一定找到他們,求助,示弱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遺忘也不是可恥的,但我們人類,總要在一次次危機和災難中汲取教訓,不斷建立和完善我們的預警應急機制,不要在慌亂中自亂陣腳。

關於記憶

記憶不管是快樂還是傷痛,都是我們人的完整的一部分,希望我們在跟別人相處的時候,給別人留足足夠的空間,當別人需要幫助或者求救的時候,再以平等的姿態施以援手,因為哪怕是貧窮,也有臉面。

這部劇裡面,安醫生擁有著很多美好的回憶,特別是他三個孩子的鏡頭,都是回憶的組成部分,照片、視頻、書籍、信這些媒介傳遞的記憶,都能讓人在時間的長河中不斷記起過去的,這構成未來回憶的部分,我想這部劇為什麼用了一集展示安醫生患上癌症和死亡的這部分,也可能是想說:死亡也是生活的正常的一部分。

而且安醫生最後選擇了保守治療,為了見證第三個孩子的出生,想要多陪伴在脆弱的家人身邊,進行著對家人的治癒——所以後來他妻子都忘記了他生著重病的事情,這種治癒,可以說貫穿了安醫生最後的日子。

而治癒的部分,也屬於我們的記憶。那我們生活中,會有安醫生這類人存在嗎?有啊,比如我那個同學,我想,像她這樣大義凜然用著自己專業知識陪伴守護的人還有很多,比如我們的方艙醫院的醫生護士,比如那些救治前線的志願者,比如,看了這部劇並志願成為安醫生那樣人的你。

加繆在《人類的危機》裡提到:「我們唯一的問題就是,是否接受這樣一個世界:期間的一切都歸結為兩種選擇,即成為受害者或是劊子手。自然,我們既不願做前者,也不願做後者,因為我們在心靈的最隱秘處知道這種區別本身就是虛假的,事實上,我們都是受害者,而最終,兇手和死者都將陷落在同一場失敗中」。

這是他以此為題在美國做的演講,是上世紀的事情,放置在當下,地震災難,疫情危機這些大型事件裡,我也覺得是合適的。

這部劇最大的亮點就是,它把善良的人毀滅給你看。即使是最善良最不想死的人,也沒辦法避免突然的疾病來敲門,其實就這點來看,對於好人和非好人,死亡從來也都是一件平等的事情。我們是不是長期看抗戰劇贏得「戰爭勝利」太久了?我們是不是看大圓滿的故事太多了呢?

安醫生真的是一個超級溫柔的好先生

你看,明明就有人還在極力爭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看,明明這社會還有底層的人掏出自己的半生積蓄,但還有人說他們傻的同時埋怨政府和媒體當誤導者。

你覺得,這些弱勢的人真的是傻子嗎?那你憑什麼覺得自己聰明一等連一分錢都捨不得捐還要罵湖北人禍害?

有時候,看慣了一些人的嘴臉之後,我也是真的覺得,智識這種東西跟階級無關,品德的高下也不在於你是錢多還是錢少,這部劇裡,即使是安醫生的老爸,生意做大或者失敗,都是一陣風一樣,我真不覺得普通人的生活有多窩囊,窩囊的是人的不甘心和無法平靜下來的欲望啊。

療愈心中的傷口,借這部劇,希望在這次武漢疫情影響下的湖北人,以及你們的家人(也許是五湖四海的人)一起安好,倘若你也像終子一樣失去了那個安醫生這樣的好丈夫,溫暖的家人,也希望你勇敢地活下去,如果我在湖北工作,也大概率會在生活遇到你們,幫助你們,放心,這個社會,有我們在,就會有新家和新希望的產生。

希望你在這部劇裡找到生活的勇氣。

在《宇宙奇趣》中,卡爾維諾幽默地諷刺現代人生活的虛無,那個臨終被送到醫院搶救的卡爾維諾,望著塑料導管和靜脈注射起還在風趣地自嘲:「我覺得自己像一盞吊燈」。

希望你能在生活的虛無中,發現治癒自己的樂趣。

相關焦點

  • 《療愈心中的傷口》災難後的傷口該如何療愈?
    如果你現在劇荒了,那麼有部劇倒是一定要看看——《療愈心中的傷口》。它絕對算得上今年最佳的日劇之一,在豆瓣上目前也有8.9的高分。災難過後,倖存者們的PTSD,那些人心中的傷口,又應該如何療愈?這個問題,在每次災難後,都很可能會被社會所忽視,但它其實又非常重要。《療愈心中的傷口》聚焦的,就是倖存者們的PTSD。
  • 《療愈心中的傷口》什麼能夠療愈心中的傷口?
    疫情期間,看這樣一部治癒系的電視劇,本身就是一件很療愈的事吧。汶川大地震時,我留意到有心理醫生去災區做心理援助的消息。此次疫情期間,也看到過相關新聞,有一則是針對援鄂醫護人員子女心理關愛的。《療愈心中的傷口》根據真人真事改編。1月18日首播,是為了紀念阪神大地震25周年。
  • 《療愈心中的傷口》療愈心中到傷口,災難之後他們做了什麼
    uri=/note/756451411/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雪國 li1455193005最近看了一部以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為背景的電視短劇《療愈心中的傷口》(心の傷を癒すということ)。故事講述了一位精神科醫生安和隆在地震之後一直致力於心理創傷治療的故事。這部劇是為了紀念阪神淡路地震25周年,由NHK大阪放送局製作。故事主人公的原型來源於在日韓籍醫生安克昌的故事。
  • 《療愈心中的傷口》療愈心中的傷口(書影音整理)
    「治癒人們心靈創傷的不是醫生。「受傷的人是選擇能夠療愈心中傷口的社會,還是會選擇將受傷的人遺棄的嚴苛社會。」「最好的治癒是不讓任何人孤獨。」「不管是驚悚的電影,還是悲傷的電影,結束時屏幕上都是一個『終』字,然後觀眾都能回到自己的世界。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所以即使痛苦悲傷也可以看下去。無論工作多麼辛苦,聽到多少令人難過的事情,我都知道只要我一回到家,有終子你在,而且會笑著迎接我,所以我可以堅持下去。」
  • 《療愈心中的傷口》-溫柔是最有力的武器
    身上的傷口或許可以治癒,但心中的傷口需要長久的時間來恢復。最近看了柄本佑的這部日劇《療愈心中的傷口》,有個溫柔又盡職的心理醫生對病人來講大約是最大的幸福。溫柔的安醫生最近被柄本佑圈了粉。他飾演的安和隆溫柔帥氣,堅持自己的理想與夢,為之無怨無悔的付出了一生。
  • 《療愈心中的傷口》這部超治癒的日劇,我們太需要了
    除了治癒他們的身體,我們還應該關注什麼?最近,日本NHK播出的新劇,剛好就給我們提了個醒。《療愈心中的傷口》《療愈》目前在豆瓣評分8.8,看過的人還只有400多。但這個時候看這部劇,特別應景,也特別治癒。01「軟弱是一件好事」《療愈》的主角叫安和隆。他在家排行老二。
  • 《療愈心中的傷口》無形的傷口
    剛剛看完了日劇《療愈心中的傷口》,這部日劇只有4集,最近練習「正念」,在豆瓣上看見「療愈」這兩個字,就去找資源看;前3集看著很平淡,沒有什麼高潮的畫面,故事從主人公安和隆小時候開始講,好奇媽媽抽屜裡有什麼,發現媽媽的護照寫著韓國人,因韓國人在日本生活被歧視,所以原姓「安」改為「安田」,主人公不能接受,我姓安必須用安;主人公畢業後選擇「精神科」,一直被父親不認同;後來不斷學習,寫文章得到了很大成就
  • 年度最佳日劇之一,告訴我們心中的傷口應該如何療愈
    如果你現在劇荒了,那麼有部劇倒是一定要看看——《療愈心中的傷口》。它絕對算得上今年最佳的日劇之一,在豆瓣上目前也有8.9的高分。災難過後,倖存者們的PTSD,那些人心中的傷口,又應該如何療愈?在日本&34;的社會語境下,被冠以&34;的患者們,背後人性的多元,是安醫師想要努力挖掘並治癒的。他在用自己的方式給予患者希望。而這些已經受傷的人,將來會生活在能夠治癒傷口的社會?還是生活在將受傷的人遺棄的&34;?
  • 《療愈心中的傷口》心靈的痛苦不是在想像中,在平凡生活中傳遞愛吧。
    雖然去不了武大看第一場櫻花,希望大家心中的那片櫻花早日開放。疫情奪走了我們很多東西,健康、春節的團聚、正常的娛樂、還有生命……終日被佔領首頁的求救微博,睡前不知有何可為的不安失措。因為安藤櫻,剛好看了她老公主演的一部很應景的日劇《療愈心中的傷口》,只有短短4集,講述了原型安克昌醫生的一生,安醫生是日籍韓國人研究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先驅。
  • 馬小書 | 《療愈心中的傷口》:不讓任何人孤獨
    今日分享的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日劇,名字叫做《療愈心中的傷口》。本劇演員的表演豐富細膩,觀看的過程中不經意就會被某句話治癒。地震發生在1995年1月17日上午5時46分,芮氏7.3級,距今25年整。這部片子即於今年1月18日播出。
  • 推薦一部日劇,很適合最近這段時間看|療愈心中的傷口
    《療愈心中的傷口》,是個新劇,只有四集,豆瓣上評價的人還不多。之所以推薦這個劇,最主要的原因是它跟PTSD(創傷後遺症)有關。人在經歷了災難之後,會有各種各樣的應激反應,憤怒、恐懼、不安、焦躁……大部分人可以在幾周到2、3個月的時間內治癒,但有些人治療周期會更長。一旦長期患有PTSD,就會引發酒精依賴,或者長期的抑鬱,這一點不亞於肉體所經受的苦難。而這部劇講的就是災難之後人們是怎麼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很治癒。
  • 《療愈心中的傷口》我是安,不安的安
    日劇《療愈心中的傷口》仿佛是一個應援,或許提供了一種答案。它講述了日本著名精神科醫生安和隆(以安克昌為原型)短暫的一生(39年)。並且提出,療愈不僅僅是憑一己之力,需要的是整個社會的力量。勤奮的安更是敏感的安擁有療愈天分的安
  • 《療愈心中的傷口》豆瓣8.9,這部本季最佳新劇,來得正是時候
    而當病毒被消滅,傷痛被治癒之時,千萬別忘了它——療愈心中的傷口心の傷を癒すということ導演: 安達もじり / 松岡一史編劇: 桑原亮子主演: 柄本佑 / 尾野真千子 / 濱田嶽首播: 2020-01-18(日本)
  • 《療愈心中的傷口》療愈,就是不再讓你孤獨
    他目睹了驚慌失措的中年男子、精神渙散的中年婦女、因廁所沒有打掃而責罵無辜護士的大叔、因沒有在災中救助他人而心懷愧疚的夫婦、為了調整心情玩地震遊戲的孩子……他不認為他們心中的傷是完全依靠外力能夠痊癒的,反而是這些人自己的治癒能力在起作用,他所能做的,就是帶著尊重的心,陪著他們,傾聽他們,讓他們的自愈能力茁壯成長。
  • 《療愈心中的傷口》心靈的療愈是不讓任何人孤單 【附臺詞整理】
    一個陰雨綿綿的周末,看完柄本佑和尾野的《療愈心中的傷口》,真實而應景。溫柔,安靜,細膩,難過。感謝原型安克昌醫生。感謝這個世界上有這樣溫柔善良堅定的人存在。沒關係 活著就好了但是雖然活著,卻有傷口。我知道什麼是心靈的療愈了 不讓任何人孤獨
  • 《療愈心中的傷口》雪落滿以後,春天還會遠嗎
    我們知道身體的傷可以通過醫療的各種手段來癒合,那心裡的傷口呢,會隨著時間癒合嗎,這不得而知。 柄本佑今年新出的日劇《療愈心中的傷口》,他飾演的安醫生,帥氣溫柔,在疫情肆虐的大環境下,暖暖的他給我的心帶來了平和。從小溫柔的他,一直堅定自己的夢想,在大學前不惜與父親鬧翻,選擇了精神科。之後多年兩人之間總是沉默相向。
  • ...性愛自修室|9號秘事|古川雄輝|梨泰院class|療愈心中的傷口|新...
    這一季每集都聚焦一個與性或情感相關、青春期男女複雜但又難以啟齒的問題,而治癒暖心是它不變的底色。《性愛自修室》第二季回歸季季都有好口碑的英劇《9號秘事》,自然是春季檔強推的好劇。剛剛開播的第五季豆瓣評分高達9.1,保持了一貫的神劇水準。作為一部帶有黑色幽默的懸疑喜劇,每一集都短小精悍,衝突、刺激、神反轉的「配方」令人慾罷不能。
  • 《療愈心中的傷口》療愈心靈的意義就是不讓人孤獨
    喜歡背景色調這個故事就像在山間靜靜流淌的小溪緩慢又清澈給予每位匆匆而過的過客短暫的心靈治癒第三集爸爸珍惜的摩挲著安獲得的文學獎狀哭著對說「請原諒我。」上帝真不公平他療愈了這麼多人還有那麼多事情想做為什麼要讓這麼好的人這麼早離去呢?
  • 《療愈心中的傷口》心靈的療愈
    精神科的醫生,真正療愈人的不是醫生,我只是陪伴在那些想要好起來的人們的身邊而已僅僅是活著就已經有那麼多令人傷心的事了,為什麼還有人故意做些令人傷心的事呢書上的文字看不進去,而且最近夢想啊,希望啊,努力啊,復興啊,這些閃閃發亮的詞已經不能再使我心動醫生,生這種病,是因為我太軟弱了吧不是的!即使身處於無法忍受的痛苦和悲傷之中,你仍然在嘗試尋找活下去的方法,這正是生命力的強大!人類啊,是很脆弱的。
  • 《療愈心中的傷口》生活中的意難平 被治癒的剛剛好
    接受治療的時候,安醫生說「多重人格的出現,就是來承擔這個孩子心中的痛苦 / 儘管身處無法忍受的痛苦和悲傷之中,你荏苒嘗試尋找活下去的方法,這才說明了生命的強大,那些在你意料之外 且不起眼的東西,都會成為你活下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