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方選舉目睹之怪現狀

2021-02-07 參考消息智庫

惡搞抹黑、賄選、設賭……臺灣百業蕭條,政治事業一枝獨秀,選舉如此頻繁,但選舉文化沒有多少進步,令人搖頭。法新社



本報記者 陳斌華 發自臺北


11月15日中午,臺北重慶北路一家小吃店,《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在點餐時看到店家的點菜單上別著建明裡裡長2號候選人贈送的原子筆。正用餐時,兩個穿著競選背心的人先後走了進來,一個給每位顧客送上一支原子筆,上寫著「一張票一世輝一定支持1號黃世輝懇請支持」,來自建明裡裡長1號候選人黃世輝的助選團隊;另一個嘴裡說著「拜託、拜託」,把抓耙子送到顧客面前。抓耙子又稱「不求人」,只見上面寫著「服務不求人,阿傳自己人」,這是來自臺北市中山、大同選區市議員7號候選人葉林傳贈送的小禮品。

如此花樣百出,皆與臺灣地區公職人員選舉有關。這一次,臺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首次實行「九合一」合併選舉,11月14 日進入法定競選階段。按照當局選舉事務主管機關的規定,臺北、新北、臺中、臺南、高雄、桃園六大城市市長競選活動從14日開始,這六市的市議員、其餘16個縣市的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及少數民族聚居區區長競選活動將從19 日開始,鄉(鎮、市)民代表、少數民族聚居區區民代表、村(裡)長的競選活動將從24 日開始。

儘管這次臺灣「史上最大」規模的選舉,被外界普遍認為選情是「史上最冷」,但離11月29日投票只剩十多天,各個候選人都卯足全勁進行最後衝刺。或許是都志在必得,選戰開打以來,花招、「賤招」百出,亂象層出不窮。


抹黑、醜化、錄音……動用各種手段


近日島內網絡上瘋傳國民黨嘉義市長候選人陳以真的「爆乳」照,照片中陳以真一改以往端莊賢淑的模樣,敞開上衣露出豐滿上圍,內衣上還印有國民黨黨徽,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儘管競爭對手民進黨嘉義市長候選人涂醒哲在臉書上發文,呼籲選民理性表達訴求,不要編造、散布不實照片,「讓國民黨陣營有反向操作的藉口」,但陳以真仍於14日憤而報警,並號召民眾協助警方儘速破案。

更有甚者,國民黨臺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與妻子蔡依珊的圖像,被移花接木成為黃色光碟封面,還有網友加工影片指稱連勝文宣示與「黑心廠商」站在同一陣線。

難怪乎15日出版的《聯合報》刊文指出,「臺灣選舉,這類利用流言抹黑栽贓、醜化的前例屢見不鮮」,低劣的惡搞抹黑,不但造成反效果,亦有涉嫌違反「選罷法」意圖使人不當選之虞。「不論哪一陣營,若想利用網軍操作政治詐術騙票,終會讓人民唾棄」。

抹黑、醜化之外,檢舉也是「幹掉」對手的一大手段。據臺灣媒體報導,彰化第六選區民進黨縣議員候選人蕭智程擔心該選區提名兩個人會不利選情,導致雙雙落選,2月間竟找同黨另一提名人許書維協調,希望一人參選,參選一方拿200萬元新臺幣(下同,1 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0.20元)給退選者;不料被許書維錄音向當地調查站檢舉,當地檢方日前偵結,依違反「選罷法」期約賄選罪將蕭智程起訴,許書維就這樣不花一毛錢「幹掉」了對手。


賄選、設賭忙壞檢警


一到選舉,檢察、警察機關就無比撓頭。因為全臺各地「賄聲賄影」,在花蓮、宜蘭、新竹、桃園、苗慄、屏東等地檢察、警察機關這兩天開展的查賄行動中,有5名縣市議員及鄉(鎮、市)民代表候選人因涉嫌以每票1000至5000元向選民買票被羈押,其中還有夫妻檔的候選人,另有兩名候選人交保。

令檢警撓頭的還有賭盤和黑道介入選舉。投票日近,各地的地下組頭開始就投票結果開設賭盤,因為南部選情太冷,據臺媒報導,臺南賭客已改賭競爭激烈的臺北、臺中。

在苗慄,當地一家網絡電視臺門口的石獅子嘴裡被噴上黑漆,卷閘門上被噴上「白木(應為『白目』,閩南語,意為『不長眼睛』),下次就不只這樣」的恐嚇字眼。從監視器上看,嫌犯還在大樓四周都噴上黑漆、撒冥紙。這家電視臺稱,可能是因為該臺幫許多候選人製作文宣,得罪到其他候選人,才遭暴力警告。

見廟就拜、祈求神佛保佑勝選,也是臺灣選舉的一大奇觀。爭取連任的民進黨嘉義縣長張花冠11月8日在民雄鄉成立競選總部時,更找來風水名師翁三雄主持祭拜儀式。在翁三雄的主持下,張花冠等人獻茶、獻花後,拿著象徵「包中」的包子和肉粽一番祭拜,翁三雄則高喊「有拜有保佑,綠營全部高票當選」。如此怪力亂神的戲碼,在臺灣竟大行其事。


空話連篇惹人煩


電視辯論會算是臺灣取經自美國的現代化競選方式。11月7日晚上,臺北市長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與無黨籍候選人柯文哲的電視辯論會備受矚目。可在辯論會結束後,從事製造業的張有賢投書《聯合報》直指這場辯論「辯天辯地,未辯民之所欲」。文章說,要建設偉大城市,要翻轉,要國際格局,請告訴大家如何規劃,如何進行,而不是只有美麗的話語。縱觀全場針對都會區民眾最痛苦的高房價、高物價,未見兩位候選人著墨,顯見這場辯論還未觸及民之所欲,希望能趕快再增加辯論場次,端出真正的牛肉,樹立臺灣政治新格調。

對於選舉人的各種文宣,新竹市從事服務業的陳文卿也以「三空」概括:講些虛無縹緲的「空話」、猛開「空頭支票」、掛「空保證」。陳文卿直言,選舉免不了有文宣花招,但一堆陳腔濫調,聰明的選民早就看膩,要想贏得選票,候選人還是「能端出些實質的牛肉來才重要」。

「選舉真的都是這樣嗎?」蔡依珊近日在接受《時報周刊》和中天新聞臺專訪談及連勝文被抹黑時,落淚質問道。柯文哲妻子陳佩琪則在臉書上發文呼應說:「是的,選舉有需要這樣嗎?」她說,選戰必須靠女人面相、出去揮手微笑,選票才能入袋,這是怎麼樣的選舉文化?

臺灣知名媒體人江春男日前也發表文章指出,此次「九合一」選舉最突出的是家族世襲成風;另外就是「黑金政治」大復活,不肖政客前僕後繼。臺灣百業蕭條,政治事業一枝獨秀,選舉如此頻繁,但選舉文化沒有多少進步,令人搖頭。■


分享與關注│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請分享給朋友們吧。關注我們,只需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小字「國際先驅導報

相關焦點

  • 【林金源】簡論對2018年臺灣地方選舉結果的三種誤讀
    2018年臺灣地方選舉的結果,以綠營慘敗,藍營大勝而告終,全島半數以上的選民興奮、激動不已。2018年臺灣地方選舉綁公投選舉結束,東奧正名公投失敗,臺灣駐外機構紛紛將對外的官方社群帳號更換大頭照,並申請更名為帶有「TAIWAN」字樣的名稱。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八回 負屈含冤賢令尹結果 風流雲散怪現狀收場
    第一百八回 負屈含冤賢令尹結果 風流雲散怪現狀收場  我們趕回汶水橋,仍舊落了那個店。我仔細一想,銀子是分文沒有了,便是鋪蓋也沒了。取過那衣箱來翻一翻,無非幾件衣服。述農道:「這邊的訟事消息,一天緊似一天,日間有船,你不如早點回去商議個善後之法罷。」  我到了此時,除回去之外,也是束手無策,便依了述農的話。又念我自從出門應世以來,一切奇奇怪怪的事,都寫了筆記,這部筆記足足盤弄了二十年了。今日回家鄉去,不知何日再出來,不如把他留下給述農,覓一個喜事朋友,代我傳揚出去,也不枉了這二十年的功夫。
  • 【澤視界】地方派系勢力在臺灣選舉中的作用
    在現在的選舉中,地方派系仍然是一股公開的、有明顯政治傾向、能夠對選舉產生重要影響的力量。但地方派系的存在,究竟會放大民主的參與性,還是會削弱民主的價值?地方派系的存在會不會發展成不黨而黨的地方政治團體?它有沒有可能形成選舉中的馬太效應、讓勝者更強呢?
  • 「港姐」70年目睹之怪現狀
    不過港姐70多年的選舉過程,卻不是一直「美」得一帆風順。今年的港姐冠軍謝嘉怡出爐後,大家直呼:「評委終於又恢復了正常的審美。」這句話著實讓人詫異,沒有正常的審美還當什麼評委?可是如果你去了解一下歷年的過往,就知道民眾為什麼會這麼說了。
  • 韓國瑜創下臺灣地方選舉七大紀錄
    最近,臺灣政壇也吹起一股韓流,這次由韓國瑜所掀起的韓風,不僅將高雄選情變成全國矚目焦點,甚至吸引海外華人關注,連香港等外媒都搶進高雄觀察選情,一舉抬升了高雄的全球能見度。11月24日,最終韓國瑜以89萬的得票數,當選高雄市長,也創下臺灣地方選舉的七大紀錄。
  • 2018臺灣「九合一」選舉,藍綠地方板塊有望改變嗎?
    而且,本次「地方選舉」還將綁選10大「公投」,包括綠營發起的「東奧正名」、反民進黨能源政策的「以核養綠」等。 圖片來自臺媒 「九合一」選舉是臺灣「地方選舉」,指9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合併舉行,包括「直轄市長」、縣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裡長、「直轄市」原住民區長及區民代表
  • 臺灣選舉還要收走多少智商稅?
    當然,有人不願意承認他們的這一身份,甚至說什麼「島是中國島,人可不一定」——赤血不否認這句話有其合理的成分,但問題是很多臺灣人自己都很難說清楚自己是個什麼東西,看看他們選出的「政治家」都怎麼說,想必也能從中窺探一二。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我的兩岸政策重點就是維持現狀,維持臺海和平與兩岸穩定與發展的現狀。
  • 王貞威:《變局與調整:2020年臺灣選舉探析》
    因此,可以用「波詭雲譎」形容2019年以來臺灣政局的深刻變化,而2020年選舉結構是自蔡英文執政以來臺灣深層社會脈動出現的趨勢性變化的一種延續,也是一個重要觀察點。「韓國瑜現象」可以說是2020年臺灣選舉最重要的背景,此次選舉之所以出現諸多與以往選舉同的地方,都跟這一現象有直接關係。首先,如何客觀看待「韓國瑜現象」。
  • 變天了,2016臺灣領導人選舉民進黨上臺
    她之所以如此小心翼翼、百般矯飾,是因為深知「臺獨」乃票房毒藥,島內主流民意反對「臺獨」、堅定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由此可以看出,以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主調的大陸對臺政策深受臺灣同胞和國際社會的支持與肯定,不僅沒有失敗,反而成功導引了臺灣民意走向,在島內形塑了「不敢獨」、「不能獨」、「不要獨」的共同認知。
  • 「選舉症候群」折射臺灣政情
    」一詞,記者不解其意,不過隨即聯想起臺灣歌曲《戀愛症候群》,兩相對照,竟有豁然開朗之感——都是「太過投入」惹的禍。瞧瞧這些發病症狀——失眠、頭痛、暈眩、食欲不振、脾氣暴躁、暴力傾向……隨著「決勝之日」逼近,選民情緒更加激動亢奮,血壓飆升,內分泌失調。待到選舉落幕,狂跳的心還根本停不下來,又要忙著為結果欣喜若狂或抑鬱消沉。
  • 地方選舉當天公投同婚議題 臺灣社會再陷撕裂危機
    作者:黃順傑臺灣將在年底地方選舉投票日當天,針對同性婚姻是否該獲得民法保障等多個議題舉行公投
  • 問政智庫 | 臺灣「九合一」選舉在即,臺中高雄成爭奪焦點
    距11月24日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僅有不到一個月,國民黨、民進黨、「白色力量」等勢力圍繞選舉激烈角逐,選情日益激烈。大眾傳媒一致認為,此次選舉是民進黨執政的期中考、2020年「大選」的前哨戰,也是國民黨能否止跌回升的關鍵之戰,選舉結果牽動臺灣政局走向。
  • 臺灣特稿:2020臺灣總統選舉將上演統獨大戰
    ,一決定參選總統,就鎖定高雄市長韓國瑜為競爭對手,期待與「百年難得一見政治奇才」進行君子之爭,由勝選的人帶領臺灣往前走。因去年底九合一地方選舉失敗卸任閣揆回到臺南的賴清德,這兩個月走訪地方基層,在自己經營多年的臺南為郭國文輔選時,親身體會韓國瑜的「韓流」威力,贏得極為驚險,深刻認知民進黨完全執政不到三年已氣息奄奄。
  • 臺灣人為何一廂情願相信美國日本?這場選舉的危害!
    此前,地區領導人選舉是間接產生的,也是由當年跟著蔣介石到臺灣去的那批大陸人選出來的。要了解這場選舉,得從國民黨敗退臺灣開始。普遍而言,民主只是所有政治體制裡為惡相對少的制度,但並非最為必要跟迫切的制度。臺灣最早開始的地方選舉,緩解了外來統治階層跟本土居民的矛盾、為後續開放的選舉打下基礎。
  • 【臺灣地方「九合一」選舉觀察】誰是柯文哲?
    【財新網】(特派臺北記者 徐和謙)11月28日晚間10時許,位於臺北市松江路上的無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的競選辦公室,許多年輕的競選幹部和志願者進進出出、互道辛苦,並勸彼此早點回去休息,為隔日的臺灣「九合一」地方選舉投票日做準備,屆時他們將在全臺北市1534個投開票所進行監票。
  • 目睹近幾年中國詩歌之怪現狀 ∣ 一束光詩話
    >
  • 臺灣選舉中的媒體角色
    臺灣媒體發達,不僅有傳統的平面媒體,還有影響力巨大的電視媒體,還有新興的網絡電子媒體,更有獨特的「地下廣播電臺」。臺灣媒體生態複雜,左、中、右媒體並存,而且政治力介入甚深,尤其是新聞與政論性節目,政治傾向明顯,對選舉的影響越來越大。
  • 【聚焦】臺「二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 小英上臺 臺灣變色
    她表示,沒有忘記維持臺海安全與兩岸關係和平穩定是大家的共同期待,也是兩岸要一起努力的事,「維持現狀是我對臺灣人民跟國際社會的承諾,我一定說到做到」。●蔡勝朱300多萬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昨日下午4時結束。當晚出爐的計票結果顯示,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陳建仁當選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得票689萬4744張,得票率為56.1%。
  • 周六,臺灣最有可能出現的選舉「奧步」是……
    據臺媒報導,距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日倒數3天,臺「行政院」前發言人、臺灣文化大學新聞系主任胡幼偉今日在臉書發文表示,臺灣在選舉投票日前一天多出個節日
  • 【臺灣問題】2020年臺灣選舉中的美國因素分析
    其反映為臺灣地區領導人採取直接選舉方式後,美每逢臺灣 「大選」勢必介入,藉此規制島內政黨的兩岸政策、影響兩岸關係,以維護美 「離岸平衡」策略的效力。2020年臺灣選舉在中美戰略博弈加劇、美重啟對華戰略競爭的背景下舉行,美國因素貫穿選舉整個過程,美介入的程度、力度空前,對選舉結果及未來兩岸關係、中美關係有著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