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二次開庭聚焦「何為隱私」 法庭沒有當庭宣判

2020-12-22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12月21日訊 我的豪華別墅,儘管我沒住,上百號人的劇組卻在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進了我家,劇中人在裡面男歡女愛摔摔打打,算不算侵犯我的隱私權?

  這個法律問題的背後是一起奇葩案件,關於算不算隱私,有沒有侵權,第二次開庭一辯就是三小時。

  事情簡單來說就是:在杭工作生活的林女士,5年前在老家買了一棟超級豪華的別墅,後來一直沒回去住過。去年,林女士突然在一部熱門電視劇上看到自家別墅成了劇中女主的家(詳見本報7月21日5版《杭州林女士多年未住豪華別墅成劇組拍攝地》)。

  這部劇的名字叫《我和我的兒女們》。林女士將別墅物業、電視劇出品方、播放平臺等一併告上法院,要賠償要道歉,要影視劇下架,沒想到,在第一次庭審中,林女士獲悉:在她家別墅拍攝電視劇的還不止一家。

  近日,浙江寧波慈谿法院針對此案再次開庭。

  庭審焦點:

  我沒有住的別墅 算不算我的私密空間

  這個問題會成為本案焦點,很多非法律專業人士興許有點想不通——廢話嘛,我家中有礦,我有房數套,一套自住,其他欣賞,莫非其他房產就不算我的私密空間了?「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別說劇組了,沒經過主人的允許別人就能進來?

  但是,就是這個問題恰恰是本案最大的爭議。

  被告一共有8個,分別是兩家電視劇的製作方、物業、播放平臺等。

  被告之一,《我和我的兒女們》的出品方寧波影視的代理律師問原告:「你所指的侵犯隱私權,到底是指什麼隱私權,隱私權有個人肖像,個人信息等等,你指的是什麼?」

  原告林女士的代理律師說:「我們這次告的是侵犯了原告的私密空間,私密空間也是我的隱私。」

  寧波影視代理律師又說:「隱私權是人格權,一定與人相關。私密空間關涉到生活安寧,關係到私人信息。現在別墅從未住過,原告與這個房子沒有產生有關聯的私人信息;沒有住,那麼我們也沒有侵擾你的生活安寧,所以怎麼就侵犯你們的隱私權了?」

  原告律師再辯:隱私權是自然人享有的對某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進行支配的具體人格權。隱私有三種形態,一是個人信息,為無形的隱私;二是個人私事,是動態的隱私;三是個人領域,為有形的隱私。房屋私人空間與是否居住無關,而是與所有權的屬性有關。現在劇組進入的別墅是原告在2014年購買,2015年辦理了《房屋所有權證》的私人財產,未經權利所有人允許,「擅自」進入就是侵犯了案涉房屋的私密空間即為原告的隱私。

  兩個劇組覺得冤:

  明明是樣板房 明明是物業帶我們進入

  這個事件最奇怪的地方在於,劇組怎麼會進入私人別墅?

  兩個劇組也覺得萬分委屈。

  因為,他們在選擇場景地的時候,所得到的信息都是這套豪華別墅是樣板房。而且,劇組的進入都是在物業的帶領下,物業拿鑰匙開門。甚至,《大約是愛》劇組還交給物業6萬元場地使用費。

  《我和我的兒女們》劇組是以片尾鳴謝該樓盤的宣傳形式作為對使用該別墅的對價。

  因此,兩個劇組都認為自己已經盡到審查注意義務了。

  原告不認。對房產能否進入的審查難道不應該是問一下所有權嗎?這是不動產最核心的權利,這是常識。

  儘管,物業和影視公司等一起坐在被告席上,但是總讓人感覺在這個事情上,物業應該是聽得後脊背發涼的。

  甚至,在庭審中,影視公司方面律師跟原告說了句:「這個事情,你應該只告物業,而不是拉上我們。」

  成為被告的物業是寧波吾同物業公司,它的辯解讓人很是吃驚:「我們是2018年7月接手小區物管的,我們也覺得沒有侵犯隱私權。」

  物業的核心觀點不是對有沒有侵犯隱私權的辯駁,而是「那時不是我」,電視劇是2017年底2018年初拍攝的,如果如物業所說,他們是2018年7月才接手,那莫非告錯了?

  事實上,原告方手裡有一張物管費繳納的收據,是2018年一次性繳納前三年的物業費,一共6.4萬元,收款蓋章的就是吾同物業。還有,在2019年9月驚訝發現電視劇裡的家就是自家時,趁十一小長假林女士回到慈谿別墅,和當時吾同物業的相關負責人對質過,還早有準備地錄了音——

  林女士:「我家別墅,你們物業有否挪作他用?」

  物業公司該樓盤相關負責人說:「絕對沒有,房子被私下拿去使用是絕對不可能的。」

  林女士:「那我就直說了……」

  在林女士拿出她拍下的劇中場景時,負責人支支吾吾起來。

  法庭:

  總結六大焦點 沒有當庭宣判

  法庭總結了六大爭議焦點,大致如下:

  1.隱私權的構成要件,以及民事責任;

  2.主張的物權損失的判定以及被告之間的合理承擔方式;

  3.被告影視公司主張的注意義務是否能否成為免責事由;

  4.物業公司之間與原告的房屋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

  5.愛奇藝公司作為網絡平臺要不要承擔責任;

  6.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價值衡量。

  3小時庭審中你來我往相當激烈,原告就隱私權受侵犯索賠200萬元,另外還有80萬元是依照評估報告而來的物權損失。

  被告不服,表示評估報告評估的是現狀,誰來證明這些損失就是被告方造成的。

  他們的意思是評估報告不能,其實也不可能證明「因果關係」。

  原告對被告的樣板房說法也進行了駁斥:「你們口口聲聲『樣板房』,但是你們有證據證明它一直是樣板房嗎?在我買下之後,你們還有依據說它是樣板房嗎?

  還有你,愛奇藝,你說電視劇是正能量的,是給房子加分的。但是,這個房子是我的私人空間,我不需要加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再過十幾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正式實施,其中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第一千零三十三條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

  2015年10月,林女士在慈谿老家某高檔樓盤買下一棟別墅;

  2015年11月,林女士將鑰匙交給物業,以備不時之需,自己繼續住在杭州;

  2017年底2018年初,電視劇《我和我的兒女們》經開發商同意進別墅拍攝;

  2018年1月,電視劇《大約是愛》劇組交給物業6萬元使用費後進別墅拍攝;

  2019年9月,林女士在電視劇上看到自家別墅成了劇中女主的家;

  2019年10月,林女士回別墅,清點損失,投影儀不見了,掛毯不見了,酒杯不見了,還有各種磕碰刮擦和家具掉漆。

  在向影視公司、物業等發律師函被拒收後,林女士起訴。今年3月18日第一次開庭審理。

  2020年12月15日,慈谿法院第二次開庭。

相關焦點

  • 開庭為什麼沒有當庭宣判
    法院為什麼不當庭宣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七條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除人民法院認為不宜當庭宣判的以外,應噹噹庭宣判。因此,只要法庭經過審理認為案件事實清楚,且沒有不宜當庭宣判的情形存在,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一般都應噹噹庭宣判,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也可以當庭宣判。民事訴訟的簡易程序是相對於普通程序而言的,是基層人民法院和其派出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所適用的一種獨立的第一審訴訟程序。簡易程序只適用於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係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民事案件。
  • 瑪莎拉蒂女司機案件開庭,為什麼沒當庭宣判?需要多久宣判呢?
    2020年1月16日,案件正式開庭審理。譚某也是當庭下跪道歉認錯,但對於寶馬司機在醫院巨額醫療費,譚某和其家人至今未有表示,受害者家屬和網友並不接受她的道歉。案件審理後法院並沒有當庭宣判,這是為什麼呢?一般來說,案件比較清晰,證據比較充分,或者不構成犯罪的可以當庭宣判。
  • ...開庭審理趙某某受賄案 區檢察院檢察長出庭支持公訴 案件當庭宣判
    廣陽區法院院長丁鳳儉公開開庭審理趙某某受賄案 區檢察院檢察長出庭支持公訴 案件當庭宣判 2020-12-22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林口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非法佔用農用地案件並當庭宣判
    林口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非法佔用農用地案件並當庭宣判 2020-12-15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林口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販賣毒品案件並當庭宣判
    林口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販賣毒品案件並當庭宣判 2020-10-30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奇葩案件二次開庭聚焦...
    這個法律問題的背後是一起奇葩案件,關於算不算隱私,有沒有侵權,第二次開庭一辯就是三小時。事情簡單來說是在杭工作生活的林女士,5年前在老家買了一棟超級豪華的別墅,後來一直沒回去住過。去年,林女士突然在一部熱門電視劇上看到自家別墅成了劇中女主的家。女主睡的是我的床,我卻毫不知情!
  • 武漢「絕命毒師」案重審二次開庭,法庭將擇期宣判
    2019年4月26日,該案進行重審第二次開庭,控辯雙方圍繞一份鑑定意見進行了質證。界面新聞獲悉,這份檢方提交的鑑定意見由公安部禁毒情報技術中心毒品實驗室作出,系對本案送檢化合物進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在4月26日上午的庭審中,被告張正波當庭對該實驗室報告的鑑定方法提出了質疑,認為在沒有對比樣本且送檢樣本純度低於90%的情況下,核磁共振根本不能確定化合物的含量。
  • 一分鐘了解:刑事案件開庭流程及注意事項
    刑事案件開庭審理是刑事訴訟中極為重要的一環,需要辯護律師和被告人精心準備。有的被告人因對開庭程序不了解導致庭審表現不佳,容易對判決結果產生不良影響。今天我們介紹刑事案件開庭流程和注意事項,幫助有需要的被告人更好的準備庭審。刑事案件開庭審理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一.
  • 開庭前進來看看!刑事案件開庭流程、注意事項全解析(純乾貨)
    很多被告人不了解開庭流程而匆忙上庭,事後往往會總覺得好多該說的話沒有說,因庭審表現不佳而懊悔不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被告人庭審表現不佳,確實會對判決結果產生不良影響。提前熟悉開庭流程和注意事項十分必要,今天我們介紹刑事案件開庭流程和注意事項,幫助被告人更好的準備庭審。
  • 法院當庭宣判「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報漢中4月11日電(全媒體記者史兆琨 記者倪建軍)陝西省高級法院今天上午9時在漢中市中級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上訴人張扣扣故意殺人、故意毀壞財物一案。法院採納檢察機關的意見,當庭宣判,裁定駁回張扣扣的上訴,維持漢中市中級法院一審死刑判決;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 奇葩案件二次開庭
    事情簡單來說是在杭工作生活的林女士,5年前在老家買了一棟超級豪華的別墅,後來一直沒回去住過。庭審焦點:我沒有住的別墅算不算我的私密空間?隱私有三種形態,一是個人信息,為無形的隱私;二是個人私事,是動態的隱私;三是個人領域,為有形的隱私。房屋私人空間與是否居住無關,而是與所有權的屬性有關。現在你們劇組進入的別墅是原告在2014年購買,2015年辦理了《房屋所有權證》的私人財產,未經權利所有人允許,「擅自」進入就是侵犯了案涉房屋的私密空間即為原告的隱私。
  • 奇葩案件二次開庭
    這個法律問題的背後是一起奇葩案件,關於算不算隱私,有沒有侵權,第二次開庭一辯就是三小時。  事情簡單來說是在杭工作生活的林女士,5年前在老家買了一棟超級豪華的別墅,後來一直沒回去住過。去年,林女士突然在一部熱門電視劇上看到自家別墅成了劇中女主的家。  這部劇的名字叫《我和我的兒女們》。
  • 漳浦法院古雷開發區法庭公開開庭審理三起典型刑事案件
    來源/漳浦縣人民法院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通過旁聽今天漳浦法院開發區法庭的刑事案件庭審,讓我們零距離感受法律的權威,共同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教育課。
  • 「錯換人生28年」事件民告官開庭 未當庭宣判
    中新網鄭州12月4日電 (記者 李超慶)「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姚某生母杜女士起訴開封市衛生健康委一案4日在河南省開封市金明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法院未當庭宣判。  今年28歲的青年姚某在確診肝癌後,其母許女士決定割肝救子,不料多次檢查後發現姚某並非其親生子。
  • 微信群聊、遠程視頻、掌上法庭……這些法院如此開庭腦洞大!
    【編輯/申伊妮 統籌/王梅梅】「穿越疫情」來開庭!2月4日上午,受疫情影響,北戴河法院第一審判庭首次在微信群聊開展「網上法庭審判」。同日,福建省石獅市人民法院也通過網上開庭、視頻庭審等方式遠程審理案件。此舉一出,各地法院紛紛效仿。
  • 巡迴法庭進村普法 當庭宣判非法狩獵案
    湖南長安網1月12日訊(通訊員 喻沛智)1月11日上午,君山法院巡迴法庭走進柳林洲望城居委會,當庭宣判一起非法狩獵案,當地群眾十餘人旁聽庭審,以鮮活的案例警示大家:野生動物是受法律保護的,違法狩獵是要付出代價的。
  • 海南公開宣判四起涉疫情刑事犯罪案件
    圖為東方市人民法院審理楊某利妨害公務案。 黃少玲 攝中新網海口2月21日電 (崔善紅 趙睿 黃少玲)21日,海南省三亞市城郊法院、東方市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並宣判四起涉疫情刑事犯罪案件。 隱瞞接觸史 男子犯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獲刑一年21日上午,東方法院適用速裁程序公開開庭並當庭宣判被告人張某智犯妨害傳染病防治罪一案,依法判處被告人張某智犯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今年1月15日開始,被告人張某智多次接觸從湖北武漢來瓊的家人,1月19日張某智開始出現發熱症狀,後多次到當地醫院就診。
  • 桂東法院當庭宣判一起拒執犯罪案
    2020年12月23日,桂東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陳安波獨任審理,公開開庭並當庭宣判一起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案件,被告人毛某某犯拒不執行判決罪被判處拘役三個月。通過此次宣判,充分展示了該院嚴厲打擊拒執犯罪的態度和決心,彰顯了法律尊嚴。
  •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審案:從立案開庭到宣判 當事人沒去過法院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審案:從立案開庭到宣判 當事人沒去過法院金羊網  作者:董柳  2018-12-18 金羊網 記者董柳 通訊員隋嶽1998年,廣州全市法院受理案件數首次突破10萬件,2012年首破20萬件,2015年首破30萬件,2017年達42萬件。
  • 疫期全省首例"雲法庭"審理系列案件在信陽中院開庭,42名當事人說的...
    疫期全省首例"雲法庭"審理系列案件在信陽中院開庭,42名當事人說的話讓人感動 2020-02-20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