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龍淵劍,中國古代十大名劍之一(十大名劍分別為承影劍、純鈞劍、魚腸劍、幹將劍、莫邪劍、七星龍淵劍、泰阿劍、赤霄劍、湛瀘劍、軒轅夏禹劍)其中七星龍淵劍位列十大名劍第五位。相傳它創始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
當時著名的煉劍大師歐冶子云遊江南各省,當他到達浙江龍泉時,發現秦溪山下,有一泓湖水,甘寒清洌,湖邊有七口井,恰似天空北鬥星座:用湖水淬劍,能增強劍的剛度,正是鑄劍的好地方!歐冶子就在湖邊支起爐灶,用附近山中鐵英鑄成"龍淵"、"泰阿"雌雄寶劍。劍成,竟雙雙飛去。從此,鑄劍地改名為"龍淵"。唐朝時因避高祖李淵諱,改為龍泉。後來人們又將秦溪山湖改名為劍池湖,並在山北麓建立歐冶子廟。
七星龍淵劍是一柄誠信高潔之劍。這把劍傳說是由歐冶子和幹將兩 大劍師聯手所鑄。歐冶子和幹將為鑄此劍,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 北鬥七星"。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仿佛有世巨龍盤臥,是名" 龍淵"。
此劍鑄造的技藝固然精湛,但它的聞名還在於無法知道其事實姓名的普通漁翁:魚丈人。 全名「 七星龍淵」,故又作「七星劍」。
據傳: 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國兵馬一路追趕,一天 慌不擇路,逃到 長江之濱,只見浩蕩江水, 波濤滾滾。前阻大水,後有追兵,正在焦急萬分之時,伍子胥發現上遊有一條小船急速駛來,船上漁翁連聲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後,小船迅速隱入蘆花蕩中,不見蹤影, 岸上追兵 悻悻而去。漁翁將伍子胥載到岸邊,為伍子胥取來酒食 飽餐一頓。
伍子胥 千恩萬謝,問漁翁姓名,漁翁笑言自己浪跡波濤,姓名何用,只稱"漁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謝辭行,走了幾步,心有顧慮又轉身折回,從腰間解下祖傳三世的寶劍----七星龍淵,欲將此價值千金的寶劍贈給漁丈人以致謝,並囑託漁丈人千萬不要洩露自己的行蹤。漁丈人接過七星龍淵,仰天長嘆,對伍子胥說道:"搭救你只為你是國家忠良,並不圖報,而今,你仍然疑我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劍示 高潔。"說完,橫劍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
獨特的百鍊花紋鋼劍身,寶劍筆挺,剛柔相濟。寒光逼人,龍泉寶劍全靠手工磨光,從粗磨、細磨到精磨,往往要花數日甚至數月之久,一旦磨出,青光耀眼。紋飾精巧劍身上刻有七星標誌以及手工鏤刻精美裝具。再加上鋒利無比,唯有此四大特色才稱得上一把真正的龍泉寶劍!
中華老字號
龍泉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