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什尼科夫》一個執著的發明家,一把名槍的誕生記

2020-10-26 許沐雨

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一個執著的近乎於倔犟之人,一個不諳世故之人。他的執著讓他顯得不近情理,他的不諳世故讓他渾身上下透著怪誕之氣。

這個前坦克手,指揮坦克衝向敵人的炮兵陣地,如同瘋子似的決絕。一旦下定決心,立志設計出一把性能良好,操作簡便的自動步槍,就會不顧一切的去實踐自己的理想與信念。此時,任何障礙對這個前坦克手來說,都不再是不可摧毀的堡壘。

電影《卡拉什尼科夫》,再現了一個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的人,專注於個人的志向,毫不動搖的追尋發明的真諦。此真諦在信念的操守下尤其可貴,亦即生活除了發明與鑽研,別無其它。這讓卡拉什尼科夫在真正的同行眼裡成為一個值得尊敬的人。阿列克謝·蘇達耶夫,另一個著名的槍械設計者,儘管後來長期掩蓋在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AK」系列槍械的光環之下。其人在初遇卡拉什尼科夫時,就斷言後者身上有一種特質,正是這種特質讓蘇達耶夫對眼前這個如「愣頭青」般的小夥子表達了出自內心的鼓勵。

年輕的卡拉什尼科夫就如同一個「愣頭青」,在他眼裡,只有自己的發明,沒有權威和長官的存在,別人更是連「不值一提」的餘暇都未從其心中勻出。為了踐行自己的發明,卡拉什尼科夫可以從返家的列車上中途跳下,前往曾經工作過的小站,要求站長給自己一個操作臺,著手製造自己設計的槍械。在遭到拒絕和冷嘲後,他會直接奔到當地軍委會首長面前,申訴自己的請求。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孤勇,而是信念支撐起來的氣概。它在一股平鋪直敘的語調下悄然迸射,貫穿影片的始終,不經意地注滿年輕的槍械設計者的靈魂。與藝術家相類,卡拉什尼科夫象對待藝術作品似的對待自己設計的槍械。這番孩子氣似的自然性情,讓冰冷的槍械在卡拉什尼科夫手裡具有了生命。這是鮮活的藝術品,浸透著年輕的設計者才氣與智慧的結晶,它抵消了恐怖的殺人利器帶給人類的罪惡,成為守衛和平的砥柱和基石。

不得不說,卡拉什尼科夫設計槍械的初衷無可非議,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創造這種武器的初衷是保衛自己的祖國」。一個天真的愛國者,同時也是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愛國者。影片沒有刻意去營造淺顯的個人主義似的愛國情懷,而是寓這種深沉的愛於一個個日常化的生活場景,在舒緩的敘述下鋪墊開宏大的歷史圖景,對苦難祖國的守護與熱愛也就在其間漸次展開、綻放。

與這個天真的愛國者相呼應的,是葉卡捷琳娜的出現,成為卡拉什尼科夫對祖國的「大愛」和個人情感的觀照。後者作為上級配置給卡拉什尼科夫的女助手,同時也是年輕的槍械設計者生命裡難得的一抹亮色。

枯燥的設計生涯難以磨滅葉卡捷琳娜對青春的緬懷。她雖為人母,卻熱愛跳舞。晚班結束,在卡拉什尼科夫送自己歸家的途中,饒有興致的踏上一條或許在此之前許久都未涉足的小道,因為道路盡頭有令她嚮往的露天舞會。年輕的槍械設計者並非不解風情,也懂得適時而出,在意圖可疑的邀舞者面前強調自己作為葉卡捷琳娜「守衛騎士」的地位,哪怕對方是個穿戴齊整的高階軍官。

因為卡拉什尼科夫的天真與無畏,他的單純與才華,葉卡捷琳娜與這個沉思時象個哲人,笑起來象個孩子的男人走到了一起。他和她有志趣相投的奔赴,有同志般的深情厚誼,更有濃濃的化不開的愛。相對於卡拉什尼科夫的發明,除去「愛」這份生活中奢侈的調劑,他的時間幾乎被槍械所佔據。這個被信念支撐著的怪人,也唯有他,才得以被捷格加廖夫所賞識,後者更是推薦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槍械批量生產,列裝軍隊,而自己設計的樣本則甘願被庫存封藏。

捷格加廖夫對卡拉什尼科夫的賞識也讓前者弄明白了一個縈繞在將軍心裡的疑團,那就是對卡拉什尼科夫受教育水平的反覆提及。這個自學成才的年輕人毫不諱言自己沒有上過學的這一事實,就算這一事實在捷格加廖夫那裡作為對卡拉什尼科夫個人評定的匯總材料,在將軍看來,也無關宏旨。影片沒有糾纏於對個體學歷高低、教育程度的津津樂道,儘管卡拉什尼科夫近似於空白的學習生涯仍然以不引人注目的細節被多處提及,卻成為捷格加廖夫賞識卡拉什尼科夫的點綴性鋪敘。這種敘事設計使得整部故事推進的更為真實,也讓通過自學成長起來的年輕設計者在一眾佼佼者中脫穎而出,獲得軍方高層的推薦,強化戲劇衝突的同時,令影片主人公的形象飽滿的更加接近歷史原貌。

當「AK」系列槍械列裝軍隊的那一天,捷格加廖夫帶著卡拉什尼科夫來到軍營,向這些裝備著新式槍械的士兵們正式介紹武器的設計師,一個與他們年齡相仿的小夥子,不,「大男孩」。如此稱呼我們的主人公並不為過。因為卡拉什尼科夫終其一生都在踐行著他的信念,「創造武器的目的是保衛祖國」。也許有人會說,信念背後的熱情來自天真的贈予,但你不能否認,一個經歷過戰爭的人,對祖國愛得深沉的那份堅定和從容。

(全文完)

——文中圖片出自電影《卡拉什尼科夫》劇照——

相關焦點

  • 世界槍王「AK-47」誕生記!《卡拉什尼科夫》是愛國的有志好青年
    在卡拉什尼科夫進入醫院養傷期間,讓他有了大把的時間來實現他的某些想法------在同德軍戰鬥期間,卡拉什尼科夫目睹了紅軍戰士在自動槍械方面與德軍的差距,他正好養傷的時間比較長,他可以把一些自己和戰友對於槍枝的理解結合起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卡拉什尼科夫想設計一款適合戰士使用的槍。
  • 《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AK47之父 卡拉什尼科夫
    這是一部傳記片,介紹了卡拉什尼科夫發明AK-47的過程。卡拉什尼克夫把他舉世公認的才華和豐富的實戰經驗融進這一支無與倫比的突擊步槍中。在槍枝的測試中,也看到把槍放入水中、埋入沙子中再拿出來射擊。卡拉什尼科夫曾經是一名坦克指揮官,在戰鬥中,他胳膊受了傷,在去往野戰醫院的路上,由於卡車陷入雪泥中,他和其他戰士去村裡借馬,這名戰士帶著從兵工廠新產的步槍,隨即二人遇到德軍,在交火的關鍵時刻,新步槍卡彈了。導致同伴被德軍射傷。
  • 《卡拉什尼科夫》電影觀後感,當之無愧的「世界槍王」
    一、卡拉什尼科夫和他的AK-47誕生過程1919年,卡拉什尼科夫出生於蘇聯西伯利亞的一個農民家庭, 家中有10多個兄弟姐妹,家境貧寒。6歲時, 他染上重病, 差點喪命, 但由於上天眷顧, 他活了下來。年幼的他動手能力極強,影片中多次描寫他小時候製造的簡易手槍,為他傳奇的一生埋下伏筆。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 年輕的卡拉什尼科夫成為坦克兵。
  • 《卡拉什尼科夫》槍非兇煞,戾在人心!
    本片是講述著名的「AK-47之父」卡拉什尼科夫早年經歷的傳記片。這種英雄傳記片大都走的是這種編劇套路:立志少年有夢想→熱血青年戰沙場→戰友受傷促轉折→國家理想遇伯樂→世紀戰槍誕生記→服役軍隊受阻撓→收穫愛情甜蜜蜜→輕狂不羈被打擊→不斷改進獲讚譽→終成一代神槍王!因AK-47其價格的低廉、性能的可靠、操作的簡單,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和使用最多的自動步槍,生產數量超過M16的十倍不止。
  • 《卡拉什尼科夫》:「步槍之王」AK47是如何誕生的?
    或許是為了讓敘事更加順暢,這部聚焦AK-47如何誕生的影片,在圍繞卡拉什尼科夫的人物塑造上面,還不如他本人的真實經歷更具戲劇性和衝突性,哪怕,找來的演員神似年輕時的卡拉什尼科夫。  甚至,這部片子給不熟悉歷史的觀眾一種錯覺:主角光環堆滿的主角,靠著強大的人格魅力,一己之力生生創造出了這樣一把世界名槍。
  • 《卡拉什尼科夫》AK47的發明者的故事
    >這不是劇照,不管你是不是軍迷,很多人都會知道這是AK47,因為看的實在是太多了,只要有戰亂的地方少不了AK47的身影,AK47的產量上億,我國的56式和81式也是由AK47進化而來,因為該槍發明人為前蘇聯槍械師卡拉什尼科夫
  • 《卡拉什尼科夫》一把神槍和它的「父親」
    卡拉什尼科夫很有名,因為他設計的一把槍,AK47。這把神槍總共生產了2億把以上,但凡有戰亂的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AK47的綜合性能相當地穩定,不管環境如何惡劣,都能夠發揮優異的性能,可謂輕武器之王。一把輕武器,生產數量以億計,全球的軍人都熟悉它,要知道人類總人口也不過數十億而已,平均下來幾個人頭就能分到一把AK47,這個數據是很驚人的。
  • 【電影】全片《卡拉什尼科夫》一位普通的坦克兵逆襲成為世界著名武器設計師的故事
    俄羅斯2020年電影《卡拉什尼科夫》   卡拉什尼科夫全名: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AK之父)   卡拉什尼科夫1919年11月10日出生於哈薩克斯坦東南部阿拉木圖遠郊庫裡亞的一個小自耕農家庭,是亞歷山大·卡拉什尼科夫的第7個孩子。
  • 沒上過戰場造不出好槍?水手、醫生、清潔工!槍械大師們之前竟然是...
    當我們走進漫漫的輕武器長河,吃驚的發現,這些槍械的設計師似乎並不是什麼專業人士或者高學歷人才,這些人在發明這些改變歷史的槍械之前,似乎並不怎麼引人注目,都是一些看起來很平凡的普通人,不過,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機械愛好者,動手能力強,還喜歡搞個發明創造,靈魂深處的光芒閃耀了一下,然後那些大名鼎鼎的槍械就誕生了。不信?那我們就來看看。
  • 俄羅斯暴虐電影,真人真事講述AK47的誕生過程
    其實這種英雄傳記片大都走的是這種編劇套路:立志少年有夢想→熱血青年戰沙場→戰友受傷促轉折→國家理想遇伯樂→世紀戰槍誕生記就像老卡在授勳時候說的那樣:「沒覺得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只不過造了一個殺人機器而已……」槍非兇煞,戾在人心!
  • 卡拉什尼科夫PPK-20衝鋒鎗亮相 口徑9×19mm 消音器成為標配
    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郊外「愛國者」公園舉行的「軍隊2020」國際軍事技術論壇現場,卡拉什尼科夫集團展示了最新研製的PPK-20衝鋒鎗。這種衝鋒鎗在今年7月已經亮相,口徑9×19mm,採用了新型的伸縮摺疊槍託、護木和小握把。
  • 《卡拉什尼科夫》每個男人都有一把「AK-47」,你懂的!
    這個年輕的坦克兵就是著名的AK-47突擊槍的發明家卡拉什尼科夫。 今日推薦影片《卡拉什尼科夫》講述傳奇軍事武器發明家卡拉什尼科夫,從小農場走向全世界的傳記故事。除了傳統的三分、黃金分割、對稱、對角線等構圖風格外,攝影師對於前景和透視的使用也是令人眼前一亮。
  • 《卡拉什尼科夫》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設計的輕武器,常年在殺人排行榜排第一
    說起重武器,這可能是一個見仁見智的東西。你可以說飛彈,也可以說電磁炮,當然還可以說核彈等等。這些大型武器一定程度上有著等級門檻。一般的國家很難擁有比較全面的武器系統,但是輕武器就不一樣了。一個小國家可以沒有飛彈,但是一定不能沒有槍械。而在眾多槍械中,有一種槍械可以單獨擁有槍王的美譽。
  • 《卡拉什尼科夫》小人物的成功更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卡拉什尼科夫 被抖音各種推送的片子,看完中規中矩的一部片子,沒有太多激動人心的劇情,平淡無奇。 不得不說抖音那段讓所有人激動的片段,我花了差不多1小時35分鐘才看到,全片一共1小時44分鐘,而最好看的,也就是這幾分鐘試槍的內容。
  • 槍王AK-47之父《卡拉什尼科夫》電影高清
    電影《卡拉什尼科夫Калашников》導演: 康斯坦丁·布羅斯洛夫編劇: 小謝爾蓋·波德洛夫主演: 奧爾佳·勒曼 / 亞瑟·斯莫裡亞尼諾夫 / 尤利斯·鮑裡索夫類型: 傳記 / 戰爭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語言: 俄語上映日期: 2020-02-21(俄羅斯)又名: Kalashnikov / AK-47人類歷史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部武器裝備的發展史,擁有更強大的武器裝備往往能夠改變一個國家的歷史和命運,在世界各國的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 【D Boy專欄】電影《卡拉什尼科夫》:淺談「槍王」的兩位貴人
    炒個電影《卡拉什尼科夫》的冷飯吧。卡拉什尼科夫的AK47步槍能誕生乃至推廣裝備全軍,其實離不開兩位貴人的幫助。一位就是電影《卡拉什尼科夫》裡出場的捷格加廖夫(DP「大盤雞」機槍、DShK大口徑機槍和RPD輕機槍的主設計師),他研究了卡拉什尼科夫的樣槍後,寧願把自己的設計鎖起來,也要把老卡的設計推出去,這件事其實在老卡自己的回憶中也是有提到的。在看了卡拉什尼科夫的設計後,捷格加廖夫決定顧全大局,把自己的樣品鎖起來
  • 一槍一個,電影中的10大名槍
    但大師兄還是喜歡那些有型有號的名槍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電影中的10大名槍。第一名 槍王之王AK47自卡拉什尼柯夫發明這把槍以來,AK47就一直穩居神槍的頭把交椅。卡拉什尼科夫該槍結構結實,易於拆卸清理,價格便宜,可以大規模生產,準度與後坐力以及火力都可圈可點,幾乎沒有缺陷。
  • 德媒盤點12位沒有賺到錢的天才發明家
    德國《焦點》周刊網站1月13日盤點了以下12位沒有賺到錢的天才發明家:  託德·米爾斯,多力多滋Locos墨西哥卷餅:  這位幻想家最先品嘗了該款風靡美國的卷餅。此前,他在多年裡一再建議用多力多滋脆餅製作墨西哥卷餅,但直到2012年他才收到塔可鍾快餐公司的回覆。米爾斯死於2013年,他沒有從自己的創意中得到一分錢。
  • 《卡拉什尼科夫》電影還算流暢,但是戲劇性不夠
    卡拉什尼科夫使俄羅斯武器成為國家優秀品牌之一,『卡拉什尼科夫'一詞已經成為眾人皆知的俄語詞彙之一,也是我們現代生活中最響亮的名詞之一。這並非偶然現象。這種輝煌的發明創造推動了俄羅斯的發展。
  • 《卡拉什尼科夫》一些細節
    1.電影中卡拉什尼科夫(以下簡稱卡拉)自述學習經歷是七年級未念完,現實中他本人完成了十年制學校的學習,而且第一份工作就是技術文書,所以在當時的蘇聯,他至少可以算作一個中等學歷知識分子了。但也有觀點認為卡拉在學校所學有限,他後來的設計能力來自於其入伍以後的進修學習,實際上他在當坦克兵的時候就已經有發明創造並被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