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出爐】猜猜,最受歡迎的巴赫「小無」是哪個版本?

2021-02-26 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
  關於巴赫「小無」,哪一個版本演繹是你的最愛?昨日,這條微信小調查引來樂迷的踴躍參與。截至今日上午11點,結果如下:內森·米爾斯坦1975年DG版受歡迎程度位列第一(37%),隨後依次是亨裡克·謝霖1960年代CBS版(20%)、雅莎·海菲茲RCA版(14%)。


滬上樂評人李嚴歡也發來了他的「小無」心水版本與點評,與樂迷們分享。

典範演繹的兩個版本——

  阿瑟·格魯米歐的演奏,最吸引我的是其中始終流露著自然且真摯的情感,以及由此所表現出的謙謙君子之風。三首奏鳴曲中那三段賦格,是我所聽到把其中各聲部拉得最清楚的。而在很多時候,他對於速度的選擇,也與很多前輩或同時代的名家有較大不同。如別人拉來較慢的行板、廣板、薩拉班德等,格魯米歐都會選擇稍快的速度,拉得更流動些,讓這裡的音樂聽來寬廣而不覺沉悶;而那些被別的演奏家拉得較快的片段,他則拉得略慢,增強了音樂中優雅的成分。對速度和節奏如此細緻的把握,讓格魯米歐演繹的巴赫有著很濃的人情味,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巴赫,僅是這點,足以吸引我接連聽完全部六首作品。

  內森·米爾斯坦在上世紀50年代與70年代各錄了一次全集,兩者可謂各有千秋,在一些方面又形成很好的互補。第一次整體速度更快些,聽來更活潑些;第二次的演奏,即興的特徵有所增強,而這種「即興」的成分,其實一直存在於巴赫的音樂中。同時,兩個版本又都以清晰的聲部和線條,以及對音準恰到好處的處理,體現出這位大師頂尖的修養。尤其在音準方面,一些聽似極細微的差別,卻讓整體效果產生很大的不同,如「恰空」就因此聽來不似格魯米歐般有「硬」的傾向。

  在我看來,無論是格魯米歐,還是米爾斯坦,他們所演奏的巴赫「小無」全集,既代表著他們各自演奏藝術的巔峰,也是他們為後世演奏者們留下的演繹這些作品的珍貴典範。

風格迥異的兩個版本——

  亨裡克·謝霖同樣錄了兩次,間隔不長,區別不大。均以一絲不苟的態度遵照原譜演奏,結構方正嚴肅,有學者之風。且他極少運用揉弦,有時乾脆完全不用,這顯然因他演奏中「復古」的傾向和趣味所致。

  與謝林的「照本宣科」有所不同,約瑟夫·西蓋蒂這位老一輩大師將這些作品的時代精神、風格菁華與他個人氣質和智慧完美融合。他弓弦下的巴赫,有細膩的色調層次,亦有個性化的細節,甚至在一些有著較強抒情性的樂章中,還運用了一些富於表情的滑音。不過這一切顯然是建立在多年來他對這些作品理性推敲的基礎之上的。

師徒二人的兩個版本——

  喬治·埃內斯庫演奏的巴赫,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他那獨樹一幟的分句,這讓音樂中的抑揚頓挫在他弓下猶如說話一般,每一樂句,乃至每個音符都像是在傾訴一樣娓娓道來。與此同時,他的音量雖不大,音色卻極富韻味,也為他的演奏增添了不少想像力。

  耶胡迪·梅紐因從13歲以「神童」姿態錄製巴赫《C大調第三奏鳴曲》開始,一生多次錄製巴赫「小無」,這其中他在18-20歲期間錄製的第一套全集,演奏充滿靈氣,在我看來是最出色的。那一時期的他,對巴赫音樂的理解更多依託一種天生的直覺。正是這份感性的共鳴,讓他的這版錄音與他人如此不同。他演奏的巴赫聽來總是那般氣勢龐然,尤其是那豐實有力的發音,顯然有別於自己最重要的老師埃內斯庫。很多時候,這樣的發音使他奏出的和弦共鳴如管風琴般洪亮。

如果覺得內容還不錯,請點擊右上角,就能分享給朋友們。

關注微信官方帳號:上海音樂廳

加入我們,一起進入古典音樂的殿堂吧!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上海音樂廳微店便捷購票。

↓↓↓↓↓

相關焦點

  •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曲:沒法解釋的愛
    數年前有一位愛樂的宿儒問我:你喜歡聽巴哈哪個版本的《六首大提琴無伴奏組曲
  • 【黑色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雖然沃格勒本人曾說他在卅六首樂曲中最愛的是第三號組曲中的薩拉邦德舞曲,但在這場音樂會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薩拉邦德還是第五號。事實上,巴赫第五號薩拉邦德舞曲可說是最不像巴赫作品的一首樂曲。許多愛樂者在乍聽下甚至還會有當代作品的錯覺,這主要是因為巴赫幾乎在每一個樂句中裂解了調性音的方向。
  • 為周末王健的巴赫預習,兼「大無」小考
    而今熱心地探求其新價值的時代終於來臨,大家開始以驚奇的眼神,用心地檢視這極具獨創性的作品」(<<古典音樂400年-巴洛克樂曲欣賞>>許鍾榮主編P117)那麼,「大無」這組音樂屬於巴赫哪個時期的作品?早期是管風琴的巴赫,中期是器樂的巴赫,誕生巴赫演繹最多的作品,比如「平均律」,「布蘭登堡」等協奏曲,晚期就是宗教性的合唱。它屬於中期。
  • 為何古爾德的《哥德堡變奏曲》最貼近巴赫?
    巴赫創作的《哥德堡變奏曲》是西方音樂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恢弘的變奏曲。在眾多演奏版本中,加拿大鋼琴家格倫·古爾德的演奏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鋼琴版本。文章通過對古爾德的兩次錄音和演奏特點的分析來簡述最貼近巴赫理念的同時又真正屬於古爾德自己的《哥德堡變奏曲》。 往期古爾德精選:1、有的人為了出生而死去丨古爾德在自己的葬禮上「出生」!2、「我並不需要他們的靈魂」丨魯賓斯坦和古爾德論音樂會;3、格倫·古爾德丨這麼彈「可以讓音色更精緻,讓聲音中鋼琴的成分最小化」;4、「天才」一詞在古爾德家是被禁止的丨拒絕古爾德成為莫扎特!
  • 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欣賞
  • 抖音哪個版本最好最火 抖音各版本合集下載
    抖音哪個版本最好最火 抖音各版本合集下載 來源:www.18183.com作者:ZD時間:2020-12-14 抖音哪個版本最好最火?
  • 無懈可擊的米爾斯坦DG版《巴赫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
    總的來說,巴赫的《小無》,是對演奏家技藝、領悟力、耐力、專注力藝術涵養的全面考驗。古往至今,完整演錄巴赫《小無》的小提琴家並不算多,造成其相對「冷門」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太難了!一說稱巴赫在當中所設計的艱深和弦,只有用下圖這種彎曲得頗為誇張的「巴赫弓」才能完美地表現出來。更有傳聞稱巴赫本人在《小無》原曲譜上如此注釋道:「一不小心和弦寫得有點多呢,要是拉不過來的話,就忽略一些吧!」難度這麼大的曲子,我們作為後人若是想欣賞,又該如何選擇錄音版本呢?
  • 柯南劇場版票選結果出爐 20年前的版本最受歡迎
    2000年的《名偵探柯南:瞳孔中的暗殺者》票數最高投票結果出爐:2000年的《名偵探柯南:瞳孔中的暗殺者》以77991票成為冠軍。前5名結果如下:1.2000《名偵探柯南:瞳孔中的暗殺者》77991票2.2014《名偵探柯南:異次元的狙擊手》60535票3.2001《名偵探柯南:通向天國的倒計時》55182票4.2005《名偵探柯南:偵探們的鎮魂歌》52793票5.2015《名偵探柯南:業火的向日葵》35463票
  • 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版本整理與總結
    而同時,它作為引導我進入古典音樂世界的指路明燈,也是我最熱衷於發現和嘗試不同的版本的一套曲目。簡單介紹,巴赫的大提琴無伴奏,有多種簡稱,比如「巴大無」、「大無」、「無伴奏」、「Solo Bach」、「Cello Suites」。我個人偏好稱之為「巴赫無伴奏」,但更準確一些的話應該稱之為「巴大無」,因為巴赫同樣也為小提琴寫了6組無伴奏。
  • 著名大提琴家如何詮釋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目前已有八十多個演奏版本,各個版本各具特色,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本文將近代大提琴史上著名的五位大提琴家的代表版本進行一個比較。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因為時代的原因,作品的樂譜是淨版,只有音符(即有既定的旋律),卻沒有感情和速度標記,更談不上弓法、指法等具體的規限,因此給了演奏者無盡的理解和演繹的空間。
  • 巴赫無伴奏弦樂組曲 | 一生難以抵達的彼岸
    晚年的米爾斯坦一頭白髮,一個人一把琴,孤獨肅立臺上,拉出的恰空卻出乎意料的乾柴烈火。想起習琴時彈巴赫的小步舞曲,雍容典雅,連跳音都是一派端然,波瀾不驚如巴赫的人生。如果說米爾斯坦的恰空情感沉鬱,是生命的重,曾讓我驚為天籟,那麼哈恩的恰空則是「你好,憂愁」式的輕愁,帶著梔子花的淡淡憂傷。巴赫原本如清澈的小溪(Bach 德文意為小溪),小美女哈恩把它拉得冰清玉潔,這個謙恭的小姑娘與三百多年前的巴赫倒是心意相通呢。
  • 史塔克:巴赫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2CD
    點擊小程序購買關於大提琴,我們都知道的是:交響樂最重要的演奏樂器之一那麼,你聽過無伴奏的大提琴樂曲嗎?的六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 1007-1012)是無伴奏樂曲中最早聞名於世的典範,在音樂結構、藝術魅力和思想深度上都舉世無雙,自1901年被卡薩爾斯&34;並介紹給全世界的聽眾以來,它們便成了無限意義的延伸,更被譽為演奏家技巧與修養的試金石,史塔克、羅斯特羅波維奇、傅尼葉、馬友友等無數大師都屢次爭相詮釋這一紀念碑式作品。
  • 「在巴赫的作品中,我看見上帝的存在"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學者們通過對組曲風格的比較分析,認為最早出現的是大提琴組曲——儘管編號在6首"小無"之後。大提琴組曲的創作年代早於1720年,也就是巴赫寫在《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扉頁上的那一年。*巴赫的作品的目錄中,使用的BWV,是德文「Bach Werke Verzeichnis」的縮寫,意為「巴赫作品目錄」。此分類法依據體裁,而非作品的創作年代。
  • 哪個國家是最受歡迎的大國?最新結果公布,美國未登榜首
    那麼哪個國家才是最受歡迎的大國呢?最新的調查結果公布,而美國遺憾未登榜首。調查結果讓人意外據了解,在多個國家詢問當地民眾誰才是最受歡迎的大國時,近44%的被採訪者都投票給德國,而還有33%的居民會支持美國。
  • 論眾多版本中最帥的花無缺,猜猜哪個最帥
    這部劇也是有蠻多版本的呢,搜羅了下電影版的就出過3個,電視劇版就有7個了,臺式、港式、內地各種版本都有,而作為武俠小說經典的美男子花無缺,也是最倍受關注的角色,花無缺作為小魚兒的孿生哥哥,從小被移花宮收養,外貌俊朗、氣質不凡、清新脫俗、武功超群的一個風華絕代的翩翩公子。
  •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跳」給你看
    林懷民最終選擇了米沙·麥斯基的「大無」。他說,當初挑選西方古典樂經典巴赫無伴奏大提琴慢板樂章入舞時,因為演奏緩慢而內在深沉,成全了舞者各種延伸與收斂的動作。在他看來,巴赫的音樂是適合用於編舞的,它有一切舞蹈的韻律而風格又是自由的,尤其適合演繹現代舞。▼ 著名《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版本音樂家的想法,由舞蹈家變為了現實。
  • 巴赫的力量
    提起巴赫,「崇高」、「莊重」、「仁慈」、「虔誠」、「達觀」、「寬厚」等詞彙是最常被使用的,可以說幾乎人類所有的美德都集於他一人之身,這是其他所有音樂家所不能企及的。從貝多芬到蕭士塔高維奇,從孟德爾頌到布裡頓,哪一位作曲家不將巴赫奉為神明而加以膜拜?這是藝術史上最無可辯駁的事實。當然,如果你沒有真的去聽巴赫,你會相信這只是一種流播最廣的傳說而已。
  • 澳洲最受歡迎狗狗品種Top 10榜單新鮮出爐!結果可能有點出人意料
    7News網站12月8日報導稱,澳洲2020年十大最受歡迎的狗狗品種現已出爐。在澳大利亞,狗是最受歡迎的寵物。今年早些時候開始實施封鎖時,許多家庭都決定飼養毛茸茸寵物。拉布拉多幼犬(圖片來源:7News)今年,澳大利亞寵物保險公司(Pet Insurance Australia)分析了搜索數據,識別出2020年最受歡迎的10種狗,結果可能會讓人感到意外。
  •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欣賞指南
    大提琴家王健演奏巴赫無伴奏組曲他眼中的《大無》及其現代演繹馬友友演奏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人琴合一」才能拉好琴,大提琴是身體一部分「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一種心靈的瑜伽」大提琴家馬友友在故土尋找巴赫的感覺與麥斯基聊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如何理解與演繹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 【古典名碟】巴赫管弦樂巔峰之作《布蘭登堡協奏曲》三個經典版本(老版/新版/發燒版)
    《布蘭登堡協奏曲》創作期間也正值巴赫藝術生涯的巔峰時代,所著作品豐富且優秀。在這組協奏曲中,巴赫以鬼斧神工的熟練技巧展開動機,而除了創造純粹的歡愉之外無其它刻意的目的。《布蘭登堡協奏曲》可以說是巴赫自由發揮其技能的最佳範例之一,彼時富足愜意的他,無需過多考慮生計問題,創作上也更能放開手腳,才誕生了這般無凝重宗教色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