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放的辦公室在十一樓,穿過兩道門和一個大開間,她坐在最裡面。辦公室沒有多餘的陳設,一側長桌用來辦公,放著電腦和一疊文件資料,一側沙發用來招待客人。
林放很忙,從她的朋友圈就看的出來,一星期七天在三個地方拍攝取素材。在視頻行業十幾年,林放的客戶多為全國百強的地產及金融企業,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狀態早已習以為常。
「因為其他活兒難接啊。」當我問她為什麼能長期在這種狀態下保持時,她半開玩笑半認真道。與林放聊天,不需要做心理建設,她的坦誠樂觀以及對事業的純粹之心讓你覺得創業並沒有那麼沉重。
「從來沒覺得不自信,沒什麼能打敗我的。我知道這邊新公司前3個月肯定要付出的,有些人會一直想這件事,不賺錢啊什麼。我會把有些事情忽略掉,公司前幾個月在花費,賺錢在後面呢,不要想著老在花錢、花錢,不要小格局,不然這份事業會變成你的負擔。」
2006年10月,林放從一家影視後期公司出來,和朋友一起創辦暢想影視,開始為企業做宣傳視頻。她創業的初衷不複雜,用她的話來講:想創業了。溫州人骨子裡不等不靠、闖蕩天下的勁兒在林放身上透了出來。
但一件事的達成往往沒有那麼順利,在公司成立的第三個月,林放的合伙人離開了。
在暢想剛成立時,四名員工,一間辦公室,沒有名氣,沒有作品,公司的業務主要靠合伙人在行業的多年積累拉過來的,而林放,三個月只拉到了一單業務。
對於一家剛起步的公司而言,老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業務員,即使現在林放可以輕鬆談下她目標的客戶,但不得不承認,當時的林放並不是一個優秀的業務員。合伙人的工資每月6000元,林放2000元,但業務能力的懸殊仍帶來了內部的矛盾——公司能維持多久,這樣的窘境什麼時候才能走出。
種種壓力之下,合伙人選擇離開,24歲的林放將擔子挑了起來。「離開的時候,我瘦了10斤,挺折磨人的,合伙人跟我是朋友,關係很微妙,覺得我沒用,我也很委屈,我什麼都做,連打掃衛生都做,一心想把企業做好。」
幸運地是,林放的合伙人介紹了一位搭檔給她,成為公司新的合伙人。正是這位新的合伙人,和林放在之後的日子裡開拓出來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域。
2007年,企業宣傳片的市場競爭很大,溫州市場幾近飽和,與林放同一辦公樓的就有兩三家企業。
「樓上一家,旁邊一家,我覺得我要區別,不然做不下去,提案都是熟臉,很尷尬。我搭檔很厲害,三維動畫建模很快,別人好幾天才能做好的,他一天時間就可以建好,而且精密度很高。其他公司基本就是後期,剪片子誰都可以剪,入行門檻不高,但三維動畫不容易。」
當林放決定留在這個行業的時候,就開始研究行業的規則,尋找一個有力的突破口,能夠一擊即中。顯然,這個突破口被找到了,她迅速抓住市場的空白,運用自己的三維動畫技術優勢,很快在地產行業打開了局面。
林放進入地產行業也正是看到了它的突破口,她注意到,地產行業在房子沒有建好的時候就需要對外宣傳招商,最需要三維建模來展示效果,而溫州當地服務地產的三維動畫公司基本沒有。
通過身邊人介紹,林放順利接下一家地產商的單子。從前期溝通、製作、修改到交付,林放和搭檔不敢有絲毫鬆懈。她的認真在就職影視公司的客戶經理時就體現了出來,為了給到客戶滿意的作品,本來做業務的她,素材拍攝都全程參與,甚至自己寫腳本,從不計較「是不是自己的活兒」。
認真用心的回報是獲得了更多的業務。速度快、作品有創意、服務到位,林放很快就站穩了腳跟,之前的同行調侃她「這一圈都是你的項目了」。
2008年開始,暢想一路高歌猛進,拿下溫州多家地產的單子,幾家大的銀行也成為他們的客戶。
然而在2012年,林放第一次感受到「危機」。
「2012年開始出現同行,拿著我們的作品在外面說是自己做的,有我們公司出來的人說暢想的東西都是我們做的,其實他們策劃這些都不懂,只是做一個動畫。單子被搶了很多,各種奇葩,有那種老公跟我同行,派老婆過來做業務員,我上半年有一半的業務被拿走。」
但林放的危機不僅僅來源於此。
六年的時間,林放不再是公司剛起步時的業務員,她已經成長為一家企業的嚮導和領袖。隨著市場的成熟,視頻服務在溫州逐漸飽和,天花板可見,如何保持企業持續增長是林放需要攻克的命題。
2018年3月,林放在杭州錢江世紀城落下腳,成立新公司「觀美」,基於視頻嘗試不同的方向。
「來杭州有一份情懷在,原來就在杭州工作,做影視相關行業。在溫州身邊有朋友人脈,狀態比較垮,這邊競爭壓力很大。」
在林放看來,溫州團隊是非常成熟的,用她的話來講,回溫州沒有事情做。在管理上,她授權給主管,業務上,她直接給下面的AE。她的任務是如何把企業做得更好。
到杭州之後,林放並沒有急於將溫州的資源導過來,而是在杭州組建團隊開始頻繁接觸不同的行業,想創意,做方案,競標,似是一個輪迴,又回到了10年前。
到10月份,杭州的公司慢慢步入正軌,除了出差,林放溫州杭州兩地跑,但她覺得「那股勁回來了」。
我問林放想要將公司做成什麼樣子時,她的答案似乎沒有那麼宏偉。她沒想過去改變世界,改變行業,之前是想要創業,水到渠成,現在是做不同嘗試,認真對待每一份作品,將事業做下去,去讓自己生活著,快樂著。
這種狀態猶如一個莫比烏斯環,一體兩面,一面追逐樂趣,一面享受人生,跌宕扭轉,但總在正向暢行,只要堅持走下去,曲面不斷變換,總能遇到驚喜。
樂創會:作為一個女孩子,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家裡人支持嗎?
林放:家裡經商,爸媽比較支持,從小做什麼事情,讀什麼專業,在哪裡上學,很獨立。我想創業,我爸給了10萬塊錢,第二年就還他了,還多還了5000,我說這是利息,現在每年都給錢,都說這都是利息。
樂創會:服務地產行業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林放:服務過地產行業的,其他行業都不怕的,太虐了。要就必須要,過了期限,就沒有用了。他們都是有活動節點的,比如產品說明會,到時間就必須給到他們。地產客戶,他們就是皇帝我們是太監。
樂創會:在創業過程中,有沒有想過放棄或者懷疑自己?
林放:我剛開始創業那個時候就什麼都不怕。從來沒覺得不自信,沒什麼能打敗我的。我知道這邊新公司前3個月肯定要付出的,有些人會一直想這件事,不賺錢啊什麼。我會把有些事情忽略掉,公司前幾個月在花費,賺錢在後面呢,不要想著老在花錢、花錢,不要小格局,不然這份事業會變成你的負擔。
主要是心態,別人能做好我肯定能做好,我沒覺得自己比別人弱,就是這樣的心態。
樂創會:跟客戶有沒有發生衝突的?
林放:我脾氣不好的,這幾年改了不少,跟客戶吵架,但客戶還回找我。我都急死了,我們是做事情的,你這樣讓我們怎麼做事,以事情做好為先。會吵架,但知道我們做事情認真,還是會找我們。
我是計算機專業,理科女。我跟縣級幹部吵架,他說你是理科女吧,情商不是特別高。很多客戶都是吵架吵出來的,但是很多客戶很喜歡我。
樂創會:事業和家庭怎麼平衡?
林放:老公也會有意見,但我有脾氣會發出來,沒有包袱,忍氣吞聲沒用的,需要兩個個體的磨合。我老公會說,我還是會做自己的事情,我知道他心底深處還是支持我的。
樂創會:平時有什麼愛好?
林放:喜歡畫畫,平時比較忙,沒時間,也沒有說非常忙,微信發發,別人覺得很忙。昨天沒發,客戶問,踩點踩的怎麼樣,也是客戶推著我往前走。以前覺得自己是老牛一樣,自己拉著往前走,現在覺得是推著我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