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不是不要負擔,一點負擔都沒有,那就不可能學到知識

2020-12-24 朱老師說教育

沒想到,一些家長得了「減負症候群」。

減負本來是教育部門提出來,為了減輕孩子課業負擔。既然要減負,當然是負擔過重才存在這樣的問題。

可是,現在減負被一些家長當作時髦來追了,一張口就是減負。

老師正常布置作業,對學生進行訓練,一些家長也以減負為理由,跟老師唱反調。

說真的,這樣的家長,最後只能害了自己的孩子,對老師,毫髮無損,真不知這些家長是怎麼想的。

比如,最近就有家長在網上抱怨,老師讓學生寫周記,說孩子那麼小,才五年級,哪有那麼多可寫。讓孩子寫周記,不是折騰人嗎?

語文老師要求學生寫周記,是書面語言運用的訓練,本身就是作文訓練。一點也不過分,也不是什麼加重負擔,但是家長懟回來了,老師能怎麼辦?愛寫不寫,隨便。

老師讓學生積累詞語,寫反義詞近義詞,寫搜集相關的成語,有些家長又來了,上來就是一句「超綱」,課文裡有沒有,這不是增加孩子負擔嗎?

這些家長,我只能勸一句:您的孩子還是放在家裡自己教,不要上學了。拓寬一點就是超綱,就是增加負擔。

減負,不是不要負擔。一點負擔都沒有,那就不可能學到知識,就不可能獲得能力,就不可能有所擔當。

真不知道這樣的家長,是要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是要培養廢物嗎?

相關焦點

  • 減負不能靠行政命令,有償補課不是萬惡之源
    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如此重視的減負,為什麼禁令越來越嚴,收效卻微乎其微呢?其根本原因是行政命令要求的減負是治標不治本。造成學生負擔過重的主因是單一的以分數為唯一標準的教育評價體系以及滿足家長需求的優質教育資源很不平衡。中考、高考是兩大關口擺在學生家長面前。
  • ...保證學生在校每天鍛鍊1小時;20省份出臺減負清單:教師負擔如何...
    《通知》要求,學校要將控煙相關知識納入學生健康教育課程,通過課堂教學、班會等多種形式,宣傳和普及控煙知識,促進師生養成健康無煙生活方式,共同維護無煙校園環境。(北京商報)20省份出臺減負清單:教師負擔如何真減實降近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教師減負20條。目前全國20個省份已出臺減負清單,預計年內所有省份將全部出臺。此前,會議多、評比多、表格多、抽調多,抽走了時間,分散了教學精力,讓老師們疲憊不堪。
  • 教育部「出手」減輕教師負擔,家長可以不用批改作業了嗎?
    一、多省出手發布教師減負「清單」教師的減負關鍵在於理清工作職責,劃清工作範圍,我注意到福建省發布了《福建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在這份清單上,明確了檢查評比考核事項,規範了社會事務進校園,精簡了教師相關報表填寫,規範了隨意抽調老師等問題,可以說是全面排查了教師的負擔,最大限度減少了非教學任務負擔。
  • 各地都在說中小學生「減負」,真的減了嗎?真正的減負是什麼
    當今社會上所謂的「減負」,其實只能稱之為「偽減負」,而不是真正的減負!一、關於給家庭作業限定時間學生每天學完之後,需要通過作業來檢驗今天所學內容是否已經掌握,或者說鞏固當天所學知識。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做法。
  • 「升學壓力」是學業負擔的根源,教育結構失衡是基本因素
    減負減什麼?應該減的是學業負擔。學業負擔的壓力從哪裡來?應該是升學壓力。升學為什麼有壓力?追究原因則是教育結構失衡。說得直白一些就是各種主觀的,客觀的,人為的,自然形成的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也是一種人為的不公平客觀因素。教育發展同時也帶來教育升學壓力,這是很多人沒注意到的地方。所以,為什麼總說我們國家投入幾千上萬億資金投入到教育領域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卻一點沒減少的原因。
  • 廢除小學英語教學,小學生的學業負擔才會減輕
    小學生的學業負擔要減輕,首先要全面廢除小學英語教學。可能這個說法有點極端,但我始終認為,小學開設英語課除加重學生負擔外,無其他意義。 提出這個觀點基於兩個背景。 第一個是關於英語高考該不該廢除的爭論。
  • 讓二年級學生默寫「鯀」就是超標,如此一切刀減負值得商榷
    再比如數學學科中,對於1到3年級的學生,教授「萬以上的數的認識(包括萬以上的數的讀法和寫法、大小比較、應用等)、「四位數及以上的加減法計算」、「超過一位小數的加減法計算」等內容,就屬於超標。」對於教育部發布《超標超前培訓負面清單》,自然有一定道理,在實際操作上也為各地教育部門查處課外培訓機構超標、超前行為提供了詳細的依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規範課外培訓機構的教學行為,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但筆者認為,該清單的負面效應不容忽視。首先,一刀切的減負本身就不切實際,口號作用大於實際效果。
  • 上百道「減負令」,降不下培訓熱
    小學階段教學大綱裡的東西基本可以消化,報不報培訓班的差別不是很明顯,但是到了初中,有沒有上過培訓班就有很明顯的區別了。」在王欣看來,現在培訓班有提前教學的優勢,並且有奧數一類開拓思維邏輯的課程,提前學習了基礎和技巧對升學有幫助。「優勝教育」的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多數中學的小升初分班考試內容,小學的基礎知識只佔60%,30%涉及奧數等較難的題型,剩下的10%還涉及到一部分初一的知識。
  • 義務教育「不要」錢,但校外補課費讓家長犯難,負擔重了許多
    校外輔導班然而,學習主體並不是家長,是孩子,如果進入補習班孩子不學的話,那這樣的付出就等於零,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與此同時,家長不僅讓自己的負擔變重,起到的效果可能微乎其微,但校外補課的行為主導者是家長,要不要根據自身經濟情況以及孩子的學習情況進行補課
  • 餘光華講座教授:讓臺鹽變成資產而不是負擔
    前面五位企業家都講得非常精彩,我今天講的稍微有一點不同,他們那些董事長都是真的董事長,我這個董事長是假的董事長,為什麼說我是假的董事長?因為我做董事長,我連一張股票都沒有,我是純粹的經理人,我是百分之百的企業經理人。所以,我這個董事長只是說職務上我來替全民來負責這個公司而已,我不是擁有者,只是經營者,這是要跟大家說明的。
  • 晶晨文化:隆成義記憶學才是中國學生減負的終極武器!
    在我國教育界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官方三令五申不斷下發文件,要求給孩子「減負」;而民間的情況是,不僅孩子們的作業越來越重,甚至連家長都無法倖免。某小學數學老師要求孩子數「1億粒大米」讓家長敦促完成並送到學校。要知道1億粒米約2.5噸!這位老師可能是地主的後代。這並不是個例,類似的各種強迫家長完成的奇葩作業層出不窮。
  • 給小學生家長減負,讓教育回歸初心
    針對這一問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就提交了給小學生家長減負的提案,可以說反映了諸多家長的心聲。有調查顯示,80.3%的受訪者認為學校教育對學生家庭的依賴嚴重,75.6%的受訪者認為「陪作業」等已經給家庭造成了較重負擔,64.7%的受訪者認為「全能家長」不是「全能寶寶」的必要條件。
  • 何時才給「教師減負」?讓老師安安靜靜地教書
    【原創,歡迎轉發】◎ 文/編 烏江可能大家只聽說過給學生減負,沒聽說過跟教師減負。近年來,不少地方已紛紛出臺政策,為教師減輕不必要的負擔,用「清單」的形式促進「減負」的落實。譬如:未經當地黨委、政府審批同意,不得開展進校園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及各類校園創建活動;不得組織專項活動進校園;不得組織城市創建類活動進校園;這些明文規定,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教師減負」!其實作為一名教師,早都都希望這樣,早都希望從國家層面給「教師減負」。
  • 老師負擔沉重不堪,心理問題頻發,減負能否落到實處?
    上個月的北京,本月初的陝西,近幾天的甘肅,紛紛公布了中小學教師減負措施。有其他地區的老師羨慕不已,有這些地區的老師靜觀其變。 所有這些減負規定,內容大同小異。繆老師用甘肅省的文件,來簡單進行說明。再來說說教師的心理問題嚴重到了什麼程度。最後聊幾個廣大教師關心的問題。
  • 港媒:課外補習費已成中國家庭的沉重負擔!
    但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發布的《2018中小學生減負調查報告》說,此類填鴨式教育在內地中小學生中也變得越來越普遍。這份上周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如今60%以上的中國小學生都在上語文、數學、英語等重點課程的校外補習班。報告稱,北京和上海七成以上學生參加輔導班。總體而言,學生年級越高,參加課外補習班的比例就越高。
  • 甜蜜的負擔
    她看了看我,沒有回答,好像我不是在和她說話一樣。於是我又問她:「你吃飯了嗎?」她終於開口說話了,對我說:「我吃過了。」我:「這會兒我也不太忙,我能和你聊一會兒嗎?」她沒有回答我,但是眼淚卻流了出來。過了大概一分鐘,她平復了情緒對我說:「唉!我快愁死了。孩子這個病會不會恢復?會留下後遺症嗎?以後真成了個傻子怎麼辦?
  • 基層減負年是什麼意思?給基層減負要怎麼減
    尤其反映在基層治理上,因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造成的基層幹部負擔過重、壓力過大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基層正常工作的開展。  比如督查檢查考核工作太多太濫、文山會海重新回潮、痕跡主義代替工作實務等等問題,俠客島曾多次發文,基層的島友也是踴躍留言,但不少基層幹部依然困惑:「為什麼一直在提,我們基層卻從來沒有變化?」
  • 蔡英文那「甜蜜」的負擔
    他們認為,華航的改進是換湯不換藥,連「臺灣」兩個字都沒有,怎麼會有辨識度?更何況還有一個字母「C」,這不更是在打他們的臉嗎?但是如果華航按照民進黨的想法去提高臺灣辨識度,那麼華航就會喪失航權,航線受阻,飛都飛不出去,最後影響到臺灣地區的方方面面。
  • 答案公布,不要心理負擔
    很多女性在子宮切除前都會感到非常痛苦,因為她們認為子宮切除後就不是女人了。這個想法不正確。子宮雖然是女性特有的生殖器官,但子宮切除後,女性的所有特徵都會呈現出來,這不會影響女性的外表。最多也會因為實際水平的下降而加速衰老,這並不是特別嚴重的問題。子宮切除術後,女性將不再有月經,也不會有生殖功能。這兩種影響從外部看不到。
  • 江蘇出臺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新政
    集中整治與教育無關的各類事項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按照中央關於持續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決策部署,嚴格清理規範與中小學教育教學無關事項,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對列入清單管理的事項,各地各部門要本著從簡、便捷的原則,簡化工作程序,以看現場、看效果為主,減少不必要的環節和數據表格文字材料檢查,不得簡單以有沒有領導批示、開會發文、臺帳記錄等作為評判工作成效的主要標準,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務APP上傳工作場景截圖或錄製視頻等方式代替實際工作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