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們倆》觀後感:一部暖心的小電影
在香港電影沒落之後,很多人都覺得國產電影已經沒落的不成樣子了,小編覺得並不是,國內還是有很多優秀的導演,他們所製作出的國產電影還是很不錯的,像《瘋狂的石頭》、《盲山》、《桃姐》等等,很多影片無論是敘述手法還是劇本都比較不錯。今天小編要推薦給大家的電影是馬儷文導演的電影《我們倆》。
這部花了3年時間的小成本國產電影還是很令人驚豔的,不過從耗時三年的經濟角度來看,這已經不算是小成本了,這不是一部讓人哭的死去活來的愛情片,更不是喜劇片那樣能夠讓你看到哈哈大笑。它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甚至整個故事的伏筆都是很輕的一筆帶過。據說這部影片的故事原型是導演自己的親身經歷,所以小細節上的刻畫也是非常的能夠打動人心。
影片主要講述的就是一個外地來的女學生跟獨居房東金老太太之間的故事。在影片的前段太過平常,平常到像是我們每天發生的一些小事,可能是看慣了其他情節跌宕的電影,所以產生了,故事就要有觀點很很對立的矛盾,才會好看的慣性,所以從影片一開始就在忍耐雞毛蒜皮的情節,想等待著那個比較激烈的故事情節。儘管之後並沒等到,但還是給我了驚喜。女孩兒小馬在影片中是個很普通的租房人士 ,其中提出電費平攤、電話費、電暖氣、冰箱等等,其中的小細節真的不是文學化編劇式可以套用的,它樸實的不像一部電影。
小馬跟金老太太提出分攤電費建議,在轉身後的那聲:我覺得可以。帶著年輕女孩兒的那點小倔強。在電話線被掐斷之後,小馬跟老太太站在院子裡鬥嘴的話,都是孩子一般的語言,儘管看起來很幼稚,但不可否認它真的很甜。其實總感覺這些都是很累贅很無法容忍的細節,但相信導演是笑著拍出的這一段,裡面藏著溫馨和可愛。人的感情本就是漸進的,小馬跟老太太的關係亦是如此。從一開始什麼事情都要掰扯掰扯,到後來很隨意的就在;老太太房間裡進行大張闊斧的改變。其中的感情是在不知不覺中變化的。沒有戲劇衝突的生活才是最真實的,回憶起來也是最美好的,但大多數人不懂珍惜平靜的生活。
在影片中老太太的角色特別的鮮活,演員把一個獨居老太太的倔強跟孩子氣,再到深藏的獨孤跟對小馬的不舍表達的恰到好處。導演對於真實細節的把控是很細膩的。先從老太太平日裡囧囧有神的眼神,嚴厲背後屬於年長人的笑意,說起話來的擲地有聲,再到小馬離去後的惶恐和渙散,在中風之後的說不出內心清楚的複雜。飾演金老太太的這個演員功底還是很強的。影片沒有什麼太多的戲劇化情節,但其中對一些戲劇化的處理,還是比較好的,因為戲劇化情節本就是點睛之筆,如果真的處理不好,那就真成了爛片。
影片的後半段,老太太多次想把自己的孫子跟小馬湊在一起,大家肯定以為這是老人都長幹的事,但其實老太太心裡是有一個小心思的,開始的時候不太明白,但後來才知道這是整部影片情感最大的升華部分。老太太這一生扛過槍抽過大煙,看似什麼都幹過了,但最大的遺憾卻是沒有兒女,在年輕時收養了一個女兒,這才有了孫子,但能夠留住女兒跟孫子的心的,只有老太太的院子,答應孫子結婚自己就搬走,對於自己住了大半輩子的院子,老太太也是有感情的,所以才盡力撮合兩人,自己把院子交給小馬也放心,但這並沒有如了老太太的心意,小馬搬走了,孫子也娶了別人。老太太搬進老人院帶走的也只有一幅畫。後來小馬去看過老太太,老太太中風說不出話,只能默默抓住小馬的手,眼睛裡的期待和依戀是掩不住的。
小編認為電影的好可能就是體現在不能言語的悲傷裡,在日常的生活中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跟身邊人的雞毛蒜皮。相信導演的初衷就是想讓人們注意到身邊的溫暖。另外小編還感悟到的就是,人的生離死別真的是太容易了,能夠在大家都能表達的時候,把自己的感情去表達出來,機會真的不是每天都在。
如果你厭倦了那些情節跌宕起伏的其他類目電影,這部暖心的電影很是值得一觀,小編強烈推薦!以上內容純屬小編的個人看法,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