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正午陽光出品,張開宙導演,王凱江疏影主演的《清平樂》(原名《孤城閉》)已經播到了一半,從 開剛開播時的一水的盛讚,到如今的不溫不火,熱度漸熄,很難說這部宣傳期吊足了觀眾胃口的劇成功了。
雖然不乏為服化道、畫面美術和演員表現叫好的人
但更多的是失望,《清平樂》沒能逃過張開宙在劇情節奏上的致命缺陷:用最美的畫面和最慢的節奏,把故事講得沉悶乏味,雜亂冗長。
這樣的翻車在近年並不罕見,在國產劇市場經過前些年可怕的「於正審美」洗禮後,由山影和正午陽光帶起的一股高級國劇風成了香餑餑。
這種風潮大抵興起於《琅琊榜》的成功,之後的《延禧攻略》雖然劇情還是熟悉的於正式狗血戲碼,但畫面已然摒棄以前那種花紅柳綠亮瞎眼的配色。精美的畫面和考究的美術服化道為市場所追捧。
但諸多影視從業者不知從何而來一種誤解:畫面精美=劇能爆紅,一味的燒錢在製作上,打著國產良心的旗號,最後製造出一堆叫好不叫座、金玉其外空洞其內的「偽高級劇」。
《海上牧雲記》,號稱要打造中國的《權力的遊戲》,開播前一版長片花看得人熱血沸騰,更有九州喜大普奔深感夙願將償。
可拖沓的敘事方式和雜亂的故事線,別說比肩權遊了,連世界觀都沒有很好的構建出來。畫面固然宏大,演員固然賣力,奈何觀眾看不下去就是看不下去啊。
再到《天盛長歌》,有陳坤倪妮這樣的電影咖加持,又是大IP改編,卻依然糊得十分徹底。所有人都誇服裝很華麗,演員很厲害,但鬆散的結構和懸浮的人物,讓觀眾很難沉浸入劇情中。最後貢獻出漂亮的評分和極難看的收視率慘澹收場。
前不久的《鶴唳華亭》編劇則陷入了另一種窠臼,為了反轉而反轉,為了虐而虐。螺螄殼裡做道場,把皇權陰謀拍得黏黏膩膩。除了能誇一誇畫面精美考究外也著實沒幾個人能耐下性子看下去。
但願這些都高級國產劇接二連三的撲街,能讓從業者清醒一點:一部劇即使配上了張叔平做服化,找來了幾個老戲骨撐場子,再砸點錢在場景、畫面上,也未必就能成功。
一劇之本根基不牢,製作再好也是捨本逐末建一座空中樓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