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綜藝,羅PD獨自封神。
羅PD有很多出圈的綜藝,比如《兩天一夜第一季》《三時三餐》《花樣爺爺》《花樣青春》《尹食堂》《新西遊記》《姜食堂》等。這些綜藝也先後被中國各大衛視翻拍,但都不管是最先的兩天一夜還是最近被抄襲的新西遊記中的部分遊戲片段。
中國翻拍的韓綜都被網友說沒有靈魂,和原版差別太多,還有很多拍多季的,一季比一季口碑差,相反羅PD的綜藝卻被網友不斷催更。
為什麼同樣的綜藝節目到了中國就開始水土不服了呢。
這或許應該從羅PD任職KBS,並製作兩天一夜開始說起,這一說就得追溯到2007年,兩天一夜的前身《準備好了》。這些可以從羅PD的書《反正競賽還很長》探窺一二。
那時南韓綜藝有兩個著名的綜藝MC,姜虎東和劉在石,並稱為南韓綜藝的兩大山脈,只要有他們出演就是節目收視率的保障。
當時,如果一檔綜藝節目收視率不高也可以說是因為沒有這兩主持人坐鎮背鍋。這個平衡最終因為姜虎東回歸KBS而被打破。
姜虎東的回歸打得節目組措手不及,新節目《準備好了》因為準備不充分獲得收視率探底的悲慘成績。節目不得不內部施工整改。
於是,兩天一夜的雛形,夏日清涼試膽大會之福不福——實境節目第一期正式「隨便開拍」誰都不曾預想,這個不被任何人期待的試拍因為真的怕鬼的殷志源而改寫。
因為真實才變得有趣,殷志源打通了節目組的任督二脈。製作組瞬間茅塞頓開:福不福不重要,重要的是福不福後的結果。
經過製作組和成員們的磨合與嘗試,《兩天一夜》正式誕生。
羅PD的書上寫兩天一夜的成功是無心插柳,是誰都沒有預料到的成功。
但其實整個節目組在這期間也經歷了多次天人交戰的糾結和彷徨。從隨便拍到看到希望,工作人員的努力這一系列中,沒有公之於眾的付出有多少呢?
首先製作團隊調整了拍攝器材,以及貼身拍攝,對藝人做出和以往不同的拍攝條件等,在當時都是屬於比較新穎的形式。感謝節目組的不斷探索,以及211的成員們的理解及包容,才讓我們記住了兩天一夜,以及背後的製作團隊。
不得不說,姜虎東真的是一個很合格的MC,能在眾多主MC中當紅,自有他的魅力,控場能力絕對一流,並且他的主持方式和形象真的太切合兩天一夜了,關鍵是對節目組給予了肯定及認可。全新的6人組成員將兩天一夜推上巔峰,譜寫了南韓綜藝節目不可超越的神話。
羅PD是一個沒有天氣運的人,但是看起來是悲劇,結果卻很喜劇,也算是因禍得福吧。
連天氣都格外優待兩天一夜。因為大部分的拍攝時間,天氣都不是很好,但這樣的結果卻讓「笑」果更好,所以這些突發狀況就很考驗節目組的應變能力,還記得211有一個片段是每個成員去一個島,殷志源去了牛島,卻因為風暴被困在島上,開船後羅PD第一時間親自接人,雖然是一件小事,但還是令人感動。
羅PD團隊和合作的嘉賓都是很善良的人啊,不得不說羅PD的眼光也很毒,挑出來的嘉賓也很好,像是因為兩天一夜結緣的李瑞鎮,以及後面到TVN開拍綜藝的嘉賓,拍攝的現場氛圍都很輕鬆,節目組和嘉賓最好的相處就是給彼此尊重,展現自己的職業素養。
羅PD和他的團隊真的是用心在做綜藝呀。
還有製作團隊也很融洽,小細節是嘉賓提出要踢足球,製作團隊馬上就自發動手清理積攢幾十釐米的雪,都不需要指揮,執行力非常強,這和團隊的長期建立的協作能力是分不開的。
其實看了羅PD的綜藝,我們不難發現,羅PD整個製作團隊和節目嘉賓都配合默契,彼此相處也很輕鬆。其實看兩天一夜的時候有時候羅PD的團隊也會偶爾出境,幫著嘉賓完成任務。
製作團隊和嘉賓是一體的,只有相互配合,各司其職,才能讓節目更好看,彼此成就。
就像姜虎東說的,選手只要認真比賽就好,剩下的交給教練自己看著辦。中國的綜藝節目不要想著去依靠抄襲某個有趣的遊戲來獲取觀眾,而是在製作環節上走走心,挖掘一些新鮮的東西,才能得到觀眾的認可。畢竟節目照搬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讓對原版本來就帶著某種情節的觀眾覺得更為尷尬,當然不會給好評了。
羅PD在他的書裡提到,好的節目必須滿足三個條件:第一是創新;其次是有趣;最後更要有意義。並把節目創新是放到首位的。你試想你一直都吃一道菜,再喜歡也會膩。再好看的劇,多看幾遍也就煩了。所以再搞笑的情節還是要有創新的意識來支撐。
國內娛樂圈相對韓國確實魚龍混雜,嘉賓素質也良莠不齊,這個現狀也確實是客觀存在的,是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回歸娛樂節目本質,跟上觀眾日益提高的觀賞水平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