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包子頭,日本人眼中的中華元素就只有這些?

2020-12-23 拾部TV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旗袍配包子頭成為中國角色成為了日本人心中固有的形象。

我們從很多動漫中都可以看到一些包子頭配旗袍的女性角色,而且以這種形象出場的角色大概率是中國女孩。

譬如《亂馬1/2》中珊璞就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包子頭配旗袍的中國女孩形象。

還有就是在《魔卡少女櫻》動畫中出現的李莓鈴(動畫原創人物,漫畫並沒有此人物)。

《火影忍者》中的天天雖然日常中是身穿戰鬥裝的,但是有時卻是以身穿旗袍的方式出場。等等還有非常多的角色。

如果說是同一個人作品上出現包子頭配旗袍的角色,或許可以說他非常喜歡這樣的搭配或者某些原因,但是整個動漫業界都認同或者都喜歡以這種搭配來表現中國風又是為什麼呢?

旗袍也算是在世界上影響深遠的一種中華元素,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深受世界各國人的喜愛,日本人也是喜歡旗袍的人群之一。

我還記得日本聲優赤崎千夏生日的時候,人氣男聲優松岡禎丞還特地在上海買了一件粉紅色旗袍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她。

還有就是鬼頭明裡、上坂堇這些美女聲優都十分喜歡旗袍,甚至一度拍過寫真。

而包子頭的起源現在似乎已經很難找到考證了,據傳言來說是來自中國古代的「丫鬟」的髮型後改的,但實際是怎樣好像也沒有太多人去深究。從最早期被廣大日本人所熟知的動漫角色來說應該就是《超時空要塞》中的林明美經典的包子頭,從那時候開始包子頭似乎已經成為了「萌」元素的一種或者是「美」的一種表現。

這兩個組合起來影響著一代日本動漫中的中國角色形象。那麼她到底是怎麼出來的呢?在我的印象當中第一次以這種形象出現在大眾眼前的二次元角色應該就是經典街機遊戲《街頭霸王》中的春麗。

街頭霸王是遊戲領域中非常經典一部遊戲,而春麗也因為成為了格鬥遊戲中第一位女性角色而馳名世界並影響後來各種影視、動漫、遊戲作品。

最為經典的就是成龍在經典電影《城市獵人》中春麗,成龍COS春麗的那個畫面相信看過的朋友直到至今應該都記得非常清楚。

還有就是在《超級學校霸王》中香港女星邱淑貞所扮演的春麗造型

這些都是得到了《街頭霸王》中靈感啟發。

那麼春麗又按照哪個人物的原型來設定的呢?要知道包子頭配旗袍這種形象搭配,肯定要找原型人物來找靈感改才能製作出來的,空想一個人物當然是不可能。

網上就有傳言春麗的原型是來自香港武打演員茅瑛

茅瑛在李小龍的《龍虎爭鬥》中曾經以和包子頭+旗袍比較相似的形象出場,並成為第一位華裔功夫女星,而當時李小龍在處於巔峰期,想來應該也是參考這個人物的元素。

另一方面就是日本武打女星志穗美悅子

志穗美悅子在電影《女必殺拳》中飾演的角色李紅龍,她的哥哥是一名潛入日本做臥底調查毒品的皇家警察,後來失蹤之後就踏上尋找哥哥之路與犯罪集團展開對抗。

這個故事和春麗在《街霸》中為父報仇的背景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且在街霸2動畫版中就有著與之相似的畫面和敵人。

那麼到底是不是日本真的非常喜歡包子頭+旗袍服這樣的搭配呢?甚至是喜歡到每逢有中國女角色出場近乎必備的一個元素呢?

然而並不是,與其說這是喜歡倒不如說這是一種方便。方便什麼?方便確認這個角色來自哪裡、是什麼風格,讓觀眾的你一看就能快速記住角色。

就像我們在看抗日神劇的時候也是,看了個掛著小鬍子的人十有八九是個日本人。

要問中國那麼多造型為什麼偏偏要用這種造型,我想應該和日本大部分人對中國印象一直停留在某個階段所致。

關注【拾部次元】,一個由漫畫家撰寫,有態度的動漫頻道

相關焦點

  • 談談動漫中的中國元素,除了包子頭你還知道哪些?
    作為一部中方參與投資和製作的動畫,本片的中華元素可謂是異常豐富。登場人物的姓名與服飾。隨處可見的中文與中式建築,甚至在房間裡,還有大大的福字。故事的發生地也是從現實中的重慶為原型進行取材的,片尾也能看到重慶對動漫的大力支持,不禁讓人懷疑,這是不是該叫「chong神機」呢?
  • 為何日本ACG作品中的中國系角色都是包子頭 日本動漫
    「不是包子頭就不是中國人」的怪病,包子頭與旗袍的組合儼然日本人心目中中國女性的唯一符號,那麼包子頭的本體是什麼?究竟是什么元素讓包子頭成為了中國妹子在日本ACG中的統一形象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有趣的問題。包子頭是什麼
  • 唐可可設定公布,網友感嘆幸好不是包子頭
    不少網友鬆了一口氣,還以為在日本人眼裡中國設定的角色必定就是包子頭、麻花辮搭配上旗袍,喜歡的食物不是包子就是北京烤鴨。 畢竟有如此類型的角色實在是太多了,比如說《銀魂》(《3年Z組銀八先生》)中的神樂、《七龍珠》中的琪琪、《黑執事》中的藍貓、《家庭教師》中的一平、《機動戰士高達00》的王留美、《Infinite Stratos》中的凰鈴音、《叛逆的魯魯修》中的蔣麗華等等,基本上就是標配的包子頭馬尾辮搭配上旗袍
  • 你的中國籍二次元老婆,已經不梳包子頭了
    在許多日本的ACG作品中,中國籍的女性角色,通常都會因為日本人心中的刻板印象,出現眾多許多特別容易符號化的元素。而這些刻板印象的形成過程,通常都是與發生在兩國之間的歷史有關。1.旗袍,是日本ACG作品最常用於描繪中國女性角色的服飾。
  • 為什麼中國角色的形象,永遠都是包子頭與旗袍的刻板印象?
    包子頭與旗袍,是外國人對中國女性的『固有觀念』與『刻板印象』嗎?你可能會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當某部作品中,出現了一個扎著包子頭的女性,那麼這個角色有著極大的概率,是一位中國人——倘若她還不分時代背景與天氣因素,穿著旗袍,那麼中國人的身份就毋庸置疑了。
  • 為什麼中國角色的形象 永遠都是包子頭與旗袍的刻板印象?
    包子頭與旗袍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要素的視覺化表現,確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幫助各種藝術作品節省了一部分人物塑造的時間:比如她既然是中國人,那麼就一定會功夫,也可能會有口音與口癖,更可能掌握了非常多的烹飪技巧。而利用這些「固有觀念」與「刻板印象」來塑造人物形象的行為,並不少見。比如,高橋留美子的經典漫畫《亂馬1/2》中,就曾經登場過一位來自中國的少女:珊璞。
  • 你的中國籍二次元老婆 已經不梳包子頭不穿旗袍了
    唐可可(タン クゥクゥ,Tang Keke),中國上海人。為了成為偶像,唐可可來到了母親的故鄉日本,成為了結丘女子高等學校一年級的學生。中日混血的她,留著一頭米色略微有點卷的短髮,還有特別萌的水藍瞳。最喜歡的食物,則是日式義大利麵、奶茶和巧克力香蕉。
  • 角川《素晴》惠惠 旗袍Ver:叼包子的功夫少女超可愛!
    惠惠與悠悠的旗袍Ver.組合手辦,在包子鋪打工的兩位紅魔族造型非常可愛,惠惠更是一副女中豪傑的強大氣場今天先來看組合中的惠惠,這款手辦姿勢選自《素晴》御用畫師三島黑音的一幅插畫,手辦化後在造型上做了微調比起三島黑音原畫,這款手辦惠惠的身姿明顯更加纖細挺拔,一副功夫少女的即視感!
  • 旗袍+功夫=中國角色?日本動漫中,中國人的刻板形象是如何形成的
    2.中國料理:他/她不一定是大廚,但一般都很能吃繼功夫之外,中華料理則是約定俗成元素的第二大項,從近的《食戟之靈》到遠的《中華一番》,作為料理番必然會有中華料理的登場,更遑論後者直接就以中國作為背景創作。
  • 為什麼任何男人都愛「旗袍」?????
    但好景不長,到了上世紀四十年代,國內戰事頻發。簡單來說,許多海外遊戲、動漫為了在作品裡加入中國元素,就一味去濫用「旗袍包子頭」形象。時間一久,玩家難免會對高度同質化的人設感到不滿,並衍生出「旗袍包子頭」是外國人對中國女性不良刻板印象的想法。
  • 日本動畫裡的中國元素,旗袍美女身材好,而它無處不在
    中國作為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文明發展歷程中積澱了許多特點鮮明的文化元素。而日本動漫作為近代日本文化輸出的重要途徑,為了在國際市場上吸引更多更廣泛的粉絲群體,有時會在作品中特意添加一些日本以外的其他國家的文化元素。
  • 新動畫,中國少女人設公布,原來是魔都人
    近日官方已經公布了這位新角色唐可可的設定:唐可可是個上海人,母親的故鄉是日本(中日混血的可能性?),喜歡的食物是日式義大利麵、奶茶、巧克力香蕉。不少網友鬆了一口氣,還以為在日本人眼裡中國設定的角色必定就是包子頭、麻花辮搭配上旗袍,喜歡的食物不是包子就是北京烤鴨。
  • 日本人眼中的寶藏中華美食!
    當年把人饞得睡不著的動畫再度登上熒幕,開口笑包子、升龍餃子和鳳凰水晶讓多少人魂牽夢縈了20年?因此很少有人想過——小當家原作《中華一番》的作者小川悅司,壓根兒就不會做飯。據小川悅司所說,作品中出現的菜式,來源不外乎幾種:看菜譜、拜託媽媽做、一拍腦門想出奇怪菜式拜託中餐館的師傅做。
  • 日本人眼中的寶藏中華料理
    當年把人饞得睡不著的動畫再度登上熒幕,開口笑包子、升龍餃子和鳳凰水晶讓多少人魂牽夢縈了20年?因此很少有人想過——小當家原作《中華一番》的作者小川悅司,壓根兒就不會做飯。可以說,日本人對麻婆的喜愛程度已經到了「萬物皆可麻婆」的地步,麻婆豆腐只是常規操作,麻婆茄子、麻婆面、麻婆蓋澆飯比比皆是。其實日本的麻婆豆腐是偏甜口的,早已不如國內正版刺激,但這對一向不吃辣的日本人來說還是過於艱辛,甚至出現了「吃辣的都是勇士」的說法。
  • 中華小當家中的包子,表現出了中國包子的一個精髓
    在《中華小當家》這部作品中,包子的出場次數相當高,甚至在動畫中還專門安排了一場關於包子的對決。面點王羅根的四神海鮮八寶包子,展現了中華傳統面點的講究和大氣,包子皮用千年老面發酵而得更是展現了包子這一食物的千年底蘊。
  • 日本人眼裡的中國 淺談日本遊戲裡的中國元素
    翻一翻日本的宅系文化,我們不難看出無論是在動漫,遊戲還是三次元的電影中,都或多或少地充斥著一些中國元素。
  • 日宅印象最深的中華娘排名公布
    >印象深刻的中華風女性角色排行公布第一穩如狗一直以來,國外的許多動畫、漫畫與遊戲作品中,只要和中國元素有關的女性很多都是旗袍加包子頭的形象,這都已經成為固定的套路了,只要是這類形象出場的妹子,基本上都能猜到十之八九了,雖說也有個別雖然不是中國妹子但會穿旗袍梳包子頭的來表現可愛之處的人呢
  • 日本動漫中的中國美食元素,中體西用使國漫「走出去」
    然而受文化、地域、資源等因素的影響,題材缺乏一直以來都是制約日本動漫持續發展的瓶頸之一。中國作為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家,在題材這一方面可以向日本提供相當豐富的資源。因此帶有中國元素的日本動漫作品不斷湧現,日本動漫業也由此受益匪淺。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 日本人眼裡的中國淺談日本遊戲裡的中國元素 日本視角
    翻一翻日本的宅系文化,我們不難看出無論是在動漫,遊戲還是三次元的電影中,都或多或少地充斥著一些中國元素。
  • 口癖包子頭還要會功夫?外國動漫中的中國風角色盤點
    作者鳥山明本身就是重度《西遊記》&功夫電影粉絲,漫畫名字《龍珠》來自於李小龍的《龍爭虎鬥》,主角名字來自於《西遊記》,作品中角色的服裝、戰鬥姿勢、招式動作都非常眼熟,戰鬥體系中的兩個重要概念「無」和「氣」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武俠小說,前期的動漫中可以說是滿滿的中華色彩。主角悟空身上,這些特色更是尤其突出,也難怪讓我們倍感親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