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劇裡的日本大名愛吃的和果子

2021-03-04 japanembassy

很多小夥伴喜歡看大河劇,我們也能經常在裡面看到大名吃和果子的鏡頭。今天咱們就來八卦一下大河劇中大名喜歡的和果子都有什麼,小夥伴們就當看個熱鬧啦~

很多人都覺得,和果子的口味太甜。有一種說法是很多和果子其實是配茶食用的,或者是用在茶道當中,為了中和茶的苦味,自然要做得比較甜了。

在日本戰國時代,傳說有很多大名都非常喜歡和果子,因此在日本流行的歷史劇(大河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大名吃和果子的鏡頭。

織田信長

信長喜歡南蠻物,所以,傳說信長最喜歡的和果子是金平糖和蜂蜜蛋糕(カステラ),這兩種都是葡萄牙傳教士帶到日本的,因此備受信長青睞。不過今天我們看到的金平糖和蜂蜜蛋糕已經完全本土化了。

在有信長出現的大河劇中,基本上都能看到他喝葡萄酒、吃蜂蜜蛋糕的鏡頭。

豐臣秀吉

從庶民一路做到關白,非常喜歡茶道,因此他喜歡的基本上都是「茶果子」,比如真盛豆、長五郎餅和御手洗糰子。這些在京都都可以找到,有機會遇到的小夥伴一定要嘗一嘗。

在大河劇《秀吉》當中就能找到這樣的鏡頭,《軍師官兵衛》中也曾經對秀吉喜歡的和果子做了描述。

(長五郎餅)

(御手洗糰子)

德川家康

最終得到天下的家康,最喜歡的和果子是「本饅頭」。

傳說在大阪夏之陣的時候,家康被真田幸村攻入本陣,不得已只能暫時藏身於林神社,而林神社就是祭祀日本饅頭始祖的神社,因為救了家康一命,因此受到了家康的喜愛。

2016年的大河劇《真田丸》中,就有這種本饅頭的鏡頭出現。

伊達政宗

伊達政宗的粉絲可能比前面那三位還多,在各種影視作品和遊戲作品中都是帥得一塌糊塗。

正宗最愛的和果子是日式煎餅,在《獨眼龍政宗》這部劇裡曾經出現過煎餅的鏡頭。演變至今,現在在宮城縣的仙臺和巖手縣都能買到的「南部煎餅」,據說就是政宗喜歡的那種。

武田信玄

說到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大家可能會想到山梨縣的特產信玄餅。

但其實這個跟武田信玄沒有太大關係,因為信玄餅是明治時期才開始販賣的,只是藉助了這個山梨縣曾經的霸主的名號,所以在所有和武田信玄有關的大河劇中,都找不到信玄餅的影子。

上杉謙信

說了甲斐之虎,自然就要再來說說他一生的宿敵——越後之龍上杉謙信。

上杉謙信的領地大約相當於現在的新潟縣。關於上杉謙信喜歡的和果子,其實在大河劇中並沒有過多的表現,不過據說他和信玄在川中島合戰兩軍對峙的時候,由妻女山跨過千曲川的前夜,給士兵們發餅以提振士氣,因此這種餅就被叫做「川渡餅」,現在在新潟縣依然可以看到。

相關焦點

  • 《真田丸》:堅守歷史陣地的大河劇
    50多年來,大河劇已發展成日本家喻戶曉的歷史劇招牌,日本演員也以出演大河劇為榮。當代文化日趨速食化、碎片化,電視劇也趨向篇幅短、節奏快,規模宏大、情節慢熱的大河劇卻能堅挺至今,原因究竟為何?大河劇中基本沒有高大全的純粹正面,也沒有卑鄙猥瑣的純粹小人,角色各有千秋功過,卻都有一份令人動容的執著。《真田丸》主人公之父真田昌幸,就是這樣具有大河劇特點的典型人物。
  • 再考究的大河劇也不是真的日本史
    大河劇的取材都來自於日本歷史,但大河劇並非一般意義上的歷史劇,「大河」這個概念來自於大河小說,所謂大河小說就是以人的經歷來反映歷史環境,因此,那種沒有特定主人公的歷史小說不屬於大河小說,比如中國古代歷史小說《隋唐演義》,而金庸的《鹿鼎記》雖然有大量虛構成分,卻被日本人認為是大河小說。
  • 精緻之美-日本和果子
    轉載自:京都伽藍記編輯整理:一米陽光日本有很多傳統食物,最多人知道的一定是「和果子」,根據當季食材手工製作,秉承了日本致精的文化,每一個都做成藝術品,清甜而不粘口,致力於果子入口即化的秀逸感,一直十分受遊客歡迎,可以說是必買手信之一。儘管和果子如此受歡迎,但是關於它的製作,大眾卻知之甚少。
  • 親愛的大河劇,日本該拿什麼來拯救你!
    雖然大河劇經常改編自小說,但多有相對嚴格的歷史考證,可以當作半部日本史來讀,作為規模龐大,主題宏大的大河劇,它集合了日本最精良的影視戲劇人才,以及各種史學、文學,風俗學專家,最細緻嚴謹的拍攝展現出最精良的服飾,最佳的燈光效果,最好的觀劇體驗,大河劇的編劇對待歷史問題,通常採取審慎與前沿並重的態度:既有充實的歷史依據,
  • 大河劇很多是戰國,幕末時代的背景,這是為什麼呢?_澎湃新聞-ThePaper
    > X 大河劇很多是戰國
  • 「海豹和果子」顛覆你對日本和果子的印象
    最近日劇《我們有點不對勁》因為劇情狗血、劇組顏值過高而人氣飆升,劇集以日本老鋪和果子店為背景,每一集除了看狗血的故事之外,就是看讓甜食黨興奮的各種和果子了!
  • 福利丨為什麼日本的點心叫「和果子」?
    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和果子的身影幾乎會貫穿他們的一生。家庭日常吃的茶點、職場聚餐上的茶歇、重大節日上的貢品,都是不同種類的和果子。為什麼日本人會喜歡做這麼複雜的點心?菱餅、柏餅這些節日上的和果子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點心在日本被稱為「和果子」?
  • 日本大河劇VS中國IP古裝劇,你怎麼看?
    日本的歷史文化和我大中華的深厚內力是沒有可比性的,今天拿出來聊一聊,小編趕腳這個話題還是有些看點的。‍VS1:日本大河劇考據更嚴格,大河劇勝!大河劇:日本從1963年開始,每年都會由NHK(日本放送協會)推出一部歷史題材電視劇,被稱為「大河劇」(本文的另一主角終於登場,你是有多話嘮啊··)。大河劇同我們一般概念中的古裝劇相比,歷史考據更為嚴格。在日本,能出演大河劇是對演員演技的一種證明。
  • 大河劇的編劇有多重要?
    他作品裡的人物,不論是英雄還是偉人,總會讓人感嘆:「對對對,生活中真的有這樣的人!」△ 《新選組》(2004)三谷說:「看大河劇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將和主人公一起度過一年的時光。現在我變成了大河劇的創作者,這種心情也沒有變化,我想和他們一起走過他們的人生。
  • 《韋馱天~東京奧運的故事》:不像大河劇的大河劇
    此前,以近代為背景的大河劇還要追溯到1984至1986年播出的「近代三部曲」(《山河燃燒》、《春之波濤》、《生命》)。而把《韋馱天》這部「不像大河劇的大河劇」的企劃交給宮藤官九郎,顯然是2012年那部「不像晨間劇的晨間劇」《海女》大獲成功的記憶猶存(宮九的隨筆專欄表明,他是至少在2016年就已經著手準備大河劇劇本,前往慕尼黑參訪了)。
  • 從哆啦A夢的銅鑼燒,說到那「五感」盛宴的和果子
    小叮噹最愛吃的銅鑼燒,也好想吃一次看看。雖然人生沒有百寶袋可以作弊,但是不開心卻可以被銅鑼燒香甜軟糯的味道治癒。銅鑼燒是傳統日式甜點「和果子」中的一種。和果子起源於遣唐使帶回的唐朝點心「唐果子」。看過《妖貓傳》的讀者一定會記得那個神神叨叨的空海和尚,他將唐朝點心的做法進一步帶回日本,鑑真和尚又為日本帶去關鍵的砂糖製作技術,促進了和果子的發展。和果子最開始單純是用來祭神的祭品,後來發展為配合茶道儀式時品嘗,近代後才普及為平民也可以享受的美食。日本是典型的海洋性氣候,四季更替分明。
  • 日本國民美少女宮崎香蓮、小島藤子出演大河劇《燃花》
    人民網東京9月23日電 日本頻道綜合日本娛樂時尚網站Modelpress報導,新生代女演員宮崎香蓮、小島藤子將出演由井上真央主演的NHK大河劇《燃花》。該劇描寫了吉田松陰妹妹·文的一生,演員陣容強大。
  • 平成的「大河劇巔峰」,對國產劇有何啟示?
    導 語大河劇作為日本歷史劇的常青品牌,自我打造的種種經驗,也必然值得中國創作者學習借鑑。作者|洛弟來源| 烹小鮮「大河劇」最適合中國學距離日本「平成年代」的結束,只剩一周了。我們還有時間最後回顧一下,三十年日劇日影對彼岸影響裡,相對被忽略的部分。
  • 連佐佐木希都被迷倒的和果子到底是什麼果子?
    被劇裡的和服迷倒劇裡這麼多形色各異的和果子究竟有什麼區別呢?「果子」在日本可以泛指所有點心,而用日本傳統製作方法做出的「和果子」,從裡到外都滲透著日式美學。擁有百年歷史的和果子名店「嘯月」,在2016年的『日本國民點評網站美食大賞』中獲得甜品店的第一名。能在日本五萬多家老字號和果子與新式甜品中拔得頭籌,也是不太容易的一件事。
  • 日式茶點 / 和果子
    日本有很多傳統食物,最多人認識一定是「和果子」,根據當季食材手工製作,秉承了日本致精的文化,每一個都做成藝術品,清甜而不粘口,致力於果子入口即化的秀逸感,一直十分受遊客歡迎,可以說是必買手信之一。儘管和果子如此受歡迎,但是關於它的製作,大眾卻知之甚少。其實,和果子的精髓主要來源於果子師的手法,所以和果子師往往都會被稱作「手藝人」。日語「和果子」意為日式點心,與蛋糕等「洋果子」相對應。源於奈良時期的和果子,據說是遣唐使把盛唐的糕餅技藝帶去日本,融合了日本文化成為特別的甜點。
  • 觀影:和果子和洋果子
    到法國街頭,大大小小的各式甜品店林立;在日本的大街小巷,更能看到隨處都是日本傳統的手辦店和歐式的甜品店。法國人和日本人都非常愛甜品,但日本人尤甚,一個有力的證據足以證明這點:講衛生的日本人齲齒(蟲牙)發病率卻是全球第一,這都是甜品惹的禍呀。《街角洋果子店》講的就是東京一家西點店裡發生的故事。和果子是日本的傳統小點心,相對應的西點就是洋果子。
  • 平成的「大河劇巔峰」,對國產劇有何啟示?| 鮮知
    在日文裡,電視劇的意思是「電視小說」,大河劇的來源,同樣是章回體色彩的長篇歷史小說。這只是無數歷史巧合中的一個。大河劇與國產歷史連續劇的發展,起初擁有的是巧合,之後是影響,到後來,甚至漸漸有了血緣相連。
  • 資料延伸 | 關於大河劇與日本中世紀
    本期《忽左忽右》邀請了日本史作家蕭西之水和青年學者呂利,一起聊聊日本大河劇,以及劇中所描繪的日本中世紀的歷史傳奇。豐臣秀吉(1537-1598)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原姓木下,之後將丹羽長秀的羽字和柴田勝家的柴字各取一字將改姓羽柴。
  • 大河劇的歷史,就藏在這裡等你發現!
    1580 年,豐臣秀吉賞賜官兵衛一萬石領地,官兵衛自此步入了大名的行列。△ 《真田丸》(2016)上田城也出現在《真田丸》裡。第13集,源次郎(真田信繁)成為上杉人質,真田家趁機和上杉重新聯手,與德川家康的決戰迫在眉睫。
  • 天氣澄和,風物閒美,日本的和果子總是期待和你一期一會
    和果子,最具日本特色的甜點,被稱為「日本飲食文化之花」。清新可愛的外表下,卻呈現出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精彩。飽含著日本人對自然的熱愛和生活的感悟。和果子在日本古代指樹上結的果實和水果。和果子的歷史大概和日本的歷史一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