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之美-日本和果子

2021-02-16 奔藤

轉載自:京都伽藍記

編輯整理:一米陽光

日本有很多傳統食物,最多人知道的一定是「和果子」,根據當季食材手工製作,秉承了日本致精的文化,每一個都做成藝術品,清甜而不粘口,致力於果子入口即化的秀逸感,一直十分受遊客歡迎,可以說是必買手信之一。儘管和果子如此受歡迎,但是關於它的製作,大眾卻知之甚少。其實,和果子的精髓主要來源於果子師的手法,所以和果子師往往都會被稱作「手藝人」。

日語「和果子」意為日式點心,與蛋糕等「洋果子」相對應。源於奈良時期的和果子,據說是遣唐使把盛唐的糕餅技藝帶去日本,融合了日本文化成為特別的甜點。它所涵蓋的範圍相當大,大家耳熟能詳的銅鑼燒、鯛魚燒、櫻餅等都是和果子,而原本供茶道用的練切餡點心也是和果子,不同的是,這種點心卻是和果子的至高點。

《世界上有趣的事太多》中有這樣一句話:「日本茶道裡,當作配茶點心的和果子位分極重。哪家有善做和果子的秘方,與私藏秘制茶器一樣,都可以當作家族驕傲的。」即使到了現代,練切也是用於茶會的各種果子中的代表性存在,每款練切果子都有自己的果銘(名稱),靠著細膩的手工技藝,練切果子化身為一首首謳歌日本四季變幻的風景詩。

「練切」,顧名思義,包含「練」與「切」兩個動作。「練」,即攪拌、揉搓;「切」,則是剪、切,精美絕倫的和果子就是通過這兩道工序製作完成的。其中,「練」是「切」的基礎,把由豆餡做成的小糰子搓揉成可供打造造型的球面體,這可以說是入門的基本功。日本的很多和果子匠人,在剛開始學習的第一年就專攻「練」,這項工作的難度可想而知。而在這個小小的球面體上塑造型,靠的則是三角棒、竹片、挑針、小剪子、元勺子等小工具。想要遊刃有餘地使用它們,當然是離不開正確的手勢的,再加上對圖形與空間那完美的掌控,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才可以讓每一刀每一划所勾勒的線條漂亮、流暢、洗鍊、生動。

在日本,就有這麼一位神級和果子職人三納寬之,他沿用古法使用麻糬和豆沙制果子,使它成為集「視覺、觸覺、味覺、嗅覺、聽覺」於一體的五感藝術,好看、好聞,用手觸碰揉捏或是切割時的觸感,放入口中時的口感、香氣,都要反覆考慮做到極致,讓人在食用時可以用眼睛、指尖、嘴、鼻子和耳朵共同品味,體會匠人之心,感受自然禪意之美。

相關焦點

  • 你不知道的,京都「和果子」的四季之美
    日本有一種傳統的點心,原本是喝茶的時候吃的小點心,但經過一代代的手藝人相傳,現在成了一種精緻絕佳的藝術。和西式甜品的洋果子相比,被稱為和果子。櫻餅、水羊羹、慄子茶巾絞、白玉等,一年四季都有代表級的選擇項,色味形全都做到極致,在小小的東西上展示著四季的美。
  • 福利丨為什麼日本的點心叫「和果子」?
    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和果子的身影幾乎會貫穿他們的一生。家庭日常吃的茶點、職場聚餐上的茶歇、重大節日上的貢品,都是不同種類的和果子。為什麼日本人會喜歡做這麼複雜的點心?菱餅、柏餅這些節日上的和果子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點心在日本被稱為「和果子」?
  • 「90後」和果子製作師:方寸間品生活 悟人生之美
    揉搓好的和果子放在玻璃器具上,一隻手輕輕地轉動著底座,另一隻手用針筷輕輕剪著造型,反覆轉動,輕剪果子,反覆循環。士林說,有些造型要剪好很難。圖為士林此前製作的和果子。 呂明 攝半個小時後,一個精緻的菊花造型和果子呈現在眼前。不及巴掌大的和果子令人食指大動,既想仔細觀賞,又想品嘗一下它的味道。
  • 「海豹和果子」顛覆你對日本和果子的印象
    最近日劇《我們有點不對勁》因為劇情狗血、劇組顏值過高而人氣飆升,劇集以日本老鋪和果子店為背景,每一集除了看狗血的故事之外,就是看讓甜食黨興奮的各種和果子了!
  • 天氣澄和,風物閒美,日本的和果子總是期待和你一期一會
    和果子,最具日本特色的甜點,被稱為「日本飲食文化之花」。清新可愛的外表下,卻呈現出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精彩。飽含著日本人對自然的熱愛和生活的感悟。和果子在日本古代指樹上結的果實和水果。和果子的歷史大概和日本的歷史一樣長。
  • 連佐佐木希都被迷倒的和果子到底是什麼果子?
    「果子」在日本可以泛指所有點心,而用日本傳統製作方法做出的「和果子」,從裡到外都滲透著日式美學。京都的和果子因為千年古都文化的孕育,在皇家祭祀、茶道和慶典儀式中浸染,將優雅和精緻發揚到了奢侈的程度,而被冠以「京果子」的尊稱。
  • 日式茶點 / 和果子
    日本有很多傳統食物,最多人認識一定是「和果子」,根據當季食材手工製作,秉承了日本致精的文化,每一個都做成藝術品,清甜而不粘口,致力於果子入口即化的秀逸感,一直十分受遊客歡迎,可以說是必買手信之一。儘管和果子如此受歡迎,但是關於它的製作,大眾卻知之甚少。其實,和果子的精髓主要來源於果子師的手法,所以和果子師往往都會被稱作「手藝人」。日語「和果子」意為日式點心,與蛋糕等「洋果子」相對應。源於奈良時期的和果子,據說是遣唐使把盛唐的糕餅技藝帶去日本,融合了日本文化成為特別的甜點。
  • 大河劇裡的日本大名愛吃的和果子
    很多小夥伴喜歡看大河劇,我們也能經常在裡面看到大名吃和果子的鏡頭。今天咱們就來八卦一下大河劇中大名喜歡的和果子都有什麼,小夥伴們就當看個熱鬧啦~很多人都覺得,和果子的口味太甜。有一種說法是很多和果子其實是配茶食用的,或者是用在茶道當中,為了中和茶的苦味,自然要做得比較甜了。
  • 觀影:和果子和洋果子
    到法國街頭,大大小小的各式甜品店林立;在日本的大街小巷,更能看到隨處都是日本傳統的手辦店和歐式的甜品店。法國人和日本人都非常愛甜品,但日本人尤甚,一個有力的證據足以證明這點:講衛生的日本人齲齒(蟲牙)發病率卻是全球第一,這都是甜品惹的禍呀。《街角洋果子店》講的就是東京一家西點店裡發生的故事。和果子是日本的傳統小點心,相對應的西點就是洋果子。
  • 日式精緻的點心,散發著匠人精神,你知道它為什麼叫「和果子」嗎
    家庭日常吃的茶點、職場聚餐上的茶歇、重大節日上的貢品,都是不同種類的和果子。為什麼日本人會喜歡做這麼複雜的點心?菱餅、柏餅這些節日上的和果子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點心在日本被稱為「和果子」?其實,「果子」在日本的歷史,已經有3000年了,而在發展為和果子的過程中,它還受到了中國唐代果子、南蠻果子等的影響。
  • 粉嫩櫻花季,這款高顏值的和果子櫻花甜點,瞬間攻克你的少女心
    在日本,隨處可見各種精緻的果子。盛器很美,擺盤很美,果子更美!心情也變得美美噠!和果子與其說是點心,不如說是日本傳統藝術品,精緻的造型表現了人們對食物之美的追求。和果子其實泛指日式糕點,種類很多,根據含水量不同可以分為生果子、半生果子、乾果子等,多數用豆沙做餡料,利用各種工具將四季、歷史文化等元素表現在和果子上。
  • 日本「和果子」中的「饅頭」,竟來自杭州這裡?!
    西湖孤山腳下有廣為人知的「梅妻鶴子」離那不遠其實還有一個淨因亭和林淨因紀念碑在杭州,知道林淨因的人可能不多,遠遠比不過「梅妻鶴子」的北宋大文學家林和靖,但他在日本,那可是鼎鼎有名。據史料記載,公元1349年,林淨因東渡日本,帶去了中國饅頭的製作技藝,開創了「日本饅頭第一所」,由此成為日本的饅頭始祖。
  • 又見三堀純一創意練切和果子——「鬼滅之刃」
    練切和果子是和果子的至高點,而三堀純一的練切和果子可以說是練切和果子的「至高領域」,無人可超。此番以「隱葉」方式體現《鬼滅之刃》中的各位人物,真是絕了。《鬼滅之刃》颳起的旋風波及日本的各行各業,在和果子領域,日本羅森早在去年10月就推出了鬼滅之刃和果子,形象頗為可愛親民。相比之下,三堀純一的鬼滅之刃充滿了魔幻感,妙不可言!
  • 一個集顏值、口感與技巧於一身的和果子
    >因小而精緻的外形故有「日本飲食之花」的稱號視覺與味覺的交融美食因人而異自己喜愛的才是最好的和果子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的唐朝,當時的日本派遣唐使來中國學習,回國後不僅給日本帶回了中國優秀的文化和知識,還帶回了當時唐代精美的食物。
  • 去日本必吃的和果子大整理!伴手禮按這篇選就對了
    作為貫穿日本人日常生活與節慶時節的點心,和果子正在逐漸進入了國人的視線,成為日本旅遊伴手禮的極佳選擇。作為承載飲食文化的食品,和果子的種類相當多樣化,今天就讓這篇文章成為一個嚮導,著重為你介紹幾種人氣旺,顏值高的和果子,帶你走進這些飽含著季節感的小點心的世界。
  • 【蠻挑食】漢口隱世小店,日式和果子茶社
    本篇多圖,均為我手機拍攝)「隱世小店」這個詞,我是借用公眾號「一條」的子欄目名,我很喜歡它,有把鬧市當山林的心思。武漢這座茂密的大叢林,應該藏著不少這樣的小店吧。它們安靜,躲避,不躋身喧鬧擁擠商業體的人流中,門前只偶爾三兩客經過,推門是另一番清新,發出「噢」的讚嘆和驚喜。
  • 士林:把福州風物雕進和果子
    福州晚報記者 全怡月  春天的山櫻、夏季的朝露、秋天的紅葉、冬季的雪兔……你能想到的事物,福州女子士林都能用和果子捏造出來。和果子是一種佐茶糕點,不到巴掌大,造型卻千變萬化。  福州是個愛茶的城市,從小在茶文化薰陶下成長起來的士林,對十分考驗手藝人創造力的佐茶點心和果子痴迷不已。
  • 和果子の款待 | 細膩溫潤,感受四季的微妙心情
    大愛中包含很多層內涵,往往人們傾注在物上的心力細微又隱蔽,而越是簡單低調,也越能詮釋"喜樂之物,潤色無聲」的意境。這篇推文花小樣想和大家聊聊甜品如何走心,同樣地,也想藉由食物之味道來調動出人們內心的情感……我從未去過日本,但對其本土出品的甜品卻青睞有加。
  • 3000歲的和果子有何故事?體現了文化交流,與唐朝點心的傳入有關
    對日本文化有了解和接觸的人,一定會對日式特色點心「和果子」留下很深的印象。和果子可以說將日本的精緻美學呈現到了極致,小小一枚,卻蘊藏著深邃的匠心巧思。一枚和果子,配上幽綠的抹茶及茶道技藝,便是許多人心目中的日式風味了。
  • 《街角洋果子店》:這部日本電影,用甜品治癒你最深處的不快樂
    小編此前已經推薦過《風味人間》、《水果傳》等紀錄片,今天將給大家推薦一部以甜點為主人公的日本電影《街角洋果子店》。說到美食電影,日本算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你也許知道品味歲月人生的《深夜食堂》,嘗盡春夏秋冬的《小森林》,燃燒勇氣與希望的《南極料理人》,但你可能不知道一部甜香四溢的《街角洋果子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