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濤,一個被低估真君子,嵇康與他絕交又在臨死前託孤

2021-03-05 五千年歷史來歷

導讀:山濤,是竹林七賢之一。從小家境貧寒,喜好道家學說。他是經典故事嵇康絕交中的山巨源,也是嵇康臨死前唯一信任的託孤之人。和嵇康先分又和,雖然較晚出仕但一路高升。山濤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可以在出仕和入仕中自由切換,背後又透露出他什麼樣的性格特點?就讓小編帶著大家走進山濤的世界吧。

山濤早年家裡沒錢,但是喜歡讀書。他和阮籍一樣,都是年少有為但是隱藏實力,不問世事。雖然山濤看起來很佛,但人家還是喜歡交朋友的。他和阮籍,嵇康都認識呢。後來這群不願意與世事同流合汙的人共遊竹林,交談之間,覺得彼此心意相通,於是相見恨晚。於是就有了竹林七賢。但山濤四十歲被曹爽集團徵召了,這種閒雲野鶴的生活就暫時沒法繼續了。山濤很會審時度勢。那時和石鑑共寢的時候,半夜起來莫名其妙踢了人家一腳,然後勸告人家注意司馬昭。但石鑑是個愣頭青,覺得司馬昭只是病了而已,沒什麼大問題。但山濤就看出來司馬昭要取代曹魏了,於是馬上辭官隱居。後來司馬昭清理曹魏舊臣,石鑑也倒黴地遇害了。

巧的是,司馬昭和山濤是遠親,所以司馬昭最後又把山濤叫出來做官。山濤呢,家裡一直很窮,司馬昭看不過去就給他賞賜很多錢,還賜給他年老的母親一根藜杖。所以說山濤那時候還是很受恩寵的。最令人稱妙的是山濤無論何時都基本表現的中立態度。他竟然可以憑藉溫和的性格同時和裴秀,鍾會這對死對頭交好。性格穩重的山濤十分受器重。司馬昭西徵,也把朝廷後方的事情交給他處理。

雖然山濤看起來性格溫和,但也是很講義氣的。有一年裴秀出事,山濤因為據理力爭後不能保全裴秀,就被調離朝廷。當年山濤出仕,想把官位讓給嵇康,嵇康大失所望,罵山濤俗不可耐,遂與其絕交交。但山濤從來不記仇,嵇康臨終前把兒子嵇紹託付給山濤,山濤也不嫌棄他當年把自己罵到塵埃裡,而是一心一意地扶持嵇紹。這樣看來,山濤人品也是很好了。

除此之外,山濤還特別會看人。山濤擔任翼州刺史的時候,翼州選賢舉能的風氣並沒有發展起來。山濤就想,這裡不喜歡選人是因為人才的名聲不夠,所以親自到山林間拜訪能人賢士並表彰他們。後來山濤升官了,山濤有挑人權限了,他在平時觀察文武百官。到有職位空缺的時候他就從備選的人中挑一個資質好的人出來推薦。別人覺得他這樣選人武斷沒有依據,連晉武帝都建議他多考慮一下,擴大範圍選人,但他鎮定自若,不為所動。後來,山濤推薦的人都為晉朝做出了貢獻。

山濤是個孝子。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七十歲的山濤悲痛母親去世,竟然拖著老弱之軀堆積泥土做墳,並且在亡母墓前種植松柏。這多麼感人啊!

不出仕的山濤,隱居山林煮酒煎茶,好君子之道;出仕的山濤,有感於亂世,但迎面直上,以柔克剛,為國家發展做出突出貢獻,這也是山濤的君子之道。山濤乃是真君子也。

以上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嵇康寫給山濤的絕交書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真相?
    嵇康是誰,是玉樹臨風,瀟灑倜儻,博學多才的真名士,是司馬氏集團得不到就要毀滅的文壇領袖,是臨行刑前要琴來彈一曲廣陵散,嘆息說,我死不足惜,可惜廣陵散要失傳了的魏晉風流人物。那嵇康拒絕的人還能有翻盤的機會,還能是朋友嗎?山濤幹了啥十惡不赦的事情引得嵇康寫絕交信呢?看完相關歷史材料,我替山濤同學屈得慌。
  • 嵇康「拉黑」山濤始末
    只因,隱居山野、賦閒多年的嵇康收到了一封信。寫信給他的,是同為「竹林七賢」的舊友山濤。竹林間共飲清談的日子,已成過往。此時,他們的生活早已是兩條平行線。顯然,山濤並不甘於這種無交集的平行關係。出仕後的山濤在職場上一帆風順。這不,他又升職加薪了。在由選曹郎調任大將軍從事中郎時,他想舉薦嵇康代其原職,這也正是他來信的原因。
  • 嵇康與山濤的友情:每一個放浪形骸的身體裡,都住著一個善良的小孩
    嵇康與山濤是七賢中的兩個,二人也最是相投。山濤,字巨源,即山巨源。嵇康是曹家的女婿,相傳他娶的是曹操的孫女,長樂公主;山濤則與司馬氏有姻親關係。他們所處的那個年代,正是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魏國朝野重新洗牌之時。山濤一直拒絕司馬一族的徵召,直到他四十多歲時,有一天司馬師問他,「當世的呂望能不能出來做官啊?」這是司馬師以姜子牙比山濤。
  • 山濤:傳說中的老大
    ,山巨源(山濤字巨源)先生要因嵇康這封絕交書而遺臭萬年,好在歷史是人民寫的——至少是一部份人民寫的——儘管當時嵇康在博客上,貼了這個帖子之後給山濤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比如洛陽城裡的人,見面還跟他打招呼,背後就說他不夠朋友,更有甚者,當面握手,回到家就洗手,有的人估計還用上84消毒液什麼的。
  • 從竹林七賢到朝廷三公,山濤卻說:我的人生沒太多有意思的故事
    三、值得信賴的朋友對山濤在歷史上的名聲影響最大的,既不是歸隱,也不是為官,而是竹林好友嵇康的一封《與山巨源絕交書》。當時山濤從吏部郎任上升遷,舉薦嵇康接任。嵇康在信中拒絕山濤引薦,宣告與之絕交。志不同道不合,昔日好友各分東西,本來也算正常。
  • 山濤,是個了不起的人
    在裡,嵇康在表達了自己為什麼不入仕時不但憤慨地回絕了山濤的善意,而且要與山濤絕交。這使得讀者在覺得嵇康很偉大之餘,山濤在人們眼中的,似乎是站在名士的對立面,對他頗有微詞。讀者會看不起山濤。          山濤曾經在曹氏時期當過官,之後司馬家族篡位,他又再次入仕為司馬家。在那個時代,人們稱他為「貳臣」,也就是一臣侍奉兩主的人。中國人講究忠孝,山濤的一臣效勞二主是遭到當時的人唾棄的。
  • 山濤請阮籍和嵇康吃夜宵,為何山濤夫人卻在隔壁挖洞?
    山濤不僅僅自己熱情好客,而且還樂意跟夫人宣傳自己的朋友圈,告訴自己的夫人,自己所見識到的人情世故。當初山濤和阮籍和嵇康相識後,發現彼此間有種惺惺相惜,英雄相見恨晚的感覺。山濤便把自己見識到阮籍和嵇康才識非凡的經歷回家分享給了自己的夫人。
  • 大帥哥嵇康39歲被殺,畫像老的他媽都不認識!
    這個臨刑演奏一首名曲,瀟灑赴死的人物,就是嵇康。一個生活在魏晉改朝換代時期的大名士,有真性情,善知美醜。後人有個說法,《廣陵散》這曲子的來由,是因為魏晉之間,司馬氏代魏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當時鎮守東南楊州的幾個曹魏重臣王凌、文欽、毌丘儉、諸葛誕先後起兵討伐司馬氏,全以敗北而終。
  • 阮籍嵇康 | 遙遠的絕響
    但真要讓我進入一種震驚和陌生,依我的脾性和年齡,畢竟會卻步、遲疑。  半年前與一位研究生閒談,不期然地談到了中國文化中堪稱「風流」的一脈,我突然向他提起前人的一種說法:能稱得上真風流的,是「魏晉人物晚唐詩」。這位研究生眼睛一亮,似深有所悟。我帶的研究生,有好幾位在報考前就是大學教師,文化功底不薄,因此以後幾次見面,魏晉人物就成了一個甩不開的話題。
  • 乘風破浪的哥哥們,「古代男子天團」——竹林七賢:門面擔當嵇康
    巧的是在一千七百當年前的魏晉時期也有一個偶像天團,那也是一群老大不小,但是實力不凡的小哥哥們,受到當時和未來無數人的追捧與喜愛。他們分別是門面擔當嵇康;思想擔當向秀;智商擔當王戎;權力擔當山濤;詩壇大哥阮籍;音樂擔當阮鹹;酒鬼擔當劉伶。上一期我們講了詩壇大哥阮籍,我們來講講門面擔當嵇康。
  • 竹林七賢:嵇康死、阮籍哭,汙濁的世界,救不了絕望的7個人
    因為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因素把他們凝聚在了一起,那就是——消極避世。貳、一群「不思進取」的人竹林七賢中,名氣最大的當數嵇康,當年,曹魏時期有一位名臣名叫鍾會,此人是司馬懿的得意門生,他少年成名,才華斐然。鍾會少年時拜讀過嵇康的文章,對嵇康十分崇拜,進而成為嵇康的粉絲。後來司馬家族掌權,鍾會也是炙手可熱之人,他帶著數百隨從,風塵僕僕地從洛陽來到山陽,打算和偶像嵇康暢談一番。
  • 嵇康廣陵散十大古琴曲之一 嵇康傳的主要內容
    嵇康廣陵散十大古琴曲之一 嵇康傳的主要內容嵇康撫琴圖在整個魏晉文藝界和思想界,嵇康都是一位極有魅力的人物,他的人格和文化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嵇康是著名的琴藝家和哲學家。他精通音律,「廣陵散絕」體現的是嵇康作為一個偉大音樂家的悲劇。嵇康廣陵散《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
  • 《嵇康傳》: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嵇康雖然看曹爽不順眼,但卻更看不慣司馬氏,如果說曹爽僅僅只是一個草包而被人瞧不上,那麼司馬氏便是突破了社會道德底線而被人憤恨。 254年,司馬師廢了皇帝曹芳,一石激起千層浪,淮南第二叛隨之而出,毌丘儉、文欽等跳起反擊司馬師。 當聽到這個消息後,嵇康自己召集了好幾百人,打了雞血一樣地找到了縣裡的領導山濤,表明了自己的志向。
  • 竹林七賢的分崩離析:有三人拒不配合司馬昭,為何只有嵇康被殺?
    根據《魏氏春秋》記載,嵇康久居於河內的山陽縣,嵇康這個人喜怒不形於色,在哥兒幾個中間也算是一個比較奇怪的人。他的朋友們,自然是竹林七賢的另外幾位,他們分別是阮籍、山濤、向秀、阮鹹、王戎和劉伶。合著嵇康娶了曹家千金,心卻仍然在山水之間,實在是難得。惹遍不該惹的人司馬師去世司馬昭上位,司馬昭最怕什麼,就是政權不穩。如何穩?那就要統戰。
  • 音樂漫筆:不羈的嵇康,絕唱之《廣陵散》
    我國東晉時代是被稱為亂世的時代,卻是一個個性張揚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出現了 被稱為竹林七賢的七大才子,他們因為痛恨司馬氏 當政而不屑於與之為伍,於是聚居竹林,放浪形骸。竹林七賢中的嵇康更是一位 特有個性的人,一個藝術家。他寫的《聲無哀樂論》、《難自然好學論》、《太師箴》、《明膽論》、《釋私論》、《養生論》千秋相傳。
  •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賞析
    我常常和阮籍、劉伶、向秀、山濤等六個好朋友一起飲酒玩耍,後人稱我們是竹林七賢。我們幾個志向相同,不愛做官,但後來山濤投靠司馬氏,功成名就。這一年,他表現突出,司馬氏讓他做了將軍大將軍從事中郎,推薦我也來到司馬氏那裡做官。不願意出仕,他不了解我,哪裡配做我的朋友,因此寫下這封《與山巨源絕交書》,山巨源就是山濤,巨源是他的字。
  • 山濤的為官之道
    晉武帝感喟說,飲酒都如此有度,做事可想而知了,山濤辦事我放心。 山濤,字巨源。儘管山濤並非西晉「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但無論是從年紀還是從官職來說,山濤都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比其餘六賢中最年長的阮籍還要大五歲,比嵇康大十八歲。很多人知道山濤,還要拜其好友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所賜,雖然這封書信給山濤帶來的主要是負面效應,使他幾乎成了背棄竹林、忘本的反面典型。
  • 江春入舊年——嵇康與廣陵
    他將這首樂曲傳授給嵇康,並讓嵇康起誓絕不傳給他人,他亦不言其姓字。  這就是傳說中的《廣陵散》。  嵇康所作《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古時亦名《聶政刺韓王曲》。嵇康以善彈此曲著稱,聽者如聞天籟。公元263年,嵇康為司馬昭所害。刑場上,三千太學生向朝廷請願,請求赦免嵇康,並要拜嵇康為師,司馬昭不允。臨刑前,嵇康無一絲傷感,從容不迫索琴彈奏,天籟般的曲調瀰漫在刑場上空。
  • 素材人物「山濤」:知己+出仕+伯樂
    山濤為人厚道,侍母至孝,待友真誠。他與嵇康、阮籍等名士都是好友,彼此志趣契合,為莫逆之交。他曾經因為舉薦嵇康做官而惹惱舊友,收到了一封辭色嚴厲的絕交書。後來嵇康獲罪,他卻不計前嫌,將其子嵇紹撫養成人。什麼點:嵇康與山濤的友情被傳為千古佳話,向來為後世所津津樂道。他們曾經互為知己,又一度公然決裂,對於「任性」的好友,溫厚的山濤心中卻有著最深的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