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濤的為官之道

2021-02-13 中國青年雜誌


點擊圖片上方【中國青年雜誌】免費訂閱,願《中國青年》走進您的生活!

晉武帝感喟說,飲酒都如此有度,做事可想而知了,山濤辦事我放心。

山濤,字巨源。儘管山濤並非西晉「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但無論是從年紀還是從官職來說,山濤都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比其餘六賢中最年長的阮籍還要大五歲,比嵇康大十八歲。很多人知道山濤,還要拜其好友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所賜,雖然這封書信給山濤帶來的主要是負面效應,使他幾乎成了背棄竹林、忘本的反面典型。

其實,嵇康固然大義凜然,讓人欽佩,但山濤卻也多有可取之處。細究山濤生平,便可發現山濤幾乎是個完人,無論是當官、做人,都沒有太多讓人挑剔的地方。

想當初,山濤與嵇康、阮籍「一與相通,便為神交」。山濤經常在老婆韓氏面前說:「能讓我當作朋友的,也就小阮和小嵇這倆人了。」說得多了,韓氏的好奇心大盛,很想知道老公結交的是什麼樣的人。

某天,嵇康和阮籍去山濤家做客,韓氏便積極動員山濤留宿他們,還準備了酒肉,任由他們喝著小酒聊著天。為了一窺兩位帥哥的言談風姿,韓氏表現得略顯瘋狂,鑿穿了自家的牆不說,還一直看到天亮才意猶未盡地返回臥室。第二天,山濤問起韓氏的觀感:「老婆大人,經過你一晚上的考察,你老公我跟那兩位可有一比呀?」韓氏直白地說:「老公呀,說實話,要論才智情趣,你跟他們交朋友算是高攀了;不過要說見識氣度,還勉強有的一比。」山濤總算找回了一點心理平衡,鬆了口氣說:「是啊,他倆也覺得我氣度略強。」

的確,與其餘六賢相比,山濤少了份放浪形骸的不羈狂態,卻多了份內斂持重的沉穩氣度,當時人認為山濤「以器重朝望。」「在事清明,雅操邁時。」「見山巨源如登山臨下幽然深遠。」這一點,也從其行事中得到驗證。

司馬師當政時,山濤任職尚書吏部郎(相當於中組部副部長),後來逐步升遷。山濤富貴後不忘本,好心推薦好友嵇康擔任尚書吏部郎。然而,令山濤始料未及的是,嵇康不領情不說,還白紙黑字寫下《與山巨源絕交書》,公開宣布斷絕與山濤的往來。甭管嵇康的初衷如何,此舉都無異於狠狠甩了山濤一個耳光。但山濤心理素質異常強大,並未銜恨還擊或是報復,而是始終保持緘默。嵇康被殺後,山濤將其子撫養長大,還為他爭取到做官的機會。

未當官前,山濤貧寒度日,與老婆韓氏貧賤相守,但他心中卻有大志向。一天,他跟韓氏開玩笑說:「老婆,這些年辛苦你了。但是別看你老公我現在落魄,我遲早是要出人頭地的。就是不知道,將來我做到三公時,你可能端起貴婦人的範兒?」

這話在數十年後得到了驗證,儘管山濤40歲才出山做公務員,但正所謂「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炕」,山濤就是傳說中的官場達人,其官場成就令人羨慕嫉妒恨——退休前已位極人臣,官至三公之一的司徒。當然,這與山濤精擅為官之道是分不開的。

西晉社會黑暗,貪汙受賄、賣官鬻爵成為普遍現象。而山濤長期負責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升遷任免大權,自然成為權欲薰心者行賄的目標。山東有個縣官送給山濤一百斤真絲,山濤不想要,可是又深諳官場潛規則,不願獨自違抗當時的風氣,就把真絲打包,貼上封條,懸掛在梁頭上。但凡再有行賄者,山濤都指指真絲包,笑而不語。後來該縣官出了事,被逮捕法辦,凡是當初接受其賄賂的官吏,都被紀檢委請去喝茶。山濤這才讓人取下塵封已久的真絲,拂去上面的灰塵後發現,封條絲毫未動。此事可見山濤為官的清廉與圓熟。

據說山濤酒量驚人,每次最多能喝八鬥,超過便會有醉態,但他的自控能力相當強,規定自己飲酒以八鬥為限。晉武帝不信,對其進行「酒精」考驗。一次飯局上,晉武帝明著只給山濤八鬥酒,背地裡讓人偷偷加了些。誰料山濤喝到八鬥就停,再怎麼勸都是笑而不語。晉武帝這才相信,感喟說:「飲酒都如此有度,做事可想而知了,山濤辦事我放心。」

在朝廷工作的三十多年裡,山濤先後辭職辭了幾十次,每一次都被朝廷駁回,反而因其政績節節高升。年近八十時,山濤壽終正寢。

責任編輯:趙濤

(圖片來源:本刊)

山濤的為官之道

相關焦點

  • 【玄妙雲臺】竹林七賢之山濤
    後來在司馬昭決定太子之位時,山濤一句「廢長立少,違禮不祥」,奠定了司馬炎牢固的統治基礎。司馬炎坐上皇帝的寶座後,對山濤感恩戴德,自然要加以重用。山濤當然也挺身而出,全心全意給晉武帝司馬炎「捧場」,也就順理成章地官運亨通。
  • 山濤:亦道亦儒,圓融一哥
    老山活了78歲,在他40歲之前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安貧樂道。  有一次,他的妻子韓氏一邊做家務一邊笑著埋怨他:「我跟著你十幾年了,一天好日子都沒過過,看看咱們家裡,窮得叮噹響,你什麼時候能到朝中做個官,讓我們一家也過上好日子啊!」
  • 山濤,是個了不起的人
    在裡,嵇康在表達了自己為什麼不入仕時不但憤慨地回絕了山濤的善意,而且要與山濤絕交。這使得讀者在覺得嵇康很偉大之餘,山濤在人們眼中的,似乎是站在名士的對立面,對他頗有微詞。讀者會看不起山濤。          山濤曾經在曹氏時期當過官,之後司馬家族篡位,他又再次入仕為司馬家。在那個時代,人們稱他為「貳臣」,也就是一臣侍奉兩主的人。中國人講究忠孝,山濤的一臣效勞二主是遭到當時的人唾棄的。
  • 山濤:傳說中的老大
    和今日之跑官要官相比,嵇康這種獨立的人格固然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但,也未免不盡人情了。不知老山頭看到這封信是什麼滋味。是第一時間找私人律師,要把嵇康告上法庭,索要名譽損失費?還是暗示下級部門給嵇康小鞋穿?
  • 魏晉人物談 | 山濤投入司馬氏懷抱的深意何在?
    二、山濤投入司馬氏懷抱的深意何在?大約正始八年(247)山濤主動辭官歸隱,直到嘉平三年(251)司馬懿去世,長子司馬師執政掌握實權後,山濤才重新出山求官。而這幾年中,有兩件重要事件標誌當時國家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也對山濤的心理產生微妙影響。
  • 從竹林七賢到朝廷三公,山濤卻說:我的人生沒太多有意思的故事
    隱逸者以禮法為俗,不屑與傳統士人為伍;而傳統士人對隱逸者的放達行為也不以為然,認為名教中自有快樂,用不著故作姿態。而山濤則在這兩個身份之間,做到了完美切換,不得不說大有過人之處。然而以這樣不凡的經歷,卻令人意外地發現,山濤身上似乎沒有太多有意思的故事可說。
  • 嵇康「拉黑」山濤始末
    寫信給他的,是同為「竹林七賢」的舊友山濤。竹林間共飲清談的日子,已成過往。此時,他們的生活早已是兩條平行線。顯然,山濤並不甘於這種無交集的平行關係。出仕後的山濤在職場上一帆風順。這不,他又升職加薪了。在由選曹郎調任大將軍從事中郎時,他想舉薦嵇康代其原職,這也正是他來信的原因。
  • 嵇康與山濤的友情:每一個放浪形骸的身體裡,都住著一個善良的小孩
    嵇康與山濤是七賢中的兩個,二人也最是相投。山濤,字巨源,即山巨源。嵇康是曹家的女婿,相傳他娶的是曹操的孫女,長樂公主;山濤則與司馬氏有姻親關係。他們所處的那個年代,正是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魏國朝野重新洗牌之時。山濤一直拒絕司馬一族的徵召,直到他四十多歲時,有一天司馬師問他,「當世的呂望能不能出來做官啊?」這是司馬師以姜子牙比山濤。
  • 山濤請阮籍和嵇康吃夜宵,為何山濤夫人卻在隔壁挖洞?
    愛情的魅力自古有之,它讓世俗的人們為之振奮,為之瘋狂也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幸福的滿足感。李清照和趙明誠相濡以沫並攜手共進,蘇軾和王弗互敬互愛的討論生活瑣事。幸福的婚姻生活讓雙方互敬互愛,相互欣賞並共同進步。山濤作為歷史上的名流不僅自己喜歡有志之士,而且還樂意讓自己的夫人一同欣賞有學之士的風採。
  • 嵇康寫給山濤的絕交書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真相?
    足下昔稱吾於潁川,吾常謂之知言。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心裡話:我曾經以為你懂我,原來你還是不懂我。閒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羶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 素材人物「山濤」:知己+出仕+伯樂
    山濤為人厚道,侍母至孝,待友真誠。他與嵇康、阮籍等名士都是好友,彼此志趣契合,為莫逆之交。他曾經因為舉薦嵇康做官而惹惱舊友,收到了一封辭色嚴厲的絕交書。後來嵇康獲罪,他卻不計前嫌,將其子嵇紹撫養成人。什麼點:嵇康與山濤的友情被傳為千古佳話,向來為後世所津津樂道。他們曾經互為知己,又一度公然決裂,對於「任性」的好友,溫厚的山濤心中卻有著最深的懂得。
  • 竹林七賢中的山濤知道
    接著又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山濤又被拜為趙國國相,遷升為尚書吏部郎。此時大將軍司馬昭甚至還寫信稱讚山濤清明高雅的節操,又送來錢二十萬、谷二百斛解決家中貧困。而司馬師得到皇帝賞賜的衣物之後,也轉贈給山濤,還特別為山濤母親送來一根藜杖。
  • 山濤,一個被低估真君子,嵇康與他絕交又在臨死前託孤
    導讀:山濤,是竹林七賢之一。從小家境貧寒,喜好道家學說。他是經典故事嵇康絕交中的山巨源,也是嵇康臨死前唯一信任的託孤之人。
  • 「八王之亂」中嵇紹之死,文人士大夫忠孝節義之間的思索與追求
    一門父子二人,一為曹氏而亡,一為司馬氏而亡,忠孝節義終究難兩全。嵇康在行刑赴死之時,膝下只有一兒一女,嵇康在臨終之際將自己的一雙兒女託付給了自己的好友山濤。而在這個時候還是山濤站了出來,開導了嵇紹,向嵇紹闡明了萬物流轉之變,嵇康侍奉的君主是曹魏皇室;但是時代已經變了,曹魏已經成為了過去,司馬氏已經當政,所謂君為父,嵇紹出仕並沒有違背任何忠孝之理。最終在山濤的勸說之下,嵇紹選擇了出仕,在晉武帝時期在山濤的推舉下出仕為官。
  • 竹林七賢「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魏齊王曹芳正始四年(243),嵇康退居山陽(河南修武一帶),交結了一些隱士為友,其傑出的是呂安。隨後偶遇山濤,二人言語投機,只見一面便「契若金蘭」。又認識向秀,接著又結識阮籍、阮鹹與王戎。最後劉伶與諸人相遇,欣然聚合,遂成七人之數。七人集結,大約在嘉平元年(249)高平陵之變,曹爽、何晏被殺,王弼被罷的當年。
  • 馮夢龍的為官之道,相比於文學造詣並不遜色
    然而,對於馮夢龍入仕為官的經歷,知曉的人會相對少一些。其實,馮夢龍的為官之品與政績之著,與他的文學造詣和成就相比並不遜色,他減輕徭役、改革吏治、明斷訟案、革除弊習、整頓學風、興利除害,打造了一個百姓安居樂業的壽寧。
  • 小人物為官之道,7本官場沉浮現代小說精選
    小說簡介:一個農村鄉鎮小人物,以草根之身漫步官場,長袖善舞,不惜利用一切資源步步高升,其道路之艱辛、挫折令人回味。官、錢、權、色,縱觀芸芸眾生,無不被其利用而追逐一生。小說簡介:道,可以是一條路,也可以是一條法則;正道,那就是正確的道路或者是正確的法則;為人者,走錯了道可以改回來,大不了從頭再來;為官者,踏出一步,就是一個腳印,對了,那是分內之事,錯了,前面就是萬丈深淵;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 酈波評說魏晉風流之《竹林七賢》全集
    崇尚老莊,講求養生服食之道,著有《養生論》。與阮籍齊名,為"竹林七賢"之一。《魏氏春秋》:"(嵇康)與陳留阮籍、河內山濤、河南向秀、籍兄子鹹、琅邪王戎、沛人 劉伶相與友善,遊於竹林,號為七賢。"他的朋友山濤(巨源),後來投靠司馬氏 當了吏部尚書,曾勸他出去做官,他遂寫了一封《與山巨源絕交書》,加以拒絕。因"非湯武而薄周孔",且不滿當時掌握政權的司馬集團,遭鍾會誣陷,為司馬昭所殺。
  • 《新世界》丨金海如何體現自身價值,彰顯做人及為官之道
    矮個身子給我兄弟道個歉,把梁子解了;兄弟給我道個歉這事算完,說走就走,時間也浪費了,不為別的,就是一口氣!《新世界》主要講述的是新舊中國交替之時,面對混亂的局面,金海、鐵林和徐天三兄弟所處不同的地位,在親情、愛情,國家利益、個人利益發生激烈碰撞的時候,插過杆子的三兄弟做出的不同選擇,也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 張延玉為官之道玩得爐火純青,僅僅是讓兒子考試名次讓了一名!
    第二天,張廷玉奏請雍正皇帝將兒子張若靄從一甲降為二甲,說:「一甲第三名有點太高了,還是降為二甲吧。」雍正很奇怪,問:「衡臣(張廷玉字),你這是什麼意思?你作弊了呀?」張廷玉回答:「為國選才,不敢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