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看「小人跳舞」買野生菌?真別這麼做!一不小心命都沒!

2020-12-23 騰訊網

最近網上出現了很多關於

吃野生菌中毒能看到小人跳舞

以及各種奇幻畫面的新聞

於是很多人就開始躍躍欲試

記者隨機向商家詢問了情況,經了解所謂的「能看到小人」是因為輕微中毒後的症狀。商家表示,類似的留言很早之前就有,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而且每年都會有因食用野生菌中毒死亡的新聞報導。

「想體驗中毒後能看見小人的,也不知道咋想的,這種人還不少。」某野生菌批發商家的客服介紹,可食用的野生菌煮熟後是安全的,但是卻有人故意吃未經煮熟的菌子。

看到這裡

我們不得不嚴肅提醒

這些幻覺

是中毒!中毒!中毒!

有過親身中毒經歷的網友也表示:

「作為一個吃菌中過毒的人

一點都不好玩

千萬不要因為好奇亂來」

因為

每年都有因蘑菇中毒

一家都沒了的慘劇發生

「聽著好笑,但真的會死人」

而即使經過治療

有人在後期也出現過喝水吐

一星期暴瘦6斤的情況

出現後遺症!

野生菌中毒新聞頻頻登上熱搜後

更多有相似經歷的網友

開始回憶起曾經的親身感受

講述起因食用菌類中毒產生幻覺

是一種什麼體驗

女子吃野生菌後稱,看到小精靈,朋友拍下了匪夷所思一幕:只見該女子躺在病床上手舞足蹈,好像在抓什麼東西一樣,表情十分認真,場面甚至有些搞笑。女子說,當時自己看到了小人、雲彩、小精靈……

還有人吃了毒菌後

在病房大展歌喉唱「忐忑」

還有人在吃野生菌後中毒失憶

找不到回家的路

從凌晨3時到下午13時

一直在原地轉圈圈

其中有人提到,在產生症狀前,進食了由微波爐加熱過的「見手青」。「微波爐裡熱了一下就吃了,吃完開車回家後,看到引擎蓋在冒煙,就爬上去「滅火」,後來被媽媽送到醫院打針。」

烹調見手青時一定要注意

雲南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所所長劉志濤介紹,在雲南中毒比較普遍的症狀就是神經-精神型反應,比如會出現小人國幻視症、躁狂症,「曾有一位患者出現躁狂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後來診斷為野生菌中毒。」

所以,實際上

野生菌中毒一點都不好玩

搞不好還要搭上性命

!!!

而且沒有特效藥!!!

莫拿生命開玩笑!

醫生緊急提示

野生菌中毒嚴重的致死率高達80%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治醫師韓斌在醫院微信公號的科普文章中也表示:對於城市中的居民來說,對野生菌中毒的認知還停留在吃了見手青以後會看見小人,屬於比較好玩的輕微中毒。

2017年《博物》雜誌就曾做過介紹,見手青在雲南的角色頗似江南的河豚,是一種有毒的美味。中毒後重則死亡;輕則出現幻覺,可能會見到詭異的小人在跳舞,被稱作「小人國幻視症」。

這類蘑菇的毒素較為複雜,有毒蠅鹼、蟾蜍毒,還有一種致幻物質——LSD。這種物質作用於神經系統,能讓人的感官極度敏感,眼中的一切變得像萬花筒一樣鮮豔,無生命的物體突然有了生命,仿佛能聽到它們發出聲音。

但文中也提到,大部分中毒者並沒有機會活著撐到描述「吃了毒蘑菇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感受」,伴隨幻覺的還有嚴重的疼痛、嘔吐等症狀,所以不要因為好奇而食用毒蘑菇!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只要是吃了不宜食用的野生菌,都有可能出現致幻現象,並且不能直接判斷一定是食用了哪種菌類。見手青的確對神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不僅致幻率高,甚至會有生命危險。「在雲南野生菌的致死率還是很高的,所以沒有經驗的人群決不要去嘗試體驗致幻的效果,不要拿生命開玩笑。」

在雲南省衛健委官網上的題為《雲南人又到了生死存亡的季節,吃貨們看過來》一文中介紹,毒菌中毒沒有特效解毒藥,一旦病情危重,就算來到經驗設備力量雄厚的大醫院救治,搶救成功率也不高。

韓斌在其科普文章中介紹:

根據野生菌中毒的不同類型,還有很多其他症狀。其中引起神經-精神型反應的毒素有多種,有些毒素可引起類似吸毒的致幻作用。

他解釋,從中毒症狀可以分為神經興奮、神經抑制、精神錯亂以及各種幻覺反應。如俗名「紅見手」的褐黃牛肝菌,吃了以後會先出現頭昏、噁心、嘔吐症狀,然後有煩躁、幻聽、幻覺、妄語等怪異行為,少數人還有迫害妄想,出現類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狀。食用者會感覺面前有活動的小人或動物,進而有打人毀物、狂奔亂跑,甚至出現自傷及傷害他人的行為。

此外,還有主要表現為急性噁心、嘔吐等的胃腸炎型,嚴重者會出現吐血、昏迷以及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主要表現為急性貧血、血紅蛋白尿、肝大及脾大等的溶血型,嚴重者脈弱、抽搐、幻覺及嗜睡,可能因肝臟、腎臟嚴重受損及心力衰竭而導致死亡;而肝臟損害型如搶救不及時,病死率可高達60%-80%。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

吃常見菌如果吃雜了

可能也會中招

最近

雲南有一對小兄妹就因此中毒

被緊急轉送到了

昆明市兒童醫院前興院區接受救治

而他們吃的菌子是

大部分雲南人都認為很安全的

青頭菌和黃癩頭

專家建議,建議品種儘量單一,避免多菌雜食;加工方式上不要急火快炒,而是燒熟煮透。適當少量進食,不要連頓食用,這樣即使中毒症狀也會輕一些。切勿飲酒,避免引發毒素反應。

這些民間鑑毒真的不靠譜

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雲無心向記者表示,很多人對於「野生」有著迷一般的追求,尤其是野生蘑菇。他提醒民間流傳的那些「分辨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其實不靠譜。

誤區1:顏色鮮豔的有毒,白蘑菇都可以食用?

並非所有顏色鮮豔的蘑菇都有毒,更不是白色的蘑菇就無毒。比如被稱為「破壞天使」的蘑菇,看起來文雅恬靜、人畜無害,但從人們給它的名字可見其威力。

誤區2:徹底煮熟,就能安全食用?

這個原則對於細菌、病毒和寄生蟲是有效的。蘑菇中的毒素會有相當一部分可以通過加熱破壞,但有一部分極為頑強的能夠「熬過」高溫酷刑,依然保持毒性。

誤區3:有毒蘑菇會讓銀勺和大蒜變黑?

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民間傳說。所謂「銀針試毒」只是因為古代所用的毒藥不夠純,含有一些硫化物雜質,能跟銀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銀。蘑菇毒素不跟銀反應,也就不會變色。

誤區4:有蟲吃的蘑菇就是無毒的?

蟲跟人的生理特徵相差很大,對蟲有毒的對人不見得有毒,對蟲無毒的對人也可能有毒。比如一種被稱為「死亡帽」的蘑菇,就可能藏有一些昆蟲和它們的幼蟲。

野生菌食用需謹慎

不熟悉的不亂吃

沒煮熟的不亂吃

更不能為了好玩獵奇而以身試毒

別拿生命開玩笑!

最後三遍提醒:

不要作!

不要作!

不要作!

資料來源:北京青年報、遼瀋晚報等

綜合整理:渭南日報

相關焦點

  • 雲南人在吃菌這件事上,命比誰都硬|原創
    △雲南人日常收到的省衛健委簡訊,操碎了心/微博截圖外地人看不明白了,他們拿命吃的蘑菇,真值得賭上命嗎?雲南人吃菌真不要命了嗎?每逢吃菌潮,雲南菌子在土壤裡噌噌噌一冒頭,雲南人便開始蠢蠢欲動了。俗話說得好:「日啖菌子三百口,不辭長作雲南人」,說雲南野生菌再野,都野不過以身犯險試毒的雲南人。
  • 別作了,致死率80%!為看「小人跳舞」,有人把賣家逼急了…
    近段時間以來有人吃野生菌中毒的新聞隔三差五的上熱搜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和討論小坊也一直關注報導沒想到的是,有人看到吃了有毒野生菌中毒致幻後,竟然想尋求刺激,也體驗體驗。買家:「想看小人!」賣家:「珍愛生命!」
  • 跳舞的小人
    小人沒等我回答便自行講了起來,還打了個響指,「北國人誰也不跳舞,誰也不懂得跳,誰也不知道還有跳舞這回事。可我想跳,想踢腿、揚臂、擺頭、旋轉,就像剛才那樣。」       小人於是踢腿、揚臂、擺頭、旋轉。仔細看去,踢腿揚臂擺頭旋轉竟如光球迸射般齊刷刷從身體噴發出來。一個一個動作雖然不很難,但四個同時進行,便優美得令人難以置信。      「就是想這麼跳,所以才來到南方。
  • 村上春樹:跳舞的小人
    所以,做出來的象每頭只有1/5是真的,其餘4/5是假的。但這點不細看是看不出來的,連象本身都渾然不覺。我們做象便是做得如此天衣無縫。 若問為什麼必須如此人工做象或者說以假補真,這是因為我們遠比象性急。倘聽任自然,象這東西每四五年才產一頭小象。我們無疑頂頂喜歡象,看到象的如此習慣或習性,委實急不可耐。因而決定自己動手以假補真地生產象。
  • 野生菌之一(青頭菌)
    每年農曆六七八月是雲南大軍的「試毒季」——吃野生菌。雲南的野生菌種類多,樣色也多,而且並不是想其他地方的人描述的一樣,顏色鮮豔的就不能吃,雲南的野生菌裡,赤,橙,黃,綠青,藍,紫都有(個別的顏色,只是數量少,一般人也不敢輕易試吃)。今天就來介紹其中一種——青頭菌。
  • 紅色、黃色、棕色,昆明周邊山上野生菌這麼漂亮!看著美麗其實挺嚇人
    時下,到了市民採野生菌、食野生菌的時節。一些市民不僅僅滿足於在農貿市場裡買野生菌了,有的還主動上山去尋找。8月9日,在昆明周邊的一座山上,記者就遇見不少採野生菌的人,發現有的人是第一次去採,見什麼採什麼,看看他們的菌子,很嚇人的。
  • 能食用野生菌大全,這35種野生菌你認識多少?
    分為粗褶奶漿菌和細褶奶漿菌兩種。這也是比較安全的一種菌子,可生吃。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燒、炒、油炸等,還可淹成酸菜吃。味道鮮甜可口,香味濃鬱,醇香滿口,別具風味。8、青頭菌因顏色青綠而得名,多帶花點,很漂亮,味道平淡嫩滑,營養豐富。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燒、炒、油炸等。
  • 【媽媽的拿手菜】之 野生菌燜雞塊
    每一次回家,吃到媽媽做的飯菜,總會長胖幾斤。喜歡媽媽做的醃幹豆角,豆瓣醬,野生菌燜雞塊,臘肉炒蒜苔等等。野生菌燜雞塊,一般這道菜只有家裡來了最要好的客人,才會做來吃。做不好,或者選材不對,吃了會引起中毒。建議不懂野生菌的朋友,不要貿然做這道菜。菜還沒做,文字還沒有寫,味蕾就開始不聽使喚。一想到媽媽的拿手菜,野生菌燜雞肉,就有一種牙痒痒的感覺。做野生菌燜雞塊,需要做很多準備。雖然我做的沒有媽媽做的好,但跟著媽媽的操作方式,也曾試著做了一餐。首先,要把幹菌放在鍋裡,加入蒜瓣,用水煮開。
  • 世界「雲菌」:舌尖名廚巧用野生菌 成就雲魁非凡"美味秘笈"
    在雲魁有一個不得不提的"美味秘笈",就是雲南特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  對於吃貨國人來說,食物是有光的。什麼地方有美味,怎樣做最好吃......這都是必須思考的問題。20世紀90年代,雲魁總廚中國名廚黃靜昆初到昆明學廚,一來接觸的便是以「鮮香」聞名的菌類食材。從老師傅那裡傳下來的經驗便是:做菜一定要原汁原味。對於菌類,吃便是要吃它的鮮,它的香。
  • 町芒評測|你給孩子買的乳酸菌飲料,大概率都是「死」菌
    吃的太油膩,腹脹;吃的太辣太冰了,腹瀉;天氣太熱,沒胃口,不消化。……這時候,廣告提醒你,需要來瓶乳酸菌飲料。emmm,且不說廣告多少有些浮誇的效果,單乳酸菌飲料真能讓你的腸胃上天入地、鹹辣酸苦都能hold的住?那可能你真的高看它了。
  • 為看小精靈竟有人「以身試毒」?專家:「蘑菇中毒無藥可救!」
    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有些人並不以為意,直接跑到電商平臺上留言:「我就是想見識一下小人才買的,真的能見到嗎?」記者還注意到,一些售賣菌類商家的購買頁面上「問大家」板塊中,有大量對「見小人」躍躍欲試的人詢問:「吃完能看見小精靈嗎?」「能看見小人要幾分熟?煮幾分鐘?一次吃多少?」「怎麼吃可以醉生夢死?」
  • 為了吃菌子,雲南人真的拼了
    據介紹,他們把菌子分為好幾類,包括沒有毒的雞樅、松茸,和「有點毒但是煮熟了也能吃」的見手青,以及最好別吃的劇毒類。拿命吃菌,是雲南人獨有的特點。甚至有網友表示,如果身邊沒有朋友吃菌子中過毒,那肯定是個假雲南人。每年夏天,尤其是7月以後,都是雲南人吃菌的旺季,雲南人吃菌中毒新聞每年都會固定出現。
  • 雲南近九成野生菌死亡病例因誤食這兩種菌:亞稀褶紅菇和鵝膏菌
    7月2日,記者從雲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據近年來的監測數據,有近90%的野生菌死亡病例是由於誤食亞稀褶紅菇和劇毒鵝膏菌造成的,它們不愧為夏季雲南老百姓的兩大「致命殺手」。近期我省部分地區已發生食用野生菌中毒導致死亡的事件,發生中毒的野生菌主要為亞稀褶紅菇。
  • 入門 | 跳舞的小人
    紙是從記事本上撕下來的,圖案由鉛筆畫成,如下圖所示:以上出自《福爾摩斯探案集》-福爾摩斯歸來記之《跳舞的小人》。1898年夏洛克·福爾摩斯接受了希爾頓·庫比特的調查邀請,1897年庫比特先生和夫人埃爾西·庫比特在倫敦相愛並結婚,但是在1898年的六月底,庫比特突然接到一封來自美國的信件之後,便顯得有些不安。
  • 被稱作「月子紅」的野生紅菇了解一下!
    而且這種事情每年都在發生,從來都沒消停過,雲南人甚至編排了段子自娛自樂的自嘲:「人生自古誰無死,不吃後悔一輩子。」「幹啥啥不行,吃菌第一名。」「中毒的時候覺得頭有水缸大,手腳像火柴,滿桌子小人跑來跑去……」總結一句話,菌菇要煮熟,去醫院的路也要熟。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會忍不住發問,為什麼明知道吃這些雜七雜八的菌菇有毒,雲南人還要吃?
  • 中班跳舞的小人教案反思
    2、嘗試運用錫紙創作不同舞姿的小人,體驗創作的樂趣。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熟悉繪本《大腳丫跳芭蕾》;對芭蕾舞有初步的認識。
  • 《跳舞的小人》【第一話】象廠與夢
    就像《螢》之於《挪威的森林》,今晚開始的《跳舞的小人》其實可以聯想到《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以及《舞!舞!舞》。今天羊男君去跑了步,12公裡喲,不知不覺前面跑快了,後來上氣不接下氣的,節奏才是最重要的。後天繼續跑,希望能跑的更好些。
  • 在家如何做海鮮大餐?看這道精簡版野生菌佛跳牆
    野生菌佛跳牆黃酒鮑魚豬腳現在,生鮮食材購買方便,正是雲南野生菌上市的時節,到了暑期,正是考驗主婦們廚藝的時候,在家如何做海鮮大餐?野生菌佛跳牆原料:鮑魚、松茸菌、牛肝菌、羊肚菌、白蔥菌、乾貝、鴿蛋、竹蓀、老母雞半隻、豬腳2斤、排骨一根,蔥、姜、料酒、鹽各適量。
  • 吃菌要抓緊,快落潮啦!昆明野生菌價格上漲 雞樅乾巴菌最多
    等到10月底,野生菌就基本上落潮了。」 一家賣雞樅的攤位前擠滿了顧客,老闆馬先生說,他從凌晨2點到現在已經賣出30多公斤。「我們家的雞樅分3個價位,已經盛開的140元/公斤,雞樅菌蓋大的230元/公斤,菌蓋小的180—200元/公斤。買盛開雞樅的顧客較多,大部分是本地人。一般盛開的雞樅用油炸口感較好,而菌蓋沒開的雞樅用來煲湯、煮雞很鮮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