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六七八月是雲南大軍的「試毒季」——吃野生菌。雲南的野生菌種類多,樣色也多,而且並不是想其他地方的人描述的一樣,顏色鮮豔的就不能吃,雲南的野生菌裡,赤,橙,黃,綠青,藍,紫都有(個別的顏色,只是數量少,一般人也不敢輕易試吃)。今天就來介紹其中一種——青頭菌。
青頭菌是一種生長在,青苔綠植特別茂盛的菌類,你看到一個的話,周圍附近青苔的青苔裡,你一翻,青苔下面都有


青頭菌被青苔覆蓋沒冒出地面前,是白色的骨朵,見到陽光後樣色就變青色(明明是綠色,)我也不曉得為啥叫青頭菌,難道是從青苔裡冒出來的?
青頭菌上面是青色,傘下面是白色,顏色的搭配給人一種小清鮮的感覺。
青頭菌的做法也多樣化,因人而異,可以煲湯,清蒸雞蛋,清蒸肉沫,這三種是最能把體現它的鮮香味體現出來的。我最喜歡的是做法是清蒸肉沫,把沒開傘的青頭菌(如圖片上那種)洗淨,掰下把把,留著傘帽備用,菌把跟五花肉剁細加入簡單的調料(鹽,少許味精,薑末,少許料酒)拌勻,盛入備用的傘帽裡,擺盤上鍋蒸十分種就可以,肉質的鮮香,青頭菌的鮮甜都體現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