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雲菌」:舌尖名廚巧用野生菌 成就雲魁非凡"美味秘笈"

2020-12-23 央廣網

  近日,雲南省政府出臺雲南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在昆明等地建立特色食用菌美食街區30個,力爭2022年綜合產值達1000億元。構建食用菌質量安全順向可追蹤、逆向可溯源、風險可管控的全程追溯體系。雲南多樣的氣候造就了豐富的食材資源,豐富的食材資源造就了雲南的滇味美食。

  提到家鄉,你第一個想到的美食是什麼?是昆明街邊的小鍋米線,骨湯和米線在旺火裡噗嘟噗嘟的翻滾著,人們呼哧呼哧的吸溜著。還是「鮮花餅」招牌店裡,老闆把收來的重瓣玫瑰加白糖醃漬,讓它們在時間中褪去柔嫩;還是無處不在,各種叫不上名的菌子。熱鍋爆火下,鮮嫩的菌子汁液在火腿高溫油脂中,散發出迷人的香氣…

  一場透雨,一夜之間,精靈一般的菌子就神秘地冒出地面來了。莽莽山野間,一朵朵打著小傘的野生菌開始破土而出,在樹叢間悄然生長。這是雲南獨有的野生菌大會。但在吃貨口中,流淌的口水詮釋了當雲南獨有的野生菌遇上特製的米線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藏在花之城裡的雲魁過橋米線店,滿足了人們對「舌尖雲南」的所有想像。對於資深吃貨來說,不斷嘗試才是美食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雲魁有一個不得不提的"美味秘笈",就是雲南特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

  對於吃貨國人來說,食物是有光的。什麼地方有美味,怎樣做最好吃......這都是必須思考的問題。20世紀90年代,雲魁總廚中國名廚黃靜昆初到昆明學廚,一來接觸的便是以「鮮香」聞名的菌類食材。從老師傅那裡傳下來的經驗便是:做菜一定要原汁原味。對於菌類,吃便是要吃它的鮮,它的香。而今20多年過去,黃靜昆早已成長為一方大廚,各種菜餚做起來得心應手。但做菜一定要原汁原味,保留食材本真味道這一條被他銘記於心,甚至成為了他的做菜法則。

  雲魁的菌香金湯,其中包括了虎掌菌、雞縱菌、松茸松露、雞油菌、羊肚菌等,這些野生菌的生長環境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外界汙染,是蛋白質、胺基酸含量豐富和脂肪含量極低、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較多的天然食品。雲魁的每一口濃香菌湯,都是一場與野生菌的親密接觸,是味覺的一次奢華體驗。

  隨著省內消費者對野生食用菌喜愛程度的增加,省外、國外消費者對雲南野生食用菌認知度也不斷上升,「雲菌」品牌效應基本形成。隨著大健康產業的發展,人們對食品營養和保健功能的需求不斷增加,雲南野生菌的食用不單單的是火鍋,野生菌的食用已被開發的淋漓盡致。

  和菌類一樣,鮮香是過橋米線的一大特點。俗話說:「過橋米線,湯是關鍵。」 食客、廚師都明白一碗本味高湯對過橋米線的決定意義。

  為了保證高湯的美味,精選食材是第一步。在黃靜昆的帶領下,雲魁團隊走遍雲南16個地州每一塊土地,精選高山原生態放養一年以上的足欄土豬和土雞熬煮高湯,熬煮儘量釋放出豬骨和雞肉裡豐富的胺基酸,這就是一碗湯鮮味的來源。加之他親自精選的雲南特有本味高湯調製秘方,經過1000餘個日日夜夜,不斷研發、打磨,才呈現了這一碗地道、精緻的過橋米線。

  「食材必須精挑細選,口味必須千酌萬品,一定急不得。」這是黃靜昆常說的一句話。「本真無改」,正是對黃靜昆大廚最中肯的評價。回歸本真,好廚師的價值是發掘與呈現食材的特性與原香,而黃靜昆大廚及其團隊致力於呈現的,正是這碗「好健康」的過橋米線。

  也只有這些地道的原材料,配以八小時的溫火秘制,才能激發出最純正的味道。因此,大廚必須趕在食客進店前,將高湯熬製出鍋。從而保留住食材本身的營養和精華,使其味道自然香醇。

  據了解,為了將雲南小吃發揚光大,讓雲南小吃走出雲南、立足全國、走向世界,雲南省商務廳委託雲南省餐飲與美食行業協會扶持行業企業打造雲南名特小吃品牌連鎖店,以昆明為核心打造旗艦店、輻射全省樹立品牌示範店、雲魁過橋米線作為其中的雲南非遺特色示範店遵守傳統不斷創新,用產品留人胃、用服務留人心。

相關焦點

  • 滇味多樣性——雲魁舌尖大廚傾力打造 鮮美野生菌與米線的絕妙融合
    省餐美協除了在賓館飯店、社會酒樓做好食、宿兩方面的接待服務工作外,還將新書《菌臨天下》作為大會獻禮,向世人展示雲南人、中國人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利用和發展上的成就和貢獻。藏在花之城裡的雲魁過橋米線店,滿足了人們對"菌子云南"的所有想像。對於資深吃貨來說,不斷嘗試才是美食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雲魁有一個不得不提的"美味秘笈",就是雲南特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米線。20世紀90年代,雲魁總廚中國名廚黃靜昆初到昆明學廚,一來接觸的便是以"鮮香"聞名的菌類食材。從老師傅那裡傳下來的經驗便是:做菜一定要原汁原味。
  • 當「硬漢」于榮光邂逅雲魁過橋米線 將擦出怎樣的火花
    同時,他還以監製和導演的身份榮獲多項大獎,要知道于榮光老師並不是科班出身的導演,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可想而知他有多努力。相比起雞湯,菌湯更鮮美但工序就更複雜一些。其以高原雪山湧泉水、高山生態土豬、土雞熬製的雲魁經典好湯打底,以多種雲南特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入湯——虎掌菌、雞縱菌、松茸松露、雞油菌、羊肚菌等,都是「隱奢」的珍稀食材,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含量豐富,且有獨特的口感與香氣。雲魁的每一口濃香菌湯,都是一場與野生菌的親密接觸,味覺的一次奢華體驗。
  • 擦亮品牌,「雲菌」產業揚帆走出「野生食用菌王國」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郭志強 |雲南報導12月12日,2020第七屆中國國際松露節暨松露產業發展論壇在昆明舉行,各路資本、資源、人才坐而論道,圍繞「雲菌」產業發展,挖掘食用菌產業的巨大發展潛力展開交流探討。野生食用菌是大自然對雲南的珍貴饋贈。
  • 藏在花之城的這家雲魁店,憑什麼稱霸昆明區米線榜?
    據悉,正宗過橋米線始於1982年,如今雲魁每一份食材,每一口湯,火候的掌握,都依然是按照 1982 年的標準在做。38年前的過橋米線是什麼味道,現在的雲魁依然就是那個味道。在這個味覺已被各種"香精,添加劑"所充斥的時代,雲魁卻想通過一碗米線回歸質樸,還原食物最本真的純碎味道。
  • 雲魁過橋米線將亮相新華社抖音直播間「百姓味道周末探店」節目
    2020年7月25日,雲魁過橋米線及花miao鮮花餅將亮相新華社「快看」抖音直播間「百姓味道周末探店」節目。屆時,,導演、演員于榮光將作為嘉賓,全程參與整個節目。2020年3月,于榮光老師在麗江籌備《雪山峽谷公園木府風雲山水情景景區》時,第一次邂逅了雲魁過橋米線。初次相識,便被這碗正宗地道、匠心獨運的過橋米線所深深吸引。于榮光老師說:「吃過了雲南各地的過橋米線,更知雲魁的功夫與堅守」。
  • 遊雲南必嘗美食——藏在花之城的這碗雲魁過橋米線
    在昆明的花之城有一家叫「雲魁過橋米線」的店,在保持傳統的風味上獨具創新,把精選食材放在了第一位,桌上的每一份食材都來自雲南各地州的生態土特產,以源頭精挑細選的美味,做出地道的過橋米線讓各地吃貨們紛紛聞訊而來。   「創新」是過橋米線的一大文化特點。
  • 江蘇揚州舉辦舌尖上盛宴 頂級名廚同臺獻技
    江蘇揚州舉辦舌尖上盛宴 頂級名廚同臺獻技 2020-09-26 14:17:56 2019年,繼成都、順德、澳門之後,作為中國第四座入選「世界美食之都」的城市——揚州,以其歷史悠久的淮揚美食文化、蓬勃發展的現代食品產業、與時俱進的美食創新創意,向世界全面展示了開放包容、兼收並蓄、古今輝映的獨特城市魅力。民眾參觀中國舌尖名小吃展。 崔佳明 攝  「早茶文化是美食文化的重要組成。揚州早茶以其清新健康、營養美味的淮揚菜風格,在中國早茶文化中獨樹一幟。」
  • 來自舌尖大廚推薦的雲南非遺正宗首選 全國最大花園過橋米線店1月...
    在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雲魁過橋米線店裡,作為2014年中國十大名廚之一的黃靜昆用自己獨到的米線見解精心製作了一份湯底。湯底精選天然湧泉水熬煮,富含豐富的有益礦物質成分,同時,選取雲南高山原生態土豬、土雞入料熬煮高湯,充分發揮食材本身的營養和精華,這樣熬製出來的湯底香氣四溢、口感清潤、營養豐富。
  • 探秘第七屆中國國際松露節:松露節將打響「雲菌」品牌塑造第一槍
    具備「投資小、周期短、見效快」的優勢的食用菌產業,成為了農業扶貧的重要活棋,而雲南得天獨厚的野生食用菌資源也將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途徑之一。2020年11月,雲南省政府印發的《雲南省加快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雲政辦函【2020】97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將加快雲南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推動雲南從食用菌資源大省向產業強省轉變。
  • 能食用野生菌大全,這35種野生菌你認識多少?
    15、黃賴頭因色黃,菌蓋賴而不平滑而得名。黃賴頭是同類菌中最美味好吃的一種,很膩滑鮮香可口。吃法多,炒吃、煮吃均可。16、馬屁泡(馬勃菌)屬地下塊菌,形同洋芋,分白馬屁、黑馬屁或糯馬屁、飯馬屁等。吃法多與韭菜、淹菜同炒吃,也可煮湯或煮後涼拌吃,如火碳燒後舂吃,特殊香味濃鬱,味道鮮美奇異。
  • 野生菌之一(青頭菌)
    每年農曆六七八月是雲南大軍的「試毒季」——吃野生菌。雲南的野生菌種類多,樣色也多,而且並不是想其他地方的人描述的一樣,顏色鮮豔的就不能吃,雲南的野生菌裡,赤,橙,黃,綠青,藍,紫都有(個別的顏色,只是數量少,一般人也不敢輕易試吃)。今天就來介紹其中一種——青頭菌。
  • 重讀《舌尖上的中國》,感悟人生百味——自然的饋贈,給勤勞的人
    這種地理氣候和跨度,是獨一無二的,這樣的自然資源,也是成就中華美食的基礎條件。如此豐富的資源,成就了如此豐富的中國美食。中國美食太多了,中國的美食文化也隨著中華文化逐步發展、成熟乃至輝煌。重讀《舌尖》,希望能再重溫當初的感動,於當下再找回前進的動力吧。
  • 【媽媽的拿手菜】之 野生菌燜雞塊
    野生菌做菜,很講究。做不好,或者選材不對,吃了會引起中毒。建議不懂野生菌的朋友,不要貿然做這道菜。菜還沒做,文字還沒有寫,味蕾就開始不聽使喚。一想到媽媽的拿手菜,野生菌燜雞肉,就有一種牙痒痒的感覺。做野生菌燜雞塊,需要做很多準備。雖然我做的沒有媽媽做的好,但跟著媽媽的操作方式,也曾試著做了一餐。首先,要把幹菌放在鍋裡,加入蒜瓣,用水煮開。蒜瓣一定要放足夠多,從蒜瓣的煮熟的色澤,可以了解野生菌有沒有毒素。
  • 粵菜圖書館183:《名廚名菜潮州菜》
    《名廚名菜潮州菜》作者許美德所在的「群生飲食技術人員協會」,發展至今已有60餘年歷史,是世界烹飪聯合會會員,目前有1600餘名會員,分布於酒店、會所、餐飲集團等各餐飲行業中。擔負著餐飲職業技能培訓、傳承廚藝、參與組織國際烹飪比賽、促進東西飲食文化交流、提升行業技術與管理水平、引領餐飲行業進步等諸多責任,是香港飲食界最有影響力的行業組織,對飲食行業的發展、壯大做出了積極貢獻。
  • 雲南最大特級黑松露驚豔亮相 將永久收藏於中國野生菌博物館
    12日黑松露的主人昆明菌為天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子福先生將黑松露捐贈給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科技處處長華蓉女士,它將永久收藏於雲南目前在建的中國野生菌博物館。這個香氣四溢的大松露生長於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六德鄉,它長14釐米,高13.5釐米。據現場專家點評,它芳香、成熟,是難得的好品質松露,這與它生長在金沙江流域有優質的空氣、土壤和水有關。
  • 《舌尖上的中國》裡的魔都餐廳
    《舌尖II》又要播出了,吃貨們都已經按捺不住了,今天小編就要劇透一下舌尖II中會出現的在魔都的店鋪,再帶看客們捕捉一下《舌尖I》中並不明顯的那些招牌以及蛛絲馬跡中流露出的店,飽個眼福。舌尖Ⅱ美食大爆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