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叫做《最美逆行者》的電視劇在網絡上引起了很多小夥伴的激烈討論,尤其是很多女性觀眾,對於這部電視劇中「女性不願意放開家庭去一線幫忙」這劇情有很強烈的不滿。
畢竟大家都知道,明明參與前線支援的百分之七十都是女性工作者,劇裡卻刻畫出女司機們為了家庭為了相夫教子猶豫不決不情不願百般不樂意報名,可我們明明記得很多人都說大批量大批量女性積極報名主動請纓不顧家人阻攔不計較生死義無反顧奔赴前線啊!
與此同時,這部電視劇的編劇,導演一時之間全都被撐到了風口浪尖上,不得不面對網友們的質疑,不過小編仔細一查才發現,這部電視劇還真是大有來頭,不光編劇非常有水平,就連導演也是很有經驗,也有作品的那種知名導演,為什麼這樣的班底強強聯手反而拍出了一部這樣的作品呢?
該劇由「傳奇劇王」郭靖宇和巨興茂導演製作,熟悉他的觀眾對他的劇並不陌生。因為好多口碑爆棚的電視劇都是出自這二位的通力合作之手,像之前的《靈魂擺渡》、《鐵梨花》、《打狗棍》、《勇敢的心》以及前不久推薦的《最美的青春》都是二人合作的作品。評分都還不錯,口碑也挺可以。
但是直到最近兩年,這兩位黃金搭檔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突然就開始拍一些奇怪的電視劇,比如之前被大家瘋狂吐槽的《娘道》。那部電視劇整整有80集,但是剛播到第二集的時候評分就開始譁啦啦往下掉,在網上引起了非常廣泛的討論,成為了一部中老年看了都說感同身受,年輕人看了瘋狂想吐槽的「又臭又長劇」。
網友對該劇的評價,幾乎清一色的差評。「封建迷信、重男輕女、三觀奇葩、中年瑪麗蘇」
一部熱播劇的收視率和口碑評價,為何如此兩極分化?原因再簡單不過,因為目前的年輕人,即使看電視劇也習慣了看網播;而家中電視機的遙控器,相當大一部分是掌握在我們的父母輩、祖父母輩手裡。而《娘道》這部劇,本質上就是迎合中老年觀眾的口味拍出來的。真正喜歡這部劇的觀眾,根本就不可能特意去專門給自己喜歡的電視劇打高分,或者在各個網絡平臺為其搖旗吶喊。
《娘道》是由郭靖宇導演團隊製作。郭導對收視主要群體(中老年觀眾)的喜好把控,一直十分之精準,因此也一直是各大衛視的收視率王牌保障,據不完全統計,他2015年前後製作的6部電視劇在12個不同的頻道,平均收視率破1%。
這個數據就算是放到今天,那也是非常耀眼的成績,所以也有很多人把郭靖宇和巨興茂的合作看成是我們內地影視圈的一個小逆流,只要他們一出手,一定會給我們帶來驚喜。
尤其是導演巨興茂,之前他有一部劇我特別喜歡,叫《最美的青春》。講的是幾十年前一群年輕人去祖國荒地塞罕壩種樹的故事,有犧牲有合作,甚至經歷過大雪封山斷糧,最後通過三代林業人的努力把塞罕壩變成了植被覆蓋率達到百分之八十的綠地。大部分都是實景,刻畫了非常多的角色,但是又都形象鮮明,是我看過的他的劇裡面唯一能從頭追到尾的一部劇,個人感覺真的很棒。
可能也正是因為有過類似的成功經驗,所以《最美逆行者》才找到了這樣一個有經驗,有水平的班底,但是最後的結果大家也看到了,《娘道》和《最美逆行者》的播出,不得不讓人對這種既定觀點產生一種懷疑的態度。
其實大家仔細分辨一下就能發現,幾部作品之間有的可以評到八分以上,有的卻連三分都評不到,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於編劇,就最近這兩部口碑都不怎麼好的電視劇,全部都是郭靖宇親自編寫,巨星茂親自導演的,說白了,就是自己寫的不夠好,但拍別人的還能拍出點東西來。
一位導演的作品之所以會變成這樣兩極分化的場面,其實和導演曾經有過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導演在拍攝電視劇的時候無法清晰地意識到電視劇本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所以稀裡糊塗跟著劇情就拍了,拍完以後一直沉浸在劇本中的價值觀裡出不來,反而更容易與現實脫軌。
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導演巨興茂的過去了。雖然長相老成,但巨興茂是個80後,1981年出生在山西左權縣。從小到大,這個小男生的長相就是班裡的中下水平,說真的,這種長相放到娛樂圈裡,是任何一個人都能輕鬆碾壓的,但偏偏巨興茂運氣好。
1990年,在上小學三年級的興茂被導演李少紅選中,出演他的銀幕處女作《血色清晨》,興茂在劇中飾演「滿意」一角。這部作品後來大獲成功,也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了。後來,他就取「滿意」為自己的藝名,在初中畢業後來到北京開始了他的演藝之路。
北漂演戲對一個普通人來說是件不容易的事,更何況他還頂著這張過於特別的臉,更是難上加難。因他特別的長相,在試鏡時沒少遭受各種導演的嫌棄。甚至還有某導演直接對他說:「你還拍什麼戲呀,去演小品吧,做個討人笑的小丑,那才適合你。」
所以在剛到北京那會兒,沒有任何背景資源的巨興茂只能跑跑龍套,演一些非常邊緣化的小角色。雖然只能演一些小角色,但他每一次都是全力以赴。每當沒有戲拍或者拍完戲的時候,巨興茂便會利用空閒時間,來不斷鍛鍊自己的演技,他經常一練就是好幾個鐘頭。
也因此,他出演的角色雖然戲份不多,但都讓人印象深刻。比如2001年,在《笑傲江湖》中出演的桃實仙,就讓人過目難忘。
有好奇的記者曾問他:「因為你的長相問題,不管你演什麼角色,一上場觀眾們就會發笑,你會因此覺得尷尬嗎?」
他對此很嚴肅的回答了她:「外貌長相是天生的,我從沒怨恨過父母,因為他們已經給予了我生命,這就非常偉大了。」
不怨天尤人,也不坐等天上掉餡兒餅,他深知自己的長相是缺陷,於是就選擇靠著加倍的努力去彌補,靠著演技,一步一步去拓寬自己的戲路。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即使一直沒有在劇中挑大梁,但他合作過的大咖卻是越來越多。
2004年,他和何冰共同主演《兄弟如手足》,同年,他又在孫紅雷主演的刑偵劇《我非英雄》中,飾演撿破爛的小孩「賴子」。跟一線男星當場飆戲,巨興茂的氣勢絲毫不輸。曾經和他有過拍戲經驗的老朋友講到:「無論那小子和誰搭配角色,無論那個角色多麼渺小卑微,他都可以完勝的搶過別人的鏡頭!」
這樣的成長軌跡也讓巨興茂註定成為了一個不錯的演員,甚至可以追逐影帝,威脅黃渤的飯碗。如果一直選擇做一名演員的話,憑藉獨特的外形條件或許他的演員之路會非常順暢,但是巨興茂偏偏喜歡挑戰,從2009年開始,他試著轉型成為一名導演。因為有著非常豐富的拍戲經驗,所以當他拿起一個劇本來的時候,可以把一部劇本拍的非常好,比如2009年他的處女作《鐵梨花》。
再比如2014年,初生牛犢的巨興茂和郭靖宇一起導演的《打狗棍》,其實那個時候二人已經合作好幾年了,但是在那期間,巨興茂邊拍邊虛心向郭靖宇學習,兩個人的導演體系可以說是一脈相承,沒有伯仲之分。最後,這部電影提名了第20屆白玉蘭最佳導演獎。
但問題是能夠導演出好的作品,不代表就一定能寫出好劇本,因為從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開始,巨興茂就已經在往演戲這方面拓展,所以一直以來在文化修養這一塊兒他是有些欠缺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在拍攝《娘道》這個電視劇的時候,他沒有及時意識到電視劇中存在的價值觀的問題。
而把巨興茂教出來的老師傅郭靖宇自然也是和他一樣,絲毫沒有意識到這兩部作品中共同存在的價值觀問題,這對於一位導演來說是一個非常難以跨越的致命傷,因為在他們現在的年紀,想要改變既有的價值觀本身就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了,如果還想重新寫出一部好作品,可能就更是難上加難。
所以對於很多觀眾來說,不喜歡這一類題材的電視劇,也實在沒有必要過分批評,畢竟導演拍出來的作品質量本身就是參差不齊,喜歡的就多看兩眼,不喜歡的不看也就罷了。
比之電影,電視劇本來就更重娛樂性,本質上是娛樂大眾。比起歷史考究的服化道具、精美的攝像分鏡與特效場景,演技飈戲的明星陣容,還是故事流暢、節奏簡捷,劇情層層推進,高潮迭起,才能真正吸引更多的觀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