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哲學與姚俊甫書法藝術的傳承

2021-01-18 川北在線網

老莊哲學與姚俊甫書法藝術的傳承

時間:2018-06-11 16:31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老莊哲學與姚俊甫書法藝術的傳承 評論別人的書法,是個很難的課題,說不得、不好說,要做到孔夫子的既不失言,亦不失人尤為難,所以我也是從不輕易評論,在看到姚俊甫先生的書法時我就忍不住想寫一點文字,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即便如此,據我的了解這些年不

  原標題:老莊哲學與姚俊甫書法藝術的傳承

 

  評論別人的書法,是個很難的課題,說不得、不好說,要做到孔夫子的「既不失言,亦不失人」尤為難,所以我也是從不輕易評論,在看到姚俊甫先生的書法時我就忍不住想寫一點文字,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即便如此,據我的了解這些年不管什麼樣階層的人在看了姚俊甫老師的書法作品後都會說好,能有這樣的觀感,好似長著一副彌勒佛的面孔,得了滿滿的面緣。

  姚俊甫先生長著一副典型書生模樣,形態含蓄儒雅,溫文素靜,容存法喜,時人見之,多數會疑惑好像早早就與此君似曾相識甚或感覺已經相識多年。

  世人多以書法為文化雅事,近年,舉世焦躁,書家橫流,泥沙俱下,其中情由莫衷一是,中央美術學院袁運生教授多有抨評:書寫的雅趣不意間都成了某些所謂主流的走巧和雜耍。「言者心聲、書者畫心。」滿紙的浮躁虛華,怪醜汙濁讓人平添煩憂,在這樣的世態下,姚俊甫先生的書風氣韻、清靜無為就尤其顯得難能可貴,這其中散發出的氣息就是傳統老莊哲學所宣揚的無為而至靜,恬淡而至純的精神思想,姚俊甫先生常說「少則得,多則惑,抱一守缺天之道。」他的這種精神追求這和他的內在精神氣質是完全相互統一的,姚俊甫先生一臉的神定靜穆,眉宇間透著歡喜自足,舉世投足安逸儒緩,氣場忒大,與其聊天,言談間透露著老莊哲理思想的心禪智慧,機鋒逸趣,發人慧思,實為不可多得的朋友,老師!這樣的人寫出這樣的書法就不難解釋了,心性使之然也,這種書法寫的不單單是字本身的一般表達屬性,而是凝練著姚俊甫先生數十載的修行與參悟,對於天地合一,君子志弘道遠的一貫追求。是之謂:天道不負苦心人。

  姚俊甫先生嘗以禪院佛寺裡的苦頭陀以自喻,倒也是暗和諸多他的書迷及收藏家所說的,姚俊甫先生可能是前世玉清道觀裡的太虛真人、禪堂寺院裡得道的高僧住持。藝道艱辛清苦,姚俊甫先生樂在其中,悟在其中,活在其中,化心志與靈魂於其中。姚俊甫先生的書法被最普遍的普通老百姓所推崇和喜愛,自然有他的道理,雅者悅於其藝,俗者喜於其吉,這樣的雅俗共賞,即是得了天趣,竊了造化的神功,《文心雕龍》有言:「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姚俊甫先生能當此言也。

  與其說姚俊甫的書法是高雅的藝術,寧勿說先生的書法是修心煉性的利器,戳心洗髓的刀劍,先生崇尚老子、莊周的道家哲學,除此之外對於聖人王陽明的「致良知」之學、「心外天物的行知合一」之論,尤是一身踐行,其中自有「禪心定慧」。姚俊甫先生的書法、水墨國畫就是他的傳奇,藝術的人生已化越了靈魂,那是屬於他的解讀,這種藝術的純粹性本身就散發著先生賦予生命的硬度和厚度。

  姚俊甫先生的作品學術性極強,書法創作書寫自成體系,結字構體別具匠心,師承脈絡清晰可見,習聖教法顏勤,法於帖而能出於帖,結合多年的人生體驗、世情閱歷,都能透過紙背感知得到,觸摸的到。歲月荏苒,世事沉浮,姚俊甫先生猶如一根定性禪針,靜靜地看著世事的風景,觀照著內心的自性。

  姚俊甫: 國畫家、書法家、學者。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獲藝術學碩士學位,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研究所博士班訪問學者,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古漢語言文學碩士,陝西傳統文化研究協會常任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陝西分會會員。任教於西安美術學院。師承於歐豪年、劉文西、李奇茂、常道等諸位老先生。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姚俊甫筆下的水墨藝術
    姚俊甫先生的畫作傳承了長安畫派的風格,採用濃墨重彩,大寫意,工筆,兼工帶寫的形式,追求美的視覺效果,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借鑑傳統的潑墨潑彩法,以濃墨破淡墨,以淡墨破濃墨,以水破墨,以色破墨,以墨破色,追求色彩的豐富性。先生的書法作品裡融入了儒家的堅毅,果敢和進取,也蘊涵了老莊的虛淡,散遠和沉靜閒適,還往往以一種不求豐富變化,在運筆中省去塵世浮華以求空遠真味的意味。
  • 姚俊甫淺析禪意書法與茶文化
    而從書法角度進行分析,由於時代的不同、抄經人書寫習慣及個性特徵的不同,抄經的方式及用筆也存在差異,進而衍生出不同風格的寫作模式,如楷體、隸書等,並直觀反映了當時時代所具有的特色。關鍵詞:姚俊甫禪意書法;茶文化;楷體;隸書;姚俊甫禪意書法,禪意書法歷史淵源,抄經作為一種專業,從我國歷史開篇時期,就佔有較為重要的地位。
  • 姚俊甫:試論明清與近代山水畫藝術風格傳承發展
    姚俊甫:試論明清與近代山水畫藝術風格傳承發展 2016-01-08 09:25:24來源:中國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二、近現代山水畫藝術風格簡述  儘管近現代畫壇處於不穩定時期,但還是誕生了不少傑出的畫家。他們不僅以獨特的藝術思想和藝術作品凸顯了自己的才華,還為中國話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顯著貢獻。近現代代表畫家有黃賓虹、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張大千等。其中,黃賓虹堅持傳統繪畫,並創造了雅俗共賞的藝術風格。
  • 姚俊甫清靜無為大水墨
    滿紙的浮躁虛華,怪醜汙濁讓人平添煩憂,在這樣的世態下,姚俊甫先生的書法水墨作品風清氣靜、清新無為就尤其顯得難能可貴,這其中散發出的氣息就是中華傳統老子莊周哲學思想所宣揚的無為而至靜,恬淡而至純的中國道家精神思想。姚俊甫先生常常說「少則得,多則惑,抱一守缺天之道。」
  • 「無為妙禪」姚俊甫水墨大境
    ,姚俊甫在學生時代就系統有序的全面深入研習中國古法傳統書法用筆及中國古代水墨畫山水部分。姚俊甫老師不管是中國畫作品還是書法作品韻味感強,耐人揣摩,經得起推敲。能抓住觀者的心理,有勾人攝魂的感覺,畫面中傳達出的氣場和信息能夠觸動觀者。
  • 姚俊甫關於儒道思想對書法風格及學觀的影響研究
    儒家思想融入佛教思想後對蘇軾書法作品風格的影響,姚俊甫先生認為北宋時期儒學吸收諸多的佛家思想,文人在創作時不會使自己的作品落入俗套。蘇軾的作品也受到了當時時代背景的影響,十分講究書法作品中的韻。同時,他對於世態炎涼、人心輕賤的淡然,也使其書法開始慢慢的脫變,逐漸回歸自然,回歸本心,呈現出安然自若的神態。蘇軾崇尚一種意境的傳達和情感的表露。道家思想認為藝術的最高境界不是形似而是神似,是一種得於內在,而不露痕跡,是一種大音無聲,大象無形,大美無言,如繞梁餘音,如鏡花水月。蘇軾曾說,我雖然不擅長書法,但通曉書法的又沒有人比得過我,假如你能真正通曉書法,即便不勤學苦練也無妨。
  • 姚俊甫對新時代高校藝術教育管理淺析
    充分開展素質教育也等同於重視學生的特長,挖掘學生的潛質,素質教育,也為高校藝術教育的發展打下了夯實的基礎,藝術教育也能夠有效的開展,所以通過加強素質教育,切實提高學生對於藝術知識的理解和認知,也是實施藝術教育的重要環節。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進行藝術教育管理,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學生也能夠自主的展示思維與想法,從而創新化發展。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論中和美
    本文乃作者陸陸貞好看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在中國的文學藝術中,其基本的美學思想往往與古代的哲學聯繫在一起,儘管古代的哲學思想流派不同,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競相爭鳴,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思想活躍的學術空氣,但縱觀我國的書法理論史,受古代哲學思想影響的莫過於儒
  • 姚俊甫簡析高校綜合素質教育中的藝術教育管理的作用
    FX168財經網>企業>正文 姚俊甫簡析高校綜合素質教育中的藝術教育管理的作用 文/womeng2018-07-03 12:02:33來源: FX168財經網人物頻道
  • 國粹藝術名家——許相當|書法|書畫|書法家|書法作品_網易訂閱
    2017年11月榮獲《中華藝術英才獎》,同時被授予「影響中國的當代書畫大家」榮譽稱號。  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書法藝術是書法家技法與審美的統一,更是書法家人生哲學、藝術真諦、處世哲學的高度結晶。
  • 陳鼓應丨老莊思想與藝術人生
    曾就讀於臺灣大學哲學系及哲學研究所,師從著名哲學家方東美、殷海光。他的代表作有:《老子註譯及評介》《莊子今注今譯》《道家的人文精神》《悲劇哲學家尼採》《莊子哲學》《老莊新論》《易傳與道家思想》《莊子人性論》等。他提出了《易傳》哲學思想屬於道家的觀點,一反兩千年來《易傳》思想屬於儒家的舊說;他主張的「中國哲學道家主幹說」影響日益廣泛。已出版的「陳鼓應著作集」系列,是他學術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現。
  • 延續中華文脈:書法藝術傳遞文化理念的使者張樂蓀先生
    幼年隨父遷入寶雞,在家學(張載關學)的影響下,墨海湧浪,廣涉歷代名帖,廣覽古今書論,廣讀詩賦詞章,造就了老先生的書法藝術情懷,在他看來,只有孜孜不倦的揮毫於紙間,才能傳承傳播家學,才能留下家學的歷史痕跡。世界上,擁有書法藝術的民族屈指可數,其中,唯有中國書法,具有最悠久的歷史,傳播得最為廣泛,同民族文化保持著最密切的關係。
  • 中國當代書法集大成者 著名書法家王天生的書法藝術
    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一生走遍祖國大江南北,以書畫為伴,寫字為樂,以領略天地造化之玄機、以感受宇宙萬象之美妙。王天生自幼酷愛書法,書法沿襲顏柳風骨,見顧歐行草,以王羲之為主,力求嚴謹,剛柔並濟,充滿一瀉千裡的滾滾波濤的磅礴之氣。使人體驗到其書法方希直如奔流滔滔,一瀉千裡,而瀠洄滉瀁之狀頗少。
  • 我的藝術哲學
    我取老子質,樹本體之骨骸;我取莊子精,發自由之風神;我取老子真,得其拙樸;我取莊子神,求其逍遙。鄙固自守老子質,風華四射莊子華。高古而風流,天真而率意,此我書畫之道。立定精神,決開鴻濛,自做盤古。沒有掌握高超技能的美學論家,多是撿人腳跡者,紙上談兵,不足為法。自己對藝術創作尚無深入體會,如何說出要妙,切中懇綮,把握真質?
  • 中和 頓悟 自然:儒釋道思想影響下的中國書法、繪畫藝術
    儒釋道作為具有宗教色彩的思想和宗教實體,它們的哲學及審美思想對中國書畫藝術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幾乎伴隨了中國書畫藝術的整個發展歷程,這三教的精神也直接影響了書畫家們的人格和思想,對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書畫家們的藝術追求和藝術風格的影響極為深刻。
  • 書法之道:陰陽既生,形勢出矣
    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內容,書法之道深刻體現了中國傳統哲學和文化精神,可以稱為形象化的哲學。中華文明關於天道、地德、人文三位一體的宇宙和合精神,體現在藝術和書法方面,就是符合宇宙精神法則的人生理想境界,可以衍化為修身養性和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
  • 老莊
    有幾戶人家新修了窯洞,也從老莊搬走了。每當在縣城或別的地方碰見村裡人,不由地說起老莊。如今,空空的窯洞早已面目全非,門窗以及窗欞子被雨淋日曬變得黴黑,有的甚至脫落,斜斜歪歪地掉著,稍有風,就像鐘擺一樣,那些窗欞子發出「吱呀」的聲響,仿佛每時每刻都在與天地對話,歲月的痕跡便深奧起來。
  • 中國畫壇藝術人物:陳龍
    心遊萬象——葆光藝道隨筆以傳統為宗,以自然觀化,以象悟道,以老莊哲學為根基,領悟「坐忘」、「心齋」、「玄同」的境界,達到神與物遊,物我兩忘,天馬行空式的自由藝術境界。山水有三美:筆墨、意境、結構。用意境指揮筆墨、無須實景而自由創作。以意接物、物為我用、筆隨心轉、隨意生發、無往不可。
  • 從曾翔「吼書」看行為藝術對書法審美的影響
    行為藝術是區別於傳統藝術的現代藝術,無論是荒誕的舉動還是日常的行為,都在揭示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的藝術存在,它更多的是尋找藝術的終極目的,並以一種哲學思考的方式,突破人們對藝術或非藝術的認識邊界,從而深化對藝術的理解和人性的升華。伊夫·克萊因:新現實主義的推動者,被視為波普藝術波普藝術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 黑白的藝術——折服日本的漢字書法
    書法和山水畫的演繹工具都是毛筆。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文字尚未誕生時,毛筆的藝術之旅就已經開始了。早在石器時代,人們就通過毛筆的雛形來進行彩陶製作,也就是畫畫。「書畫同源」的客觀因素之一,都是通過毛筆來創作。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書法和山水畫,都是通過具象來營造意境。意境,是中國藝術和西方藝術的最大區別。中國山水畫和西方風景畫,描繪的對象都是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