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公案小說,可以說是偵探推理小說的前身,你知之多少?

2020-12-27 赤大叨真探鋪

很多人喜歡看偵探推理小說,相信大家都知道這種小說類型。什麼大偵探福爾摩斯、波洛、馬普爾小姐、布朗神父、明智小五郎等等,大家都如數家珍。那一個個如迷宮般的偵探推理故事,把人們帶入如雲如霧般的故事中,使人極欲探知事情的真相。

但你發現了嗎?你看過的偵探推理小說是不是大多都是外國和西方的,中國本土的偵探推理小說很少,尤其是出名的現代大偵探。我國的大偵探大家知道的,可能有古代的狄仁傑和包拯,民國時期程小青筆下的霍桑,但現代有名的大偵探好像沒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中國現代偵探推理小說的發展水平,在全世界範圍來說水平不高。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現代社會私家偵探的這個行業,不允許介入刑事案件。這就使得以命案發生為主要謎題的偵探小說,很難設定私家偵探這樣的破案主角。另一方面也因為現代犯罪和刑偵技術高度發達,也使得私人組織和個人很難具有破案的水平,所以中國現代私家大偵探形象出現空白。

現代的大偵探我們沒有,古代的我們卻有很多。比如:狄仁傑和包拯,都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清官和斷案如神的大偵探。那麼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探案故事,是怎麼流傳下來的呢?在中國古代沒有偵探小說,卻有一種公案小說,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中國偵探推理小說的前身。你知道這種小說嗎?你對它了解多少呢?

什麼是公案小說呢?學術一點來說,它就是中國古代小說的一種題材。簡言之,就是以公案故事為題材的小說。那麼什麼是公案呢?它就是指官府處理公事的案件,也就是打官司的事情。所以通俗一點說,公案小說就是以打官司的故事為主體內容的小說。它一般包括兩部分的內容:案件的案情和斷案的過程,斷案過程又包括破案和判案兩部分。

公案小說在我國有著漫長的歷史,它的發展起源過程大體如下:

它起源於神話故事,在中國遠古的神話中就可以找到公案故事的縮影。比如:大禹的父親鯀偷盜「息壤」的神話。自先秦以來,朝廷官府中湧現出許多剛正不阿,依法斷案的執法者,它們很快成為了公案小說的主角。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以及兩漢史書中,都收錄了有關刑法獄訟的故事,這些記錄成為了公案小說的文學因素。

公案小說萌芽於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時期的代表作品有《搜神記》、《冤魂志》、《幽明錄》等。但它真正形成的時期是唐代,唐代的公案小說大約有100多篇,其中《大唐新語》中,就有大唐大理丞狄仁傑斷案的故事,這些故事通過兩個案子的審理塑造了狄仁傑剛正不惡、秉公斷案的形象,狄仁傑這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到了宋代,公案小說逐漸成熟,數量越來越多。這些公案故事一般包括作案、報案、審案、判案四個要素,這也是公案小說成熟的標誌。這個時期,最著名的公案故事就是《十五貫》,我記得小時候看過這部戲的京劇,它也是現代大家最熟知的一個故事。它還被後世的馮夢龍收進了《警世恆言》裡,名字叫「十五貫戲言成巧禍」。

到了明代,公案小說進一步發展繁榮,這時候出現了一批公案小說專集,如《百家公案》、《廉明公案》、《詳刑公案》、《諸司公案》、《新民公案》、《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傳》等。《百家公案》和《廉明公案》是現在知道的最早的兩本公案小說專集。

明代的公案小說,主要有兩種類型,一類是以某個人物為中心,也就是偵探主角,如《包公案》,《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傳》,就是以包拯和海瑞做官的時候,所偵查的案件為故事內容的系列公案故事。另一類是以公正廉明地處理和審判案件,為中心內容的公案小說,是以案件為故事中心的。每個故事都有一位值得稱道的公正,清明的大法官,故事多是採用先貶後褒的手法,在正誤兩種判案的結果中,表明作者對某些事物的態度和看法。

明代的公案小說多以中短篇為主,大多以專輯的形式流傳,公案小說的各個要素已經完全成熟了。這時期,除了公案小說的專集,還有很多公案小說散見於其他類型的小說集中。其中最著名是《三言二拍》,其中有40多篇公案故事。

到了清代,公案小說達到了繁榮的程度,這時候小說的篇幅不斷延長,作品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著名的代表作有《於公案奇聞》、《九命奇冤》等。《於公案奇聞》繼承了明代公案小說的傳統,下啟短篇成長篇的趨勢,在小說的章回、結構、情節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新的探索,使公案小說發生了重大變化,它是明清公案小說過渡銜接的一部最重要的作品。清朝公案小說的數量,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這時期出了不少專集,同時在各種筆記和小說集中,也都會收錄有公案小說,如《聊齋志異》、《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等。在題材和藝術風格方面,異彩紛呈,多種多樣,在故事內容和情節方面,大多曲折生動、引人入勝。這些小說或歌頌執法嚴明、公正無私的清官;或揭露那些草菅人命、製造冤獄的汙吏,對當時的社會現實和官場現狀都有一定程度的揭露和批判。

這些公案小說流傳至今,使我國古代的狄仁傑,包拯,海瑞等清正廉潔的大法官、大偵探形象,一直到現在都被人們所熟知。他們公正、廉潔、正直無私的精神,一直到現在都在鼓舞和影響著人們。就我個人所知,現代出版的中國公案小說有《狄公案》、《包公案》、《海公案》和《施公案》等。相信這些故事,也一樣會流傳下去,或保持原貌或發展成新的形式,但蘊含在其中的精氣神是一貫的。

相關焦點

  • 讀品▕ 刑案與偵探──談公案小說中的偵探作品
    中國古代公案小說中的偵探作品和歐美偵探小說不能用同一種概念來衡量。在中國,刑事偵查制度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董仲舒說,「殷人執五刑以督奸,傷肌膚以懲罪。」(《漢書·董仲舒傳》)「督奸」,恐怕已含有刑事偵查的意味。《周禮·秋官》記載周代有司稽、司隸、禁暴民、司虣等職能類似於現代治安、刑事警察的官吏,也許不可憑信,但《國語·周語》所記的周厲王時「監謗」的衛巫,則明顯負有警巡、偵查的任務。
  • 沒有他,就沒有日本推理小說——記江戶川亂步及其少年偵探系列
    19世紀中葉,英國文豪狄更斯在小說中第一次用detective來指偵探,1841年,埃德加·愛倫·坡的第一篇偵探小說《莫格街兇殺案》誕生,歐美開始風行這種題材。埃德加·愛倫·坡到了20世紀20年代的日本,小說家兼評論家水谷準提出「推理小說」的概念,乃至於現在的推理小說指的都是日本推理作品。
  • 100多年前的晚清讀者,為什麼喜歡讀西方偵探小說
    人們發現這些不可思議的事物其實是可以被解釋的,「偵探」的角色隨之誕生。偵探往往代表著能夠解釋現代科學現象和理念的權威人士。    在偵探小說史中,可以看到不同類型偵探的演變。早期的偵探,比如福爾摩斯,屬於「安樂椅偵探」。之所以稱他們為「安樂椅偵探」,是因為他們搜集到證據以後,基本上就坐在書房裡進行理性推理。
  • 2019年中國偵探推理小說精選
    封面本書是對2019年中國(包含港澳臺地區)各大期刊或媒體上,如《啄木鳥》、《歲月·推理》、《推理世界》、《推理夢工廠》、《推理志》等國內知名媒體上公開發表的華語原創小說精選集,一共包括十二篇中短篇小說
  • 活動 | 中國公案小說和戲曲裡的斷案劇
    著名的公案小說《施公案》續書也層出不窮,此類作品迤邐不絕,直衍變為後來的武俠小說。而戲曲中的包公戲、烏盆記,鍘判官,甚至是碧波仙子,都有「斷案」的情節。這次我們邀請兩位嘉賓,聊聊中國公案小說和斷案劇,從《三俠五義》,講到後世的武俠,再延伸到如今的偵探小說,為你帶來「推理小說」不一樣的一面。
  • 公案 懸案 譴責小說
    清官明斷案的故事,則是歷史一幕幕反腐大戲背後的政治角逐,唯讀懂中國公案小說,透過迷霧,才能觀察當下種種之現實。
  • 荷蘭外交官娶張之洞的外孫女 在中國寫古代公案小說火了
    不得不說,高羅佩是寫中國古代公案小說的高手,故事極為離奇,情節扣人心弦,一篇小說往往容納兩個甚至三個案件,草蛇灰線,分頭行進,到最後真相大白,令人拍案叫絕。「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說中狄公之細緻、腦洞、勇魄,時常令人擊節嘆賞。高羅佩編織故事,會搜集很多材料,這些材料包括《狄公案》、《包公案》,也包括不少歷史細節。
  • 古代公案小說大點評:包公案最有名,狄公案最像探案小說
    公案小說是古代通俗小說的重要流派,深受古代老百姓的歡迎。公案小說的主題迎合了古代老百姓期盼「好官」的心理,複雜新奇的案件又滿足了小市民獵奇的心理,公案與俠義小說的合流更讓讀者看到了精彩紛呈的故事。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看古典名著的讀書人。今天我鬥膽給古代各大公案小說做個大點評:「包公案最有名,狄公案最像探案小說。」
  • 國產推理小說之王丨中國的柯南道爾,筆下的神探霍桑比肩福爾摩斯
    不得不說,這部電視劇拍得著實不錯。與之前看過幾眼的《法醫秦明》、《重案六組》等劇相比,這部以民國早期的大上海為背景的推理電視劇,節奏更加明快、輕鬆,推理細節到位,劇情邏輯自洽,環環相扣,而且男女主角的智商和口才都很在線,更難能可貴的是沒有了以往偵探片、警匪片的壓抑,劇中氛圍還十分輕鬆。那個歪瓜裂棗主演的胡鬧臺式的《xx街探案》簡直不可與之同日而語。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公案小說中的世態炎涼
    在此期間中國的公案小說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像其中優秀的公案小說諸如《錯斬崔寧》《包公案》《警世通言》《三俠五義》《彭公案》《施公案》等等在現如今依舊流傳甚廣,這些公案小說的流傳更容易讓我們通過這些作品了解當時的那個時代,以及更多的人情世態。張國風老師的《公案中的世態》一書更是詳盡地向我們描述了公案小說的發展史,這本書對古代公案小說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討。
  • 周末活動| 公案小說+中土世界+妖怪
    】2017年6月25日14:00-16:00【地點】中信書店·芳草地店(東大橋路9號 僑福芳草地LG2-05)【嘉賓】王星 資深媒體人、《三聯生活周刊》資深主筆、《荊非昔筆》作者趙珩 著名學者、文化史 戲曲史研究者【主持人】趙笑笑 《荊非昔筆》責任編輯【活動介紹】宋代耐得翁撰「都城紀勝」中,其「說話」的小說家就有「說公案
  • 陰謀論,和偵探推理小說的敘述性詭計如出一轍
    先說時間性。第二條陰謀論,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陰謀論,可被陰謀論者運用於任何正在調查之中仍未有結果的事件上。也可以看到,這是社會上陰謀論者進行輿論攻擊的常見伎倆。但這是一種「低級」的陰謀論,因為隨著時間推移,當調查結果水落石出時,這種陰謀論就自然而然地破滅了。
  • 35部日本經典偵探推理小說 書單
    坂口安吾 《非連續殺人事件》[不連續殺人事件,1947]群眾出版社,1999年「無賴派」作家坂口安吾的首部偵探小說,便是這部描述一大串殺人事件的本格派作品《非連續殺人事件》,它不但獲得了第二屆日本偵探作家Club大賞,而且也是坂口安吾的推理長篇代表作。全書的賣點所在,除了當中所連續發生的命案以外,還有對人性的細緻刻劃及不常見的詭計手法。
  • 推理小說中的十大女偵探
    要我說這是不是性別歧視?這當然是性別歧視了!憑什麼男的就不讓停?!推理小說中的偵探形象也多為男性,酷愛動手的硬漢自不必說,就動灰色腦細胞的神探,似乎也是被叼著菸斗的福爾摩斯們佔盡了風頭。所以當推理小說在日本繁榮的時候,女偵探的數量就多了起來。今天為大家盤點我心目中的十大女偵探。因為儘量推薦系列偵探和偏本格的偵探形象,所以御陵美影、藥師寺涼子等老師就不在這裡推薦了。十、掟上今日子(西尾維新《掟上今日子的備忘錄》)不知道為什麼老是會想到腚上……不知道有沒有人有同感?沒有啊。
  • 江戶川亂步:日本推理小說之父
    從幼年到成年之後,亂步頻頻移居各處,一生中搬家竟有46次之多;從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科畢業後,他遍歷了貿易公司職員、舊書店、中華蕎麥麵店等等多種多樣的工作。誠如一個真正的偵探必須具備非同一般的知識和多彩的人生經歷,這些經歷留給他的豐富生活經驗,無疑為他日後的小說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 推理小說如何「本土化」?呼延雲這樣說
    例如敘事結構基本上遵循「案發-勘案-破案-說案」的順序,典型結構必須具備「偵探、罪犯、案件、偵查」的要素,縱使是後來逐漸演化出的社會派和新本格派,也是對背景設定、敘事模式、構成元素的放寬、革新和添加,而對內核的穩定性不但沒有損害,反而有所加強,客觀上這也說明作為一種類型文學,推理小說已經具備足夠的成熟度。
  • 一首小詩,一把摺扇,一樁命案,《詩讞》中國最早的推理小說
    可夜間他做了一個怪夢,夢見一個神人對他說:「你不要死,往日是『外邊兇』,眼下是『裡邊吉』啊!」連續幾天他都夢見同樣的情景,吳蜚卿覺得蹊蹺,於是,他就放棄了自殺念頭。轉過年來,一個叫周元亮的官員來青州任監察御史,監察御史官職不大,但權力不小,他可以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類似於今天的紀委巡視員。
  • 這些偵探小說,可能比東方快車更好看丨單讀
    你對這一題材又了解多少呢?值《東方快車謀殺案》上映之際,單讀以流派演變為線索,整理出一篇偵探小說極簡史,同時也是一份入門閱讀推薦清單。無論你是偵探小說的門外漢,還是骨灰級推理迷,這篇文章都適合你。當然,對謎團的恐懼和對確定性的追尋不是現代人的專利,中國古代的公案小說,以及世界各地的傳說和民間故事等,都已經有解謎、探案的元素。然而,現代意義上的「偵探小說」,是在十九世紀末期才真正出現的。這一文學類型的誕生,大概要歸功於在這不久之前,警察制度和偵探局的成立。根據英國歷史學家朱迪思·弗蘭德斯的說法,十八世紀末,倫敦食物價格高昂,就業率低下,由此引發許多暴力犯罪和社會動蕩。
  • 《狄公案》,公案小說的模式,體現的殘酷性
    這部晚清公案小說的結構是十分嚴謹的。全書共有六十四回,前三十回寫狄仁傑為昌平縣令時的破案經歷,後三十四回寫狄仁傑在朝廷中清除武則天身邊寵幸的奸佞,成功迎回太子。中間以狄仁傑斷案有功而升遷入朝,自然過渡。這兩部分也是十分有章法的(這也是顯而易見的)。
  • 懸疑、偵探、推理小說,適合小學生的閱讀攻略,福爾摩斯來了
    愛因斯坦問他:「兩個人從煙囪裡爬出去,一個滿臉菸灰,一個乾乾淨淨,你認為哪一個該去洗澡?」「當然是髒的那個。」學生說。「不對。髒的那個看見對方乾乾淨淨,以為自己也不會髒,哪裡會去洗澡?」愛因斯坦說。從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出愛因斯坦聰明的大腦,具有不同於一般人的邏輯思維能力,並最終推導創立經典的相對論,成為繼伽利略、牛頓之後,世界上第三位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邏輯推理是人類特有的能力。人們利用推理可以從已知知識中推出新知識,從事實或假設中得到新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