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看偵探推理小說,相信大家都知道這種小說類型。什麼大偵探福爾摩斯、波洛、馬普爾小姐、布朗神父、明智小五郎等等,大家都如數家珍。那一個個如迷宮般的偵探推理故事,把人們帶入如雲如霧般的故事中,使人極欲探知事情的真相。
但你發現了嗎?你看過的偵探推理小說是不是大多都是外國和西方的,中國本土的偵探推理小說很少,尤其是出名的現代大偵探。我國的大偵探大家知道的,可能有古代的狄仁傑和包拯,民國時期程小青筆下的霍桑,但現代有名的大偵探好像沒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中國現代偵探推理小說的發展水平,在全世界範圍來說水平不高。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現代社會私家偵探的這個行業,不允許介入刑事案件。這就使得以命案發生為主要謎題的偵探小說,很難設定私家偵探這樣的破案主角。另一方面也因為現代犯罪和刑偵技術高度發達,也使得私人組織和個人很難具有破案的水平,所以中國現代私家大偵探形象出現空白。
現代的大偵探我們沒有,古代的我們卻有很多。比如:狄仁傑和包拯,都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清官和斷案如神的大偵探。那麼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探案故事,是怎麼流傳下來的呢?在中國古代沒有偵探小說,卻有一種公案小說,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中國偵探推理小說的前身。你知道這種小說嗎?你對它了解多少呢?
什麼是公案小說呢?學術一點來說,它就是中國古代小說的一種題材。簡言之,就是以公案故事為題材的小說。那麼什麼是公案呢?它就是指官府處理公事的案件,也就是打官司的事情。所以通俗一點說,公案小說就是以打官司的故事為主體內容的小說。它一般包括兩部分的內容:案件的案情和斷案的過程,斷案過程又包括破案和判案兩部分。
公案小說在我國有著漫長的歷史,它的發展起源過程大體如下:
它起源於神話故事,在中國遠古的神話中就可以找到公案故事的縮影。比如:大禹的父親鯀偷盜「息壤」的神話。自先秦以來,朝廷官府中湧現出許多剛正不阿,依法斷案的執法者,它們很快成為了公案小說的主角。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以及兩漢史書中,都收錄了有關刑法獄訟的故事,這些記錄成為了公案小說的文學因素。
公案小說萌芽於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時期的代表作品有《搜神記》、《冤魂志》、《幽明錄》等。但它真正形成的時期是唐代,唐代的公案小說大約有100多篇,其中《大唐新語》中,就有大唐大理丞狄仁傑斷案的故事,這些故事通過兩個案子的審理塑造了狄仁傑剛正不惡、秉公斷案的形象,狄仁傑這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到了宋代,公案小說逐漸成熟,數量越來越多。這些公案故事一般包括作案、報案、審案、判案四個要素,這也是公案小說成熟的標誌。這個時期,最著名的公案故事就是《十五貫》,我記得小時候看過這部戲的京劇,它也是現代大家最熟知的一個故事。它還被後世的馮夢龍收進了《警世恆言》裡,名字叫「十五貫戲言成巧禍」。
到了明代,公案小說進一步發展繁榮,這時候出現了一批公案小說專集,如《百家公案》、《廉明公案》、《詳刑公案》、《諸司公案》、《新民公案》、《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傳》等。《百家公案》和《廉明公案》是現在知道的最早的兩本公案小說專集。
明代的公案小說,主要有兩種類型,一類是以某個人物為中心,也就是偵探主角,如《包公案》,《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傳》,就是以包拯和海瑞做官的時候,所偵查的案件為故事內容的系列公案故事。另一類是以公正廉明地處理和審判案件,為中心內容的公案小說,是以案件為故事中心的。每個故事都有一位值得稱道的公正,清明的大法官,故事多是採用先貶後褒的手法,在正誤兩種判案的結果中,表明作者對某些事物的態度和看法。
明代的公案小說多以中短篇為主,大多以專輯的形式流傳,公案小說的各個要素已經完全成熟了。這時期,除了公案小說的專集,還有很多公案小說散見於其他類型的小說集中。其中最著名是《三言二拍》,其中有40多篇公案故事。
到了清代,公案小說達到了繁榮的程度,這時候小說的篇幅不斷延長,作品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著名的代表作有《於公案奇聞》、《九命奇冤》等。《於公案奇聞》繼承了明代公案小說的傳統,下啟短篇成長篇的趨勢,在小說的章回、結構、情節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新的探索,使公案小說發生了重大變化,它是明清公案小說過渡銜接的一部最重要的作品。清朝公案小說的數量,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這時期出了不少專集,同時在各種筆記和小說集中,也都會收錄有公案小說,如《聊齋志異》、《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等。在題材和藝術風格方面,異彩紛呈,多種多樣,在故事內容和情節方面,大多曲折生動、引人入勝。這些小說或歌頌執法嚴明、公正無私的清官;或揭露那些草菅人命、製造冤獄的汙吏,對當時的社會現實和官場現狀都有一定程度的揭露和批判。
這些公案小說流傳至今,使我國古代的狄仁傑,包拯,海瑞等清正廉潔的大法官、大偵探形象,一直到現在都被人們所熟知。他們公正、廉潔、正直無私的精神,一直到現在都在鼓舞和影響著人們。就我個人所知,現代出版的中國公案小說有《狄公案》、《包公案》、《海公案》和《施公案》等。相信這些故事,也一樣會流傳下去,或保持原貌或發展成新的形式,但蘊含在其中的精氣神是一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