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小詩,一把摺扇,一樁命案,《詩讞》中國最早的推理小說

2021-01-08 會講故事的明月

老規矩,咱們先講故事。話說這年清明前後,在青州府發生了一樁命案。外出經商的商人範小山之妻賀氏被人殺死家中。人們在出事的地點發現一把題詩的扇子,是一個叫王晟的人贈送給吳蜚卿的。誰是王晟大家都不知道,可這個吳蜚卿,大家都認識,他是本地一個富家子弟,此人平日為人很輕浮,喜歡沾花惹草,又與範小山相識,所以鄉鄰見到這把扇子,都認為這賀氏定是吳蜚卿所殺。

於是報到縣衙,縣令便把吳蜚卿捉去審問,起初他不承認,後來縣令用了大刑,他受刑不過便招認了非禮賀氏不成殺死賀氏之事。於是縣上很快就定了案。並逐級上報,準備等到秋後問斬。因為在明代斬人犯要皇帝最後御批,所以就把吳蜚卿暫時押在死牢。

這吳蜚卿被屈打成招,自己認為是死定了,便囑咐他的妻子,把家中所有的財產都拿出來,救濟窮人。他自感已無生路,不想挨刀,也不願在牢裡等死。於是就暗地裡買通了牢頭,買來毒酒,想自殺而死。可夜間他做了一個怪夢,夢見一個神人對他說:「你不要死,往日是『外邊兇』,眼下是『裡邊吉』啊!」連續幾天他都夢見同樣的情景,吳蜚卿覺得蹊蹺,於是,他就放棄了自殺念頭。

轉過年來,一個叫周元亮的官員來青州任監察御史,監察御史官職不大,但權力不小,他可以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類似於今天的紀委巡視員。周御史在審察當地舊案時,發現吳蜚卿的案子在審理時有疏失,他反覆看了那把作為證物扇子,又把審訊時的記錄取出來看了幾遍,於是他就命人把吳蜚卿從死牢裡轉到了普通監舍收押。又命令手下人立刻去拘捕南城一個酒店的店主。

店主被抓後十分疑惑,他被帶到堂上,周御史就問:「你店的牆壁上有東苑李秀才的題詩,是什麼時候題的?」店主回答說:「是去年,當時提學大人來青州府考試時,日照縣的兩三個秀才在小店喝醉後就在牆上題了詩,但小人並不知他們住在哪裡。」

於是周御史又派人到日照,多方查找,拘捕了那個李姓秀才。數日後,李秀才被押解到堂。周御史在大堂上,問:「你既然身為秀才,為什麼謀殺人呢?」李秀才聽後嚇得不知所措,跪下叩頭,驚惶地說:「小人是個讀書之人,手無縛雞之力,怎麼能殺人呢?」周御史便把那把題詩的扇子擲到他的面前,讓他自己看,說:「這分明是你作的詩,為什麼委託是王晟?」

李秀才接過扇子看罷後說:「這首詩,確實小人所作,但字並不是我寫的。這個扇子哪裡來的小人也不知道。」周御史又問:「既然知道你的詩,那寫字的當然是你的朋友了,那麼這是誰寫的?」李秀才說:「這字跡,好像是沂州府王佐所寫。」

於是周御史又立即派遣差役到沂州府拘捕了王佐。王佐被押到公堂,周御史審訊他,其過程和審問李秀才的情形一樣。王佐說:「這扇子上的字確實是小人所寫但這是益都城的鐵商張誠求我寫的,說王晟是他的表兄。讓我代寫的。」周御史聽後大笑道:「來人,快去把張誠捕來,殺人者必定是他。"於是差役火速前往益都城將那個張誠捕獲。結果一審張誠,沒等用刑就全部招認了。

原來,這個張誠也是個放浪之人,他見到賀氏很美麗,範小山又常外出做生意,便想去勾引賀氏,但怕她不答應。他想若作這件事,須用金蟬脫殼之計,不如偽託吳蜚卿之名,於是託人題一把扇子落款吳蜚卿。他想若事情做得很順利就把自己的名字告訴賀氏,倘若中間有變故,就用此扇為證,嫁禍於吳蜚卿,當然,他本意並不想殺死賀氏。

一日,張誠得知範小山不在家便翻牆進院,企圖強行非禮賀氏。哪知這賀氏因為獨居,平日常將一把刀放在自己的身邊,以防萬一。這次,她覺察到有惡人,就抓住張誠的衣服,手拿著刀揮舞。張誠害怕了,從賀氏手中奪過刀來,但賀氏用力拉住他的衣服,使張誠無法逃脫,關且大聲地呼叫。張誠無奈失手將賀氏殺死,然後把扇子丟在院中逃跑了。

到此真相大白,冤獄昭雪,人們無不稱讚周御史斷案如神。吳蜚卿也被釋放回家,這時他才悟到夢中神人所說「裡邊吉」的意思,裡邊吉就是個「周」字啊。看來自己當初施捨財物與窮人,應該是感動了神明。

不過,人們始終不解周御史是根據什麼線索找到的真兇。後來,益都城的一位紳士,乘一個機會向周御史問起這件事。周御史笑著說:「這案很容易看破。我細細翻閱這個案子的審訊記錄,賀氏是四月上旬被殺死的。這天夜裡,又是細雨濛濛,天氣還有寒意,而現場最關係的物證扇子並不是當時季節必備之物,明顯是個多餘的累贅東西。而扇子卻偏偏落在現場,兇手想嫁禍別人的用心是可以看出的。

以前,我曾在城南那個酒店避雨,見到牆壁上所題的詩,與扇子上的題詩完全相同。覺得可能與這個寫詩的李秀才有關,沒想到通過這個線索一步一步還真把殺人兇犯挖了出來。」眾人聽後,連連稱奇,佩服周御史才能過人,不愧是個清官。

明月點評:上面這個故事出自《聊齋志異》卷八《詩讞》,(讀燕)是審判定案的意思,「詩讞」即是以詩判定案件。在《聊齋志異》中,敘述賢官斷案的故事就有六七篇,如《詩讞》、《胭脂》、《折獄》、《於中丞》等。

此篇小說可以算一篇紀實作品,文中的御史周元亮確有其人。周元亮是明末清初人,河南祥符(今開封市)人,明崇禎十三年進士,授監察御史。後被劾罷官。康熙元年起用,補山東青州海防道。

一起多年冤案,經周御史一朝解決,可謂辦案高手!精明做事的人就應該具備留心身邊的事、物,不放過哪怕微小細節的素質。周元亮因為曾經見過城南某店裡牆上的題詩,後來聯繫扇上的詩句,語言如出一轍,順藤摸瓜,最後找到兇手。

而兇手張誠看似聰明,作案前先找好替身,欲嫁禍於人。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當時的季節是清明前後,天氣不熱,一般誰會隨身攜帶扇子?扇子上的詩句又是託人寫的,中間環節過多必定留下了蛛絲馬跡。而恰巧遇到周御史這樣有才能的清官,必定是無法矇混過關,本來無頭緒的案子,有了詩與扇子反而多出重要線索,最後迎刃而解了。

這篇小說運用推理手法,從一個小的線索層層深入,最後案件水落石出,可以算一部初具雛形的推理小說。這篇小說是明末清初之作,明清時公案小說已經十分盛行。公案小說始於宋代話本公案類演義,盛行於明清。最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公案小說是清代《三俠五義》,此外,《狄公案》《施公案》《海公案》等公案小說也廣為流傳。公案小說的主要特點是以清官斷疑案,俠客相助,甚至是神明相幫為主,著重對清官和俠客的美化,如包拯(包公)、展昭、狄仁傑(狄公)等而對於案件的發生和推理偵破過程的描寫並不多,這正是公案小說與推理偵探小說的最大區別。

這篇《聊齋》小文《詩讞》雖然寫的也是官員斷案的故事,但更多筆墨還是對破獲案件的過程進行推理和分析,通過一個線索層層推進,最終剝繭抽絲,找出真兇。可以說這篇小說已具備早期推理小說的一基本雛形。

正如小說結尾蒲松齡老先生點評的:"對天下事情能夠深入本質去探討的人,他就會在無以為用的地方發現它的切實作用。詞賦文章,是為國家增光溢彩的工具,而周先生卻用人們寫的文章來觀察人們的品行和命運,成為一個伯樂式的人物。這難道不是探討事物的深入嗎?而沒有想到觀察人的方法,還能去用作審案。正如《易經》說:『知道事物發生變化的隱微的因素,那是多麼神奇呀。』這位周先生是正真具有大智慧的人。」

蒲先生的此番點評不恰好說出了推理的本質,從一個或幾個已知的前提深入探究,從而推斷出新的結論。看來真正有智慧的還是本文的作者蒲松齡老先生呀。

相關焦點

  • 音樂人劉牧《一把摺扇》在美國唐人街掀起國風浪潮
    隨著中國喜劇偵探類《唐人街探案》系列電影的上映,不斷的引來國內以及海外華僑的廣泛關注,無論從各國的唐人街中都展現出了各類中國文化的強大精髓,也讓海外的華僑同胞們時刻關心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弘揚著中國的文化精神和脈絡。
  • 日本古代大臣上朝時,他們手裡會拿著一把摺扇,這是什麼操作
    摺扇在古代的中國,似乎是才子佳人和文人墨客的標配。一把扇子,被他們攥在手中,搖搖晃晃,或徜徉於江南水鄉岸邊,或漫步於竹林松濤小道,羽扇綸巾,品千年興衰沉浮,話時下家國大事,盡顯文人攜扇的灑脫與情趣。扇子本源於中國,其歷史可以追述到堯舜時期。《說文解字》裡有這樣的記載:「萐,萐莆,瑞草也,堯時生於庖廚,扇暑而涼。」
  • 懸疑推理小說推薦:這五本小說十分精彩!
    懸疑推理小說一直都有著大量的粉絲,特別是網際網路的普及更是讓其飛速發展。而如今也已經誕生了大量的優秀懸疑推理作品。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五本精彩的懸疑推理小說。一.並且在島上還發生了許多命案,最終在羅飛的調查下真相大白,同時鬼望坡的秘密也被解開。整本書的懸疑氣氛濃重,結尾的推理也很不錯,值得閱讀。四.《殉罪者》 作者:雷米《殉罪者》是雷米繼《心理罪》之後的又一力作。
  • 現場 | Frandé法蘭黛樂團:一樁事先張揚的愛情推理故事
    大家翻著手中的卡片,偶爾還討論幾句,比起演出,更像是赴了一場福爾摩斯粉絲俱樂部組織的解謎推理活動。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小小的場子被擠得水洩不通,在窗外人探頭探腦的張望下,四人走上臺,主唱法蘭眯起雙眼,魅惑的緋色眼影帶出流轉的光彩,一首老歌《金剛》開場,她低喃著:「你是我最期待的歌。」一場似迷霧般的愛情推理遊戲開場。
  • 為什麼中國盛行武俠小說,而西方盛行推理小說?
    比起嚴肅文學,通俗小說通常沒有太多的文學價值,自然登不上大雅之堂,如果說嚴肅文學是陽春白雪,那麼通俗小說就是下裡巴人。中西方各自都有屬於自己文化特徵的通俗小說。武俠小說是中國通俗小說的一種重要類型,多以俠客和義士為主人公,描寫他們身懷絕技,見義勇為和叛逆造反行為。從最早的春秋戰國時期韓非說過「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墨家學派中的墨者無私的幫助一些國家反抗外來侵略,具有俠義行為。
  • 布娃娃殺手94狂,超大型劇場式的推理小說
    時至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走解謎路線的推理小說家,還能拿連環殺人案玩出什麼新花樣、端出何種新菜色?英籍作家丹尼爾.柯爾雖是個新人寫手,所幸他的處女作提供了一個可行的配方。解構他的《布娃娃殺手》(Ragdoll),可發現三大特點:首先是,殺人手法必須夠離奇。這本小說毫不囉嗦,故事是從警方尋獲一具屍體展開序幕。可是,推理小說裡面出現屍體一點也不奇怪吧?
  • 最近懸疑推理小說異常火爆,盤點中國本格推理小說人氣前十名!
    封閉的地下室、入口受到嚴密監視的房間、懸吊的木屋……慘絕人寰的密室命案接連發生,陸氏家族的成員紛紛倒在死神的鐮刀之下。宛如幽靈般的謀殺手段令警方的調查陷入膠著。命案現場的狀況竟暗示兇手是個嬰兒?封塵在胎湖湖底的驚天秘密又預示著什麼?
  • 平講平說2430期:「橫槊賦詩」故事裡因一句詩引發了一樁命案,其實曹操被冤枉了,來聽聽83歲的袁世海老先生的唱段
    酒至微醺之處,曹操詩性大發,當場賦詩一首。這首詩名叫《短歌行》。這首詩開頭的幾句我特別喜歡,「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當然了,在場的文武群臣都要挑大指讚頌曹操這詩寫得好,不過故事說到這兒,意外就發生了。
  • 日本天皇家的女人,為什麼手裡會拿著一把摺扇?
    日本皇室女子手裡拿的扇子叫「和扇」,也就是中國人通常稱的「摺扇」,這把扇子是日本人的驕傲。我們通常認為摺扇就是日本人所發明,也是古代日本出口中國的重要商品,沿著絲綢之路傳到西方之後,還成為歐洲女人的交際名品。
  • 2019年中國偵探推理小說精選
    封面本書是對2019年中國(包含港澳臺地區)各大期刊或媒體上,如《啄木鳥》、《歲月·推理》、《推理世界》、《推理夢工廠》、《推理志》等國內知名媒體上公開發表的華語原創小說精選集,一共包括十二篇中短篇小說
  • 沒讀過懸疑天王尤•奈斯博這8本口碑炸裂的犯罪小說,別說你是推理迷!
    他的讀者族群廣泛,涵蓋純文學、冷硬推理、黑色小說,以及通俗驚悚小說愛好者。悅讀君是個不折不扣的推理迷,對尤·奈斯博的作品更是愛不釋手。要說經典又好看的懸疑小說都有什麼標準,除了要有上乘的懸疑情節、推理邏輯,上乘的文筆,還得經得起時間檢驗,更得有累積發酵的讀者口碑,尤·奈斯博的作品完全符合這樣的標準。
  • 易中天:紅樓夢是中國最後一首詩,以後沒詩了
    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毫無疑問乃是中國古代文學的一大璀璨精華,更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堪稱「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一、《紅樓夢》中國最後一首詩關於《紅樓夢》的存在意義,許多古今名家做出了一番評價,其中自然也是褒貶不一。任何事物的存在皆是如此,而《紅樓夢》卻是處於兩個極端,認為紅樓夢一文不值的大有人在,而與之遙相呼應的則是對於《紅樓夢》的大肆推崇。
  • 《羅生門》:一樁命案,四種真相,解構謊言背後人性的複雜與陰暗
    23年後,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選取芥川龍之介的兩部知名短篇小說《竹林中》與《羅生門》,進行雜糅改編,以小說《羅生門》中的場地與故事背景,講述了《竹林中》的一樁撲朔迷離的殺人案件,構建自己享譽世界的電影《
  • 6本言情破案推理小說:一邊抓罪犯,一邊談戀愛,好文不容錯過
    小夥伴們,娜娜又來推薦優質小說給你們了哦,安利一波6本好看的「破案推理文」有鬧書荒的仙女們嗎?娜娜來給你們送驚喜了,保證有你喜歡看的那本小說噢~先來整理一波本期書單:《戀愛推理事件簿》作者:茶與酒《那些秘密只有他知道》作者:南國子先生《情深案重》作者:漱玉泠然《天機與命運》作者:克莉絲汀碧《完美實驗品》作者:蔣小韞《為鬼書》作者:松溪《戀愛推理事件簿》作者:茶與酒這是一本推理事件簿
  • 金庸為什麼刪掉了小師妹嶽靈珊的一首詩
    第一就是因為小師妹的性格。一流小說裡的人物,說話、做事,都必須從自己的習性出發,作者不能隨便安排。換句話說,小說人物一旦誕生,就有自己的活動的邏輯,林黛玉不能說薛寶釵的話,孫悟空不能說沙悟淨的話。金庸在很多場合也都表達過類似的觀點。小師妹是個會抄詩、喜歡文墨的文藝少女嗎?不像。她父親雖然是書生,但她自己只愛動刀動劍。
  • 慎析:推理小說的起點,福爾摩斯在中國
    這不僅是中國人翻譯的第一篇福爾摩斯小說,也是中國引入的第一篇西方推理小說,從此中國讀者開始認識「推理小說」這種嶄新文體。張坤德,浙江桐鄉人,是中國近代翻譯家。他翻譯了當時歐洲最流行的福爾摩斯探案故事,他的譯文比日本最早的福爾摩斯譯作早了整整四年,距柯南.道爾發表該文僅僅過了不到三年。
  • 日系推理小說在中國,東野圭吾咋就這麼火?!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之前中國並沒有加入世界版權公約,所以可以大肆引進外國作品。而在1992年中國加入世界版權公約後,引進外來譯作就變得手續複雜起來,成本也因此增加,所以出版日系推理小說的勢頭開始漸微直到最後完全停滯。
  • 【推理小說】推理迷們不可不讀的100部經典推理小說
    票選出來的史上最經典的一百部推理小說排行榜。律師貝克正在追查一樁兇殺案,當事人梅森中尉和他那自稱被死者強暴的太太對真相有所隱瞞,死者邦尼和他們夫妻倆到底有何秘密?貝克能查到線索,找出事實的真相嗎?在她的改革下,20世紀的推理文學有了真實的血肉麵貌,而不再只是虛無飄渺的抽象命案。
  • 世界上第一部推理小說
    原創 明白知識er 明白知識 收錄於話題#通識日曆100個凡事總有個開端,推理小說也是如此。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部公認的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推理小說,它就是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的《莫格街兇殺案》(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
  • 網友在萍鄉步行街實拍「情侶去死去死團」手持一把「情侶燒死」摺扇
    身著黑衣,頭頂標有「F」字母的帽子,手持一把摺扇的神秘人引起眾多路人圍觀。仔細一看,此人手中摺扇寫著「情侶燒死」四個字。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喂? 「FFF團」最早源自於日本的漫畫,後來傳到臺灣,在網絡上流行了起來,很多單身的網友在論壇上自發組成「去死去死團」,暗示自己是單身一族,並且仇視反對戀人、以情侶為敵,代表性口號是「情侶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