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後就是新年的開始,這時要注意防風寒。在這個氣節裡宜提升「膽氣」,紅龍丹心老師提出敲膽經,熱水泡腳是為良方。
說起泡腳,我們不得不提的就是孫儷了,孫儷可以說是用生命在安利了。而泡腳也使得孫儷在35歲的年紀演起少女感十足的周瑩來沒有任何違和感。
還有另外一位女明星也非常熱愛泡腳,那就是楊冪啦!大冪冪在節目上都自曝「精緻女孩」的養生秘笈——泡腳。看來要想保持少女般的容顏除了經常運動外,泡腳也非常重要啊!
用熱水泡腳時,腳部的溫度上升,腿部和腳部的末梢血管逐漸發生擴張,腳部血流量隨之增加。因此,泡腳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溫陽暖體的功效,特別對於下肢缺血的人有不小的好處。而且,泡腳能減輕頭部血管壓力,緩解頭痛。
老話說:「富人吃補窮人燙腳」,資訊時代,久坐的人多,又懶於運動,下體循環嚴重不足。大部份人可能不知道,如果腳步的循環優異,可以極大減輕心臟的負重。立春後泡腳,驅寒昇陽又養生!
動脈中的血液從心臟出發,下達腿腳,富含營養和氧分。經過毛細血管,血液帶著代謝產物(垃圾)通過靜脈血液,回流到心臟。
血管在腿上的分布猶如分杈的樹枝,遍布肌肉、皮膚。如果動脈擴張,有營養的動脈血流量就增加;如果靜脈擴張,攜帶垃圾的靜脈血就淤滯。
在泡腳的時候,局部溫度增加,會導致動脈,尤其是部分皮膚表面的毛細血管擴張,這樣有營養的動脈血流量就會增加,那種舒爽感就是這麼來的!
泡腳時間以10—30分鐘為宜,每天或隔天泡一次即可。但是,特別提醒:寶寶和老年人泡腳時間要再短一些,因為泡腳時人體血液循環和心率會加快,泡的時間太長會增加心臟負擔。每日臨睡前泡腳15分鐘左右為佳,寶寶10分鐘左右即可。
泡腳的水溫不宜過熱或過涼,一般維持在40度左右為宜。對於糖尿病患者,洗腳時建議用溫度計測定溫度,以避免燙傷。
泡腳最好的時候應該選在晚上9點鐘左右,這個時候泡腳最補腎。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後,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晚上泡腳還能消除白天神經的緊張感,讓勞累的腎臟得到休息,人也會感到更舒適。
水位最少要超過裸關節,因為內踝上三寸的位置有一個三陰交穴位,對調節內分泌、補充腎氣、幫助睡眠有很大作用,建議水位可以高過小腿肚。
注意:①忌空腹泡腳,因為容易出現低血糖現象。②忌餐後立馬泡腳,這會妨礙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也就是單一的用熱水泡腳,不添加任何附加物品,所使用的器具與其他泡腳方式無異。單一的熱水泡腳,一樣可以加速血液循環、通氣血、排毒、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同樣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果身體某方面有疾病,那麼單一的熱水泡腳對治病就沒什麼效用了。
艾葉在我國歷來就有了非常廣泛的用途,主要是用在治病養生等方面,如果長期堅持使用艾葉來泡腳的話就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環,增加身體的抵抗能以和免疫能力,可以起到不錯的預防感冒效果;還可以去虛火和寒火及除腳氣、腳癬。
使用中藥泡腳,可以通過溫度和藥物,利用皮膚的御邪、分泌、吸收、排洩等多種功能,作用於局部皮膚、肌肉、關節,從而改善三者的代謝、強化功能。
並且能夠通過皮膚對藥物的吸收,針對局部及全身的疾病進行治療,達到養生保健、預防疾病的作用。
糖尿病足患者的皮膚比較脆弱,腳部末梢神經對溫度不敏感,正常人感覺很燙的水溫,他們卻感覺不到,所以很容易被燙傷。一旦被燙傷,哪怕是一個很小的水泡,若不及時就醫,都可能導致足部感染、潰爛,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截肢。
靜脈曲張的主要病因是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腳部溫度的升高只會增加局部血流量,不能改變靜脈回流的速度,反而可能加重靜脈回流負擔,導致曲張的靜脈進一步擴張,加重下肢充血,使病情加重,很可能把腳越泡越腫,所以千萬不要用熱水泡腳、泡腿,也不宜用熱水袋暖腳或洗桑拿浴。
很多人誤以為泡腳能減輕足癬症狀,其實用熱水泡腳反而可能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對於皮膚已經破潰的傷口,熱水泡腳更是雪上加霜,一定要敞開傷口,乾燥通風。足部患有皰疹、溼疹等疾病的患者也不要用熱水泡腳,一旦將皮膚弄破,很容易造成感染。
中醫將幼兒稱為「純陽之體」,體內多熱少寒,如果再用熱水泡腳,會加重上火症狀。而且嬰幼兒身體還沒發育成熟,熱水泡腳會使足底韌帶變得鬆弛,影響足弓形成變成扁平足。加上嬰幼兒皮膚嬌嫩,對溫度反應敏感,容易在足浴時燙傷,所以不建議做足浴。家長可以每天用溫水給孩子洗腳,然後輕輕捏捏腳以達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紅龍丹心幸福家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