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看《老無所依》,建議戴個好點的耳機,因為質量好的耳機,其聲音解析度高,這時候,你就可以充分感受到《老無所依》這部電影的獨特「聲音語音」,例如,劇中人物的呼吸聲、嘆氣聲、喃喃自語,以及空曠環境中的風聲等等,事實上,在這電影中,有明確旋律的配樂部分,僅有兩處,分別是,叫醒受傷的盧埃林摩斯的墨西哥藝人彈唱聲和片尾字幕出現時的影片結束音樂,除了這兩處,是沒有任何旋律性音樂,有的也只是電子合成器所製造的和弦氛圍音(例如,安通希格強迫小商店店主去猜硬幣時所配的氛圍音樂)。
關於該部電影,我有一個三句總結,我陳述如下:
這部電影,在我看來就是講了三類人的故事,分別是該電影的三位主角
一位活在過去,活在過去的經驗與傳奇,他是警長湯姆
一位活在未來,活在未來的希望與拼爭 ,他是退役軍人、電焊工人盧埃林摩斯
一類人活在現在,活在現在的虛空與無常,他是殺手安通希格
首先出現的是,出身於警察世家的湯姆警長的內心獨白,其中他說了最關鍵的一句話是:「我一直明白,做這份工作要賣命的,但是我不想拿命來做賭注,處理我不理解的事情,人有時不得不出賣靈魂,他不得不說,好吧,我會適應這個世界的」
事實上,在我們身邊,任何一位上了歲數的人,都很容易生活在過去,而且其對於新生的人和事往往是兩個態度並存,一是不理解,二開始抱怨,對於年長的湯姆警長來說,被歲月打磨的靈魂和多年豐富的經驗,讓他開始變得愈加敏感而又從容,更有一份「自信」,只不過這份自信並不是「我一定能把事情辦成」的自信,而是「我清楚這個事情是辦不成的」的自信。
接著,我說一下退役軍人、電焊工盧埃林摩斯,他首先是以一個冷靜獵鹿人的形象出現在影片中,喃喃自語中的他,透著我一定「我一定能把事情辦成」的自信,無奈那隻鹿在他的瞄準鏡中並沒有倒下,而是趔趄了一下,還是跑了。在循著鹿跑去方向的路上,他發現了一攤血跡、一隻受傷的卡斯羅犬,然後發現了一個垂死的人,直到發現了那個黑色的皮箱,當他打開皮箱的後,先自言自語了一個「yeah(好啊)」,數秒後,他發出了一個「hmm(嗯)」,這兩個細節的聲音,讓我知道了,他清楚的確信了,他和妻子的未來幸福生活,都寄托在這個皮箱子裡了,我相信,那一刻他腦子裡一定閃過了美好生活情景,比如在內華達海邊別墅什麼的。
盧埃林摩斯變成了一個徹底活在未來的人,對未來的美好生活的嚮往給他灌注了的原動力,當然了,這時候危險也逼近了,電影特地還交代的一個象徵性鏡頭畫面,即:一大片烏雲的出現。
最後,我談一下殺手安通希格,他在電影中的第一段重頭戲,是發生在路邊的小商店裡,只因為百無聊賴的店主多向安通希格寒暄了幾句,他就起了殺心,他先試圖用語言激怒店主,之後又採用了投擲硬幣的方式,讓店主猜出正反面才決定他是否願意痛下殺手,這時候我就覺得奇怪了,要殺就殺,為什麼他還要給對方一個猜硬幣的機會呢?(片中店主猜對了硬幣面,得以活了下來,並且安通希格還將手裡的其他硬幣一起輸給了店主),其實在我看來,安通希格畢竟是有一個有原則的人(被他殺死的卡爾遜也是這麼說他),只是他所遵循的原則是非常奇怪的,我將這個原則稱為:沒有固定原則的原則,一切都要看情形和硬幣。
安通希格是一個完完全全活在「現在」的人,而現在的每一刻都是不確定的,他既不像盧埃林摩斯,有著對未來幸福生活4的嚮往,也不似湯姆警長那樣有著對過去的溫存和寄託,他就是一個活在「殘酷現在」的人,他有意或無意給自己選了一個硬幣式的人生,永遠不知道自己到哪裡去,永遠在正、反面之間去選擇。他的兩句臺詞,都是和硬幣有關的,
第一段,是他對小商店店主所說的:你知道這硬幣上的日期嗎?1958年,它輾轉22年才來到這裡,而它現在就在這裡,不是正面就是反面,你必須要選猜一面;
第二段,是他對盧埃林摩斯的遺孀所說的:我和硬幣是以一樣的方式到到這的。
這裡,我再說一下被安通希格殺死的另一名職業殺手卡爾遜,他一出場,就透出了相當自信,並且他展示出了高超的觀察推測能力,例如他與黑手黨老大初次見面,就說出,自己發現了大廈的暗層設置,並且他以很快的速度找到了受傷的盧埃林摩斯,並靠著自己的揣測,沿路橋找到了裝錢的箱子,似乎一切都在他掌握算計之中,但是他卻一下子被安通希格從身後控制了,直到雙方經過一段對話後,被殺死。
安通希格以諷刺的語氣說:如果你所遵循的規則把你帶到這裡來了,那麼這個規則又有什麼用呢?
在我看來,安通希格和卡爾遜都是活在現在的人,但兩個人最大區別就是,卡爾遜還在遵循著某個規則和算法,而安通希格則完全拋棄了這些,就好像一枚硬幣一樣。
好似黑洞一樣,「現在」的吸引力量,總能把活在「未來」和「過去」的人給吸進去,正如那位在遊池邊日光浴的性感美女與盧埃林摩斯說的那句話一樣「可沒人能未卜先知」,在屬於「現在」的命運黑洞前,最終誰都不能逃脫。
最後:盧埃林摩斯在通向美好未來的路上死了,安通希格在一場無常的車禍中受了重傷,湯姆警長從過去的夢中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