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左權將軍是父親的恩師,也是母親的救命恩人

2020-12-20 祖國雜誌社

說起左權將軍,開國少將王政柱之子王延大校深嘆一口氣,他對《祖國》記者說:「我父母這一生最心痛的事就是左權將軍犧牲。1942年5月23日,日軍集中2萬餘人,包圍麻田八路軍總部,總部和中共北方局共3000人開始向南艾鋪轉移。5月25日清晨,由南艾鋪向北轉移,上午10時,被日軍飛機發現,遭到猛烈轟炸,損失慘重。彭德懷立即和左權參謀長、野戰政治部主任羅瑞卿、後勤部部長楊立三緊急商議,決定分三路突圍。司令部機關、北方局機關仍按預定方案沿清漳河東岸向北轉移,野戰政治部向東武安方向轉移,後勤部向東北黃澤關、羊角方向轉移,三路必經北艾鋪十字嶺,然後分路。

左權將軍

由於總部特務團主力調去保衛黃崖洞兵工廠,麻田總部只留下一個警衛連,加上政治部一個政衛連、後勤部一個勤務連,總兵力不足400人,情況萬分危急。左權命令父親帶一個排保護彭總先突圍出去,彭德懷不同意,左權對彭總說:『你是大局,你在八路軍就在!你的突圍路線王科長都安排好了。』彭總仍不肯,左權讓父親和戰士們把彭德懷強行扶上馬突圍,他親自率領和指揮司令部、北方局機關突圍。

1941年春,左權在山西黎城黃崖洞兵工廠留影。

當時,機要科有包括我母親羅健在內的七個女同志,年齡都在20歲左右,缺乏戰鬥經驗,左權拉著母親跑,其他女同志緊隨其後。左權絕不能讓機要員落入敵手,因為一旦密碼洩露,八路軍將會遭到滅頂之災。左權之所以拉著母親跑,是因為母親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跑不動,腳一滑就掉到路邊壕溝裡受了傷,左權命令他的警衛員郭樹保跳到溝裡把母親推上來。母親對左權說:『14號(左權代號),我實在跑不動了,你先帶領大部隊突圍,不要因為我影響大家。』左權對母親說:『現在三面被包圍了,你原地不動,我一會派人來接你。』到了十字嶺山下,左權命令司令部一位老紅軍返回原路找到母親羅健,連拉帶拖地到達了十字嶺山頂。這時是下午兩點多,北方局黨校學員都上了山,山頂大多數是非戰鬥人員。看到30米遠的左權,母親準備跑上去報到,只見日軍一輪炮彈襲來,左參謀長呼喊「臥倒!」,大家動作較慢,等大家都趴下後,左權才臥倒,慢了半拍……後腦被炮彈削掉一半,當場壯烈犧牲。」

左起(東徵前的紅軍將領):左權、彭德懷、聶榮臻、陳賡、孫毅、聶鶴亭。

說到此處,王延擰緊眉頭激動地說:「母親看到如此慘烈的景象,哭了三天三夜,當時組織規定,誰說出去誰受處分。一直到1982年5月,左權犧牲40周年時,中央、山西和河北等電視臺先後到總後勤部採訪父親。父親說『羅健同志是見證人』,母親才說出藏在心中40年的秘密。」

「隨後,父親做了補充(左權犧牲後父親受彭總之命進行詳細調查,並寫出經驗教訓總結報告):左權在突圍過程中至少有三次機會可以先走,其中警衛連長唐萬成兩次帶兵要保護左權先突圍出去,都被左權拒絕了。在十字嶺山頂,左權像交通警一樣指揮到達的人員分路突圍。山下的日軍用山炮發射了第一輪探測性炮彈,當時非戰鬥人員較少,大家動作比較快,因此相安無事。襲來的第二輪炮彈瞄準左權是定位的,可左權完全不顧自已,心裡想的全是部下的安危,這時老警衛員郭樹保被左權派回山下,找丟失的文件包,身邊只有一個警衛員小張,是入伍不到10天的新兵,左權先把他摁倒在地,自己不幸中彈。左權的遺體是由小張和北方局黨校三名部隊學員掩埋的,他們分別是李錫周(八路軍後勤部政治部保衛科副科長,建國後任海軍南海艦隊後勤部政治委員)、李克林(山西決死隊四縱隊團參謀長,建國後任濟南軍區司令部顧問)和穰明德(129師新編第10旅政治部主任。建國後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王延說。

左權(右二)犧牲前在前線

「5月26日清晨,父親保護彭德懷突圍到遼縣芹泉以南清漳河畔小南莊,後續突圍出來的同志告之左權犧牲的消息,彭德懷一人在屋內沉默不語。李錫周等四人找到父親,一起進屋把左權的遺物交給彭總,彭德懷面對窗戶、背對大家,悲極無語、潸然淚下……父親說,他第一次看見硬漢彭總流淚。過了一會,彭總把遞過來的左權佩槍直接推給了父親,讓父親保管留個紀念。這把德國造的3號左輪手槍就成為父親的佩槍,其他遺物彭總派人送到延安,交給了左權夫人劉志蘭。」

左權與夫人劉志蘭、女兒左太北合影

對於為什麼父親王政柱與左權將軍有著怎樣的深厚情感,王延接著說:「左權是父親的恩師,『做參謀工作的人,既要能武,又要能文。』這是左權對作戰科的要求。左權言傳身教,把負責撰寫的《華北戰局概況》交給父親寫並幫助修改,還從寫電報稿、作戰命令和工作報告入手,幫助父親提高寫作水平。從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的左權,把抗日遊擊戰逐漸推向正規化,在八路軍制定了很多條令、條例,使部隊戰鬥力不斷提高。除此之外,左權在生活上也很關心父親,早在八路軍總部到達山西五臺南茹村時,左權看到父親被子薄,便叫警衛員景伯承把自已的毛毯送來,父親不收,景伯承解釋說參謀長原本是要送大衣的,你要是不收,他會把大衣送給你的,父親只好收下。」王延回憶道:「1959年10月,父親把左權佩槍和毛毯,一起捐贈給了北京軍事博物館。」

「據父親說,當時左權將軍因受王明『左』傾路線的迫害,於1932年被打成『託派』,受到黨內留黨察看處分,直到犧牲時都未能撤消!父親在日記中寫道:『左權背著受處分的包袱,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顧全大局,上救彭總,下救機要員,心系每一位同志的安全,他把一切、甚至生命都獻給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和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父親不止一次對我說:『你們要永遠學習、懷念左權參謀長,沒有左權,你母親突圍不出去,就不會有你們三個孩子!』」眼含熱淚的王延激動地說。

本文系《祖國》雜誌社專訪文章,由李令佳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和作者。

相關焦點

  • 許永義|觀左權開花戲《向天而歌》
    觀左權開花戲《向天而歌》 還有一點就是盲藝不外傳,關於這一點,劉紅慶老師在前一天祁縣座談會上也提及過,很有鄉土味,群眾味,俺們祁縣家鄉村也流傳著一句叫「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看來咱們祁縣、左權還是有共同語言的,天下窮人是一家,共產黨是救命恩人啊!
  • 既是好友又是救命恩人!Rain感謝樸軫永當年拯救病危母親
    既是好友又是救命恩人!Rain感謝樸軫永當年拯救病危母親,原來兩位曾經有關一段感人故事。「亞洲舞王」Rain近日事隔3年回歸樂壇,與老闆兼好友樸軫永合作發表新歌《SWITCH TO ME》,同時又出演多個綜藝節目進行宣傳。
  • 左權首登臺軍方抗戰英烈月曆 被評是一種進步
    山西是左權將軍的犧牲地,為紀念這位為國捐軀的抗日烈士,1942年,當時的山西省遼縣——左權將軍犧牲的地方,更名為左權縣。左權將軍被臺灣軍方列入殉國將領恰逢抗戰勝利70周年,新華社刊文稱,這既是對歷史事實的尊重,也有利於化解兩岸的分歧,增進民族情感和團結。  本報記者就此事採訪了左權將軍的後人和左權縣相關人士。
  • 左權:一生戰功赫赫,37歲血染十字嶺,朱德為其題悼念詞
    朱德總司令為悼念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壯烈殉國而寫的一首詩。左權將軍是抗日戰爭中犧牲的八路軍最高將領,早年留學蘇聯,歸國後奮戰沙場,戰功赫赫家中新添了個男孩,父親給他取名左紀權,後來改名為左權。左權還只有一歲時,家鄉出現大饑荒,在那個靠天吃飯的時代,左權的父親最終還是沒抵過天災,不幸病逝了。左權的祖父和祖母也因為年事已高,再加上饑荒,沒有糧食吃,最終撒手人寰。家裡只剩下母親和五個兄弟姐妹。雖說家裡貧困,但是母親很是樂觀,從小就給左權講古人的故事。從母親的身上,左權也學到了很多,對生活的開朗,吃苦耐勞的精神。
  • 左權將軍犧牲,眾元帥陷入悲痛,林彪罕見寫下一首悼亡詩
    他和左權高興壞了,一夜沒睡,熱烈地討論著怎麼處理蔣介石……紅一軍團的歲月左權將軍出生於1905年的湖南醴陵。他自幼胸懷大志,據載,他10歲那年,也就是1915年,還在上小學的左權得知北洋政府接受「21條」的消息後,憤然寫來了「毋忘五九國恥」的標語。
  • 《亮劍》山本特工隊並非捏造,現實的益子挺進隊,曾殺害左權將軍
    而《雪豹》中主要有兩支隊伍也是特種部隊,一個是周衛國的雪豹突擊隊,一個是日本竹下俊的特工隊,兩方特種部隊的規模不大,但是戰鬥力精良,並且裝備也是一流的。不過《雪豹》在劇中刻畫得過於誇張,現實中的特工隊有一些差距。
  • 救命恩人
    救命恩人 華西都市報2020-03-14 01:51:24.0浣花溪   □江岸(河南)在回家的路上,胡榮富想,醫護人員當然是俺的救命恩人,可是,當初向崔支書告密的人,是俺的一號救命恩人啊。  胡榮富想,等疫情過去了,俺一定讓老婆多做幾個菜,把崔支書以及向崔支書告密的那個人,統統接到家裡,請他們坐到上席,向他們每人敬幾杯酒。
  • 天下民歌匯左權 左權民歌響天下——2020年左權民歌匯總決賽 暨...
    諾麥組合用明亮、動聽的嗓音唱出了人類不斷尋根溯源的淵遠悠長;安娜用心演唱的一首歌頌母親的歌謠,感動著在場所有人;阿姿阿芭組合一曲無伴奏清唱的《哭嫁歌》,獨特的哭腔唱出了婚嫁離別的傷感和悽美;阿依山娃組合,高亢震撼的歌聲讓評委王宏偉忍不住感嘆:「這種真音的高音值得我們專業人士探討和學習,也要感謝左權民歌匯的舞臺,讓我們聽到了很多不同的民族聲音!」
  • 【有種父愛,卻無法說出】左權之女左太北的武鄉情節
    左權將軍女兒左太北7月3日在《參考消息》撰文紀念自己的父親,抗戰中犧牲的名將左權將軍。左太北在文中寫到,和父親分別的時候,我還在襁褓中,還不會喊「爸爸」,但沒想到,一句未喊出的「爸爸」,竟然成了我永生的遺憾。
  • 抗戰中的痴情漢左權,給妻子寫12封信後陣亡,絕筆寫道:念念念
    引言1982年,42歲的左太北收拾左權將軍的遺物時,再次看到了父親左權生前寫給母親的11封信。儘管那些信件早已泛黃,可一幕幕往事躍然紙上,讓左太北淚流滿面。「記得給女兒買花布」「記得給女兒準備冬天的毛衣褲」,左權在信中無時無刻不關心著妻子和女兒,一字一句都扎著左太北的心。「別時容易見時難,分離21個月了,念念念念。」
  • 央視主持人董浩:36歲被下死亡通知書,今64歲對救命恩人深情表白
    央視主持人董浩:36歲被下死亡通知書,今64歲對救命恩人深情表白央視少兒頻道的《大風車》,是否依舊留在內心深處,成為心中過往的回憶?現實中董浩生活充滿荊棘,董浩36歲被下死亡通知書,今64歲感恩妻子的救命之恩。01個人背景董浩,1956年出生於北京市海澱區的一個畫家家庭,父親都是老北京的知名畫家。
  • 左權盲哥--王樹偉嫁閨女...真幸福!
    女兒為父親擦掉感動的淚水和辛苦的汗水女兒郝麗娟1989年出生,長年在北京打工,結識了高碑店小老闆魏宗凱並墜入愛河。五一前,他們在高碑店舉辦了隆重的婚禮。王樹偉、趙冬梅和親戚們十多人駕車前往祝賀。和順盲人宣傳隊隊長趙成林和著名演員李海蘭因事無法前來,他們派出代表路維華、呂玉明到左權參加了回門典禮。榆社縣著名三弦書藝人張如文不能前來,榆社盲人宣傳隊兩任隊長趙福明、周寶興代表老藝人前來祝賀。沁縣盲人曲藝隊著名演員鄭明明、李志忠來了!沁源盲人曲藝隊著名藝人、隊長王曉虎帶著妻子,和盲藝人趙衛國王魚霞夫婦從剛剛受災不久的沁源來到左權。
  • 左權盲藝人王樹偉嫁女京郊高碑店
    王樹偉曾擔任過隊長,他和劉紅權並稱左權盲宣隊的臺柱子,尤其是他與劉紅權合作的鼓書《馮奎賣妻》成了太行鄉民的最愛。女兒為父親擦掉感動的淚水和辛苦的汗水女兒郝麗娟1989年出生,長年在北京打工,結識了高碑店小老闆魏宗凱並墜入愛河。五一前,他們在高碑店舉辦了隆重的婚禮。
  • 86歲前美國飛虎隊老兵抵湖北尋救命恩人(圖)
    一個美國飛虎隊員來中國尋找救命恩人和失落戰機的傳奇故事,開始續寫66年後的新章節。  再次踏上湖北土地「感恩」  1944年,美國飛行員格倫·本尼達駕駛P-51型野馬式戰鬥機在武漢執行轟炸任務返航途中,遭到日軍飛機攻擊。戰機墜落在我省監利縣周老嘴鎮的下鳳湖,跳傘逃生的格倫·本尼達被當地村民救治,而後被護送至新四軍五師。
  • 林青霞稱他是男神,張小燕說他是救命恩人,這個男人有何神奇之處
    蔣勳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曾拯救過萬千迷茫的心靈,他被林青霞稱為男神,這是英朗灑脫的林青霞從未有過的稱謂;他也被張小燕稱為救命恩人,在人生最低谷陪伴張小燕走出陰霾。接下來,我們來說一說蔣勳那些於紅塵中修行的往事。
  • 終於看清了救命恩人的模樣!
    4月16日凌晨,援助上海公衛中心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專家朱銘力收到這樣一條簡訊,「防護服完全遮擋了他的模樣,老爸看新聞差點沒認出來,救命恩人的模樣怎麼可以記不清,還好新聞裡看到了他清晰的模樣。」 原來發信息的是新冠肺炎患者老陳的女兒。
  • 35年,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找到35年前的救命恩人,梅河口市山城鎮大安村村民張烈威多年的心願終於了了。王鳳軍(左)張烈威(右)2021年1月15日,在梅河口市曙光鎮政府,村民張烈威將寫有「見義勇為、不為名利、大愛無疆、厚德載物」的錦旗贈予了35年前的救命恩人、現任曙光鎮安樂村村書記的王鳳軍。35年前,王鳳軍救了張烈威一命。
  • 左權盲藝人王樹偉嫁女京郊高碑店!
    女兒為父親擦掉感動的淚水和辛苦的汗水女兒郝麗娟1989年出生,長年在北京打工,結識了高碑店小老闆魏宗凱並墜入愛河。五一前,他們在高碑店舉辦了隆重的婚禮。王樹偉、趙冬梅和親戚們十多人駕車前往祝賀。和順盲人宣傳隊隊長趙成林和著名演員李海蘭因事無法前來,他們派出代表路維華、呂玉明到左權參加了回門典禮。榆社縣著名三弦書藝人張如文不能前來,榆社盲人宣傳隊兩任隊長趙福明、周寶興代表老藝人前來祝賀。沁縣盲人曲藝隊著名演員鄭明明、李志忠來了!沁源盲人曲藝隊著名藝人、隊長王曉虎帶著妻子,和盲藝人趙衛國王魚霞夫婦從剛剛受災不久的沁源來到左權。
  • 林青霞稱他是男神,張小燕說他是救命恩人,這個男人有何神奇之處
    蔣勳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曾拯救過萬千迷茫的心靈,他被林青霞稱為男神,這是英朗灑脫的林青霞從未有過的稱謂;他也被張小燕稱為救命恩人,在人生最低谷陪伴張小燕走出陰霾。接下來,我們來說一說蔣勳那些於紅塵中修行的往事。2001年,林青霞的母親從高樓上跳下去世,彼時他的父親身患重病。對於身在香港工作的林青霞來說,這毫無疑問是人生中的重大打擊。
  • 直擊|K81次列車到達廣州 乘客:廣東醫療隊醫生是我家救命恩人!
    直擊|K81次列車到達廣州 乘客:廣東醫療隊醫生是我家救命恩人!武漢人肖先生走出車門對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深情地說:「廣東醫療隊的醫生是我家救命恩人!」「廣東醫療隊的醫生是我家救命恩人!」武漢人肖先生走出車門對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的第一句話。他激動地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後,全國的醫護人員不顧個人安危險,從四面八方前來支援武漢,只有親身經歷的人地明白生命的脆弱,「我要特別感謝廣東的醫生,是他們救了我的母親!」「太想廣州啦!真有種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