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反貪高手宋真宗,就這一招令朱元璋佩服,大讚其為賢君

2021-02-13 魚羊史記

公元997年5月8日,北宋開封城。年僅29歲的皇太子趙恆在呂端等大臣的擁護下登基稱帝,他就是宋朝歷史上的第三位皇帝,和遼國籤訂《澶淵之盟》的宋真宗。

對於宋真宗,歷史票友們對他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有的歷史票友認為,宋真宗是北宋歷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皇帝,他讓宋朝成功實現了從「創業期」向「守成期」的轉型,並為後來的仁宗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有的歷史票友認為,宋真宗籤訂《澶淵之盟》就已經很屈辱了,再加上後來的「天書事件」,宋真宗的所作所為加深了宋朝積貧積弱的嚴重危機。

這樣的評價真的是針尖對麥芒!然而,對於宋真宗的評價,中國古代一位傑出的帝王,大明帝國的開國君主朱元璋最有發言權。朱元璋站在一國之君的高角度,對宋真宗做出了符合歷史事實的公允評價「真宗亦號賢君」。

那麼,宋真宗到底做了哪些好事,以至於被朱元璋稱為「賢君」呢?

01

第一,深化反腐敗措施,在太祖太宗兩朝的基礎上進一步澄清北宋朝廷的吏治。

宋朝是在五代十國「亂象」廢墟上建立起來的政權。為了保證趙宋王朝的長治久安,宋太祖和宋太宗一方面以高官厚祿穩住知識分子的心,讓知識分子死心塌地地為趙宋王朝服務,甚至立下了「不得殺士大夫與上書言事者」的規定。另一方面,宋太祖和宋太宗以嚴刑峻法打擊朝廷和地方官的貪腐行為,比如,建隆二年(961年)四月,商河縣令李瑤就因為貪汙被宋太祖處死。同年,李繼昭因監守自盜被宋太祖處死。到了宋太祖執政中期,光祿少卿郭玘、倉部員外郎陳郾也因為貪汙被宋太祖處死。宋太宗登基後,宋太祖王皇后的哥哥因胡作非為被宋太宗處死。官員盧佩受賄190貫,被宋太宗處死。

到了宋真宗登基後,北宋的局勢更加穩定,宋真宗就考慮通過完善制度來打擊腐敗。他下旨頒布了《文武七條》,要求全國各地的官員要「清心、奉公、修德、務實、明察、勤課、革弊」。這是對全國官員進行了一次廉政教育。

廉政教育做好後,宋真宗就開始有關反腐敗的制度建設了。宋真宗的制度建設有兩個方面能引起大家的注意:首先,真宗將廉潔作為官員試用期的重要考核指標。宋朝的知識分子通過科舉當官後,他會面臨試用期的考核。考核過後,他會有多名正式官員的聯名推薦才能當官。這些推薦的官員,不能有貪汙的前科。被推薦的人在試用期期間也不能貪汙。如果出現貪汙行為,不僅自己受到處罰,推薦他的官員也會被處罰。這使得宋朝形成了上下嚴密的反貪汙網絡。其次,宋真宗通過加強監察隊伍,實現對官員的全面監督。監察隊伍中臺官的權力非常大,宋真宗鼓勵臺官要敢於直言,抨擊貪腐行為。為了保證臺諫官做事的公平性,宋真宗還要求宰相推薦的人不準做臺諫官。

通過一系列制度的建設,宋真宗時期的貪腐現象大幅度減少。官員們大都能守法奉公,為國為民做事情。如果沒有宋真宗時期廉潔清正的官場風氣,也就沒有後來的仁宗盛世。

相比較宋真宗的制度反腐,朱元璋反腐敗就靠「殺人」和《大誥》,可明朝的貪腐並沒有得到根本上的扭轉。難怪朱元璋將宋真宗稱為「賢君」,真宗的反腐敗手段比朱元璋厲害很多呀。

02

第二,體恤民情。

宋太祖和宋太宗是兩位體恤民情的優秀帝王,而宋真宗本人也繼承了伯伯和父親的「愛民」風格。早在公元988年趙恆做開封府尹的時候,這個未來的皇帝就以斷案公正得到了宋太宗的嘉獎。

公元997年,趙恆正式登基稱帝。剛稱帝沒多久,宋真宗就面臨災難的考驗。公元998年4月,國內發生較大的旱災。趙恆免除了全國官民拖欠的諸多財物。同年,定州下了冰雹,趙恆下令免除當年的賦稅。999年,趙恆又在今天的福建省設置惠民倉用於災難時開倉放糧。

這一系列的舉動都對外表明,趙恆是一位做事懂民心,知民意的明君。儘管他後來有封禪天書的荒唐舉動,但這絲毫掩蓋不了他勤政為民的光輝政績。趙恆的執政成績比不上他的伯伯宋太祖和父親宋太宗,更比不上以愛民而著稱的一代明君李世民大帝,但趙恆以自己的努力將宋朝的盛世推到了一個高峰。實現了大宋帝國由創業到穩定發展的成功轉型。

03

第三,改革司法,廢除酷刑,杜絕冤假錯案。

宋真宗登基之後,國內局勢逐步穩定,真宗就對唐朝之前的嚴酷刑法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原有的很多酷刑,包括斷手、斷腳等殘酷刑法被宋真宗陸續廢除,宋真宗還加強了死刑的覆核程序。

值得一提的是,宋真宗是一位無法忍受刑訊逼供的帝王。他的心裡很清楚:司法要公正,刑訊逼供必須杜絕。有一次,一個叫潘義的官員抓住了一個老百姓並對他大刑伺候,最後釀成冤假錯案,上級部門對潘義罰款了事。但趙恆認為,罰款處罰太輕了,對刑訊逼供者必須嚴厲處罰。隨即,趙恆下旨將潘義撤職查辦,並將潘義刑訊逼供老百姓的行為通告全國文武百官,起到震懾作用。

好傢夥,宋真宗能為一個屈打成招的冤案犯人做主,佩服佩服!

在處理了多起冤假錯案之後,宋真宗對北宋司法做出了新的改革:如果哪個司法官員敢審判錯案,刑訊逼供,不但他本人要為錯案承擔責任,舉薦他的官員也要一起處罰,並將處罰記錄寫入檔案。

宋真宗為何在司法改革上有如此多的門道呢?因為他曾經當過開封府尹,這個官職就有司法審判的活。基層的實踐經驗讓他做皇帝之後能繼續秉公執法,這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難得的。

04

第四,發展農業,穩定民心。

發展農業是宋真宗的點睛之筆,他早年任用能臣王欽若減輕農業賦稅,赦免了很多因欠稅而入獄的百姓。他還重用發展農業的官員,連續三次下詔書,表明國家對農業的重視,要求各級官員不準浪費糧食。他還將佔城稻、天竺稻等先進水稻引入國內,在宮中親自耕種。等到水稻有收成了,他就向全國進行推廣。即便後來搞「天書運動」,宋真宗依然不放棄農忙時分,不增加農民負擔。搞「政績工程」都考慮農民的利益,怪不得宋真宗如此得民心。在他的努力下,宋朝農業稅收比唐朝多3倍,一個廉潔富裕的大宋帝國在他的手裡快速成長。

這就是宋真宗的勤政愛民的偉大一生!而他一生中所做的最後一件大好事在於——讓妻子劉皇后認真輔佐宋仁宗,將宋朝的盛世推向了頂峰。我們相信,如果宋真宗得知宋仁宗創造了後人無比羨慕的「仁宗盛世」時,真宗在九泉之下也一定會欣慰的。也正因為宋真宗做了很多為國為民的大好事,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對他豎起了大拇指,稱讚他為「賢君」。

相關焦點

  • 朱元璋賜死一武林高手,其後代在200年後把朱元璋83個後代害苦了
    自古的君王們想要開闢出自己的天下時,手下都需要吸納一批英雄豪傑為自己徵戰沙場,大明王朝的開國帝王朱元璋就是這麼一個君主。眾所周知,朱元璋原本只是一個小乞丐,家中兄弟雖多,但都是窮苦老百姓,甚至直接的父親和哥哥都在亂世之中被餓死。
  • 這位野史裡的昏君,其實是個媲美漢文帝和漢景帝的賢君
    野史上昏君模樣的宋真宗,竟是個媲美漢文帝漢景帝的「賢君」?至少,宋真宗的一個愛好,足以證明他的「賢君」素質:愛科學。甚至正是他這獨家愛好,直接掀起了北宋開國後一場重要科技革命——大宋農業革命。宋朝在後世一大亮麗標牌,就是發達的工商業。但自宋真宗登基後,一件比北方遼國還叫他殫精竭慮的大事,正是農業。
  • 朱元璋以殺止貪,貪腐現象卻屢禁不止,雍正帝對治貪:我只需一招
    在這一場反貪行動中,就算是朱元璋身邊的親信,一旦犯了貪腐,也同樣會被嚴厲處罰。朱元璋甚至還下旨允許百姓上訪舉報,他還專門設置了一個鳴冤鼓,讓百姓可以擊鼓告御狀。 這些雷霆手段,無一不展示了朱元璋懲治貪腐的決心,而且他的這些措施設置非常精準,對於貪腐官員起到了強烈的震懾和控制。
  • 一談到利智李連杰就興奮不已,大讚老婆是「愛情高手」,他真幸福
    愛情的甜蜜和家庭的責任令李連杰左右為難痛哭不已,掙扎一秒鐘後李連杰終於做出艱難決定李連杰說自己可以為利智付出生命,願意把財產、人身安全都交給老婆,並大讚老婆是「愛情高手」:李連杰說一個女的能讓你心甘情願付出生命,把一切財富都給他,按照這個邏輯,利智是高手還是低手?
  • 宣萱透露《反貪風暴5》、《尋秦記》均延遲拍攝 大讚欣賞古天樂
    本文編輯劇透社:木木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準爸爸羅仲謙近日就與藝人宣萱一起為新劇進行拍攝工作,期間更是大談育兒經,宣萱就笑言羅仲謙以後一定是子女奴。而羅仲謙就自曝在家中老婆楊怡的位置高於他,可謂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二十四孝老公。
  • 誤會千年的「狸貓換太子」:來自成都的一代女傑宋真宗劉皇后
    因為龐籍並沒有太師頭銜,而張堯佐被贈太師,且被批評「以戚裡進,遽至崇顯,戀嫪恩寵,為世所鄙」,才符合反派形象。至於包青天故事中最著名的「狸貓換太子」一段,女主角宋真宗的劉皇后更成為令宋仁宗與生母李氏生前無法團聚相認的罪魁禍首,歷史上也根本不是如此。
  • 《大明風華》朱元璋醜樣神還原,嚇壞網友「驚魂未定」
    事關他在夢境回眸一出現的時候其長相非常嚇人,完完全全神還原了歷史上醜樣版朱元璋的畫像,搞到不少觀眾對他印象最深,直言看了他一眼之後簡直驚魂未定。沒想到朱元璋回眸一望朱棣的時候,其長相與眼神非常嚇人,其「鞋抽臉」留著鬍鬚顯得非常滄老,整個長相極為醜陋。搞到許多觀眾一看之後就驚魂未定直言太可怕,堪比是恐怖片了。
  • 世界最毒暗器:赫赫有名「血滴子」僅第2,第1古代武林高手也怕
    暗器為古代的通用武器裝備,至公元1616年集其大成,達於鼎盛,在武林中使用極為普遍。直到1840火器盛行以後,暗器才逐漸被冷落,但至今武林中仍有人習練此技,此外遊戲當中也有暗器,便於在暗中實施突襲,殺傷力等於常規兵刃的大幅度延伸。
  • 中國古代這五個人死後「耍陰招」,其陵墓千百年來無人能盜
    最牛的是秦始皇,首先,他能讓你找不到自己的葬身之地,其規模宏大,夯土成山,外地人根本分不清那是山還是墓;其次,找到了也挖不出,秦始皇陵太大,工程堅固,想要盜掘,但普通團隊盜墓者最多,就是挖到它的冰山一角,根本沒有能力去挖它的藏身之地,而且還層層阻攔;最後,即使有人真的挖到了那一層,對不起,秦始皇還有最陰險的一招——把地宮灌滿水銀,就算想挖也不敢挖。
  • 宋真宗趙恆,恰如其分的慫,背了一世罵名救了兩國百姓
    展現在了我們大家面前,宋太宗趙光義當權為帝,天下大一統,但是好像從宋太祖趙匡胤開始,宋朝的傳承者壽命就基本都不長,所以宋太宗趙光義在執政之後,也僅僅堅持了二十一年,就撒手西去了,將北宋的江山隨手扔給了宋真宗趙恆,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關於宋真宗趙恆的故事。
  • 陳曉珊 | 朱元璋制「剝皮實草」諸刑與古代中外法律文化交流
    府、州、縣、衛之左特立一廟,以祀土地,為剝皮之場,名曰皮場廟。官府公座旁,各懸一剝皮實草之袋,使之觸目警心。這段記載在後世廣泛流傳,成為朱元璋懲治經濟犯罪的著名典故。《東姆與狄歐》故事源自15或16世紀的民間傳說,這種集體處刑方式與《野記》中的記載非常相似,結合南宋時的兩種文獻來看,這應是一種在中南半島長期流傳的古老刑罰,很可能在宋元時期已經傳入中國。在《野記》中提到的幾種明初死刑中,除凌遲和上一節提到的剝皮置座之外,還有鐵帚刷洗、勾脊梟令、懸石稱竿、抽腸掛架,都不是此前常見的刑罰種類,常被人疑為朱元璋創製。
  • 李昕嶽:招美欣是《反貪風暴3》中反貪最前線的橋頭堡
    電影《反貪風暴》系列拍到第三部,無論是"反貪:以人民的名義"的口號,還是在陣容中配置了包括李昕嶽在內的多位《人民的名義》的演員,都能看出,這次的故事明顯有了更大的格局。通過劇情也能發現,本片的反貪之劍,直指權力頂層高官,涉案洗錢的金額,也以百億計,可謂是觸目驚心。
  • 劉伯溫神機妙算,為大明立下大功,朱元璋卻賞給他這3個字,狠狠羞辱...
    朱元璋起兵後,打到他的家鄉,再三禮聘邀請,才把他請到軍中。朱元璋非常敬重他,每遇軍國大事,常會向劉基當面諮詢。而劉基也會非常積極獻計獻策,其建議和看法都非常中肯適宜,對軍情的判斷和預測也很準確。《明史》中用一句話很好地概括了劉基的能力:佐定天下,料事如神。可見民間對劉伯溫的崇拜和神化,還是有事實依據的。
  • 朱元璋強推植棉令,這裡的人想鑽空子,卻成就「衣被天下」的夢想
    明太祖朱元璋在歷史上留下過許多的傳聞逸事。其中有一則「歪打正著」的趣事,因為朱元璋強行推行植棉令,有個地方的人想鑽空子,可沒想到,卻成就了「衣被天下」的夢想,改變了華夏服飾發展的過程。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 朱元璋為何龍威盛怒,痛下殺手!
    用現代話說,算是屌絲逆襲人生頂峰,千百年來令無數人所欽慕。正因他的人生落差如此之大,也叫很多後人對他的言行舉止頗為好奇。今天便以明初著名的一場「空印案」,見識一下朱元璋是如何痛下殺手,懲戒大批貪腐舞弊的官吏。話說朱元璋一天早朝散罷,閒來無事,信步往各官署隨便遛遛,碰巧便來到了戶部。朱元璋一想,正好了解一下國家財政收支帳目核算的具體工作。
  • 1+1觀影召集令:純正港片《反貪風暴2》來襲
    國際在線專稿:2016年以來,從《寒戰2》到《使徒行者》,不俗的票房成績和口碑引發了新一輪關於港片的討論,一掃近幾年來所謂「港片」沒落的陰霾,讓影迷直呼「2016簡直是港片大勢年」。而縱觀9月影市,《反貪風暴2》以其獨樹一幟的港片「基因」和純正港片風味,成為中秋檔最受期待港片。
  • 古代「明星」:朱元璋曾為教育子孫親自寫歌詞
    朱元璋「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等一批親子節目的火爆,讓「爸爸」成了明星群體。那麼古代的爸爸們,又是如何教育好子女的?李世民共有14個兒子,為教育好太子和其他諸皇子,培養出大唐合格的接班人,他專門寫了《帝範》、《戒皇屬》等訓語,又命收集古今帝王子弟成敗事,編成《自古諸侯王善惡錄》,發給皇子們閱讀。李世民的治國名論:「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是他教育訓誡太子諸王時說的話。明太祖朱元璋作為開國皇爸,教育皇子用心良苦,曾親自撰寫歌詞,令人譜曲,教唱子孫,寓教於樂。
  • 英年早逝的魯荒王朱檀——朱元璋對其又愛又氣,打破規矩為其厚葬
    魯荒王即朱檀,朱元璋第十子。1969年,山東省鄒城市尚寨村的村民集體盜挖古墓,文物部門請來駐地部隊進行搶救性挖掘。挖了2個多月都沒找到墓門,只好用炸藥炸開堅硬的夯土。土崩石裂,硝煙散去,正當大家沒有看到墓門有些失望時,有個人一钁子砸在旁邊的土堆上,一大片土方頓時轟塌下來,露出了墓門。
  • 為了封禪,宋真宗聯合朝臣真是演了一齣好戲,甚至就此沉迷其中
    封禪,是指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舉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禮,一般有帝王親自去泰山舉行所以封禪,歷來也是有能力對社會有貢獻的君主,比如秦始皇一統天下,漢武帝的太平盛世,他們都封過禪封禪的君王,也大多集中在漢、唐兩個朝代,大宋朝只有一位君王封過禪,並不是開國皇帝太祖,而是宋真宗趙恆
  • 方國珍接受元朝的封賞,卻婉拒朱元璋,這是為什麼?
    朱元璋說:既是誠意歸附,便當真心相待,「何自懷疑而以質子為哉?」(《明太祖實錄》)。於是朱元璋厚賜方關,然後便讓他回去了。方國珍向朱元璋百般示好,並不代表他是真心歸附朱元璋,也許只是為了暫避鋒芒,「雖納款,然其志尚陰持兩端」(《明太祖實錄》)。朱元璋離開婺州返回應天府後,方國珍的態度很快便有了一些變化。